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山博物馆
共 2256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30 15:55
历史沿革
唐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称疾还山”,即隐栖于齐天台宝云寺中,后经武宗灭佛及五代之乱,寺院荒毁,佛教中落。北宋时道教中兴,于宝云寺故址创建崇福观,从此奠定道教在药王山的绝对优势。
宋嘉佑四年(1059年) ,邑人万俟景于南庵创建孙真人祠,名日“新堂”。
宋崇宁二年(1103年),敕赐孙思邈为妙应真人。知州王允中命华原县令张魴重修庙字。此后,金改静明观,元改静明宫,道教诸神殿宇渐次增多,香火日益隆盛。显化台(北洞)最早的寺庙,除石佛窟外仅有一石洞(即今太玄洞)。
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 创建览胜亭于洞前。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重修庙洞。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 ,修筑通往太玄洞的石磴。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建孙真人祀殿。
1971年, 将耀县城内文化馆原存的80余通珍贵碑石迁到药王山。
1977年,成立药王山文管所。
1986年5月,成立药王山博物馆,隶属于耀县文教局、文化文物局。
1997年11月,成立药王山管理局,与药王山博物馆并存,隶属于铜川市人民政府。
山门
建筑布局
综述
药王山博物馆现存金、 元、明、清古建筑165间。金、元建筑位于南庵。金殿深、广各三间,带前廊,硬山顶,四椽袱前后带搭牵。外檐斗拱五铺作双下昂,里转出双抄,补间铺作一 朵。后檐无斗拱,当为后世所改换。梁袱用料随弯就弯,做法粗犷。元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只椽楸前后带搭牵。四椽袱上用驼峰,太平梁上立蜀柱,两边用叉手,前檐斗拱形制同金殿,唯用材稍小:补间铺作一朵,明间出45度斜昂。殿内两侧山墙绘道教“帝后朝元图”壁画,均幅宽5. 17米,高3.67,内容为四帝、二后、二十八宿诸星君及二十四令神君和五岳,四渎诸神等。内涵丰富,线条流畅,为壁画中鲜见佳品。明清建筑主要分布在北洞(显化台)药王神殿两侧扩展成若干小院,其建筑布局高低错落有序,古柏攀崖斜生。其中以一天门阁楼及药王神殿最具代表性。
展厅
馆藏文物
综述
药王山博物馆藏品来源于考古发掘和征集。藏品类别有石刻、 壁画、造像、石器等。截至2019年,药王山博物馆有馆藏文物共计有713件(含石刻),其中一级文物28,二级文物68件,三级文物143件。
重要藏品
药王山博物馆重要藏品有元殿内的大型元代壁画、 摩崖石刻等。馆内现存北朝以来摩崖造像45尊,佛道教造像碑100余通、圆雕造像及石塔50余尊(座)、历代名碑150余通,是中国保存北朝、隋、唐造像碑最多的一处。
北魏始光元年(424年)“魏 文朗造像碑”,此碑四面造像,布局成熟而得体,雕刻精美,书法劲健,早于山西云冈“雕饰奇伟、冠于一 世” 的县曜五窟36年,早于洛阳龙门石窟64年,可谓海内珍石。因其凿于太武帝灭佛之前的北朝初期而格外引人注目,更因融合佛道于一碑乃目前所知此类造像碑中最早者,堪称国内一绝。是研究中国早期佛道融合历史甚为罕见的实物资料。
重要藏品
太和二十年(496年)“姚伯 多造像碑”,该碑为道教四面造像,造像粗犷简洁,书法精湛,全碑铭为1200余字,是迄今所知同时代有明确纪年和具体造像名称的最早道教资料,也是同类性质石刻中文字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种,对研究道教考古和早期道教发展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正光五年(424年) “仇臣生造像碑” 、北周武成元年(559年) “绛阿鲁造像碑” 、隋开皇十五年(595)“张和仁造像碑” 等,均为研究佛教、道教发展,北方少数民族历史,以及书法、美术、舞蹈等方面的珍贵资料。
历代名碑的绝大部分是与孙思邈有关的历代诏告,题记和医著等,其中明刻“千金宝要碑”和“海上方碑”,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很高地位。
北周建德年间(572年~578年) 的“张僧妙法师碑”,该碑详细叙述了宜州豪强张氏家族的五代世系。其书体结构严整,道劲秀美,堪称上品。自清末搬进城内备受各界赏识。鲁迅先生1924年在西安讲学时,曾选购其拓片。1926年于佑任到耀县,对该碑颇为欣赏。张僧妙法师碑一时身价百倍,风糜全国。
元代壁画《朝元图》位于南庵元殿内东西两侧山墙上,现存面积约72平方米。目前清晰可供研究的人物为东壁5组(37人)、西壁6组(45人)。此壁画构图宏伟,题材丰富,色彩富丽,线条流畅,体态感人,生动传神,实属珍品。
元代壁画
文化活动
科研成果
药王山博物馆20年来, 药王山博物馆先后编写了小画册《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孙思邈传 说故事》《药王山石佛窟及造像艺术》《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千年丰碑颂药王》 《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选》《药 王孙思邈养生长寿秘要》等。
所获荣誉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政府公布“药王山石刻”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药王山石刻”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国务院公布“药王山庙”归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药王山石刻。
机构设置
参观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