庙台子遗址
共 192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23
历史沿革
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庙台子遗址。
1983年,武汉大学对庙台子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初步确认其主体内涵为商周时期聚落遗址。
2011~2013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发掘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的同时,考虑到曾国墓地附近应有关联城址的可能性,组织专业人员以为中心点,方圆10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区域系统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庙台子遗址有疑似环壕和大型宫殿基址的遗迹现象,同时考虑到遗址与叶家山墓地仅有1公里的距离,因此,初步判断其可能为与叶家山墓地相关联的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遗址。
庙台子遗址位置图
2015~2017年,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联合随州市博物馆、曾都区考古队对庙台子遗址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田野考古发掘。可以说,庙台子遗址的发掘,正是着眼于解决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的地望、布局、内涵等一系列问题。考古发掘显示,该聚落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使用至东周时期,两周时期是其主要使用阶段,其中西周早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
遗址特点
综述
庙台子遗址周边遗址图
庙台子遗址地处涢水支流漂水东岸,呈南北走向的条形台地上。遗址由南北两个台地组成,所在台地高出周围约2~5米,面积约14万平方米。
遗迹
庙台子遗址文化层堆积深厚,遗迹内涵丰富多样,共发现各类遗迹155处。
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墓口长约1.10~1.30米,宽0.3~0.45米,坑深约0.10~0.20米,皆无葬具,无随葬品,骨架为仰身直肢,头向南偏东,其中M4骨架保存较全,为一儿童葬。
庙台子遗址壕沟
环壕,位于南北台子连接之处和南台子外围东侧。围绕南台子和北台子四周及两个台子之间的勘探工作表明,庙台子遗址为一呈南北分布的“8”字形环壕聚落,南台子和北台子四周及两个台子之间均有壕沟相通,壕沟宽度为7~13米,开口距地表深2.8~5.9米。同时,经勘探发现环壕东北部及西南部有缺口,可能为环壕的进出水口。如此,庙台子遗址聚落通过环壕与外界连接,自成体系。
庙台子遗址房址
房址,平面多呈长方形。以F3、F4为例。F3整体形状呈长方形,方向12°。被破坏较严重,残存部分居住面、4条墙基和3个柱洞。活动面土质致密,土色呈灰白褐斑状土。房址东西残长570~700厘米、南北宽290厘米,活动面厚4~10厘米。F4整体形状基本呈长方形,方向17°。破坏较严重,残存部分居住面及部分墙基,内部分间相互隔离。F4西部墙基宽30厘米,南部墙基宽40厘米,东部墙基宽35~40厘米,内有三道隔墙将F4分成4个隔间,其中南部隔间较大,中部2个隔间较小,北部隔间因被打破而面积不详。居住面土质较致密,土色呈褐黄灰色。房址南北残长1600厘米,东西宽700厘米,活动面厚度约为13厘米。
灰坑,以H48为例。H48平面呈不规则状。南北长约295厘米,东西宽约120厘米,开口距地表深约110厘米,坑口距坑底深约46厘米,坑壁斜弧内收呈缓坡状,四壁光滑,坑底平整,坑壁及坑底未见明显人为加工痕迹。根据土质土色的变化可将坑内堆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填土土质较疏松,土色呈灰褐色,夹杂有大量的草木灰;下层填土土质较硬,土色呈灰褐色,夹杂有少量烧土颗粒。坑中出土陶片数量较少,可辨器形有罐、鬲、豆等。
文物遗存
综述
庙台子遗址出土文物
庙台子遗址出土西周早期遗物主要有陶器、铜器、骨器、石器等,其中以陶质生活用器为大宗。此外,遗址还出土有西周早期的陶范、石范、大量兽骨等。
陶器
庙台子遗址出土文物
陶器,陶质陶色多以夹砂灰、黑陶为主,夹砂褐陶次之;泥质陶少见,多为鬲、尊等盛储类用器。器物或通体饰绳纹,或以各种绳纹为主,间或辅以弦纹、附加堆纹、压印纹、刻画纹等;暗纹、素面器物较少。
铜器
庙台子遗址出土文物
铜器,均为小件器物,分为削刀和箭镞两大类。
骨角器
骨角器,主要有骨镞、骨簪等生产生活类小件器物。
研究价值
庙台子遗址所在地当属地城,遗址中的东周时期文化与曾国有关。东周陶器与曾墓所出器物之间存在共同因素,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全面认识曾文化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有较为重要的价值。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7日,庙台子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庙台子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蒋寨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北省随州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庙台子遗址,路程约11.8千米,用时约28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