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寺经幢

共 1852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30

历史沿革

据宋记载,龙兴寺创建于大同二年(536年),当时邑人鲍侃舍宅建寺,称为“发心寺”。据《龙兴寺志》记载,唐神龙三年(707年),改为“龙兴寺”。
龙兴寺经幢建于唐二年(837年),唐大中五年(851年)建成。“开成二年正月一日建,建主郑彻,同建造僧宗亮,同勾当造幢吴中则,处士胡季良书,都料匠吴兴沈郁,弟咸刻字”。
梁乾化五年(915年)、南宋八年(1248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清十二年(1655年),龙兴寺经幢五次重修和竣立。龙兴寺经幢原有东西两座,随着寺院的渐渐倾圮,现仅存其一。
北宋大中祥符初年(1008~1016年),真宗赐额“大中祥符寺”,当时的规模很大,全寺又分为龙兴、祥符、戒坛三寺。绍兴二年(1132年),寺院仅留西南隅,其余改为军器所和民居。
元兵攻入杭城后,龙兴寺毁;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龙兴寺重建,称“龙兴祥符戒坛寺”;至正末年,龙兴寺又毁。
明万历年间,重建戒坛寺,继建祥符、龙兴二寺。此后又数度兴废,屡毁屡建。崇祯九年(1636年),龙兴寺经幢出土。
清顺治十二年(1655),龙兴寺经幢原址重建,立于寺院戒善庙纯阳殿前。清光绪年间,龙兴寺最后一次维修。
1959年,杭州市扩建延安路时拆除龙兴寺,仅存经幢。
龙兴寺经幢

建筑特色

龙兴寺经幢残高5.42米,幢身八边形,由幢基、平座石、幢身、腰檐、短柱、上檐、幢顶相叠而成。其中须弥座幢基、幢身及短柱为唐代遗构,其上部构建为清代旧物。须弥基座现掩埋于地下1.6米左右,由双层须弥座组成。平座石每面均刻划单勾栏幢身上作腰檐二重,为清初重修时的产物。腰檐之间雕凿短柱,幢顶分为两个层,石质似与平座石相同,最上为宝珠。
龙兴寺经幢在下层须弥座束腰处,每面转角用剔地起突技法刻出八尊力士像。力士两腿叉开,弓背而立,双手弯曲上举,肌肉发达,张口裂嘴瞪眼,作负重状,用全身之力承托须弥山,浑身充满了爆发力。上层须弥座束腰处,每面转角用的手法,各雕刻一只狮子。狮子神态各异,有的雄壮威猛,有的神态安详怀抱小狮,有的似在戏绣球,有的前爪上举,神情威严。平座石每面均刻划单勾栏,上刻。华板雕有勾片、斜方格、卷草、万字纹四种纹饰,刻划粗放。寻杖、云拱、瘿顶、盆唇、华板、地袱等构件完整,望柱作了简化处理。
龙兴寺经幢保护
龙兴寺经幢幢身高1.78米,面宽0.27米。幢身上作檐二重,均作八角攒尖顶,檐口施勾头和如意形滴水,翼角高翘。檐之间雕短柱,四正面剔地起突一佛二菩萨或二弟子或二供养人的造像组合,四亚面均雕力士像。八面造像构成四组一佛、二胁侍、二力士五尊组合,配置巧妙。像上施以彩塑和贴金。这些造像姿态各异,雕刻生动,形象丰满。幢顶为二重相轮的塔刹形,高0.61米,雕工简单粗糙。

文物遗存

《龙兴尊胜幢记》载:“石高五尺六寸,八面,周广六尺四寸。”龙兴寺经幢幢身平面呈八边形,每面均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为唐代书法家胡季良所书。幢身上有篆幢书额题“佛顶尊胜陀罗尼微妙救危济难之宝幢”,经文尾刻有“开成二年正月一日建,处士胡季良书”。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龙兴寺经幢是浙江省最早的石刻经幢之一,也是杭州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对研究浙江省佛教经幢的发展以及唐代经幢建筑、造像、书法艺术等都有重要的价值。

文物保护

1997年8月,龙兴寺经幢被浙江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旧址辟地建亭,成为杭州城重要的历史地理坐标Z—。
2013年5月3日,龙兴寺经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龙兴寺经幢

旅游信息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