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04-01-01 00:00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两个高举,一个加强"的战略方针,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促使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在快车道稳步运行,经济增长的动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大幅度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面貌发生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继续保持和谐稳定。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85.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2%,是198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1亿元,增长6.27%;第二产业增加值68.71亿元,增长22.17%;第三产业增加值10.91亿元,增长8.11%。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8525元,增长18.1%。金川区生产总值65.22亿元,增长20.5%;永昌县生产总值20.31亿元,增长12.7%。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9.9:71.7:18.4调整为6.9:80.3:12.8。

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全市新增就业岗位6027个,218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登记失业人员59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7%。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4亿元。

宏观与微观景气指数高位运行。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企业家信心明显增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趋好。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1.2;反映企业运营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为131.85,均处于正常区间。

价格水平温和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5%,比上年上涨3.5%,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8.8%,衣着价格指数为100.9%,医疗保健价格指数为99.9%,交通和通讯价格指数为100.1%;居住价格指数为100.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5.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工业化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不突出;投资总量和速度不高,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的状况没有改变;原材料、农资等价格涨幅较高,给部分企业和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差;能源、交通供需关系紧张;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6.66万亩,比上年增加13.23万亩,增长18.0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5.69万亩,比上年增加11.06万亩,增长24.78%,粮食总产量26.04万吨,增长25.13%。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由上年的61:39调整为64:36。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58.8%,80%左右的农产品实现了商品化。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70家,有4家被列为全省重点龙头企业,啤酒大麦加工能力达到18万吨,饲草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

水果产量逐年下降。果园面积2.98万亩,比上年减少0.42万亩;水果产量5582吨,比上年减少3350吨。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6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3.95万亩,其中当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0.78万亩。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肉类总产量达18105吨,比上年增长4.43%,其中猪肉10073吨,增长4.81%;羊肉4688吨,增长9.99%。牛奶9320吨,增长16.24%;禽蛋2783吨,下降4.46%;水产品694吨,增长9.98%。

生态治理继续推进。当年种草面积14.69万亩,其中耕地种草12.60万亩,累计治理沙漠化面积7.87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0.9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93%;农用拖拉机3.71万台,增长2.77%;化肥施用实物量12.39万吨,增长13.57%;塑料薄膜使用量910.9吨,增长16.38%。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0.40万亩,增长11.06%。

耕地面积有所增长。年末耕地总面积77.21万亩,较上年增加4.65万亩,其中新开荒地面积4.65万亩。

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全年农作物成灾面积17.97万亩,其中绝收面积6.71万亩,因灾减产粮食4.23万吨,损坏民房42间。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6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60.27亿元,增长26.14%;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1.61亿元,增长13.52%。

主导产业地位凸现。有色金属、无机化工、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6.9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4.5%。三大主导产业中,有色金属、无机化工、能源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7%、9%、2%。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78.11亿元,比上年增长52.3%,其中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户,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1户,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7户;实现利润总额10.73亿元,是上年的2.3倍;亏损企业亏损额2.01亿元,比上年下降5.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3.47,比上年提高39.8个点;产销率98.58%,下降0.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2.22%,下降3.3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4.77%,提高4.8个百分点。

建筑业持续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84亿元,比上年增长9.98%。全市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11.85亿元,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74亿元,不断拓展省外建筑市场,在省外完成产值2.78亿元。房屋施工面积108.34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招标承包的面积占69.33%;房屋竣工面积53.51万平方米;实现利润3831万元,是上年的3.7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6亿元,比上年增长30.65%。其中城市完成投资28.61亿元,增长29.34%,农村完成投资1.99亿元,增长53.2%。全市共实施项目29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14个,本年投产项目96个。民间投资8.8亿元,增长76%,占全社会投资的28.76%,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

商品房市场逐步升温。房地产开发投资5960万元,比上年增长41.90%;商品房施工面积4.52万平方米,下降19.28%;商品房销售面积0.6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0.53万平方米,占86.39%。

重点建设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金川集团公司2.5万吨烧碱、4万吨铜、8万吨亚硫酸钠、镍都实业公司1万吨硫酸铜等项目建成投产,进一步提升了工业生产力水平。城区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完成了5000立方米清水池主体结构工程,新增供水能力2.5万吨/天;集中供热工程敷设一级管网116公里,建成换热站15座;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实施了城市景观建设、道路路灯改造、街头绿地建设工程,城市容貌有了较大改观。

五、交通和邮电

客货运输全面增长。永山公路一级改高速项目、雅金公路改建项目建成通车,金武公路达到通车条件,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851.6公里。公路方面完成客运量536万人,比上年增长8.06%;客运周转量69801万人公里,增长9.15%;货运量达到1064万吨,增长7.69%;货运周转量6784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29%。铁路方面完成客运量25.25万人,增长34.88%;货运量159.67万吨,增长8.13%。

邮电通讯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亿元,增长12.1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64万户,下降0.39%,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45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1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21万户,增长27.31%;国际互联网络用户8846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1.85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7部/百人。全年订阅报纸938万份,杂志60万份。

交通安全状况趋于稳定。全年发生交通事故235次,较上年增长7.8%;死亡人数47人,下降6%;受伤248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1万元。

六、贸易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7%。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37亿元,增长14.6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51亿元,增长13.1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11亿元,增长1.82%;餐饮业零售额2.04亿元,增长12.11%;其他行业零售额1.73亿元,增长4.5倍。

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全市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66项,合同资金32.2亿元。启动实施114项,建成53项,在建61项,到位资金5.3亿元,较上年增长19.1%。其中,引进工业项目64项,到位资金3.1亿元,占到位资金总额的58.5%。恒昌花园小区、金世纪大厦等招商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市个体私营企业达7977户,从业人员2.4万人,注册资金6.2亿元,上缴税金0.4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4.01亿元,增长14.2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36%。

进出口贸易强劲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5.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2%,占全省外贸总额的32.4%,外贸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出口额1.25亿美元,增长78%,占全省的12.6%,居全省第二位;进口额4.49亿美元,增长110%,占全省的57.8%。

七、财政、金融、证券、保险

财政收入增势良好。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13.86亿元,比上年增长38.34%;地方财政收入3.43亿元,增长21.63%;财政支出6.53亿元,增长11.11%。

存款迅猛增加,贷款增速减缓。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3.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4.5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4.76亿元,增长93.5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0.65亿元,增长18.45%。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8.13亿元,增长10.61%,增速下降幅度较大。

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发展。全年证券市场交易金额10.48亿元,增长15.47%;上缴税金215万元,增长11.89%。截止年底,投资者开户数6735户,托管市值1.17亿元。

受险种变化的影响,保费收入大幅下降。全年保费收入1.82亿元,比上年下降15.2%,其中财险保费收入0.66亿元,增长6.79%;寿险保费收入1.16亿元,下降24.0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171万元,增长3.77%,其中财产险赔款3913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加快。全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7项,有80%的科技项目于当年完成。新建科技示范村1个、科技先导型示范企业1个。全年共有55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以《西菜东调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为代表的一批科技成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推广科技成果项目133项。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共有普通中学40所,小学167所,幼儿园2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其中,小学在校学生39526人,专任教师2058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8326人,专任教师2174人;在园幼儿6924人,专任教师234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95人,专任教师24人。初中毕业会考六科合格率为64.76%,较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入学率、升学率分别达到65.8%和81.4%;普通高考大专以上上线率为83.9%,录取率为64.2%。民办教育初具规模,全市现有民办私立学校4所,其中小学3所,初中1所,在校学生达1000多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1个。开展了全市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文艺展演活动,举办广场大型艺术演出54场;在省城兰州成功举办了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与时代同行》。为配合"三下乡"活动,在全市136个行政村共放映科教电影和故事片227场,观众达4.6万人次,全年农村电影放映1994场。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全年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9090册(张)。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82.25%和75.38%,基本与上年持平;有线电视用户达5万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99个,其中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12个;卫生技术人员2349人,其中医生982人,注册护士791人;卫生机构床位1602张。食品抽检合格率为89.07%,消毒产品、卫生用品抽检合格率为100%,消毒餐具合格率100%,各类公共场所使用的公共卫生用品、用具合格率91.11%。全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计2501例,报告发病率为543.34/十万。麻苗等"四苗"全程合格率93.16%,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2.02%。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3.99/十万和14.52‰。全年累计献血3043人,献血量673.65升,其中无偿献血占总献血量的89.94%。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举办各类体育比赛20次,参加运动员达2.4万人次。市区70%的社区拥有室内外体育场地和器材;全市拥有体育场地1034个,其中标准场地770个;社会体育指导中心8个;成年人体质测试工作站13个;晨操晚练点90个。在全省运动校比赛中,市业余体校代表队共获得金牌36枚、银牌15枚、铜牌9枚的好成绩,名列全省业余体校第一名。中小学生施标率继续保持100%,达标率达到95%以上。全年销售体育彩票319万元。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年末全市总人口46.31万人,出生率9.80‰,死亡率4.29‰,自然增长率5.51‰,户均人口2.68人。其中,农业人口24.45万人,非农业人口21.86万人;金川区人口20.94万人,永昌县人口25.37万人。计划生育率为95.65%,已婚妇女生育率为39.8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连续几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较上年增长6.26%,达到9416.54元;人均消费性支出8543.02元,增长11.87%;恩格尔系数为34.7%;市区人均居住面积15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97元,比上年增加320元,增长9.8%;农民人均房屋面积34.21平方米。年末在岗职工8.14万人,比上年下降3.1%;工资总额14.46亿元,增长13.3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754元,增长11.01%。

十一、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养老、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2.18万人和8.01万人;按时足额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304万元,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3582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万人,新增0.32万人;年末城市享受低保人数为11657人,发放保障金665.4万元;农村享受低保人数为3371人,得到定期救济437人,发放保障金4.3万元。

农民工权益依法得到维护。全年受理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304件,为524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68.36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城镇社会福利机构2个,床位116张;农村社会福利机构11个,床位141张。全市城镇社区服务设施达382处。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734万元,通过福利彩票销售筹集公益金58.7万元,接受社会捐赠109.6万元。

十二、资源与环境保护

矿产资源勘探取得新进展。全市已发现的矿产地101处,矿种41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17种,非金属矿产16种,水气矿产1种。

水资源供应稳定。全年东西大河来水总量48318万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增长1.8%,其中引硫济金工程引水2690万立方米。2004年降水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全年降水量114毫米,与历年平均值持平。年末水库蓄水总量12300万立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10.08%。

环境保护取得成效。2004年,全市开工污染治理项目33个,完成投资1.87亿元,新增废气处理能力4.46万标立方米/时。废水排放总量为3106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145万吨,比上年增加58.6万吨,排放达标率为63.3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6.36%。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91.2亿标立方米,较上年增长7.4%,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2.66万吨,下降1.63%,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均值较上年下降5.76%;工业粉尘排放量为0.71万吨,下降2.5%。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0.3万吨,下降26.8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87.64万吨,利用率为13.7%。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如有变动以2005年《金昌年鉴》为准。

2、本公报金昌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所列农业统计数据未包含省属单位。

时光轴

RAG14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两个高举,一个加强"的战略方针,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促使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在快车道稳步运行,经济增长的动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大幅度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面貌发生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继续保持和谐稳定。一、综合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85.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2%,是198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1亿元,增长6.27%;第二产业增加值68.71亿元,增长22.17%;第三产业增加值10.91亿元,增长8.11%。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8525元,增长18.1%。金川区生产总值65.22亿元,增长20.5%;永昌县生产总值20.31亿元,增长12.7%。RAG-ES2024-09-10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9.9:71.7:18.4调整为6.9:80.3:12.8。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全市新增就业岗位6027个,218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登记失业人员59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7%。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4亿元。宏观与微观景气指数高位运行。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企业家信心明显增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趋好。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1.2;反映企业运营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为131.85,均处于正常区间。价格水平温和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5%,比上年上涨3.5%,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8.8%,衣着价格指数为100.9%,医疗保健价格指数为99.9%,交通和通讯价格指数为100.1%;居住价格指数为100.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5.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工业化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不突出;投资总量和速度不高,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的状况没有改变;原材料、农资等价格涨幅较高,给部分企业和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差;能源、交通供需关系紧张;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RAG-ES2024-09-10
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6.66万亩,比上年增加13.23万亩,增长18.0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5.69万亩,比上年增加11.06万亩,增长24.78%,粮食总产量26.04万吨,增长25.13%。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由上年的61:39调整为64:36。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58.8%,80%左右的农产品实现了商品化。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70家,有4家被列为全省重点龙头企业,啤酒大麦加工能力达到18万吨,饲草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水果产量逐年下降。果园面积2.98万亩,比上年减少0.42万亩;水果产量5582吨,比上年减少3350吨。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6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3.95万亩,其中当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0.78万亩。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肉类总产量达18105吨,比上年增长4.43%,其中猪肉10073吨,增长4.81%;羊肉4688吨,增长9.99%。牛奶9320吨,增长16.24%;禽蛋2783吨,下降4.46%;水产品694吨,增长9.98%。RAG-ES2024-09-10
浏览 7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