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06-01-01 00:00

苏仙区统计局

(2007年3月16日)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苏仙区上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全面、率先和协调发展的目标,加快改革开放,强力推进以新型工业化为重点的“三化”进程,认真做好为民办八件实事,促进了苏仙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

一、综合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苏仙区实现GDP61.07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5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3.04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22.07亿元,增长13.5%。一、二、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是4.2%、33.4%和62.4%,分别拉动GDP增长0.34个、2.66个和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9.7:54.1:36.2。人均GDP达15995元,增加2170元。

“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部工业增加值占苏仙区GDP的比重51.53%,比上年提高2.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9%;城镇化率达到55.95%,比上年提高1.98个百分点;苏仙区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缴税金1939万元,比上年增长372.9%;实现总产值12833万元,增长32.5%;带动基地总产值3135万元,增长98.2%。

八件实事圆满完成。通过考核验收,苏仙区8件实事考核指标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年末苏仙区就业劳动力18.09万人,增加0.12万人,其中,非农产业劳动者10.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6.93%,比上年提高2.96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55.95%。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面临诸多困难;工业项目少,重点支柱产业更少,高附加值产品偏少,整体竞争力不强;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安全生产压力较大;财政收支压力较大,财政增收空间有限;社会保障体系不很完善,部分群众生活仍较困难。

二、农业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苏仙区粮食总产量13.77万吨,比上年(下同)增加0.65万吨,增长4.95%,其中:水稻产量达12万吨,增长0.56万吨,增长4.89%。主要农产品产量中:油料0.18万吨,与上年持平;烟叶0.11万吨,与上年持平;药材0.39万吨,增长2.63%;蔬菜13.53万吨,增长10.1%;茶叶70吨,增长1.45%;水果3.58万吨,增长4.47%。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苏仙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例为44.3:7.3:39.1:9.3。苏仙区粮食总播种面积22.88千公顷,增加2.69%,其中:水稻播种面积达20.38千公顷,增长12.47%。优质稻面积11.07千公顷,增长17.89%,占水稻面积的59.13%;油料种植面积0.57千公顷,与上年持平;棉花种植面积0.01千公顷,与上年持平;蔬菜种植面积6.04千公顷,增长17.05%;药材种植面积0.21千公顷,增长5%。

养殖业稳步增长。全年出栏肉猪44.34万头,出栏牛1.49万头,出笼家禽340.73万羽,分别增长1.79%、5.67%和4.43%。全年肉类总产量4.05万吨,禽蛋产量0.2万吨,水产品产量1.06万吨,分别增长4.39%、6.7%和11.1%。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480处,投入资金2500万元,移动土石方118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01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29.25万千瓦,增长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速减缓。苏仙区工业增加值(区属)完成23.39亿元,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6亿元,增长12.89%。其中:有色、建材工业完成增加值8.9亿元,所占比重为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量中,发电量1.39亿千瓦小时,增长14.19%;原煤7.86万吨,下降31.5%;水泥53.35万吨,增长15.1%;农药2万吨,增长143.5%,铁矿石56.6万吨,增长74.3%。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苏仙区规模以上56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16.67%,提高10.13个百分点;亏损面为5%,降低28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2.03亿元,增长33%;利税总额4.83亿元,下降5%。

建筑业较快发展。苏仙区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58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产值4.08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3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9.8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苏仙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1亿元,同比增长36.7%,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28.9亿元,增长34.66%。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投资26.75亿元,增长43.6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04亿元,下降18.37%,第二产业26.5亿元,增长50.57%,第三产业0.21亿元,下降78.07%。年内施工项目、新开工项目和竣工项目分别是42个、27个和29个。

苏仙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7亿元,下降17.6%。商品房施工面积34.84万平方米,增长182.3%;竣工面积6.65万平方米,下降18.6%;销售面积23.88万平方米,增长338.9%;商品房销售额2.62亿元,增长258.9%。

工业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工业投资26.5元,增长51.43%。按行业分,采掘业投资1.07亿元,增长38.8%;制造业投资5.16亿元,增长44.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0.27亿元,增长54.41%。

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苏仙区有11个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23.5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80%。年内有众生达有限公司、良田水泥厂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投产或投入营运。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苏仙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各类零售额中:贸易业零售额6.5亿元,增长6.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87亿元,增长11.5%;其他零售额1.01亿元,增长7.5%。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取得一定成就。苏仙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711万美元,同比增长19.4%,其中:出口3227万美元,增长8.7%,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外商直接投资额4797万美元,增长17.9%;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11.09亿元,增长30.5%。

旅游业发展加快。苏仙区旅游人数达11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956万元,分别增长35.8%和27.5%。

七、财政、金融、证券与保险

财政收入保持增势。苏仙区完成财政总收入4.15亿元,同口径增长22.13%(下同)。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亿元,增长17.29%;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1.13亿元,增长40.3%,税收收入占比重为40.29%,同比提高12.8个百分点。苏仙区一般预算支出4.68亿元,增长6.6%。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及基础建设、农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项目得到基本保障。

金融运行平稳,保持合理增长。苏仙区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11亿元,比年初增加3.9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5亿元,比年初增加2.6亿元;苏仙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72亿元,比年初增加1.56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面上7679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5499亿元,增长26%;财产险保费收入2180亿元,增长7.1%。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2085万元,增长4%,其中:人寿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503万元,下降40%;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582万元,增长37%。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苏仙区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苏仙区财政共安排科技三项费用550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1.41%。全年安排实施区级科技项目45项,进入国家级、省级、市级分别为2项、5项、10项。苏仙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7亿元,增长25%。全年完成专利注册申请44件,实施27件;苏仙区完成省级成果鉴定3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苏仙区适龄幼儿接受一年学前教育率达100%;小学、初中入学率保持100%。苏仙区小学120所,初级中学15所,高级中学5所,完全中学4所,九年一贯贯制学校9所,职业高中8所。苏仙区共有教职工4174人,在校学生47427人,其中,小学在校生20772人,中学在校生26655人。苏仙区高考录取人数2121人,其中本科录取1068人;苏仙区成教、自考及各类等级、职称等社会考试得到发展。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年末苏仙区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艺创作和演出活跃,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违规网吧经营和违法音像制品销售得到整治,获得了全省文化市场稽查先进单位。

广播电视宣传和网络建设取得新突破。农村有线电视入户2.8万户,入户率50%,苏仙区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97%、96%。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苏仙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个,其中:医院7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2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卫生院16个。年末苏仙区卫生工作人员146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80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585人,注册护士391人。苏仙区卫生机构床位数1379张。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6年,我区荣获了湖南省第十届全运会集体三等功。苏仙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活跃,老年活动项目和场所增多,

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环境治理取得成效。苏仙区加大了环境保护和监测力度,对一些工矿企业进行重点监测。全年工业污染治理项目15项目,本年竣工项目15项,完成投资额5078.9万元,比上年增长239.8%。苏仙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81.5%、57.24%,分别提高5.47个、2.85个百分点。苏仙区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标准以内。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地表水监测断面达标率100%。

安全生产形势好转。2006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8人,比上年减少0.05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与计划和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2006年末苏仙区总人口(户籍人口)34.99万人,其中:市镇人口(包括城镇区人口、城镇区延伸区人口、城区外的工矿区人口)19.4万人,乡村人口15.59万人。苏仙区常住人口38.18万人。苏仙区人口出生率为12.4‰;死亡率为3.8‰;自然增长率为8.6‰。苏仙区计划生育率为97.06%。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据农村住户调查,农民人平纯收入为4903元,增长8.99%,其中:工资性收入1859.2元,家庭经营收入2434.8元,分别增长15.1%和4.3%;据城镇住户调查,苏仙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62元,增长10%,其中:工薪收入8234元,居民经营性净收入1312元,分别增长15.4%和12.1%。

居民消费水平的所提高。苏仙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204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93元。分别增长7.8%、7.5%。储蓄存款增加。苏仙区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到21.6万元,人平6231元,增加714元,增长12.9%。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44.3m2和29.6m2。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苏仙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920万人,年内新增3372人,其中: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069人,机关事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851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575人,年内新增172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819人,年内新增2224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费人数11576人,其中城市居民8650人,农村居民2926人,最低生活保障金1023.2万元,其中城市民民931.9万元,农村"五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苏仙区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时光轴

RAG10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苏仙区统计局(2007年3月16日)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苏仙区上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全面、率先和协调发展的目标,加快改革开放,强力推进以新型工业化为重点的“三化”进程,认真做好为民办八件实事,促进了苏仙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一、综合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苏仙区实现GDP61.07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5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3.04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22.07亿元,增长13.5%。一、二、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是4.2%、33.4%和62.4%,分别拉动GDP增长0.34个、2.66个和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9.7:54.1:36.2。人均GDP达15995元,增加2170元。“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部工业增加值占苏仙区GDP的比重51.53%,比上年提高2.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9%;城镇化率达到55.95%,比上年提高1.98个百分点;苏仙区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缴税金1939万元,比上年增长372.9%;实现总产值12833万元,增长32.5%;带动基地总产值3135万元,增长98.2%。RAG-ES2024-09-11
八件实事圆满完成。通过考核验收,苏仙区8件实事考核指标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年末苏仙区就业劳动力18.09万人,增加0.12万人,其中,非农产业劳动者10.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6.93%,比上年提高2.96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55.95%。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面临诸多困难;工业项目少,重点支柱产业更少,高附加值产品偏少,整体竞争力不强;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安全生产压力较大;财政收支压力较大,财政增收空间有限;社会保障体系不很完善,部分群众生活仍较困难。二、农业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苏仙区粮食总产量13.77万吨,比上年(下同)增加0.65万吨,增长4.95%,其中:水稻产量达12万吨,增长0.56万吨,增长4.89%。主要农产品产量中:油料0.18万吨,与上年持平;烟叶0.11万吨,与上年持平;药材0.39万吨,增长2.63%;蔬菜13.53万吨,增长10.1%;茶叶70吨,增长1.45%;水果3.58万吨,增长4.47%。RAG-ES2024-09-11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苏仙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例为44.3:7.3:39.1:9.3。苏仙区粮食总播种面积22.88千公顷,增加2.69%,其中:水稻播种面积达20.38千公顷,增长12.47%。优质稻面积11.07千公顷,增长17.89%,占水稻面积的59.13%;油料种植面积0.57千公顷,与上年持平;棉花种植面积0.01千公顷,与上年持平;蔬菜种植面积6.04千公顷,增长17.05%;药材种植面积0.21千公顷,增长5%。养殖业稳步增长。全年出栏肉猪44.34万头,出栏牛1.49万头,出笼家禽340.73万羽,分别增长1.79%、5.67%和4.43%。全年肉类总产量4.05万吨,禽蛋产量0.2万吨,水产品产量1.06万吨,分别增长4.39%、6.7%和11.1%。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480处,投入资金2500万元,移动土石方118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01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29.25万千瓦,增长6%。RAG-ES2024-09-11
浏览 6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