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史辨帝舜冡

共 3530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4-02-06 19:42

路史辨帝舜冡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诸冯、负夏、鸣条,皆在河南北,故?于纪,所谓纪市也。今帝墓在安邑,而安邑有鸣条陌,其去纪才两舎。帝记言河中有舜冡,信矣。而竹书郡国志等皆言帝?苍梧,则自汉失之。至郑康成遂以鸣条为南夷之地,不已踈乎?夫苍梧自非五服,人风婐划,地气高瘴,在虞夏乃无人之境,岂巡狩之所至邪?方尧老舜摄也,于是乎有巡狩之事。今舜既已耄期勌剧,形神告劳,释负而付禹,则巡狩之事,禹为之矣,岂复躬廵狩于要荒之外也哉。是以刘知㡬之徒,得以摭厉王?彘楚帝迁郴及夏桀赵嘉之事,而疑舜禹之明徳。泌尝攷之象封有鼻,故墓在于始兴。义均封于啇,故女英之冡在啇。其余支庻,或封巴陵,或食上虞,采西城邑池阳,与夫懐戎、衡山、长沙、无锡,故其墓或在江华,或在巴陵。上虞禹为天下,帝之诸子分适它国,其之巴陵者,豋北氏盖从之,故其墓在于巴陵。帝之三妃不得皆后于帝,死肓既葬于陈仓,则其先死矣。黄既英各自有墓,则黄陵为豋北之墓审矣。亦惟登北氏从徙巴陵,则其二女理应在焉,故得为湘之神,而其光照于百里,是皆可得而攷者,胡自氛氛而争为尧之二女乎。虽然,虞帝之坟,在在有之,何邪?盖古圣王乆于其位,恩霑于倮禹,泽及于牛马赴格之日,殊方异域无不为位而坟土,以?其哀敬而承其奉,是以非一所也。颛喾尧汤之墓,传皆数出,汉逺郡国,皆起国庙,亦是若也。是则九疑之陵,或弟象之国,所封崇?,不然,啇均窆也。大荒南经云:赤水之东,苍梧之野,舜子叔均之所?也。而九疑山记亦谓啇均窆其隂,岂非啇均徙此,因?之,后世遂以为虞帝之坟邪。尝又讯之大传符子之书,虞帝逊禹于洞庭,张乐成于洞庭之野,于是望韶石而九奏,则帝盖尝履洞庭而乐韶石,亦既逊位而归国矣。故集仙录言帝得修身之道,治国之要,瞑目端坐,冉冉乘空而至南方之国。入十龙之门,泠昭回之河,其中有九疑山焉。历数既徃,归理兹山。是则九疑之游,特夣想之所届者。是以蔡雝九疑碑辞。乃云觧体而升。而胡曽九疑碑图。且谓今无复墓。然则苍梧之藏,有其语而已矣。河中之垅,焉可诬也。世远论略,而诸生若信苍梧之言为出于经,而予之言亦难乎为信也。李白云:重瞳孤坟竟何是,则虞帝之冡不明自昔以为恨也。书云:陟方乃死。说者以陟方为廵狩。孔氏谓升道南方以死。韩愈非其说,曰:地倾东南,南廵巡,非陟也。陟者,升也。方乃死者,所以释陟为死音。苏轼亦谓陟方犹升遐,乃死为章句,后学误以为经文。书云:啇礼陟配天,惟新陟王。故汲纪年帝王之没皆曰陟。然则在位五十载陟者,为纪帝之没明矣。觧者又何必区区以非五服之地,廵狩所不至言哉?韩非曰:啇周七百余?,虞、夏千余?,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无参验而必之,愚也;非能必而据之,诬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即诬也。予既攷定有虞,若三妃有鼻诸孤之墓,一旦明白,歴歴可知如此。柳不知予之愚诬邪?韩予之愚诬邪?

芮城志 薛一鹗曰:芮之田赋最重,然民力农作

自足以供之,但沟崩水冲,及乆逃失迷为人所侵

者,则有粮而无地,新垦山涧,乆退河滩,其沃境

特甚,则有地而无粮。贫家卖地,欲其易售,则以

有粮作无粮。以平地作坡沙,扵是地去而粮存。

黠者买地,稍増价银,则以有粮作无粮。以平地

作坡沙,扵是粮少而地多。此田赋所以不平,而徴

纳者两难也。呜呼!华此弊者,其惟在扵均地粮

乎,近日之讲求是矣。 又曰:民逃之由有三,曰岁

凶无储蓄之素,曰牧民者不能节省,而里甲之费

侈,曰逃亡者之赋役不为豁处,而责见在者之代

偿。丁逃则令户代之,户逃则令甲代之,甲逃则令

里代之是也。今有大家令仆夫十人者。各举百斤

之负。一孱者力不能支。濳遁去。此宜暂置其负。以

招徕其人。或另?以人可也。乃得其负扵九人。人

愈少则负愈重。于是又有遁去者。则并其负扵

八人。扵是又有遁去者。则并其负扵七人。七人者

不俱遁乎。呜呼。此司牧者所宜念也。

元毛麾康泽王庙碑记 水经云:平水出平阳西壶

口山,自壶口西南二百余里曰平山,水潜出其下曰平水

州图经亦曰?水,其源乱泉,如蜂房蚁穴,觱沸扵

浅沙平麓之问,未数十歩,忽已惊湍怒涛,盈科

涨溢,南北溉田数百顷,东汇为湖,曰平湖。泉旁旧

有龙祠。宋宣和中,封康泽王。

乔宇鼓堆泉记: 自太原西南,其泉溉田最多,利

民乆者,莫若?祠之泉。自平阳西南,其泉溉田最多,

利民乆者,莫若龙祠之泉。自绛州以北,其泉溉田最

多,利民乆者,又莫若鼓堆之泉。其泉?源,扵九原

山之西北,突有二山,高圆如鼓,则泉以形似而名。泉上

有塠,如覆釜形,履之则声如鼓,则泉以声似而名。

泉有清浊二穴,清在北,浊在南。北穴为石,口尺五许,汇

而为池。幅员一丈,其深称是。池溢而南,折而东。?南

穴为土,口尺许,亦汇池溢而北,折而东,合扵清?,泉之

西则隆然高厚,其南北皆平畴低野,亦资泉而溉。

其东则经连纬通,溉田至扵绛州,方五十里,而南并

入扵汾焉。穴上二山在西者,昔人楼其上,敞然三楹,壁

间有唐宋石刻,樊宗师、司马君实者皆在焉。

玉输逰三门记: 三门集津,在平陆县东六十里,道

迪东西延至黄堆,循河东下,再行十里至其处。河南

山脊峻下,其尾属扵北山,凿山作三门以通河。?南

为鬼门,中为神门,北为人门,又北为开元新河,又以

中为夜叉门,北为金门,新开河为公主河,未详其

说也。鬼门迫窄,水势极峻急,人门水稍平缓。直东

可五十歩,中?有小山,乃底柱也。东又十歩,其水潆

回,谓之海眼,深不可测。神门最修广,水安妥,盖唐

宋漕运之道。山嵓上有阁道,且牵泐石深尺许,正

南下五歩,有石耸起,侧视若香垆然。东又三十歩,

一峰,可高数丈,不甚竒。新开河南北广约计二丈,

其岸石如甃,又直如绳,取者行百余歩,与神门水

合。其南一峰壁立,度二百尺,极竒秀,石纹青黄相

杂。其巅多鹄鹳巢,垒石为炉形,非飞举者不可

至,不知其始。有人谓老君炼丹炉,盖以神之也。其新

开河左,就嵓石下刻宋金人题名并诗,且刻翠隂

禹功二岩,稍东刻忠孝清慎四字,字画若颜鲁公

书者。其南山上有石巉然如鸱蹲者,人号为挂鼓

石,盖禹用以节时齐力也。自新开河东口涉水上山上

旧有开化寺,今不存。有小祠像龙神,前碑剥落

不可磨,不知何时立祠。担下二石,其状如碑,无字,上

作三窍。一碑金兴定十二年修禹庙记也。而至西

可二里,上山谒禹庙而还。

河运□冀州,尧、舜、禹所都。三靣距河,其八州贡

赋皆以逹河为至。秦使天下飞刍挽粟,转输

北河。汉兴,张良以河、渭漕挽为便。其后畨系

言漕更底柱之险,败亾甚多,而底柱之东,可无复

漕。成帝绥和二年,求能浚川䟽河者,待诏贾让

奏析底柱。隋开皇二年,沿河置仓,运米以给长

安,陜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运仓,遣仓部侍

郎韦瓒向蒲陜募人,能扵洛阳运米四十石,经

底柱之险,逹于常平者,免其征戍。十五年六月,凿

底柱。唐亦转东南,而河有三门底柱之险。贞观十

二年,帝发洛阳,观底柱,祠禹庙。显庆元年,死西监

禇朗议凿三门山为梁,可通陆运,?䘚六千,凿

之不成。其后杨务廉又凿为栈,以挽漕舟。开元十八

年,宣州刺史石耀卿上漕事便宜曰:汉、隋漕路,濒河

仓?遗迹可寻。可使江南之舟不入黄河,黄河之

舟不入洛口,而河阳、柏崖节级转运,水通则舟行,水

浅则寓扵仓以待,则舟无停留,而物不耗矣。玄宗

未俞。二十二年,耀卿为京兆尹,请罢陆运而置仓河

口,河口在郑州。使江南漕舟至河口者输于仓,而官

为顾役,分入河、洛,置仓三门,东西漕舟转其东仓,

而陆运以输西仓,复以舟漕,以避三门之险。玄宗然

之。至是,以耀卿为江、淮、河南转运使,置河口输塲塲,

东置河隂仓,西置柏崖仓,三门东置七津仓,西置

盐仓,凿渠十八里以陆运,自江、淮漕者皆输河

隂仓。自河隂西至太原仓,仓在陜州西六里,谓之北

运。自太原仓浮渭以实关中。?宗大悦。天寳元年,

穿三门运渠。

开元新河在三门北。一中河,俗名公主河。唐陜郡太

守李齐物凿底柱为门以通漕,开其山巅为挽

路,烧石沃醘而凿之。然弃石入河,激水益湍怒,

舟不能入新门,候水长,以人挽舟而上。 米堆山

在三门东。徳宗时奏漕不可改,岁运経底柱多

覆河中有山号米堆。运舟入三门,顾平陆人为门

匠,执标指麾,一舟百日乃能上 集津。唐贞元二

年,李泌开运道成。泌为陜虢转运使,自集津至

三门,凿山开道十八里,以避底柱之险。益开集津

仓山,西径为运道,属于三门。仓治上踏以为空

车,费钱五万缗,下路减半。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