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跋

共 3767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4-02-04 15:12

序跋

景祐元年九月,秘书丞余靖上言:国子监所印两汉书,文字舛譌,恐误后学。臣谨叅括众夲,旁据它书,列而辨之,望行刊正。

诏送翰林学士张区观等详定闻奏,又命国子监直讲王洙与靖偕赴崇文院雠对。二年三月,靖又上言:案颜师古叙例,去班固汉书旧无注解,唯服虔、应劭等各著音义,自名其家。至西晋晋灼集为一部,凡十四卷,又颇以意增益,时辨二学当否,号曰汉书集注。永嘉之乱,此书不至江,尤有臣瓉者,莫知氏族,考其时代,亦在晋初。又揔集诸家音义,稍以已见续厕其末,掎摭前说,多引汲冡竹书,凡二十四卷,分为两帙,凡称集解音义,即其书也。蔡谟全取此书,散入众篇,自是以来,始有注夲。至唐太宗时,皇太子承乾命颜师古更加刊整,删繁补略,裁以已说,儒者伏其详博,遂成一家。揔先儒注解名姓可见者二十有五人,而爵里年代,史阙载者殆半。考其附著及旧说所承,注释源流,名爵年次,谨条件以闻,望徳刻于夲书之末,庶令学者启卷具知。奏可。今列之如尤。

荀恱,字豫,颕川人,后汉秘书监。

服䖍,字子愼,荣阳人,后汉尚书侍郎、高平令、九江太守。

应劭,字仲瑗。汝南南顿人,后汉萧令、御史营令、泰山太守。

伏俨,字景宏,琅邪人。

刘德,北海人。

郑氏旧传晋灼集注云:北海人,不知其名,而臣瓉以为郑德,今书伹称郑氏。

李斐不详所居郡县。

李竒,南阳人。

邓展,南阳人。魏建安中为奋威将军,封高乐乡侯。文颖字叔良,南阳人,后汉末荆州从事,魏建安中为甘陵府丞。

张揖,字稚让,清河人。魏太和中为博士。

苏林,字孝友。陈留外黄人,魏给事中,领秘书监、散骑常侍、永安卫尉、太中大夫。黄初中迁博士,封安成侯。

张晏,字子博,中山人。

如淳,冯翊人,魏陈郡丞。

孟康,字公休,安平广宗人,魏散骑侍郎、兵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勃海太守、给事中、散骑常侍、中书令,后转为监,封广陵亭侯。

瓉昭,不详何郡县人。

韦昭,字洪嗣,吴郡云阳人,为吴尚书郎、太史令、中书郎、博士祭酒、中书仆射,封高陵亭侯。

晋灼,河南人,晋尚书郎。

刘寳,字道宇,高平人,晋吏部侍郎。

臣瓉,不知何姓。案裴骃史记序云:莫知氏姓,韦棱续训又言未详。而刘孝摽类苑以为干瓉,郑元注水经以为薛瓉。姚察训纂云:案庾翼集,干瓉为翼主簿、兵曹叅军,后为建威将军。晋中兴书云:翼病卒,而大将干瓉等作乱,翼长史江虨诛之。干瓉乃是翼将,不载有注解汉书。然瓉所采众家音义目,服䖍、孟康以外,并因晋乱湮灭,不传江左。而高纪中瓉案茂陵书,文纪中案汉禄秩令,此二书亦复亡失,不得过江。明此瓉是晋中朝人,未丧乱之前,故得具其先辈音义及茂陵书、汉令等耳。蔡谟之江左,以瓉二十四卷散入汉书,今之注也。若谓为干瓉,乃是东晋人,年代前后,了不相会,此瓉非干,足可知矣。又案:穆天子传目录亡。秘书校书郎中传瓉校古文穆天子传已记。穆天子传者,汲县人不凖盗发古塜所得书。今汉书音义臣瓉所案,多引汲书以駮众家训义。此瓉疑是传瓉,瓉时职典校书,故称臣也。颜师古曰:后人斟酌瓉姓,附之传族耳。既无明文足取信。

郭璞,字景纯,河东人,晋赠洪农太守。

蔡谟,字道明,陈留考城人,东晋侍中、五兵尚书、太常、领秘书监、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领杨州牧、侍中、司徒,不拜,赠侍中、司空,谥文穆公。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后魏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司徒、东郡公。撰荀恱汉纪音义。

颜籕,字师古,雍州万年人。唐中书侍郎兼通直散骑常侍、秘书监、洪文馆学士,封琅邪县子。

二年九月校书毕,凡增七百四十一字,损二百一十二字,改正一千三百三字。

右宋景文公以诸本参校,手所是正,并附古注之末。至正癸丑三月十二日,雪林伣瓉在凝香合谨阅。

此北宋精刊景祐本汉书,为余百宋㕓中史部之冠,蔵箧中三十来年矣,非至好不轻示人。郡中厚斋都转偶过小斋,曾一出示,継于朋好中时一及之。奈余惜书癖深,未忍轻弃,并不敢以议僧,致蔑视寳物。因思都转崇儒重道,昔年出资数万,敬修文庙,其诚挚为何如?知天必昌大其后,以振家声,故近曰收蔵古藉嗜好之笃,访求求勤,一至于此,则今又何敢自秘所蔵,独寳其寳耶?君家当必自能读是书者,敢以镇库库物辍赠为预兆云。

乙亥季冬 士礼居主人识

颜注班书行世诸刻,大约源扵南宋堑夲,文句或用三刘、宋子京之说,或校刊者用意添改,往往致而乘字尤多,此以后人文理读前人书之福。惟是刻乃景祐祐年监夲,独存北宋时面目,惜补版及剜换豦与从取正,然据是可以求其添改之迹,诚今日希世寳岌也。后之读书幸知而珍重之。嘉庆戊午用校时夲一遇扵读未见书齐,其所取正文多别记,兹不论。涧萍顾广圻

此为百宋一廛中史部之冠,今藏瞿氏铁琴铜剑楼。钱晓征、黄荛圃、顾千里均定为北宋景祐刊本。原阙沟洫、艺文二志,配以大德覆本,又残损漫漶者十余叶,亦以元刻补配。是本之胜,瞿氏藏书目录纪述綦详,兹可不赘。卷中原有明人周迂叟朱墨校语,蝇头细楷,不可缩印,且所录为宋刘之问刊本。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吴骞愚谷文存、杨绍和楹书隅录均作之同,瞿氏书目作之冂,惟王先谦汉书补注作之问,嘉靖南监本同,但字稍模胡。余见初印宋本,实作之问。宋祁校语,今武英殿本悉已采入,人尽获见,故悉芟削。昔全谢山、钱警石均于宋祁校语有所不满,谢山至斥为南渡末年麻沙坊中不学之徒依托为之。所举五疑,言之成理。后人依托,事或可信,然竟谓所引南本、浙本、越本、邵本信口揑造,则未免过甚其词。按武英殿本齐召南跋,凡监本脱漏,并据庆元旧本补缺订譌。又卷一上考证谓监本脱宋祁一段,今从宋本。凡三刘刊误、宋祁朱子文诸说,别以一圈,脱者俱补。是则殿本所采,悉出之问刊本无疑。综计所引有淳化本、景德本、景本、监本、学官本、学本、史馆本、江南本、江本、南本、南浙本、江浙本、两浙本、浙本、吴越旧本、越本、建本、邵本、唐本、韦本、赵本、晏本、王本、杨本、谢本、郭本、姚本、李本、别本、旧本、古本、新本并景祐本,或同名异称,或浑言泛指,实亦不过二十余种。景祐元年,余靖上言,已有参括众本之语。崇文总目亦云:宋祁、余靖等讐对三史,悉取三馆诸本以相参校。此二十余种者,安知不即在所谓众本诸本之中,即有非宋祁及见之本,而景祐刊成至之问刻跋之庆元嗣岁,中更百六十载,当时剞劂盛行,班史人所必读,公私各家,安知无好事之徒,私淑宋说,参以已见,竞为流通,灾及梨枣,遂致精麤美恶并行于一时也。是本为宋祁、余靖诸人校定,增损改正凡若干字,俱有纪录,至极精审。核之宋祁校语,与相印合者,凡四百九十余条,则其所引之本,亦必各有由来,愼选精择,而非无知妄作者之所能为。高邮王念孙精于雠勘之学,其校汉书,往往引宋祁校语以纠正时本。翟氏目录所举二条外,如武纪征和三年丞相屈牦下狱要斩,妻子枭首,是本无子字,与所谓旧本合。元纪永光元年赐吏六百石以上爵五大夫,勤事吏二级,为父后者民一级,是本无为父后者四字,与所谓越本合。礼乐志四时舞者,孝文所作,以明示天下之安和也,是本无明字,与所谓邵本合。郊祀志上以牡荆书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大一三星为泰一萨旗,是本无旗字,与所谓越本、新本合。又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瑟自此起,是本空作坎,与所谓邵本合。又遂至东莱,东莱宿留之,是本不叠东莱二字,与所谓淳化本合。地理志上桂阳郡桂阳汇水南至四会入郁林,是本无林字,与所谓景本合。王陵传平日各有主者,是本无各字。郦商传得丞相、守相、大将军各一人,小将军二人,是本无二军字。周昌传于是苛昌自卒史从沛公,是本自作以,皆与所谓越本合。任敖传苍尤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邃律历,是本尤好作凡好,与所谓学官本合。申屠嘉传其见宠如是,是本无见字,与所谓越本合。鼌错传前击后解,与金鼓之音相失,是本音作指,与所谓学官本、越本合。郑当时传客至亡贵贱,亡留门下者,是本无下字,与所谓邵本合。枚乘传此愚臣之所以为大王惑也,是本无以为王三字,与所谓景德本合。又上书北阙,自陈枚乘之子,上得之大喜,是本无之字。霍去病传元狩三年春为票骑将军,是本三年作二年,皆与所谓越本合。公孙敖附传以将军出北地,后票骑失期,是本无失字,与所谓景德本合。司马相如传子虚赋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律崪,是本无隆崇律崪四字。又谕告巴蜀民檄今奉币使至南夷,是本使作役。司马迁传及如左邱明无目,孙子断足,是本无明字。武五子燕剌王旦传是时天雨,虹下属宫中,饮井水,井水泉竭,是本无泉字。严助传留军屯守空地,旷日持久,是本持作引,皆与所谓越本合。匡衡传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是本在职作布职,与所谓越本、别本合。孔光传故覇还长安,子福名数于鲁奉夫子祀,是本无安字,与所谓浙本合。南粤传大后怒,鏦嘉以矛,是本鏦上有欲字,与所谓别本合。叙传下后昆承平,亦有绍土,是本作亦犹有绍,与所谓监本、浙本、越本合。此皆时本误而景祐本不误,宋祁所举各本亦不误者。其他讹文、脱字、衍文、俗字,为景祐本所不免,且赖所举各本以是正者,亦尚不尠。经王氏之甄录,而原有之价值益明。平心论之,之问镌刻之时,既见景祐本,而又见同时通行之本,意在集取众长,袭谬沿讹,遂亦并至。所举各本,今无一存,而犹得考见一二,为读班史者之助,且以补景祐本之不及,不可谓非之问功也。余夙为之问不平,因校是本而为之辨护如右。海盐张元济。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