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卫城址

镇海卫城址

共 80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5-24 10:44

历史沿革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筑镇海卫城以备倭而营建海防卫城。城墙历经战火,岁久倾圯。
明正纺十三年(1448年),卫指挥同知桂福,弘治年间卫指挥袁侯。
明隆庆三年(1569年),明总兵张元勋等先后重修镇海卫城。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对沿海实行迁界政策,卫城在界外,遂废。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再修镇海卫城。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废除卫建制,改隶漳浦县二十三都八图,镇海卫城划归海澄县管辖。

建筑格局

镇海卫城址既是海城又是山城。城内有后山、古山、召山、曜山、仓山,统称“五星山”,合城外“酒桶头”“土地公山”两山统谓“七星落地”。城南有象鼻山,与旗尾山相通,环抱鸿江港。此港风平浪静,为天然避风港,每当风汛,过往船千百艘聚集于此。据《海澄县志》载:镇海卫城周长873丈,城脊宽1丈3尺,高2丈2尺,有女墙1660个,窝铺20个,垛口720个,开东西南北四门和水门,门各有楼。
镇海卫城址

主要建筑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镇海卫城址是明代兵家必争之地,明代古城镇海边防御重地,为明朝前期抵御倭寇、巩固海疆安全提供了主要军事力量,也为地方治安、屯田等事宜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物保护

1982年6月,镇海卫城址被龙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镇海卫城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镇海卫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