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譬连类
本书将“引譬连类”这一由《诗经》发端的诗学传统上升到譬喻理论的高度,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方法,更是中国传统认知世界、通过“越界”和“跨类”的方式在类分事物的基础上连结“物/我”、“情/景”、“身/心”、“言/意”的一套生活知识、理解框架和价值体系,由此形成迥异于西方以逻辑推演为主要认知方式的中国“关联式”、整体性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作者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广涉经典的文学研究、思想史、人文地理学,并借鉴人类学、艺术史和新文化史对“物质”的研究,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尔雅》、《汉书·艺文志》和最早的类书《皇览》,乃至晚清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纵深地考察了“引譬连类”这个譬喻理论是如何形成了一种感知世界的基本模式,构建了中国几千年的诗文传统,从而将天文、人文、圣人、经典、信仰、辞章拉连在一起,成就了中华民族光华圆满的“文明”...
本书将“引譬连类”这一由《诗经》发端的诗学传统上升到譬喻理论的高度,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方法,更是中国传统认知世界、通过“越界”和“跨类”的方式在类分事物的基础上连结“物/我”、“情/景”、“身/心”、“言/意”的一套生活知识、理解框架和价值体系,由此形成迥异于西方以逻辑推演为主要认知方式的中国“关联式”、整体性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作者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广涉经典的文学研究、思想史、人文地理学,并借鉴人类学、艺术史和新文化史对“物质”的研究,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尔雅》、《汉书·艺文志》和最早的类书《皇览》,乃至晚清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纵深地考察了“引譬连类”这个譬喻理论是如何形成了一种感知世界的基本模式,构建了中国几千年的诗文传统,从而将天文、人文、圣人、经典、信仰、辞章拉连在一起,成就了中华民族光华圆满的“文明”论述。
郑毓瑜,台湾大学讲座教授,中文系特聘教授。在学术领域,擅长结合中西人文思潮,为古典文学研究开拓具有前瞻性与跨领域的视野,其中关于“空间”、“身体”与“抒情传统”的论述尤为海内外注目。研究成果曾获得“教育部”学术奖、“国科会”杰出研究奖、胡适纪念讲座荣衔、台大杰出专书奖。著有《六朝文气论探究》、《六朝情境美学》、《性别与家国──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文本风景──自我与空间的相互定义》、《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