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时药法

轻识古籍

共 60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7 06:20

受时药法

飮食能疗饥病,故称时药。时?,受食各有其时。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后食,鬼夜食。从明相出至日中,乃比丘应食之时也。若早若晩,佛皆未许。时药者,粥飯餠麨果菜等,是中又有正食不正⾷之分。言正食者,谓飯麨等,可当中食用?,是为正。如枝?花果及薄粥等,不堪作中食用?,是为不正。若午时先食不正食,后得食正食。如先食正食,则不应复食不正食。谓足食巳,不应更食时食也。其正食不正食,若无七过,应于时中如法授受而食。一者非内?,谓比丘不得与食??。凡所居之处,必预结库藏,贮畜一切飮食方可。僧祗律云:一切果菜,非别众食,非处处食,非足食,多积屋里不犯。二?非内煮,谓比丘界内不应烧煮,若煮得罪。亦先结净?,方免此过。三者非自煮,佛制比丘食不从人授,尚不得食,况自煮乎?四?非恶触,?前未受具戒?触等。五?非残?,谓正食食残自畜,次日复用不应。六?非贩卖所得之物。七?非犯竟之残药。此皆不净,故不应用。若无是过,方可授受。其授?,一、要能分别是食非食;二、要有施心;三?、如法授与。授法有五,谓手与手受,或手与器受,器与手受,器与器受,或遥过与,知必得堕手中。是中受食之人,一、要知食体与净人所受之食?,心境相当,非错彼此;二?、有心自食,非为余事;三?、如律授受。更宜食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巳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道业,应受此食。如是受食,始称如法。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