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乐傈僳族民居建筑群

共 1965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06

历史沿革

傈僳族,一个历史悠久且迁徙较多的古老民族,历史文献记录最早始于先秦时期的氐羌族群。因战争冲突、经济政治等因素,从明朝始自北向南不断迁徙,最终至澜沧江、怒江流域,顺江而下分布于中国滇西北一带。
2006年,维西县叶枝镇同乐傈僳族村被云南省政府公布命名为第一批省级传统文化保护区。
2016年10月,投资90余万元的维西县叶枝镇同乐傈僳族村寨室外消火栓系统投入使用。

建筑格局

地理环境
同乐村一角
同乐傈僳族民居建筑群,距维西县城85千米,地处澜沧江东岸,海拔约2210米。“同乐”是傈僳语“怒妥洛”的转音,意为“傍林近水的山坡”。据考证,同乐建村的历史已经有200多年,村民均为傈僳族,主要姓氏有余、熊、蜂等。同乐村的傈僳族沿袭了“居山不居坝”的传统选址理念,按照居山、依林、临水的原则建村。同乐村里的房屋历史最久者已有190多年,而多数建筑则是三十四年前所建。
居住方式
旱地庄房
同乐村傈僳族保留着古朴的一家多宅式季节性游动居住方式,100多户人家在本村都建有适应家庭生活要求的主要基地,这里体现家庭生活的全部功能要求,长久固定不变;村里有50户左右人家在本村下方临近耕地的河边建有旱地庄房和水磨房,作为适应山地庄稼耕作需要和粮食收储的生产基地;还有60户左右村民在村后雪山下的药材种植基地建有庄房,逐森林而居,适应种植药材、狩猎和采集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末,叶枝人民公社在澜沧江边分别给127户同乐村民分配了水稻田,于是同乐村民又在稻田旁的山坡上盖起了水田庄房,成为耕种和收储水稻的又一处基地。同乐村各家各户一般都有两三处庄房,这些庄房都远离本村。其中药材山庄房和旱地庄房主要为木结构的1层木楞房建筑,而水田庄房多为砖木结构的2层汉式瓦屋面建筑。同乐大村下方的山箐里有一条小河,在河上建有10多座木楞房式的水磨房。同乐村傈僳族一家多宅的生产生活方式,真实地反映了山地聚落从游动到定居的中间过渡形式,成为云南山地民族住屋文化的活化石。
房屋朝向
同乐大村傈僳族民居,集中建在一片坐北面南的山间坡地上,所有房屋统一面朝东方,依山势顺偏坡布局,一栋挨一栋,一栋托一栋,层层叠叠,错落壮观。同乐民居多属木结构井干式建筑,建房时一般不挖填土方,而是根据地基坡度的陡缓,先立几十根柱子,找准水平后绑上横木,铺上地板,继而在矩形的平面上,用相互交叉的圆木层层垛叠成房墙,所用圆木的梢径在15厘米左右,长度一般为一丈二尺或一丈五尺(约为4~5米),在圆木交搭处凿有槽口,每根圆木相互咬合紧密,以保证整体的稳固和不留缝隙,防御风雨渗入。屋顶上覆盖用楔劈法剖成的木板瓦,上压石块固定。
民居形式
同乐村的民居形式主要有“楼式”和“落地式”两种,楼上住人,楼下搭猪圈,放鸡窝。有的人家还在院内单独建有仓库、厨房,并在屋檐下设有石碓、纺车、风车等用具。
同乐村民居的主体建筑属纵向承重的木构架体系,无明显“间”的划分,大门一般设在向阳的端面,门前均有廊,先登廊再入宅,该廊不仅是内外交通的良好过渡,还是家庭和外界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场所。平面多作纵向划分为两间,外间为客房,设火塘,火塘上架铁三脚,在此烧茶煮饭用餐。里间为卧室,外人不经允许不得入内。
同乐村民建房仍沿袭传统的程序,建房时要提前备料,并请尼扒(祭师)择定吉日,到时全村人都来相帮,房屋无论体量大小均当天建成。建筑材料均为就地取材,柱、楞、梁等多用村后山上的云南松,屋顶的木板瓦则用高山上的云冷杉。榫卯技术尚未被采用,整栋房屋不用一颗铁钉,梁柱节点全用野葡萄藤、苦果藤或竹篾捆绑的方式联结。建房工具仅用斧头和砍刀。建房的尺寸仍用木匠自己的庹和拃来度量。

文物价值

传统构件和工具
同乐村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傈僳族传统村落,充分体现了傈僳族居山、就林、临水的建村理念,同乐傈僳族民居建筑群完好地保存了傈僳族山地建筑的传统风貌,是傈僳族传统文化的实物载体和云南山地民族住屋文化的活化石,为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标本。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同乐傈僳族民居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同乐傈僳族民居建筑群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同乐村委会同乐大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同乐傈僳族民居建筑群,路程约2.4千米,用时约5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