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统计局关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03-01-01 00:00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坚持走项目支撑产业,产业支撑经济之路,突出“城建旅游年”主题,以项目促实力,以机制带活力。围绕抓项目、促改革、强管理、保稳定四个重点,全力推进“三化”进程,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增加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为全市提前1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初步测算,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83612万元,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104万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73269万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138239万元,增长11.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596元,比上年增加2167元。2003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8.8:45.2:36.0,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下降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6个百分点。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坚持扶优扶强,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程度有所提高,支柱产业、特色产品规模有了新发展,东江鱼集团公司产量达2.14万吨,其中名贵鱼比重达30%。狗脑贡茶基地发展到1.2万亩。黑山羊基地发展到12万只。农产品加工有了新突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8.4%。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种植业除粮食因“旱灾”影响产量有所下降,其他农产品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10.65亿元,增长4.3%,其中农业37994万元,林业15130万元,牧业40495万元,渔业12914万元,主要农产品有药材、油料获得丰收。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完成人工造林、更新改造面积4.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5万亩,长防林0.15万亩,幼林抚育15.3万亩,完成长防林工程封山育林0.55万亩,50万亩马尾松、30万亩大径林、30万亩楠竹林业基地已初具规模,长势良好,油茶籽产量4625吨,村及村以上木材采伐量18万立方米,竹木砍伐145万根。

牧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建立优质肉用牛生产基地5个,重点草食动物开发乡镇18个,优良种羊场6个,并已初具规模。家禽、家畜出栏出笼继续保持增长。

    渔业生产进一步加大投入,推广科学养鱼,全市淡水养殖面积22.3万亩,比上年增加600亩,网箱养鱼3972口,比上年增加120口,水产品产量达21417吨,比上年增长12.4%。

乡镇企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市把乡镇企业作为提高市域经济总量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增长点来抓,全市乡镇企业保持了稳步增长势头,全年乡镇企业增加值9.9亿元,企业上缴税金6980万元,出口交货值达到12500万元。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全市按照“工业兴市、园区兴工”的思路,通过加快园区建设,激活民间资本,深化企业改革等措施促进了全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200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46.11亿元,同比增长3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8.7亿元,同比增长39.2%,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1.7亿元,同比增长42.3%,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效益指数达到131.77%,比上年提高23.12个百分点,人均县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50元。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市电力集团、市自来水公司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同时,不断强化科技兴工,提高了工业企业竞争力,全市共投入工业技改资金3.4亿元,工业技改资金占国有及其他投资比重达19.3%。

    建筑业生产进一步规模化、科学化,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2003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6903万元,同比增长17%。

独立核算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17778万元,竣工产值37546万元,分别增长16.5%和1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6.4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国有投资17.69亿元,增长10.1%,为启动内需,市委、市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加速重点工程建设,全年新上500万元的项目38个,总投资65.7亿元。郴丰鞋业二期工程、市特种水泥厂改造、斯美特一期工程等12个项目竣工投产,创兴人造板厂二期工程、小水电开发、东江明珠宾馆、东江依波茵高级住宅区、东江文化广场、省道1813线彭杨公路沙改油等一大批项目纷纷上马,进展顺利。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成效显著,省道1813线彭杨公路沙改油路段路基整理、东江迎宾路配套工程基本完成,全市围绕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开展以“完善交通设施,整治占道经营”为重点的治理活动,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经国家及湖南省验收为“畅通工程”合格县市,并达到畅通工程国家甲等管理水平,交通运输机械迅速发展,全市拥有汽车达3790辆,其中客车2227辆,货车1653辆,摩托车达3676辆。

    邮电通讯快速发展,2003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6818万元,增长15%,全市程控电话装机76000门,新增5000门,普及率达22.1户/百人,其中移动31000台,新增7000台。

五、国内贸易、市场物价

市场经济进一步规范,消费品市场货物充足。2003年,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70293万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国有经济16228万元,个体经济145596万元,其他经济36778万元,分别增长10.1%、11.7%和11.3%。

个体私营经济持续增长,2003年全市共登记注册个体私营户8160户,从业人员82750人,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产值325998万元,增长14.6%,上缴税金6900万元,增长15.8%。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1.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8%,分别比上年上涨1.5和1.8个百分点,综合物价指数为101.7%,从各类指数看,大部分商品价格保持稳定,部分农产品及工业品呈上涨趋势,粮食价格上涨较大,特别是大米比上年上涨3.9个百分点。

六、外经、外贸

2003年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通过优化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外商直接投资3160万美元,出口创汇1342万美元,外派劳务102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7%、27%和29%。全市全年引进外来投资项目80个,比上年增长11.2%,共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5个,其中达亿元的项目7个,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个。在巩固和发展锌锭、硅、床单、柑桔等传统出口创汇产品的基础上,新引进外商企业出口创汇率显著增长。与美国拉雷多等国际友城签订了合作意向,与墨西哥米格尔、蒙德洼市达成了姐妹城市。全市新上了一批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的财富型项目。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2003年,全市积极培植财源,加强财税征管,深化财政改革,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财源发展后劲增强,确保了重点支出和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全年共完成财政入28830万元,增长36.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378万元,上划中央“两税”10453万元,分别增长28.17%和53.44%,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0.3%,地方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70.02%,财政收入质量在郴州名列前茅。
金融业运行平稳,存款大幅上升,贷款总量保持增长。银行支付能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302618万元,贷款余额为221769万元,分别增长14.8%和2.8%。

保险事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公民保险意识进一步增强。2003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二年,全市保险行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拓宽保险领域,保险业务快速增长。全年保费收入7887万元,比上年增加1058万元,增长15.5%,保险支出2361万元,比上年增加266万元,增长12.7%,保险赔付率为33.5%。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3年,我市认真贯彻郴州科技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精神,突出技术创新这一主题,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工作取得新的发展,科技贡献率56.1%。全市共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0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5项、地市级5项、县市区6项。全年投入科技三项费用554万元,比上年增加235万元,增长73.7%。湘云鲫(鲤)网箱养殖规模突破了3200口,东江河道建立600口网箱养殖虹鳟鱼基地、孵化苗种280万尾,产商品鱼600吨。东江银鱼群储量超过1000吨,“狗脑贡茶”有机茶基地1.2万亩,发展“猪、沼、果”生态农业示范户1200户;全市形成了4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4000立方米竹胶板的林产深加工基地。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各级继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普及9年义务成效显著,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全市拥有初中31所,在校学生18146人。职高中学2所,在校学生5080人,普通小学212所,在校学生22858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29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2万册,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7%和99.5%。有钱电视入户3.9万户,比上年增加1052户,增长2.8%,农村有线广播入户率达到28.8%。

卫生事业保持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卫生机构75个,其中医院45个,门诊30个,卫生技术人员1572人,比上年增加12人,卫生机构人员1829人,比上年增加4人,每万人拥有医护人员30.95人,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全民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加强,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工作取得新成绩,2003年,继续保持全省“文明卫生城市”称号。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体育设施、场地建设都有新发展。体育比赛取得新成果,全市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5枚、银牌9枚、铜牌11枚。在全省举重锦标赛上一举夺得金牌7枚、银牌2枚、铜牌3枚。全民体育竞技活动全面展开,全年举办市级体育比赛16次,青少年锻炼达标22670人,等级运动员发展到14人,全民健身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市乡先后举办篮球赛、乒乓球赛、田径赛、扑克、象棋赛160余次,“腰鼓队”、“扇舞队”、“太极拳队”、“健身球队”、“健身健美操”不断发展壮大。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全部人口的37.2%,体育达标学生占全部学生的96.8%。

十、环境保护

2003年,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对厂矿企业污染督促检查力度,环境管理、环保执法、环境监测等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工业污染达标排放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市氮肥厂、鲤鱼江电厂、东江电化厂、啤酒厂、创兴人造板厂、耐火材料厂等重点企业达标。2003年工业废水处理率为92%,工业废气处理率99.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5.7%,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提高。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3年,我市按照“实施新战略,创造新特色,勇攀新高峰,实现新跨越”的工作思路,把计划生育工作摆到头等重点位置来抓,“计生突击月”活动成效显著,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出生人口1370人,年末总人口361050人,其中农业人口234582人,占总人口的64.97%,非农人口126468人,占总人口的35.13%,人口出生率为3.8‰,全年死亡人口472人,死亡率为1.3‰,全年净减人口4人(主要是水电八局职工户口迁出)。

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日趋提高。

2003年农民人平可支配收入达到3577元,增加291元,增长8.9%,其中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40元,增加290元,增长10.6%,人平住房面积由上年的39.9平方米上升到40.1平方米,彩电、电冰箱、手机逐步进入农户家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54元,比上年增加623元,增长8.5%,人平消费支出6025元,增加575元,增长10.6%,消费结构显著变化,食品消费进一步减少,居住、娱乐、旅游、穿着消费增加,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35.53%下降至35.39%,人平住房面积由上年的23.36平方米上升到23.38平方米。

时光轴

RAG11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坚持走项目支撑产业,产业支撑经济之路,突出“城建旅游年”主题,以项目促实力,以机制带活力。围绕抓项目、促改革、强管理、保稳定四个重点,全力推进“三化”进程,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增加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为全市提前1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初步测算,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83612万元,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104万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73269万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138239万元,增长11.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596元,比上年增加2167元。2003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8.8:45.2:36.0,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下降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6个百分点。RAG-ES2024-09-11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坚持扶优扶强,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程度有所提高,支柱产业、特色产品规模有了新发展,东江鱼集团公司产量达2.14万吨,其中名贵鱼比重达30%。狗脑贡茶基地发展到1.2万亩。黑山羊基地发展到12万只。农产品加工有了新突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8.4%。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种植业除粮食因“旱灾”影响产量有所下降,其他农产品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10.65亿元,增长4.3%,其中农业37994万元,林业15130万元,牧业40495万元,渔业12914万元,主要农产品有药材、油料获得丰收。RAG-ES2024-09-11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完成人工造林、更新改造面积4.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5万亩,长防林0.15万亩,幼林抚育15.3万亩,完成长防林工程封山育林0.55万亩,50万亩马尾松、30万亩大径林、30万亩楠竹林业基地已初具规模,长势良好,油茶籽产量4625吨,村及村以上木材采伐量18万立方米,竹木砍伐145万根。牧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建立优质肉用牛生产基地5个,重点草食动物开发乡镇18个,优良种羊场6个,并已初具规模。家禽、家畜出栏出笼继续保持增长。    渔业生产进一步加大投入,推广科学养鱼,全市淡水养殖面积22.3万亩,比上年增加600亩,网箱养鱼3972口,比上年增加120口,水产品产量达21417吨,比上年增长12.4%。RAG-ES2024-09-11
浏览 5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