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12-01-01 00:00

建德市统计局

 

    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247.7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4.6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为10.4:55.4:34.2。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48648元。完成现价工农业总产值713.3亿元,同比增长8.0%。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为295461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0046万元,为年计划的100.7%,增长13.4%。

农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407652万元,为年计划的101.9%,比上年增长8.0%。农村经济总收入466.9亿元,比上年增长7.7%。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25.8万亩,粮食产量为9.9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主导特色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5%以上。

    效益农业较快发展。全市蔬菜产量20.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油菜籽10435吨, 与上年基本持平;茶叶2766吨,减少387吨;水果17.5万吨,增加0.3万吨。评定2012年度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2家,杭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8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3家。

    林、牧、渔业发展良好。年末生猪存栏量为20.6万头,比上年增加0.3万头;家禽存栏量为883.6万羽,增加8.7万羽;肉类总产量28625吨,增加2546吨;水产品产量12596吨,增加161吨。

工业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强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龙头和主导地位, “工业兴市”战略深入推进。全市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725006万元,比上年增长8.0%;完成工业销售产值6621018万元,为年计划的94.2%,增长8.3%。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5%。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到年底,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369家,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4054187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0.3%。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670819万元,比上年增长5.2%。

工业生产性投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573026万元,为年计划的104.0%,比上年增长19.6%。农夫山泉三期、青岛啤酒、朝阳实业、中水能源等项目建成投产,杭橡搬迁项目部分投产,致中和实业搬迁、克莱伯电梯等项目建设加快。

企业经济效益总体下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19899万元,比上年下降5.3%,其中利润306946万元,比上年下降7.2%。工业用电量为206589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5.8%。

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开发区、乡镇街道产业功能区基础设施投资40073万元。当年平整土地2128亩,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亿元。当年实际入区企业25家,其中投产企业10家。完成省级经济开发区、马目—南峰高新技术产业园管理体制调整。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1907万元,为年计划的105.7%,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工业投资466925万元,比上年增长15.1%。以三个“十大”为重点的产业项目稳步推进。

    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稳中有升。随着城乡消费环境的不断完善,各种新型流通业态发展较快,商业网点布局更趋合理,极大地方便了城乡居民的购物和消费。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3339万元,为年计划的100.8%,比上年增长17.0%。

旅游产业

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市接待游客49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5%,实现旅游总收入31.6亿元,比上年增长54.1%。成功举办第十五届新安江旅游节。

房地产业

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6391万元,比上年增长65%。房屋施工面积123.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3%;竣工面积10.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8.7%。

房地产销售较为低迷。全市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4.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9.4%;商品房销售额9.3亿元,下降51.3%。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平稳增长。全市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交通网络建设明显改善。完成主城区和中心镇6条道路改造,建设联村联网公路30公里。洋溪大桥、马南园区主干道通车,长途客运中心主楼结顶,320国道建德段路面改造提升一期工程完成。

     金融行业

存贷规模稳步增长。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4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8%;贷款余额为216.75亿元,增长8.5%。完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政策,企业应急调头专项资金扩大到1.1亿元,为企业落实续贷资金18.8亿元,向金融和担保机构推荐融资需求优质企业和项目,开通“建德金融网”,有效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各类融资增量达到17.4亿元。

市场物价

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2.1%。其中食品类上升6.2%;烟酒类上升0.6%;衣着类上升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升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2.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1.5%;居住类上升1.5%。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帮助2573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新建10个村级公共职介服务所;培训城乡劳动力2.2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675人,培训后转移农村劳动力5856人。通过省级创业型城市考核评估。完成农村住房改造3100户,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救助582户,下山移民1080户。全市165家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单位。新建城乡社区(村)服务中心57家,实现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

社会福利事业有序推进。帮助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1150元。新建82家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3个农村托老所,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人数达到老年人口的3.3%;新增机构养老床位数578张,百名老年人机构养老床位数超过3张。大慈岩、灵栖洞、新叶古村等国有景区、景点向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开放。为3539名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和居家安养1064人。组织332名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帮助212人实现就业。启动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

    对外贸易

出口贸易有所下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外贸出口交货值842383万元(不含税),比上年下降2.7%。全市自营出口额75740万美元,为年计划的106.7%,比上年下降12.8%。新增自营出口企业30家,自营进出口企业达到314家。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内资项目227个, 实际到位内资453937万元,为年计划的120.7%,增长13.5%。全市引进外资项目5个,企业增资4家,实际利用外资5508万美元,为年计划的102.3%,比上年增长8.7%。

 

    科技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完成7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授权专利664件。新增杭州市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2家、“雏鹰”企业8家、企业研发(技术)中心9家。全市规上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93.6亿元,同比增长19.4%。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7.2亿元,同比增长11.6%。

教育

教育事业实现新发展。全市普通中学28所,在校学生23791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9249人;初中在校学生14542人;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3527人;小学28所,在校学生21399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升高中段比例为99.6%。全市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3222人。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74.1%,3—5周岁户籍幼儿入园率达到97.7%。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达到70.5%,入学率达到100%,通过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验收。

文化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市公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44.9万册(含农家书屋图书19.3万册)。全年送戏下乡130场,送图书30万册、电影3432场。举办“百姓纳凉大舞台”23场。积极推进全国文化先进市创建,完成寿昌、大同、航头等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现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覆盖率达到100%;大力开展“引、种、育、送”文化工程,举办农村文艺调演,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卫生

    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日臻完善。全市年末共有各类医疗机构382个,医疗病床2099张,卫生技术人员2778人,其中个体诊所62个,卫生技术人员151人。村设置的医疗点219个,乡村医生222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市级医院实施以药品零差率为核心的改革,医院门诊均次费用和住院均次费用同比下降。市一医院创建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体育

    体育事业实现新发展。全市共创建8个省级体育强镇,74个省级小康体育村,56 个杭州市小康体育特色村、8个体育星级社区、7个省级村体育俱乐部。全市建成国家级优秀体育主体公园1个、新安江运动健身长廊一处、健身苑点552个、篮球场242个、乒乓球室390个。举办第十五届全市体育运动会。

    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保持稳定。年末全市人口为509224人(户籍人口),比上年末减少2399人,其中非农人口129846人,减少209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为260208人,女性人口为249016人,男女人口比例为1.04:1。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5.7%,人口自然增长率-0.3‰,通过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验收。

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生活较快增长。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01元,比上年增长11.5%;人均消费性支出21279元,比上年减少0.6%。农民人均纯收入13059元,比上年增长13.2%;人均消费性支出8708元,比上年增长14.2%。

居民储蓄

城乡居民储蓄不断增加。全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49.64亿元,比上年增加17.15亿元,增长12.9%。

    住宅建设

    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7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71平方米,其中钢筋砖木结构住房66平方米。

 

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环境整洁秀美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国家园林城市、国内最清洁城市和健康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数字城管”解决各类问题4.2万件,问题解决率100%,完成乾潭、寿昌“数字城管”建设。

 

公用事业

    城市公共保障改善。全市拥有公共汽车54辆,座位数2742个,拥有出租小汽车100辆;城区年生活用水量为1351吨;全市居民全年生活用电23043万千瓦时;城区使用液化石油气普及率达到100%。110千伏沿口变扩建、10个电气化村和4个电气化乡镇建设全面完成。

 

环境保护和治理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绩。

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66公顷,公园绿地面积138公顷。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企业能耗精准化管理成效明显,首批50家企业单位能耗下降8%。不断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洋安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和梅城垃圾填埋场主体工程。全市被评为省级生态市,80%的乡镇(街道)创建成为省级生态乡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发展空间有限,仍存在粗放利用现象。项目投资刚性需求大,融资能力相对薄弱。平台投入和招引项目乏力。财政供给与民生的合理需求仍有差距。社会建设欠账较多,社会矛盾依然多发易发。土地房屋征收、项目审批服务、要素保障等投资、建设中仍存在“瓶颈”。

注: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按照可比价计算。

时光轴

RAG14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建德市统计局     综合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247.7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4.6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为10.4:55.4:34.2。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48648元。完成现价工农业总产值713.3亿元,同比增长8.0%。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为295461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0046万元,为年计划的100.7%,增长13.4%。农业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407652万元,为年计划的101.9%,比上年增长8.0%。农村经济总收入466.9亿元,比上年增长7.7%。RAG-ES2024-09-11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25.8万亩,粮食产量为9.9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主导特色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5%以上。    效益农业较快发展。全市蔬菜产量20.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油菜籽10435吨, 与上年基本持平;茶叶2766吨,减少387吨;水果17.5万吨,增加0.3万吨。评定2012年度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2家,杭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8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3家。    林、牧、渔业发展良好。年末生猪存栏量为20.6万头,比上年增加0.3万头;家禽存栏量为883.6万羽,增加8.7万羽;肉类总产量28625吨,增加2546吨;水产品产量12596吨,增加161吨。RAG-ES2024-09-11
工业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强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龙头和主导地位, “工业兴市”战略深入推进。全市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725006万元,比上年增长8.0%;完成工业销售产值6621018万元,为年计划的94.2%,增长8.3%。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5%。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到年底,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369家,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4054187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0.3%。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670819万元,比上年增长5.2%。工业生产性投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573026万元,为年计划的104.0%,比上年增长19.6%。农夫山泉三期、青岛啤酒、朝阳实业、中水能源等项目建成投产,杭橡搬迁项目部分投产,致中和实业搬迁、克莱伯电梯等项目建设加快。RAG-ES2024-09-11
浏览 6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