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卷第一百十七 宋史一百六十四

轻识古籍

共 187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2-06 06:12

志卷第一百十七 宋史一百六十四

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前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领经筵事都总裁脱勑修

职官四

御史台 太常寺 秘书省 宗正寺 中书省 大宗正司附 光禄寺 衞尉寺 太仆寺

御史台

掌紏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焉。凡祭祀、朝会,则率其属正百官之班序。咸平四年,以御史二人充左右巡使,分紏不如法者。文官,右巡主之;武官,左巡主之;分其职掌,紏其违失,常参班簿、禄料、假告皆主之。祭祀则兼监祭使,掌受誓戒致斋,检视紏劾。又有廊下使,专掌入阁监食;又有监香使,掌国忌行香。二使临时充,通称曰五使。元丰正官名,于是使名悉罢。

御史大夫宋初不除正员,止为加官。检校官带宪衔,有至检校御史大夫者。元丰官制行,亦并除去。中丞一人,为台长,旧兼理检使。凡除中丞而官未至者,皆除右谏议大夫权。熈宁五年,以知杂御史邓绾为中丞,初除谏议大夫,王安石言碍近制,止以绾为龙图阁待制权。御史中丞不迁谏议大夫自绾始。九年,邓润甫自正言知制诰为中丞,以宰相属官不可长宪府,于是复迁右谏议大夫权。元丰五年,以承议郎徐禧为知制诰权中丞。禧言:“中丞紏弹之任,赴舍人院行词,疑若未安。”会官制行,罢知制诰职,乃以本官试中丞。南渡初除官最多。隆兴后被擢浸少。淳熈十年,始除黄洽;又三年再除蒋继周。台谏例不兼讲读,神宗命吕正献,亦止命时赴讲筵。中兴兼者二人,万俟离、罗汝檝皆以秦桧意。庆元后,司谏以上无不预经筵者矣。

侍御史一人,掌贰台政。

殿中侍御史二人,掌以仪法紏百官之失。凡大朝会及朔望、六参,则东西对立,弹其失仪者。

监察御史六人,掌分察六曹及百司之事,紏其谬误,大事则奏劾,小事则举正。迭监祠祭,岁诣三省、枢宻院以下轮治。凡六察之事,稽其多寡当否,岁终条具殿最,以诏黜陟。百官应赴台参谢辞者,以拜跪、书札体验其老疾。凡事经郡县、监司、省曹不能直者,直牒阁门,上殿论奏。官卑而入殿中监察御史者,谓之“里行。”治平四年,中丞王陶言:“奉诏举台官,而才行可举者多以资浅不应格。”乃诏擧三任以上知县为里行。熈宁二年诏:“御史阙,委中丞奏举,毋拘官职高下兼权。”三年,孙觉荐秀州军事推官李定,对称旨,为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由选人为御史自定始。于是知制诰宋敏求、苏颂、李大临以定资浅,封还词头,不草制,相继罢去。元丰八年,裁减察官两员,余许尽兼言事。元祐元年,诏台谏官许二人同上殿。又令六曹差除更改事,画黄到即报台。又改六察旬奏为季奏。四年,诏:“应台察事已弹举而稽违窬月者,遇赦不得原减。”元符二年诏吏部:“守令课绩最优者关台考察;不实者重行黜责。”崇宁二年,都省申明:“台官职在绳愆紏谬,自宰臣至百官,三省至百司,不循法守,有罪当劾,皆得紏正。”政和六年,诏在京职事官与外任按察官,虽未升朝,并赴台参谢辞。七年,中丞王安石奏:“以本台觉察弹奏事刋为一书,殿中侍御史以上录本给付。”从之。靖康元年,监察御史胡舜陟言:“监察御史自唐至本朝,皆论政事,击官邪,元丰、绍圣著于甲令,崇宁大臣欲其便己,遂更成宪。乞令本台增入监察御史言事之文。”诏依祖宗法。又诏宰执不得荐举台谏官。旧台令,御史上下半年分诣三省、枢宻院点检诸房文字,轮诣尚书六曹按察,奉行稽违,付受差失,咸得弹紏。渡江后,稍阔不举。绍兴三年,始复其旧。是年十一月,殿中侍御史常同言:“元丰始置六察,上自诸部、寺监,下至廪库、场务,无不分?,以诏废置。而乃有寅缘申请,乞不?台察者,恐非法意,宜遵旧制。”从之。乾道二年诏:“自今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庆元二年,侍御史黄黼言:“监察御史高宗时尝置六员,孝宗时置三员,今分按之任止二人,乞增置一员。”自后常置三员。

检法一人,掌检详法律。主簿一人,掌受事发辰,勾稽簿书。宋初置推直官二人,专治狱事。凡推直有四:曰台一推,曰台二推,曰殿一推,曰殿二推。咸平中,置推勘官十员。元丰官制行,定员分职,里行、推直等官悉罢。绍兴初,诏检法、主簿特令殿中侍御史奏辟。绍熈中,侍御史林大中以论事不合去,所奏辟检法官李谦、主簿彭龟年亦乞同罢。嘉定元年,刘矩除检法官,范之柔除主簿,以后二职皆阙。乾道并省吏额,前司主管班次二人,正副引賛官二人,入品知班三人,知班五人,书令史四人,驱使官四人,法司二人,六察书吏九人,贴司五人,通引官三人。

三京留司御史台管勾台事各一人,以朝官以上充。掌拜表行香,紏举违失。令史二人,知班、驱使倌书吏各一人。中兴以后不置。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