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技巧|一篇文章读懂体验设计师需具备的能力图谱
共 5831字,需浏览 12分钟
·
2021-06-07 04:40
▲点击"三分设"关注,回复"社群"加入我们
欢迎来到专业设计师学习交流社区
三分设|连接知识,帮助全球 1 亿设计师成长
阿里巴巴设计官方认证 MCN 机构
SUXA 深圳体验设计协会华东分会
全球服务设计共创节城市站发起者
·
转自:用户体验设计 UXD
编辑:刘丽
共 5604 字,预计阅读 15 分钟
01 设计师发展现状
人人都是设计师。每时每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设计,设计对于整个人类群体来说都是基本需要。任何一种朝着想要的、可以预见的目标而行动的计划和设想都组成了设计的过程。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维克托·帕帕奈克
1.1 背景及现状
近年来随着对用户体验的要求提高,设计师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提高。截止 2017 年,据波士顿咨询数据显示,全球设计师人数约 9000 万,这个数字为全职从事设计行业的。我国设计师从业人数 1700 万,并且每年还在不断增长中,初步估算 2020 年设计师约 1900 万人,并仍有大量的人才缺口。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设计也随之成为一个新兴行业,包括:UI 视觉设计、 UX 交互设计师等。
根据观察,设计师的职业发展道路基本是相同的。作为混迹于产品、设计岗位多年的我,本文通过我职业生涯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 “新来的” 设计师们快速的成长,少走弯路。
1.2 如何定义 (互联网) 设计师
设计师可以有很多描述, Wikipedia 对设计师解释为: 是对有关美学事物设计物者的一种专称,古今可称发明家。设计师是从人与事物分析再以有道理的构造,现今没办法解读设计统称为艺术家。他们通常在专门领域创造或提供创意,并利用各种视与道理方式传达的方式,表现法的功力作品,即设计师的实力。
我觉得对设计师最简单、直观的描述,即:定义 人、环境、产品 之间的关系角色,称之为设计师。
02 设计师的成长和 “新” 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设计产业发展,用户体验设计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力。为全面畅通设计师人才发展通道,在工信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的指导下, 2020 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高校、平台等机构,分领域、分行业开展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设计师能力水平认定工作。
通过新成立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能帮助设计师快速了解现在市场对设计人才的的要求,帮助设计师进行「用户体验人才」的认定,同时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
2.1 设计师的核心工作
首先对互联网设计师的要求,是从对需求的了解开始,包括明确需求的「目标」、「用户」、「场景」。
目标:即需求的商业价值、业务目标,为什么要做,做了之后如何衡需求的价值和设计的价值,想清楚了在做;
用户:这个需求 / 项目针对的用户群是什么?能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问题,关注他们的核心诉求,而不是仅仅看需求提给我们的是什么;
场景:场景是结合用户达成目标的环境,在不同的场景下,需要处理的问题和方法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所以针对环境的探究,不但需要仔细,更加不能遗漏,保证覆盖全面。
明确了以上三要素,才能着手进行设计的思考。
设计师是对整个产品的用户体验负责,用户体验主要包括易用性、可供性、易学性、清晰性;
进一步信息的梳理也是设计中非常关键。
这里我要引入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用户体验要素」的概念,不仅在这里能帮助大家对设计进行分析需求、递进分析,在之后设计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沟通和设计话语权的把握上,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里大家先留个印象。这里也完善了针对 O2O 产品的用户体验分层。
以上是初步的设计梳理,第 3 章中会推荐一款设计过程中帮助自己查疑补缺的小工具 (小程序) ,能够帮助大家做到更加的完备。
2.2 成长方式
对于刚入行的设计师,基本都是完成上级或产品给到的需求。根据产品给到的线框和信息展示的优先级,完成设计工作;但是随着对项目的介入和自身设计能力成长,会对设计和项目有更多的了解,希望设计师有更多的主导权。
那如何进行设计能力的快速成长呢?根据经验,总结成设计成长 13 条提供给小伙伴们。
以下我介绍最关键的 3 条,其余的大家可以关注公众号查看。(非常感谢我的设计伙伴彭彭,大家可以关注他的公众号:彭彭设计笔记)
1) 竞品分析
主要是对竞争对手的市场经营情况、产品设计策略等信息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结论作为自己产品设计的借鉴与参考。
目的:
充分了解行业发展的竞争情况
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或市场切入点
了解竞对的优势和劣势,发现机会点
2) 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就是为同一个目标设计两种或多种版本,同一时间段内让一部分用户使用 A 版本,另一部分用户使用 B 版本,通过后台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选择出最优版本。
目的:
通过定量方法对比获得最优方案
3) 用户体验地图
用户体验地图是把产品/服务的每个阶段的体验情况,用图形化的方式记录、整理和表现出来,从而呈现出用户和产品 / 服务交互的每个节点,找到体验痛点和改进机会。
目的:
用户全流程体验的可视化
研究用户行为习惯,理解用户心理发掘产品问题和机会点
当然还有很多设计的学习、成长和锻炼的方法,我就不一一赘述,大家也可以通过丰富的方式了解和实践。
2.3 能力模型 / 发展道路
自身能力提升之后,设计师已经对基础的需求游刃有余了,接下去需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这就需要引入设计能力模型,这将帮助设计师更好的发展。
设计师能力模型现在主流的有 3 种,分别为 I 型、 T 型、 M/X 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
I 型能力模型:
I 型人才发展是对专业技能方面的深度挖掘,是专业领域的绝对人才和权威,熟悉该领域的支持与技能,在以往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不断地追求专业的精进,不断地打磨设计。
T 型能力模型:
IDEO 首席执行官蒂姆·布朗 (Tim Brown) 普及了 “ T形人” 一词。在接受 《行政总裁》 杂志采访时,布朗解释了什么是 T 型人:
“T” 的垂直笔划是一种技巧的深度,使他们能够为创作过程做出贡献。
“T” 的水平笔划是跨学科合作的倾向。它由 “同理心” 和 “跨界科学” 两部分组成。T 型人的技能既广又广。
M型能力模型:
该型人才需要有「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能力」、「整合能力」, M 既能代表多领域的专业深度,同时也是将多个I型人才的沟通和串联;又像是字母 M 即 Me 和倒过来的字母 W 即 We 之间的微妙关系,将团队的整合。
M 型人才必须植根于其专业知识,并拥有专业素养和信誉的深度,同样也必须能够支持各种团队。
我的发展选择:
但是我认为并不是专精技能就一定适合现在的人才需要, I 型人才有时候缺乏工作转换的灵活性,较难胜任多领域的工作;而 M 型人才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他往往专注于策略和团队管理,难以聚焦在设计工作。
现在的设计工作不单只是完成设计页面的临门一脚,而是基于业务出发、到需求分析、到功能设计,最后的展现是自内而外的产出,借用深泽直人的设计理念即 “无意识设计” (Without Thought) -- 不是设计师设计出了产品,而是设计师发现了产品本来改有的样子,即 “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更希望能成为 T 型人才,因为我们在设计中,不仅需要抓住设计的本质,从根本出发扩展自己的视野,赋能业务;同时提高专业能力,了解设计核心 / 痛点。最后的界面设计,只是将我们要传达的信息、我们的产品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进用户的内心。
同时我也要强调,能力模型对于一个设计师的成长有个标杆性和方向性的作用,合理的能力模型阶梯能够让设计师一步一个脚印并轻松的成长,不会感觉每一个进阶都高不可攀,困难重重。
我们中通科技用户体验设计团队就有一套完整且务实的设计师能力模型。
视觉设计师专业能力模型:
来源:中通用户体验设计部
交互设计师专业能力模型:
来源:中通用户体验设计部
2.4 发展趋势
设计师在职业道路上的发展我觉得基于上文的能力模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 设计管理; ② 设计专家; ③ 产品设计 / 产品经理; ④ UXD 跨界设计。
大家都在探索设计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究竟会是什么,我觉得有向设计产品化解放生产力的全栈设计师:
来源:设计师在ThoughtWorks的成长路径
还有设计赋能为核心,洞见全链路价值的全链路设计师:
来源:设计师的下半场,掌握全链路设计的5个方法
但是我理解:
我们在将设计边界延伸,设计职能不断扩大的同时,却没人关心如何协作解决问题,忽略了岗位的局限性;
设计师在不断横向学习知识,如将心理学、统计学纳入设计范畴,过于强调科学的形式感,让我们忽略了研究的学科性;
在强调关注用户、考虑商业述求的同时,让我们忽略了这是让项目活下去的常识。
大家都在研究,是因为大家都对未来职业的发展,存在着忧虑,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但请永远记住: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
抛开这些,同时也基于我推崇的 T 型能力模型,设计师要成为有专攻的 “职业人” 。
而对于实现方法,其实就并不那么重要了,拿科学哲学家、无政府主义者费耶阿本德的观点:怎么都行,谁行谁上。
科学哲学家、无政府主义者 Paul Feyerabend
费耶阿本德的 《反对方法》 提出了一种与传统看法截然对立的科学方法论论点。科学方法论的传统观念认为,方法包括一些不变的和必须绝对遵守的法则,它们指导着科学事业的发展。费耶阿本德论证说:可以发现,事实上没有一条我们曾经知道的法则,不管它似乎多么有理,也不管它在认识论上有多么可靠的证据,不曾在某个时候遭到破坏。重要的是,这些破坏绝不是被偶然的原因或由一些可以避免的因素,如知识的不足或不注意引起的。
03 实际问题的处理和解决
我们在上文中了解了设计师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加下来我们就来聊一下,咱们在实际工作中,设计师最容易碰到的问题和受到的挑战该如何有效的处理。
据我了解,设计师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有以下2个:
话语权和影响力
设计输出被挑战
3.1 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说话语权之前,首先要聊聊沟通,沟通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对于设计师沟通尤其重要,因为我们要对接的对象很多,需要丰富的沟通方式,我很幸运的上过杨郁青老师关于沟通的课程,沟通的重点,即:闭环沟通--「凡是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复」。
沟通包括 “信息发出者” 和 “信息接受者” ,具体的闭环沟通原则如下图:
接下来聊聊如何建立设计师 (主要是和产品经理沟通) 的话语权,大家会觉得和设计师的话语权弱,这和双方的合作模式和工作流程有关,最早设计师只是产品经理的辅助,美化页面的工作,工作结果只需对产品经理负责。
这是的设计师为了提高自己的话语权,首先要 提高自己,包括专业技能、设计效率、设计质量的提高。将用户体验作为抓手,和产品经理、开发形成项目协作和推进的铁三角,将设计岗位紧紧的嵌入项目流程中。
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不断向上下游延伸。
首先需要对产品做好验收,并不是简单的走查,而是对体验负责,并结合项目对设计进行复盘,进一步把成功的经验抽象成设计的方法论。对整个项目的下游进行把控。
其次是对业务的精进,不仅仅是接受需求,而是要了解用户、了解业务、了解产品,从全局的角度去把控项目,把自己的想法和上游结合,把自己的(正确)想法反向输出给上游,那设计师就能从上游出发去 “引领” 整个项目。
这时再结合之前 「用户体验要素」对设计的工作进行对应。咱们设计师按照这样做,就可以在项目中慢慢建立起对项目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了。
3.2 设计输出被挑战
在设计师的工作中,经常出现设计被挑战的情况,背后总是站着一群指点江山的大佬们,但往往最后选的都是第一版。啥也别说了,做过设计的都懂得。
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可以参照一些,比如 Google 产品经理 Sara Zare 撰写的「卓越产品设计指南」,其中包含了 3 个大原则和 36 个行动项的指导建议。
Principles of Excellence翻译版本,图片来源icojump制作
在这里,咱们又和「用户体验要素」见面了。
卓越产品设计指南3大原则和用户体验要素关系图,图片来源icojump制作
「卓越产品设计指南」能帮助设计师在工作中起到一下2点作用:
能够帮助完善视角
可以成为一份速查指南
这份「卓越产品设计指南」就像产品经理的 PRD 模板,是设计师的 “设计原则模板” ,当我们的设计能够按照「指南」逐步完成设计,就基本能够应对来自任何方面的挑战了。
这里非常感谢大佬 icojump 制作的公众号「设会经验」,让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能及时通过这个公众号帮助设计走查。
04 小结
上述是我作为一名设计师,如何去了解设计,提升自己能力,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问题,也欢迎随时交流。
祝大家变得更强!
超值课程推荐
原创好文推荐
Web Vitals —— 谷歌的新一代 Web 性能体验和质量指标
想要引导用户行为转化,设计师必须深刻理解这 4 个认知心理学理论
让设计圈一片哗然的 Google 新 logo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国外的设计专家这么说
如何系统的增强用户粘性,提升产品转化率?你要懂得“行为设计学”
设计新趋势「玻璃拟态」到底是什么?这里有一份实现效果的详细教程
如何将设计系统快速的从 Sketch 切换到 Figma?这里有 6 个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欢迎大家关注三分设,每天分享优质设计、创意灵感、新知新识,定期大咖老师直播分享,零距离连麦,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