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沟佛寺遗址
白杨沟佛寺遗址
共 1015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2:15
历史沿革
白杨沟佛寺遗址修建于盛唐时期,是唐代佛教兴盛时期的大型佛教遗址,废弃于公元14—15世纪。
2014年至2015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保护项目——哈密市白杨沟佛寺遗址群本体维修加固工程,对遗址群进行了考古清理。
主要建筑
白杨沟佛寺遗址中的佛寺高18米,共建有五层,佛洞有十几座。佛洞内不仅有栩栩如生的菩萨,还有着无数精美的壁画,寺内供奉的大佛高10米,坐东面西,是唐代西域最大的坐佛塑像。寺院主要遗存都集中在白杨河西岸,构筑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断崖立面上凿出窟体后,再用土坯砌筑,并在窟前接砌前室;二是利用断崖直接开凿成窟;三是在与断崖相接的台面上用土坯砌建成窟。这三种建窟形式,与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大同小异。洞窟的平面大致有两类,以长方形居多,其次是方形的。有单窟,也有两窟和三窟相连在一起。内壁上均抹有草泥,现依稀还可以看见彩色的壁画。
白杨沟佛寺的主体建筑分前后两室,以甬道相连,主室居后,顶为穹隆形,室内残存有一尊坐佛,坐佛后墙的南面有一小型穹隆顶建筑,顶已坍塌,三面墙壁上都有小佛龛,旁边原有壁画。在它的周围有11间房屋遗迹,距主体建筑南行百米处,还有一座佛塔残迹,距主体建筑北部亦有一组石窟,其中在一单窟的甬道中,发现了面积不到2平方米的壁画,白底红绿彩,但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氧化成了暗红色,图案是小千佛,佛光已成为黑色。
遗址外景及壁画
历史文化
研究价值
白杨沟佛寺的主体建筑现已无存,但仍然可以从其遗址的规模上,想象出它当年的雄伟与辉煌。新疆历来都是多种宗教并存,交融共存是新疆宗教关系的主流,而白杨沟佛寺正是新疆历史上多种宗教并存的见证。
保护措施
2001年06月25日,白杨沟佛寺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信息
白杨沟佛寺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柳树泉农场白杨沟村东1公里处的白杨河上游。
交通信息
驾车自伊州区人民政府出发,经八一大道、沪霍线到达白杨沟佛寺遗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