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山石刻

药王山石刻

共 928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5-24 09:57

历史沿革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敇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真人祠为“静应庙”,南庵成为纪念药王的活动中心。
明中期后,以太玄洞为中心的北洞建筑及祭祀活动日益扩大,香火胜过南庵。
民国时期,药王山碑石集中收藏于县城西仓,时称“耀县碑林”。
解放后,药王山碑石移至文化馆前院东、西廊陈列展示。
1971年,药王山碑石迁往药王山,初在吕祖庙后院存藏。
1987年,在原集禖宫遗址上新建殿、廊、院,回环布局,集中存藏展示。另有各处发现的零散魏碑,存藏于其它庙宇中。
药王山石刻

遗址特点

药王山石刻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隋代至明代完成的摩崖造像,共有大小佛像45尊,雕刻细腻、线条流畅;第二部分为造像碑,共有北魏至唐代的宗教造像碑百余件;第三部分为历代碑刻,共存碑石近二百件,其中明代孙思邈药方碑《千金宝要》《海上方》尤为珍贵,碑文记述了古代医学的精华。

文物遗存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药王山石刻中绝大部分是与孙思邈有关的历代诏告、题记、诗画、各种病症单方、养生之道等,是研究中国医学发展史的重要史料、实物证据。

文物保护

1961年3月4日,药王山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53.5万元,建起摩崖造像保护厅及碑廊,编制专人管护,保护完好。
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南庵、北洞、后山的古建筑、石刻、造像;一般保护区为南庵、北洞、后山各保护区围墙内;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至孙原、石料厂涵洞口,南至10号信箱沟底,西南至水泥厂粘土矿二采区道路、10号信箱围墙,西至填沟土坝,西北至原“黑建”职工住宅区,北至新修皮带长廊。
2008年,“药王山二月二古庙会”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