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共 2301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2-06 05:13
经
经一章,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及下逆顺两言八条目,共四十三字,先王立学教人之法,其余皆孔子发明之言,看三在字及古之字可见。
凡言道有二意:天理气化运行不息者谓之道,人由义理而行亦谓之道。圣人赞易,多言天之道。余经中所言,皆是言人所行之道也。此大学之道,又非二者之谓,却是言大学中教人修为之方尔。如君子深造之以道之道,
凡言德亦有二意:得天理而存于心者,德也;行道有得于心,亦德也。此明明德字,就得处言,则是上一意;及加明之之功而有得于已,然后有下一意。
人之?生,禀天地之气以为形,禀天地之理以为性。理无有不善,则其性亦皆善。所谓德也。以其虚灵而能具万物之理,而可应万事,故谓之明德。气则有清浊淳驳之不同,得清者为智,得浊者为愚,淳者为贤,驳者为不肖,此朱子所谓气禀所拘。及其有知,又为物欲牵引于外,内有私意,逐物而起,此朱子所谓物欲所蔽也。气禀所拘,就有生之?言之。物欲所蔽,就有知之后言之。因此二者,所得之明德,竟被昏昧。斈者,当慿开发磨莹之功,変化其气质,消去其物欲,使此德复明,此明明德之意。人之生同得此理,与我无异。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亦如我之用功明其德,此新民之意。
天以善理赋人,而人受之,存于心者为性,故性字从心从生,是有此心即有此理也。得此性存于心,其本则尽具万物之理,其用则可应天下之事,故谓之德。然性是单说理,德是就泊在气上处说,故如此光明洞彻,纵横妙用,应物无穷,不可杂气言之,然不可离气言之。盖此理搭在正通气上,方能如此明。若搭在物之偏塞气上,如何㑹?具众理,应万事,是故不可离气言之也,但不可道明德是气耳。此要体认
三句固是大斈之纲领,分而推之,则上一句为下两句之緫纲领,下一句为上两句之标的。明德、新民虽两事对㪯,而新民亦是明德中事。
知止谓知至善所在。定以理言,静以心言,安以身言,虑以处事言。得谓得其所止。
定、静、安属知,虑、得属行。定静在事至之先,安在事至之际,虑在处事之时,得在应事之后。静如不惑,安如不动心。朱子以不惑解不动心,固若一般。今且借此分开体认二节。静是明物理,各见有定,向后其心自然无纷扰,故曰如不惑。安是事来之时,素有以应之,如俗语不手忙脚乱,故曰如不动心。看孟子论北宫黝、孟施舎曽子,皆是就临应事上说。 此安字与朱子所言略有不同,然亦不妨通意,试审思之。
物即事也,事即物也,物有形而事无迹,故互㪯。就明德新民以已对人言,故曰物。五者是一事之始终,故曰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此处上明字,又与篇首上明字稍不同。此谓推明明明德之道于天下。下明德字包章首明明德三字。章句使天下之人,使字体贴上明字意,
不曰欲平天下,先治其国,而曰明明德者,是要见新民。是明德中事,又见新民不过使人各明其德而已。
凡言必先而后固,是谓欲如此,必先如此,既如此了,然后如此。然而致知力行,并行不悖。若曰必格尽天下之物,然后谓之知至,心知无有不明,然后可以诚意,则或者终身无可行之日矣。圣贤之意,盖以一物之格,便是吾之心知于此一理为至。及应此事,便当诚其意,正其心,修其身也。须一条一节,逐旋理㑹,他日揍合将来,遂全其知,而足应天下之事矣。
八条目,前叚自下说上者,明明德新民工夫,后叚自上说下者,止至善之功。効
格物致知以知言,诚意以下以行言,其本乱而末治者否。此本字举身而言,上该诚意正心,下对家国天下。厚谓家,薄谓国与天下。家者,父子兄弟、夫妇所在,固所当厚。国与天下皆推此以接之,故当薄,其势自然如此。此非是教人薄于逺,正是教人厚于近也。君子之学,只是要明得分轻重之分。既明则家厚而国薄,自不容巳。
章句人之所得乎天。原明德之所从来。虚灵不昩。解明字。具众理。应万事。解德字。虚灵正说。不昧。反说作一贯看。下惟虚故灵。虚是体。灵是用。惟虚灵故不昧。虚灵是体。不昧是用。惟虚灵不昩。故能具众理。虚灵不昩是体。具众理是用。惟其具众理。故能应万事。具众理是体,应万事是用。又分看:惟虚灵,故能具众理;惟不昧,故能应万事。人之所得至万事者也,是明德正训下三转,却是说上明字。但为气禀至有时而昏,原其所当明。然其本体至未甞息者,证其所可明,下言明之之方,复其?,言明之之效。
气禀是内根,物欲是外染。气禀浊驳有微甚,则物欲所染有浅深。明明德,是要変化气质,消除物欲。气禀已一定,物欲则日増。用功者但要随时随事,止遏物欲使不行,开廓气禀使通畅,是皆开发吾本有之光明,所能至
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即是义理极处,即中。必至于是,是不可不及。不迁是不可过,
事理当然。释善字,极,释至字。
修身以上至新民之事,结八条目。前节工夫,而上至于明德、新民二纲。物格,知至至所止之序,结八条目。后节効验,上贯知止能得五句。而緫于止至善之纲三纲领,八条目。圗本末圗
传首章
康诰者,周武王封弟康叔于卫而告之之书,克明德,言文王之能明其德也。曽子引之解明德。克字有力,明字即上明字,德字包明德字。太甲,汤孙之名。汤崩,太甲立,不明,伊尹作书以吿之,史官题曰太甲顾諟天之明命,言汤之德也。亦引之释明明德。顾諟上明字,明命即明德,就天付予处说,谓之明命,就人得之而言谓之明德。顾諟动静,皆顾一息之顷,一事之毫末放过便不是顾。天之明命,虽是就付与我处言,然此明命即是万物之理在里面,故于应事处才有照管不到,便暗损了此明命。帝典即尧典克明俊德,史官賛尧之德,亦引释明明德。俊德即明德。第一节平说明明德。第二节是明之之功,斈者全当法此而用功。第三节言明其德以至于大,此明明德之极功,皆自明也。虽结上文自字有力,明德须是自去明之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