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统计局关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株洲市统计局关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更是我市经济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了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非典”疫情和前涝后旱以及电力等能源紧缺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围绕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大对外开放度、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三大工作任务,团结奋斗,开拓创新,顺利实现了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国民经济增幅创1997年以来新高,巩固了“十五”开局以来国民经济稳中上行的良好局面,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挑战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微观经济活力不足且制造业投资增幅下降,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一、综合
国民经济加快发展,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 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383.1亿元(注),按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87.8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144.7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为13.2:49:37.8,其中: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1.2个百分点。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500元,比上年增加856元,突破万元大关, 按汇率折算达1270美元。
非公有制经济充满活力。全市规模工业中非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7.3亿元,增长27.3%,高于规模工业增幅10个百分点;非公有经济投资达43.5亿元,增长22.5%,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1.5%,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11.2亿元,增长11.9%;全年新增私营企业户数和注册资本金分别增长16.8%和79.1%。全市对外贸易依存度为10.7%;全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44.1万人,劳务总收入23.6亿元。全市非公经济总量达151.5亿元,增长10.3%,占GDP比重为39.5%。
“三化”进程稳中趋快。工业化快速推进,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5%,推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1.2%;非农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5.9%,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全市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560多家,其中销售收入超100万元的103家,加工产值超过30亿元,联接各类种养基地400多个,带动周边农户5.6万户。农产品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竹木、肉食、油脂、果蔬、优质米等五大优势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市农产品商品率为60.7%,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34.5%;农业机械总动力134.9万千瓦,增长5.6%。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全市城市化水平达40.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提前两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县(市)城镇化水平达到25.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拓展多渠道就业形式。通过发展经济,拓展就业空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6万个,下岗失业再就业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就业结构加快转换,全市从业人员达到208.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91.7万人,下降5.3%,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为55.4万人和61万人,分别增长4.1%和7%。企业用工逐步规范,鉴证劳动合同2.3万份,健全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协商制度,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就业技能培训,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8万人,各类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接待供职单位4200家,提供岗位5万个,求职人数6.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一次就业率达到73%。
市场物价全面回升。近几年来一直困扰经济发展的通货紧缩压力有较大缓解,从3月份开始,我市居民价格总水平已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连续10个月呈现上扬。全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比较为101.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0.4%。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7%,零售物价指数为100.1%;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9%,零售物价指数为100.6%。城市居民消费的八大类价格呈现四升四降,食品类价格上涨5.7%,其中:粮食上涨6.6%,肉禽及其制品上涨5.4%,油脂类上涨12.6%,水产品下降1%,蛋类上涨5.2%,鲜菜上涨29.1%,为1996年以来涨幅最高的一年;烟酒价格上涨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3.9%;居住类价格上涨3.9%;衣着类价格下降4.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5.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8%;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1%。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2.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105.5%,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为101.9%,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房屋租赁价格指数分别为101.6%和100.6%。
二、城乡建设
围绕“双百”城市发展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大工程建设大规模投入、高速度推进。全年在建重点工程项目31个,完成投资20亿元。重点实施了株洲航电枢纽、城市快速环道、体育中心、城市道路提质改造、龙泉污水处理厂等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重点整治项目。交通建设超常规发展,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新改建公路总里程400多公里,株洲的经济线、生命线106国道全线提级改造继续推进。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全年共折除违法建筑和逾期临时建筑54万平方米,完成了建南花园、泰山广场等十多处地段拆违后的还路还绿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22.5%。
园林绿化有新突破,公用事业健康发展。创建园林生态城市,营造碧水蓝天,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顺利进入省级园林城市行列。全年投入园林绿化资金1.5亿元,城区新增绿地120公顷,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2244.1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1.6%;年末,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63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城市交通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年内新辟公交线路5条,至年末,全市公交线路达到47 条,公交运营车辆641辆,运营出租车1960辆。全年市内公共交通客运量10260万人次,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10.7标台。公用事业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自来水普及率保持100%,自来水日供水能力250.7万立方米,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39085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5876万立方米;煤气、液化石油气供应总量1.5亿立方米,至年末,用气普及率由上年的70.58%提高到72.3%。
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在“倡导绿色文明、建设绿色株洲”为主题的绿色活动中,41家单位与9个家庭成为株洲市首批绿色单位。“查违行动”重拳出击,清理不法排污企业155家,82家企业治理设施整改到位,一批排放不合格企业被关停。城市大气环境、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年完成了环境污染治理项目36个,城市烟尘控制区面积65.7平方公里,增加5.5平方公里,烟控区覆盖率达99.5%,提高3.5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到215天,比去年上升15天,空气质量达标率57.5%,上升2.2个百分点;城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98%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比上年有较大提高;城市环境噪声控制达标区面积为40.8平方公里,覆盖率达61.8%,比上年有所下降;加强了对324家企业的废水排污口、80余个废气排污筒、215个点位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常规大气和湘江水的监测分析。
三、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势良好。2003年,共实现财政总收入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一般预算收入16.8亿元,增长13.2%;其中,增值税3.1亿元,增长17.6%;营业税3.2亿元,增长21.1%;个人所得税0.77亿元,下降0.58%;城市维护建设税1.04亿元,增长12.3%;房产税0.6亿元,增长12.7%;契税0.4亿元,增长99.8%;此外,9个区县(市)财政收入增幅均在10%以上。全年财政总支出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45亿元,增长23.4%;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1.2亿元,增长35.1%;城市维护费用支出3.3亿元,增长67%。
金融服务创新不断加强,市场规模与经营质量提升。全年实现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7.5%。金融存贷款业务量继续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7.1亿元,比年初新增60.1亿元,增长20.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9.4亿元,比年初增加35.2亿元,增长17.2%。贷款余额218.4亿元,新增37.9亿元,增长21%。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7亿元,占新增贷款的44.8%。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3.3亿元,当年新增5.5亿元,其中以住房消费为主体的中长期贷款12.5亿元,当年新增6.4亿元。信贷投向重点突出。加大对农业与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农业贷款比上年增长17.6%,对民营及混合经济贷款占新增贷款的90%以上,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分别比年初增长91.1%和70.86%。银行中间业务迅速发展,全市银行办理中间服务业务金额达7048.6亿元,中间业务收入达到6453万元。经营效益明显改善,资产质量显著提高。五家银行当年全部实现羸利,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比上年下降5.8亿元和8.45个百分点。
保险业收入迅速增长。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10家,全年保费收入9.2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亿元,增长13%;寿险保费收入7.6亿元,增长26.6%。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65亿元,比上年下降6.3%。其中,财产险0.77亿元,下降6.4%;寿险0.88亿元,下降6.2%。
四、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86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劳动报酬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10.1%、42.9%和10.1%;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8%,下降0.8个百分点。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性支出6760元,增长8.1%,八大消费支出项目6升2降,其中:食品支出2350元,增长5.6%;衣着支出656元,下降26.7%;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440元,增长1.4%; 医疗保健支出354元,下降3.9 %;交通、通信支出788元,增长6.4%;娱乐、教育和文化支出1267元,增长13.8%;居住支出673元,下降2.74% ;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231元,增长41.6%。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7.63平方米,增加1.1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3029元,增长5.6%。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381元,增长14.8%,占纯收入的比重达45.6%,家庭经营收入1472元,占48.6%;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二、三产业的收入分别为899元、199元和374元;转移性和财产性纯收入176元,增长15.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4%,下降0.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31元,增长14.2%,其中食品支出1081元,增长8.3%;衣着支出135元,增加1.6倍;居住消费支出328元,增长8.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06元,增长9.3%;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207元,增长24.8%;医疗保健支出91元,增长8.3%;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305元, 增长7.7%。农民人均住房面积50.25平方米,增加1.42平方米。年末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6515元,比上年增加1131元。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两个确保”有效落实。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 5万人,全年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4.3亿元,征缴率为96.3%,共计发放养老保险金6.2亿元,确保全市9.86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按时足额和社会化发放;全年共筹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1.2亿元,发放基本生活费0.79亿元,代缴养老保险费0.34亿元,失业保险费365万元,发放门诊医疗费409万元,全市进中心签协议国企下岗职工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的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实行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大病医疗互助、公务医疗补助和企业补充医疗为辅的医疗保障体系。全市医疗保险参保单位1915家,比上年增加452家,参保人数达34.2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共征缴医疗统筹资金7715万元,征缴率97%,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76%,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1396家,参保职工人数34.4万人,全年共征缴失业保险基金7622万元,收缴率97%,为5.36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3627万元。社会优抚和保障逐步加大,低保工作进展顺利。全市3.6万户、9.2万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基本实现城市低保应保尽保目标。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共有床位2530张,共收养1805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7万人;得到社会保障救济人数17.6万人,救助金额达到6976万元。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3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63个,分别比上年增加84个和23个。
人口生产保持低生育水平。200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71.54万人,比上年增长5.8‰;计划生育率达97.37%,人口出生率为10.45‰,比上年下降0.2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71‰,比上年略有上升。
五、科学技术与社会事业
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发展。2003年,我市13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45.7亿元,增长13%;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为141.9亿元和15.5亿元,同比增长15%和21.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7.4%,其中电子与信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和新能源、高效节能五大行业的产品品种由上年的762个增加到850个,这5个行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22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84%,实现销售收入118.8亿元,利税1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和19.8%。高新技术开发区68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08亿元,增长13.7%;实现销售收入105.4亿元,增长16%;实现利税10.24亿元,增长33%;出口创汇1.7亿美元,增长18%。株洲留学人员创业园引进留学人员28名,创办孵化企业54家,园区孵化企业产值突破4亿元。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数由上年的30家增加到42家,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2%。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6所普通高等学校年内招生1.62万人,增长25.7%,在校学生4.5万人,增长34.6%,培养研究生单位2个,增加1个,招收新生245人,在学研究生502人。成人高等学校4所,受非典影响成人高校本年没有招收学生,在校学生数1.68万人,比上年下降32.8%。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695人。普通高中53所,比上年增加5所,招生2.64万人,在校学生6.73万人,增长16.8%;各类中等专业、职业学校50所,招生3.1万人,在校学生7万人,183所初中学校招收学生7.53万人,在校学生23.15万人,1029所普通小学招生3.49万人,在校学生22.39万人,幼教、特教保持稳定。幼儿园在园幼儿4.37万人,增加0.88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08人,在校学生782人。积极发展多元办学,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各类民办学校179所,增加103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达到3.1万人。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高考录取人数1.4万人,录取率达到75.3%,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其中本科录取人数5718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88.8%,普通初中入学率为99.2%,初中在校学生缀学率为0.5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2%,辍学率为0.02%。
文化广电事业推陈出新。2003年我市文化事业围绕创作、创收、创新,文学艺术精品硕果累累。圆满举办了2003年湖南艺术节,创作歌剧《沥沥太阳雨》又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创作歌曲《红红的中国结》、《走进春天》拍成MTV,由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在全国两会期间向全球播放。自创剧本音.舞.诗《炎帝.神龙氏》、歌剧《水过无痕》获得省内专家好评。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尽管受“非典”疫情的一些影响,“周周乐”广场文化演出仍完成21场。《向着太阳走》、《走进春天》两首群众合唱歌曲参加“三湘群星奖”角逐,双双获得金奖。全年艺术表演观众达到130万人次。文化市场进一步净化。集中对网吧、演出、电游等市场、校园周边环境开展了治理行动,全年检查、登记经营场所4760家次,查处案件近200起。6个公共图书馆藏书93万册。各类报纸出版量3040万份,杂志出版量18万册。广播电视积极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继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数字化采编播技术平台后,又利用株洲广播电视塔的优势资源,采用MUDS系统发射数字电视节目,使我市无线数字电视进入试验性发射。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保持在96%,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7万户。唱响主旋律,在全市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舆论气氛,推出的《非公有制经济——提速株洲经济新引擎》、《春天花会开》、《打好国企攻坚战》、《国有企业改革 大写株洲》、《国企改革大家谈》等栏目,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在全省市州中首次现场直播市人大审议任免政府工作人员,扩大了公民知情权;“非典”期间,持续近两个月、每天长达1小时的《众志成城抗非典》特别报道,受到群众的好评。
卫生体育事业不断拓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04个,其中综合医院35个,卫生院133个,卫生防疫机构10个,妇幼保健机构10个;卫生工作人员14503人,专业卫生技术人数12058人,其中执业医生和助理医师7815人,注册护士4037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9920张,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794张。全市所有农村均设立了医疗点。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覆盖全市,计划免疫“四苗”覆盖率实现了以乡为单位达86.7%以上目标。非典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全市没出现原发病例和二代病例。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在抗击“非典”的同时,大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成功举办了全市首届社区运动会;开展了全市体育舞蹈大赛、职工篮球赛、乒乓球赛、足球赛等一系列群众体育活动赛事,全市参加经常性体育锻炼的群众超过35%。按照产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成功举办了“株洲时代集团杯”中美女篮国际对抗赛、株洲高科杯首届全国汽车场地越野赛。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提升。承办了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武术比赛项目;在全国第五届城市运动会上,获得羽毛球、田径、体操等项目4金2银的好成绩;在2003年湖南省青少年比赛中,株洲代表队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居全省第二位,竞技成绩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前三名行列。
社会服务业蓬勃发展。据调查,我市拥有各类社会服务业法人单位5500多家,从业人数11.9万人,产业活动单位8200多家,从业人员近12万人;全年完成社会服务业增加值52.7亿元,增长12%。各类市场中介机构在逐步规范中加快发展。全市各类经济信息、中介、技术服务等经营活动机构1000多家,从业人员2.7万多人。
六、行业经济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9亿元,增长3.6%,增幅比年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37.1亿元,下降0.5%;林业产值5.5亿元,增长11.4%;牧业产值29.3亿元,增长4.9%;渔业产值3.5亿元,增长5.4%。全市粮食总产量164.5万吨,减少4.6%;油料2.77万吨,减少7.2%;棉花0.11万吨,减少25.5%;烟叶0.11万吨,增长2.9%;水果20.4万吨,增长0.6%;畜牧业生产加快发展。全市肉类总产量28.85万吨,增长5.38%;禽蛋产量3.25万吨,增长9.2%。出栏牲猪373.55万头,首次达到全市人平出栏一头猪的目标,比上年增加21.91万头,增长6.2%;草食牲畜大幅增长。全年出栏牛6.43万头;出栏羊33.26万只,分别增长12.8%和14.9%。水产养殖平稳增长,全年水产品5.63万吨,增长4.2%。
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29.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0.75千公顷,在前两年大幅调减的基础上再下降3.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1.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9.47千公顷,下降3.9%;优质稻比重为36%,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97.9千公顷,下降1.3%;蔬菜播种面积45.83千公顷,增长6.8%;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面积之比由上年的2.43:1调整至2.36:1。全市农村经济总产值达到555.3亿元;其中非农经济产值477.4亿元,增长7.6%,占全市农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86%。
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改善。全市农村水利建设投入资金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4.5%;整修10公里湘江防洪大堤,治理病险水库10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8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4.84千公顷,新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2.1万人。全年造林面积1.68千公顷,退耕还林6.03千公顷,年末林地面积达57.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6.6%。
农村改革和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 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全市共有2172处水库山塘实现了租赁经营、拍卖和股份合作。极积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全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32万元,启动各类生产生活建设项目142个,帮助农村残疾人建房50栋,近2.7万名特困对象享受了每月不低于5元的扶助政策。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加速发展。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57.8亿元,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3亿元,增长18.4%,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19.4亿元,增长26%,重工业增加值70.9亿元,增长16.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62.2亿元,增长16.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4.6亿元,增长28.9%;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53.9%。全市国有及非国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07.5亿元,增长19.2%,增速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8.6%,9个行业产销率超过100%;13户“十五标志性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2.7亿元,增长23.1%,拉动全市规模工业生产增长10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2%;20户“小巨人”企业完成产值14亿元,增长6.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四大重点行业实现产值205.2亿元,增长21.6%,占规模工业比重高达66.7%。电子通信产品、交通运输设备产品、水泥制品、平板玻璃、起重设备、工矿设备、化工设备等投资类、工业基础产品增势强劲,分别增长58.3%、34.29%、66%、84%、46.5%、230%和111.1%。工业实物量与价值量增长衔接情况较好。全年发电量28.7亿千瓦时,增长85.3%,供电量72.1亿千瓦小时,增长31.3%,工业用电量为34.9亿千瓦时,增长11.7%。
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02.1%,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7.1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1.1%,提高0.9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1.44次,比上年加快0.15次;成本费用利润率3.4%,提高0.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8560元/人,增长44%;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6家,利润过千万的企业21家,分别比上年增加7家和6家。13家标志性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1.6亿元,利税总额15.7亿元,分别增长36.1%和27.6%,占全市的比重为59%和62%;20家小巨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14.1亿元和2.2亿元,分别增长21.9%和6.8%。
技改投入重点突出。2003年,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1.5亿元,增长24%,实施技改项目190个。电厂二期工程3号机组、电力机车厂城轨车、株冶铅烟气制酸等16个重点项目顺利竣工投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提取技术开发费1.7亿元,完成新产品开发341个;实现新产品产值22.76亿元,增长44.9%。新产品的开发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作为2003年全市三大工作重点之一,年内对38家市属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全面启动,其中机床齿轮厂等14家企业改制工作全面完成,14家企业资产总额5.36亿元,转让变现1.69亿元,有偿解除4024名职工的劳动关系,引进增量资金8700万元,为我市工业经济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0亿元,增长19.3%。建筑企业组织结构逐步向技术密集、管理密集、资金密集相结合的方向调整,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具有新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6.1亿元,增长16.5%; 实现利税1.6亿元,增长24%;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9.4万元,比上年提高30.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3万平方米,增长7.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4万平方米,下降20.9%。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2003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5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6.4%,其中: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74.9亿元,增长27.2%;非国有经济投资28.2亿元,增长20.1%。在非国有经济中,外商、港澳台、联营、股份制经济投资5.7亿元;城镇和农村集体投资13.33亿元,增长24.5%;城镇和农村个体投资16.62亿元,增长21.3%。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22.3亿元,增长3.5%;全年完成更新改造投资32.1亿元,增长26.4%;房地产投资18.5亿元,增长94.4%。地方项目投资59.2亿元,增长31.3%;中央项目投资15.7亿元,增长13.6%。年内新开工项目389个,增长2.6%,竣工项目343个,增长14%。在国有及其他投资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05亿元、28.4亿元、和45.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3%、5.4%和109.5%。十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4.9亿元。
全年主要新增生产能力:发电量62.57万千瓦,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7.1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5.7公里;程控交换机5.86万线,移动通信基站设备1807信道;新建独立公路桥梁2座,延长1125米;新建公路21公里,改建公路700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长度37公里;铅冶炼1.4万吨,水泥70万吨,胶合板100万立方米,硫酸13万吨,氮肥24万吨;棉、毛纺锭5万锭,服装100万件,日用陶瓷8400万件。
(四)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加快发展,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0.4亿元,比上年增长9.5%。
交通运输营运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公路、水运货运周转量为222289万吨公里,增长6.3%;其中,公路213408万吨公里,增长3.8%;水运8881万吨公里,增长148.1%;公路、水运客运周转量273550万人公里,增长20.6%。其中,公路272539万人公里,增长20.5%,水运1011万人公里,增长42.5%。
邮政电信业等信息产业加快发展,。2003年全市电信业务总量为15.35亿元,增长26%,邮政业务总量为1.23亿元,增长9.5%;年末电话用户74.9万户,其中乡村电话用户达到3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户数58.7万户,新增19.3万户,增长49%;国际互联网络用户达到17.2万户,增加2.3万户,增长15.3%。邮政服务门类增多,投递速度加快。全年发送信函1888万件,比上年下降27.5%;特快专递37万件,增长9.5%。据测算,全市信息产业增加值9.24亿元,增长21%。
(五)内外贸易和旅游
国内商品市场销售活跃。尽管经历了“非典”的考验,我市消费品市场整体运行仍保持稳步增长,新的消费热点逐步形成。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按销售地区分,城市实现零售额83.6亿元,增长11.6%;县城实现零售额19.11亿元,增长10.3%;县以下实现零售额37.3亿元,增长8.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20.7亿元 ,增长1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亿元,增长12.1%;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3.1亿元,下降7.2%;按经济类型分,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28.9亿元,增长8.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零售额16.2亿元,增长4.8%;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68.2亿元,增长10.7%;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39.8亿元,增长10.5%。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活跃。至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262个,全年成交额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农副产品市场成交额36亿元,增长9.9%。大型市场、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显现巨大活力,2003年全市亿元市场11家,成交额92.3亿元;列入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统计的23大类商品,销售上升的有21类,其中,18类商品增长达到两位数,限额以上贸易企业汽车零售额增长160%,通讯器材零售额增长69.1%,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增长25.8%。
对外贸易、招商引资成就斐然。今年以来,我市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各经济主体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对外出口明显加快。据海关统计,全市进出口总额4.97亿美元,增长30.8%,其中出口3.65亿美元,增长19.5%,分别比上年提高40个和28个百分点,在全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17%。;进口1.32亿美元,增长75.7%。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机电产品出口1.12亿美元,增长33.1%,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27.7%提高到30.7%。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效果明显,在主要出口市场中,对日本、欧盟、拉丁美洲及非洲增幅均在25%以上。全市实际引进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内资272项,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实际利用内资30.4亿元,增长48.5%;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2家,其中中外合资25家、中外合作2家、外商独资15家,实际到位外资9007万美元,同比增长26.4%。
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末,全市星级宾馆已达20家,其中四星级以上宾馆3家。全市已有旅行社32家。全年接待游客756万人次,同比增长16.3%。其中,境外游客9360人次,同比增长16.1%;港、澳、台同胞4775人次,增长4775%,增长15.8%;国内游客754.6万人次,增长16.5%;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株洲市统计局 供稿]
2003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株洲市统计局关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更是我市经济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了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非典”疫情和前涝后旱以及电力等能源紧缺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围绕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大对外开放度、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三大工作任务,团结奋斗,开拓创新,顺利实现了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国民经济增幅创1997年以来新高,巩固了“十五”开局以来国民经济稳中上行的良好局面,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挑战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微观经济活力不足且制造业投资增幅下降,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一、综合 国民经济加快发展,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 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383.1亿元(注),按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87.8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144.7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为13.2:49:37.8,其中: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1.2个百分点。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500元,比上年增加856元,突破万元大关, 按汇率折算达1270美元。 非公有制经济充满活力。全市规模工业中非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7.3亿元,增长27.3%,高于规模工业增幅10个百分点;非公有经济投资达43.5亿元,增长22.5%,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1.5%,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11.2亿元,增长11.9%;全年新增私营企业户数和注册资本金分别增长16.8%和79.1%。全市对外贸易依存度为10.7%;全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44.1万人,劳务总收入23.6亿元。全市非公经济总量达151.5亿元,增长10.3%,占GDP比重为39.5%。 “三化”进程稳中趋快。工业化快速推进,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5%,推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1.2%;非农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5.9%,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全市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560多家,其中销售收入超100万元的103家,加工产值超过30亿元,联接各类种养基地400多个,带动周边农户5.6万户。农产品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竹木、肉食、油脂、果蔬、优质米等五大优势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市农产品商品率为60.7%,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34.5%;农业机械总动力134.9万千瓦,增长5.6%。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全市城市化水平达40.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提前两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县(市)城镇化水平达到25.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拓展多渠道就业形式。通过发展经济,拓展就业空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6万个,下岗失业再就业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就业结构加快转换,全市从业人员达到208.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91.7万人,下降5.3%,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为55.4万人和61万人,分别增长4.1%和7%。企业用工逐步规范,鉴证劳动合同2.3万份,健全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协商制度,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就业技能培训,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8万人,各类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接待供职单位4200家,提供岗位5万个,求职人数6.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一次就业率达到73%。 市场物价全面回升。近几年来一直困扰经济发展的通货紧缩压力有较大缓解,从3月份开始,我市居民价格总水平已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连续10个月呈现上扬。全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比较为101.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0.4%。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7%,零售物价指数为100.1%;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9%,零售物价指数为100.6%。城市居民消费的八大类价格呈现四升四降,食品类价格上涨5.7%,其中:粮食上涨6.6%,肉禽及其制品上涨5.4%,油脂类上涨12.6%,水产品下降1%,蛋类上涨5.2%,鲜菜上涨29.1%,为1996年以来涨幅最高的一年;烟酒价格上涨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3.9%;居住类价格上涨3.9%;衣着类价格下降4.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5.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8%;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1%。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2.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105.5%,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为101.9%,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房屋租赁价格指数分别为101.6%和100.6%。 二、城乡建设 围绕“双百”城市发展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大工程建设大规模投入、高速度推进。全年在建重点工程项目31个,完成投资20亿元。重点实施了株洲航电枢纽、城市快速环道、体育中心、城市道路提质改造、龙泉污水处理厂等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重点整治项目。交通建设超常规发展,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新改建公路总里程400多公里,株洲的经济线、生命线106国道全线提级改造继续推进。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全年共折除违法建筑和逾期临时建筑54万平方米,完成了建南花园、泰山广场等十多处地段拆违后的还路还绿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22.5%。 园林绿化有新突破,公用事业健康发展。创建园林生态城市,营造碧水蓝天,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顺利进入省级园林城市行列。全年投入园林绿化资金1.5亿元,城区新增绿地120公顷,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2244.1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1.6%;年末,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63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城市交通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年内新辟公交线路5条,至年末,全市公交线路达到47 条,公交运营车辆641辆,运营出租车1960辆。全年市内公共交通客运量10260万人次,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10.7标台。公用事业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自来水普及率保持100%,自来水日供水能力250.7万立方米,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39085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5876万立方米;煤气、液化石油气供应总量1.5亿立方米,至年末,用气普及率由上年的70.58%提高到72.3%。 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在“倡导绿色文明、建设绿色株洲”为主题的绿色活动中,41家单位与9个家庭成为株洲市首批绿色单位。“查违行动”重拳出击,清理不法排污企业155家,82家企业治理设施整改到位,一批排放不合格企业被关停。城市大气环境、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年完成了环境污染治理项目36个,城市烟尘控制区面积65.7平方公里,增加5.5平方公里,烟控区覆盖率达99.5%,提高3.5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到215天,比去年上升15天,空气质量达标率57.5%,上升2.2个百分点;城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98%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比上年有较大提高;城市环境噪声控制达标区面积为40.8平方公里,覆盖率达61.8%,比上年有所下降;加强了对324家企业的废水排污口、80余个废气排污筒、215个点位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常规大气和湘江水的监测分析。 三、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势良好。2003年,共实现财政总收入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一般预算收入16.8亿元,增长13.2%;其中,增值税3.1亿元,增长17.6%;营业税3.2亿元,增长21.1%;个人所得税0.77亿元,下降0.58%;城市维护建设税1.04亿元,增长12.3%;房产税0.6亿元,增长12.7%;契税0.4亿元,增长99.8%;此外,9个区县(市)财政收入增幅均在10%以上。全年财政总支出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45亿元,增长23.4%;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1.2亿元,增长35.1%;城市维护费用支出3.3亿元,增长67%。 金融服务创新不断加强,市场规模与经营质量提升。全年实现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7.5%。金融存贷款业务量继续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7.1亿元,比年初新增60.1亿元,增长20.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9.4亿元,比年初增加35.2亿元,增长17.2%。贷款余额218.4亿元,新增37.9亿元,增长21%。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7亿元,占新增贷款的44.8%。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3.3亿元,当年新增5.5亿元,其中以住房消费为主体的中长期贷款12.5亿元,当年新增6.4亿元。信贷投向重点突出。加大对农业与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农业贷款比上年增长17.6%,对民营及混合经济贷款占新增贷款的90%以上,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分别比年初增长91.1%和70.86%。银行中间业务迅速发展,全市银行办理中间服务业务金额达7048.6亿元,中间业务收入达到6453万元。经营效益明显改善,资产质量显著提高。五家银行当年全部实现羸利,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比上年下降5.8亿元和8.45个百分点。 保险业收入迅速增长。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10家,全年保费收入9.2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亿元,增长13%;寿险保费收入7.6亿元,增长26.6%。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65亿元,比上年下降6.3%。其中,财产险0.77亿元,下降6.4%;寿险0.88亿元,下降6.2%。 四、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86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劳动报酬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10.1%、42.9%和10.1%;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8%,下降0.8个百分点。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性支出6760元,增长8.1%,八大消费支出项目6升2降,其中:食品支出2350元,增长5.6%;衣着支出656元,下降26.7%;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440元,增长1.4%; 医疗保健支出354元,下降3.9 %;交通、通信支出788元,增长6.4%;娱乐、教育和文化支出1267元,增长13.8%;居住支出673元,下降2.74% ;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231元,增长41.6%。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7.63平方米,增加1.1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3029元,增长5.6%。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381元,增长14.8%,占纯收入的比重达45.6%,家庭经营收入1472元,占48.6%;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二、三产业的收入分别为899元、199元和374元;转移性和财产性纯收入176元,增长15.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4%,下降0.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31元,增长14.2%,其中食品支出1081元,增长8.3%;衣着支出135元,增加1.6倍;居住消费支出328元,增长8.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06元,增长9.3%;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207元,增长24.8%;医疗保健支出91元,增长8.3%;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305元, 增长7.7%。农民人均住房面积50.25平方米,增加1.42平方米。年末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6515元,比上年增加1131元。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两个确保”有效落实。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 5万人,全年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4.3亿元,征缴率为96.3%,共计发放养老保险金6.2亿元,确保全市9.86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按时足额和社会化发放;全年共筹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1.2亿元,发放基本生活费0.79亿元,代缴养老保险费0.34亿元,失业保险费365万元,发放门诊医疗费409万元,全市进中心签协议国企下岗职工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的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实行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大病医疗互助、公务医疗补助和企业补充医疗为辅的医疗保障体系。全市医疗保险参保单位1915家,比上年增加452家,参保人数达34.2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共征缴医疗统筹资金7715万元,征缴率97%,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76%,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1396家,参保职工人数34.4万人,全年共征缴失业保险基金7622万元,收缴率97%,为5.36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3627万元。社会优抚和保障逐步加大,低保工作进展顺利。全市3.6万户、9.2万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基本实现城市低保应保尽保目标。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共有床位2530张,共收养1805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7万人;得到社会保障救济人数17.6万人,救助金额达到6976万元。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3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63个,分别比上年增加84个和23个。 人口生产保持低生育水平。200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71.54万人,比上年增长5.8‰;计划生育率达97.37%,人口出生率为10.45‰,比上年下降0.2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71‰,比上年略有上升。 五、科学技术与社会事业 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发展。2003年,我市13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45.7亿元,增长13%;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为141.9亿元和15.5亿元,同比增长15%和21.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7.4%,其中电子与信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和新能源、高效节能五大行业的产品品种由上年的762个增加到850个,这5个行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22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84%,实现销售收入118.8亿元,利税1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和19.8%。高新技术开发区68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08亿元,增长13.7%;实现销售收入105.4亿元,增长16%;实现利税10.24亿元,增长33%;出口创汇1.7亿美元,增长18%。株洲留学人员创业园引进留学人员28名,创办孵化企业54家,园区孵化企业产值突破4亿元。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数由上年的30家增加到42家,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2%。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6所普通高等学校年内招生1.62万人,增长25.7%,在校学生4.5万人,增长34.6%,培养研究生单位2个,增加1个,招收新生245人,在学研究生502人。成人高等学校4所,受非典影响成人高校本年没有招收学生,在校学生数1.68万人,比上年下降32.8%。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695人。普通高中53所,比上年增加5所,招生2.64万人,在校学生6.73万人,增长16.8%;各类中等专业、职业学校50所,招生3.1万人,在校学生7万人,183所初中学校招收学生7.53万人,在校学生23.15万人,1029所普通小学招生3.49万人,在校学生22.39万人,幼教、特教保持稳定。幼儿园在园幼儿4.37万人,增加0.88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08人,在校学生782人。积极发展多元办学,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各类民办学校179所,增加103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达到3.1万人。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高考录取人数1.4万人,录取率达到75.3%,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其中本科录取人数5718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88.8%,普通初中入学率为99.2%,初中在校学生缀学率为0.5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2%,辍学率为0.02%。 文化广电事业推陈出新。2003年我市文化事业围绕创作、创收、创新,文学艺术精品硕果累累。圆满举办了2003年湖南艺术节,创作歌剧《沥沥太阳雨》又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创作歌曲《红红的中国结》、《走进春天》拍成MTV,由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在全国两会期间向全球播放。自创剧本音.舞.诗《炎帝.神龙氏》、歌剧《水过无痕》获得省内专家好评。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尽管受“非典”疫情的一些影响,“周周乐”广场文化演出仍完成21场。《向着太阳走》、《走进春天》两首群众合唱歌曲参加“三湘群星奖”角逐,双双获得金奖。全年艺术表演观众达到130万人次。文化市场进一步净化。集中对网吧、演出、电游等市场、校园周边环境开展了治理行动,全年检查、登记经营场所4760家次,查处案件近200起。6个公共图书馆藏书93万册。各类报纸出版量3040万份,杂志出版量18万册。广播电视积极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继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数字化采编播技术平台后,又利用株洲广播电视塔的优势资源,采用MUDS系统发射数字电视节目,使我市无线数字电视进入试验性发射。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保持在96%,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7万户。唱响主旋律,在全市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舆论气氛,推出的《非公有制经济——提速株洲经济新引擎》、《春天花会开》、《打好国企攻坚战》、《国有企业改革 大写株洲》、《国企改革大家谈》等栏目,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在全省市州中首次现场直播市人大审议任免政府工作人员,扩大了公民知情权;“非典”期间,持续近两个月、每天长达1小时的《众志成城抗非典》特别报道,受到群众的好评。 卫生体育事业不断拓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04个,其中综合医院35个,卫生院133个,卫生防疫机构10个,妇幼保健机构10个;卫生工作人员14503人,专业卫生技术人数12058人,其中执业医生和助理医师7815人,注册护士4037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9920张,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794张。全市所有农村均设立了医疗点。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覆盖全市,计划免疫“四苗”覆盖率实现了以乡为单位达86.7%以上目标。非典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全市没出现原发病例和二代病例。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在抗击“非典”的同时,大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成功举办了全市首届社区运动会;开展了全市体育舞蹈大赛、职工篮球赛、乒乓球赛、足球赛等一系列群众体育活动赛事,全市参加经常性体育锻炼的群众超过35%。按照产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成功举办了“株洲时代集团杯”中美女篮国际对抗赛、株洲高科杯首届全国汽车场地越野赛。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提升。承办了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武术比赛项目;在全国第五届城市运动会上,获得羽毛球、田径、体操等项目4金2银的好成绩;在2003年湖南省青少年比赛中,株洲代表队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居全省第二位,竞技成绩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前三名行列。 社会服务业蓬勃发展。据调查,我市拥有各类社会服务业法人单位5500多家,从业人数11.9万人,产业活动单位8200多家,从业人员近12万人;全年完成社会服务业增加值52.7亿元,增长12%。各类市场中介机构在逐步规范中加快发展。全市各类经济信息、中介、技术服务等经营活动机构1000多家,从业人员2.7万多人。 六、行业经济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9亿元,增长3.6%,增幅比年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37.1亿元,下降0.5%;林业产值5.5亿元,增长11.4%;牧业产值29.3亿元,增长4.9%;渔业产值3.5亿元,增长5.4%。全市粮食总产量164.5万吨,减少4.6%;油料2.77万吨,减少7.2%;棉花0.11万吨,减少25.5%;烟叶0.11万吨,增长2.9%;水果20.4万吨,增长0.6%;畜牧业生产加快发展。全市肉类总产量28.85万吨,增长5.38%;禽蛋产量3.25万吨,增长9.2%。出栏牲猪373.55万头,首次达到全市人平出栏一头猪的目标,比上年增加21.91万头,增长6.2%;草食牲畜大幅增长。全年出栏牛6.43万头;出栏羊33.26万只,分别增长12.8%和14.9%。水产养殖平稳增长,全年水产品5.63万吨,增长4.2%。 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29.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0.75千公顷,在前两年大幅调减的基础上再下降3.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1.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9.47千公顷,下降3.9%;优质稻比重为36%,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97.9千公顷,下降1.3%;蔬菜播种面积45.83千公顷,增长6.8%;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面积之比由上年的2.43:1调整至2.36:1。全市农村经济总产值达到555.3亿元;其中非农经济产值477.4亿元,增长7.6%,占全市农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86%。 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改善。全市农村水利建设投入资金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4.5%;整修10公里湘江防洪大堤,治理病险水库10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8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4.84千公顷,新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2.1万人。全年造林面积1.68千公顷,退耕还林6.03千公顷,年末林地面积达57.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6.6%。 农村改革和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 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全市共有2172处水库山塘实现了租赁经营、拍卖和股份合作。极积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全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32万元,启动各类生产生活建设项目142个,帮助农村残疾人建房50栋,近2.7万名特困对象享受了每月不低于5元的扶助政策。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加速发展。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57.8亿元,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3亿元,增长18.4%,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19.4亿元,增长26%,重工业增加值70.9亿元,增长16.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62.2亿元,增长16.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4.6亿元,增长28.9%;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53.9%。全市国有及非国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07.5亿元,增长19.2%,增速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8.6%,9个行业产销率超过100%;13户“十五标志性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2.7亿元,增长23.1%,拉动全市规模工业生产增长10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2%;20户“小巨人”企业完成产值14亿元,增长6.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四大重点行业实现产值205.2亿元,增长21.6%,占规模工业比重高达66.7%。电子通信产品、交通运输设备产品、水泥制品、平板玻璃、起重设备、工矿设备、化工设备等投资类、工业基础产品增势强劲,分别增长58.3%、34.29%、66%、84%、46.5%、230%和111.1%。工业实物量与价值量增长衔接情况较好。全年发电量28.7亿千瓦时,增长85.3%,供电量72.1亿千瓦小时,增长31.3%,工业用电量为34.9亿千瓦时,增长11.7%。 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02.1%,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7.1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1.1%,提高0.9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1.44次,比上年加快0.15次;成本费用利润率3.4%,提高0.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8560元/人,增长44%;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6家,利润过千万的企业21家,分别比上年增加7家和6家。13家标志性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1.6亿元,利税总额15.7亿元,分别增长36.1%和27.6%,占全市的比重为59%和62%;20家小巨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14.1亿元和2.2亿元,分别增长21.9%和6.8%。 技改投入重点突出。2003年,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1.5亿元,增长24%,实施技改项目190个。电厂二期工程3号机组、电力机车厂城轨车、株冶铅烟气制酸等16个重点项目顺利竣工投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提取技术开发费1.7亿元,完成新产品开发341个;实现新产品产值22.76亿元,增长44.9%。新产品的开发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作为2003年全市三大工作重点之一,年内对38家市属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全面启动,其中机床齿轮厂等14家企业改制工作全面完成,14家企业资产总额5.36亿元,转让变现1.69亿元,有偿解除4024名职工的劳动关系,引进增量资金8700万元,为我市工业经济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0亿元,增长19.3%。建筑企业组织结构逐步向技术密集、管理密集、资金密集相结合的方向调整,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具有新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6.1亿元,增长16.5%; 实现利税1.6亿元,增长24%;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9.4万元,比上年提高30.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3万平方米,增长7.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4万平方米,下降20.9%。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2003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5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6.4%,其中: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74.9亿元,增长27.2%;非国有经济投资28.2亿元,增长20.1%。在非国有经济中,外商、港澳台、联营、股份制经济投资5.7亿元;城镇和农村集体投资13.33亿元,增长24.5%;城镇和农村个体投资16.62亿元,增长21.3%。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22.3亿元,增长3.5%;全年完成更新改造投资32.1亿元,增长26.4%;房地产投资18.5亿元,增长94.4%。地方项目投资59.2亿元,增长31.3%;中央项目投资15.7亿元,增长13.6%。年内新开工项目389个,增长2.6%,竣工项目343个,增长14%。在国有及其他投资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05亿元、28.4亿元、和45.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3%、5.4%和109.5%。十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4.9亿元。 全年主要新增生产能力:发电量62.57万千瓦,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7.1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5.7公里;程控交换机5.86万线,移动通信基站设备1807信道;新建独立公路桥梁2座,延长1125米;新建公路21公里,改建公路700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长度37公里;铅冶炼1.4万吨,水泥70万吨,胶合板100万立方米,硫酸13万吨,氮肥24万吨;棉、毛纺锭5万锭,服装100万件,日用陶瓷8400万件。 (四)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加快发展,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0.4亿元,比上年增长9.5%。 交通运输营运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公路、水运货运周转量为222289万吨公里,增长6.3%;其中,公路213408万吨公里,增长3.8%;水运8881万吨公里,增长148.1%;公路、水运客运周转量273550万人公里,增长20.6%。其中,公路272539万人公里,增长20.5%,水运1011万人公里,增长42.5%。 邮政电信业等信息产业加快发展,。2003年全市电信业务总量为15.35亿元,增长26%,邮政业务总量为1.23亿元,增长9.5%;年末电话用户74.9万户,其中乡村电话用户达到3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户数58.7万户,新增19.3万户,增长49%;国际互联网络用户达到17.2万户,增加2.3万户,增长15.3%。邮政服务门类增多,投递速度加快。全年发送信函1888万件,比上年下降27.5%;特快专递37万件,增长9.5%。据测算,全市信息产业增加值9.24亿元,增长21%。 (五)内外贸易和旅游 国内商品市场销售活跃。尽管经历了“非典”的考验,我市消费品市场整体运行仍保持稳步增长,新的消费热点逐步形成。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按销售地区分,城市实现零售额83.6亿元,增长11.6%;县城实现零售额19.11亿元,增长10.3%;县以下实现零售额37.3亿元,增长8.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20.7亿元 ,增长1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亿元,增长12.1%;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3.1亿元,下降7.2%;按经济类型分,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28.9亿元,增长8.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零售额16.2亿元,增长4.8%;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68.2亿元,增长10.7%;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39.8亿元,增长10.5%。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活跃。至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262个,全年成交额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农副产品市场成交额36亿元,增长9.9%。大型市场、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显现巨大活力,2003年全市亿元市场11家,成交额92.3亿元;列入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统计的23大类商品,销售上升的有21类,其中,18类商品增长达到两位数,限额以上贸易企业汽车零售额增长160%,通讯器材零售额增长69.1%,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增长25.8%。 对外贸易、招商引资成就斐然。今年以来,我市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各经济主体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对外出口明显加快。据海关统计,全市进出口总额4.97亿美元,增长30.8%,其中出口3.65亿美元,增长19.5%,分别比上年提高40个和28个百分点,在全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17%。;进口1.32亿美元,增长75.7%。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机电产品出口1.12亿美元,增长33.1%,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27.7%提高到30.7%。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效果明显,在主要出口市场中,对日本、欧盟、拉丁美洲及非洲增幅均在25%以上。全市实际引进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内资272项,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实际利用内资30.4亿元,增长48.5%;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2家,其中中外合资25家、中外合作2家、外商独资15家,实际到位外资9007万美元,同比增长26.4%。 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末,全市星级宾馆已达20家,其中四星级以上宾馆3家。全市已有旅行社32家。全年接待游客756万人次,同比增长16.3%。其中,境外游客9360人次,同比增长16.1%;港、澳、台同胞4775人次,增长4775%,增长15.8%;国内游客754.6万人次,增长16.5%;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株洲市统计局 供稿]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