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两型社会”与“百千工程”建设,成功地避免了经济过渡下滑,全市经济总体呈现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33亿元,增长 5.0%;第二产业增加值387.76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8亿元,增长13.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608元,增长13.2%。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2:50.6:35.2调整为12.1:52.4:35.5,其中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升2.1个百分点。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8.08亿元,增长19.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8.71亿元,增长25.4%。
“三新”进程扎实推进。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48.93亿元,同比增长16.3%。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7.2%,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城市建设投资50.7亿元,城镇化率达49.9%。年内完成对25条城市主次干道实施路面硬化及人行道修整,改造小街小巷79条,并实施公园改造、景观道建设等提质工程,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水平大幅提升。智能化城市交通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验收。深入推进“百村示范、百村帮扶”工程,农村基础条件、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建设农村公路614.8公里,新增通畅行政村115个,通畅率达94%。完成水利建设投入3.7亿元,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02座,解决8.7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农村沼气池8138个,完成119个村农电改造任务。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8%。二氧化硫、镉、砷等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五个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入运行,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城镇污水处理“三年行动计划”。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3%,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99.1%,居住类价格指数为97.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92.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7.9%。
省市实事工作顺利推进。2009年省委省政府考核湘潭的32项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湘潭市10件为民办实事目标也顺利实施到位。全年援助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8232户,完成目标的117.6%;新建廉租房20.16万平方米,为目标任务的10倍;新建乡镇卫生院9所,超额完成3所;改扩建乡镇敬老院5所,超额完成2所。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企业增效压力较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节能减排任务较重,民生改善面临困难较多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22.5万亩,同比增长3.7%;粮食总产达到150万吨,增长3.8%。水稻复种指数为189%,粮食单产达465公斤。全年共出栏生猪558万头,同比增长4.0%;出栏牛0.73万头,增长14.1%;出栏羊9.88万头,增长7.9%;禽蛋产量2.92万吨,增长5.3%。水产品产量6.75万吨,增长5.2%。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8家,较上年增加32家。全市龙头企业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7家。全年规模农业产业化企业实现产值96亿元,同比增长15.0%。
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水利工程0.25亿立方米土石方,治理水土流失20.12平方公里,增长26.0%。农业机械总动力250.56万千瓦,增长8.3%;机械化耕作程度达到81.02%,超过长株潭平均水平11.68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19家,较上年增加9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过200亿元的1家,过10亿元的9家,过1亿元的179家。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34.68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47.75亿元,增长5.9%。全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10.99亿元,增长60.4%。
优势产业主导作用日趋明显。2009年,全市先进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四大战略性产业实现增加值75.17亿元、84.78亿元、23.05亿元、3.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9%、1.7%、97.7%、193.2%,合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86.89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8%。
园区经济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园区和“两型”建设示范区5个,市级园区2个,入园企业达841家,已投产企业53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2 家。2009年,全市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6.3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7.8%。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14.96亿元,增长65.7%;实现财税收入16.74亿元,增长52.3%;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78.17亿元,增长53.4%,园区正成为湘潭工业的最大亮点和重要支撑。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5.88亿元,增长12.3%;实现利润33.5亿元,增长3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31.3%,比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35家。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8.83亿元,增长1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强劲。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3.96亿元,同比增长52.8%,增幅创近5年来新高;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7.46亿元,增长57.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4%。
重点项目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全年104个在建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完成投资208.2亿元,同比增长27.9%,占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7.9%。这些重点项目主要分布在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能源、通信、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农业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对全市投资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起着支撑作用。
民间投资活跃。全年民间投资累计完成209.86亿元,同比增长60.2%,增幅高出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1个百分点,占全市城镇以上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49.1%,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是民间投资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全年完成投资81.41亿元,较上年增长83.2%。
投资结构日益优化。2009年,全市民生工程投资和生态环境投资均得到迅猛发展,投资额分别达到16.32亿元和9.9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6.1%和457.9%,投资方向较以往更为健康、合理。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2亿元,同比增长19.6%。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6.05亿元,增长22.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7.19亿元,增长15.1%。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5.89亿元,增长16.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0.05亿元,增长20.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9.48亿元,增长20.1%;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7.81亿元,增长16.3%。
消费结构加速升级。住房消费快速发展。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6.45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47.3%;房地产销售额突破40亿元,达41.2亿元,增长71.4%。汽车销售市场较为红火。全年限额以上企业汽车类销售实现零售额4.8亿元,较上年增长13.9%。以移动电话为主的通讯电子类商品销售大幅增长,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51.8%。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高。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4%、29.3%和22.4%。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
进出口总额受金融危机影响明显减少。全年共实现进出口总额14.29亿美元,同比下降22.9%。其中出口5.26亿美元,下降53.2%;进口9.03亿美元,增长23.8%。
招商引资再创佳绩。通过成功组织参加 “港洽周”、湘商大会等五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58个,签约金额近441亿元。全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同比增长22.4%;引进省外境内资金80.99亿元,增长28.3%。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44.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9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8.7%和40.2%。湘潭作为“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地位更加明显。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全年货运量5241万吨(不含铁路),同比增长21.5%;货物周转量46.9亿吨公里,增长9.1%;客运量3656万人,增长14.2%;客运周转量16.6亿人公里,增长9.1%。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6.24亿元,增长16.8%。年末全市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201.8万户,增长17.7%,其中:固定电话60.8万户,下降5.1%;移动电话141万户,增长22.6%。全市电话普及率68户/百人,比上年提高7户/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18.5万户,净增0.7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690.88亿元,比年初增加121.4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7.53亿元,较年初增加66.83亿元。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438.18亿元,较年初增加117.81亿元。
保险业务迅速发展。全市共有保险公司28家,实现保费总收入21.44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财险收入4.9亿元, 增长19%;寿险收入16.55亿元,增长7%。年末共赔(给)付5.02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2.74亿元,寿险赔付2.28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3.9%;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1.62%;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增长率达到72.4%,新型工业化考核的三项科技指标在全省市州处于领先位置。2009年,全市新增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家(全市总数达到3家,占全省的50%)、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全市总数达到5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全市总数达到8家),新增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4家(全市总数达到13家),湘潭电机风力发电技术实验室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湘潭市获得省科技奖励1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普通高中、初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分别为5.35万人、8.05万人和5.19万人,同比分别下降10%、2%和增长10%。小学、初中年辍学率分别为-0.9%、0.05%,分别位居全省第一与第二。初、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分别达97.44%和96.64%,均居长株潭第一。全年春秋两季共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46.61万人次,免除率达到100%。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全年全市各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共完成免费送戏下乡演出423场,举办大型广场文化活动17场(次)。在2009年省艺术节上,市艺术剧院创作的大型花鼓戏《哭泣的灵魂》获“田汉新剧目奖”;在省艺术节群文类“三湘群星奖”、“三湘蒲公英奖”比赛中,全市获得5金15银的好成绩。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医疗机构979个,拥有床位总数10166张;卫生技术人员1.23万人,其中执业医疗及执业助理医师0.52万人,注册护士0.4万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内,全市共投入资金1961万元,完成了18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建设面积为17860平方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发展。全年全市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182.01万人,参合率93.84%,共筹措合作医疗基金达1.82亿元。全市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5.4%。
体育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湘潭市有13名运动员代表湖南出征,共夺得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1枚。年内,成功举办第八届“伟人故里行”门球赛,全国16个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46支代表队共1200多名运动员参与角逐。积极筹办第十一届省运会,主会场体育公园整体工程进展顺利,体育场、综合训练馆已完成主体工程,预计2010年5月30日之前可全部建成进入调试和试运行。
十一、资源和环境保护
发展用地保障与耕地保护得到兼顾。全年全市批准建设用地1.35万亩,建设占用耕地0.63万亩,补充耕地0.63万亩。处置国企改制土地165.6亩,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6298.9亩。2009年,有1个县成为国家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年末耕地保有量为229.8万亩,较上年增加20.93万亩。
城市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较去年增加11天,达标率为89.04%,较上年提高了3.24个百分点。马家河、五星、易家湾、涟水桥断面的水质状况均有明显改善,城市功能区水域水质达标,易家湾断面达到三类水质,出境断面水质优于马家河断面水质,易家湾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9.3%。全年完成10家企业40余蒸吨的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完成120余家三产业大灶清洁能源改造。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突出。年末全市总人口295.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7.45万人,乡村人口147.8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9‰,计划生育率为90.6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91:100。年内,出台了有关计划生育女儿户的优惠政策48项。全年奖励扶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21275人,特别扶助独生子女家庭3696人,奖励自愿放弃再生育家庭335户。年内,完成对符合条件再生育夫妇免费检测626例,免费检测到位率达100%。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109元,同比增长12.1%;人均消费性支出11532元,增长1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782元,增长11.5%。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23.3平方米和48.8平方米,较上年分别增长1%与2.4%。
社会保障稳步推进。全市新增城镇就业4.6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21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8万人。全市企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分别为5.2万人、2.1万人、5.1万人、4.3万人、4.1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期末参保人数50.04万人,较上年增加6.24万人。大幅度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全年共支付五项社会保险费22.4亿元,较上年增加4.8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待遇100%按时足额发放。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71起,死亡151人,同比分别下降44.1%、16.6%,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为2.989,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为3.09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3.57,均为三年来最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17人,下降18.2%。
综治维稳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共破获刑事案件6130起,破案率达到55.3%,逮捕1655人,劳教41人;摧毁黑恶势力团伙11个,抓获成员66名,有效维护了湘潭社会的稳定。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两型社会”与“百千工程”建设,成功地避免了经济过渡下滑,全市经济总体呈现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一、综合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33亿元,增长 5.0%;第二产业增加值387.76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8亿元,增长13.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608元,增长13.2%。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2:50.6:35.2调整为12.1:52.4:35.5,其中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升2.1个百分点。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8.08亿元,增长19.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8.71亿元,增长25.4%。 | RAG-ES | 2024-09-10 |
“三新”进程扎实推进。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48.93亿元,同比增长16.3%。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7.2%,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城市建设投资50.7亿元,城镇化率达49.9%。年内完成对25条城市主次干道实施路面硬化及人行道修整,改造小街小巷79条,并实施公园改造、景观道建设等提质工程,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水平大幅提升。智能化城市交通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验收。深入推进“百村示范、百村帮扶”工程,农村基础条件、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建设农村公路614.8公里,新增通畅行政村115个,通畅率达94%。完成水利建设投入3.7亿元,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02座,解决8.7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农村沼气池8138个,完成119个村农电改造任务。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8%。二氧化硫、镉、砷等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五个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入运行,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城镇污水处理“三年行动计划”。 | RAG-ES | 2024-09-10 |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3%,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99.1%,居住类价格指数为97.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92.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7.9%。省市实事工作顺利推进。2009年省委省政府考核湘潭的32项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湘潭市10件为民办实事目标也顺利实施到位。全年援助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8232户,完成目标的117.6%;新建廉租房20.16万平方米,为目标任务的10倍;新建乡镇卫生院9所,超额完成3所;改扩建乡镇敬老院5所,超额完成2所。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企业增效压力较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节能减排任务较重,民生改善面临困难较多等。二、农业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22.5万亩,同比增长3.7%;粮食总产达到150万吨,增长3.8%。水稻复种指数为189%,粮食单产达465公斤。全年共出栏生猪558万头,同比增长4.0%;出栏牛0.73万头,增长14.1%;出栏羊9.88万头,增长7.9%;禽蛋产量2.92万吨,增长5.3%。水产品产量6.75万吨,增长5.2%。 | RAG-ES | 2024-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