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卷第一百五
共 7126字,需浏览 15分钟
·
2024-02-04 19:05
法苑珠林卷第一百五
唐上都西明寺沙门释道世玄恽撰。
受戒篇第八十七之二
五戒部
述意。
夫世俗所尚,仁、义、礼、智、信也。含识所资,不杀、盗、婬、?、酒也。虽道俗相乖,渐教通也。故发于仁者则不杀,奉于义者则不盗,敬于礼者则不婬,悦于信者则不?,师于智者则不酒。斯葢接化于一时,非即修本之教。修本教者,是谓正法。内训弘道必始于因者,杀、盗、婬、?、酒也。此则在于实法,指事直言,故不假饰词。托名现意。如斯而修因。不期果而果证。不羡乐而乐彰。若略近而望远。弃小而保大。则无所归?矣。故知受持不杀之因。自证乎仁义之果。所以知其然。今见奉戒不杀不。求仁而仁著。持戒不盗不。欣义而义敷。守戒不婬不。祈礼而礼立。遵戒不?,不慕信而信扬;受戒舍酒,不行智而智明。如斯之实,可谓振网持纲,万目开张,振机驭㝢,以离寒暑。复何功可以加之?何德可以背之?若不是修,昧于所欲,徒役虑于形名,劳心乎百氏,倦形神于宵夜,求耳目于良晨,何乖道之远逝而不及者乎?得其本则无欲而不办矣。始知吞舟之鱼。不产沟洫之水。鹏鹍之鸟。岂翔尺鷃之林也。遮难
夫欲受戒者。戒师先须问其遮难。故成实论。问遮逆罪人贼住污比丘等。不听作比丘。是等诸人。若为白衣。得善律仪。不遮修行施慈等善。但有世间戒。以是人为恶业所污,亦彰圣道,故不听出家。
又优婆塞戒经云:佛言:若欲受优婆塞戒,增长财命,先当咨启所生父母,次报妻子奴婢等,次白国王。既问听巳,谁有出家发菩提心者?便往其所,头面作礼,輭言问讯,作如是言:大德,我是丈夫,具男子身,欲受菩萨优婆塞戒,惟愿大德怜愍故听!是时,比丘应作是言:汝之父母、妻子、奴婢、国主竝?听不?若言听者,复应问言:汝不曾负佛、法、僧物及他物耶?若言不负,复应问言:汝今身中将无内外身心病耶?若言无者,复应问言:汝不于诸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五逆罪耶?汝不作盗法人不?汝非无根、二根人不?汝不受八戒斋不犯重耶?汝父母师病不弃去耶?汝将非杀发菩提心人耶?汝不盗现前僧物耶?汝不两舌、恶口成于恶人耶?汝不于母女、姊妹作非法耶?汝不于大众作?语乎?若言无者,复应语言:善男子!此戒甚难,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则能获得如是等戒无量利益。若有毁破如是戒者,则于无量无边世中,处三恶道受大苦恼。汝今欲得无量利益,能至心受不?若言能者,次教受三归。复应问言:此戒甚难,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归㳒已,宁舍身命,不依外道典籍;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外道邪众。汝能如是至心归依于三宝不?若言能者,应令满六月日,亲近承事出家。智者。智者复应至心观其身四种威仪,若知是人能如教作,过六月已,和合众僧满二十人,作白羯磨云:大德僧听!是某甲今于僧中乞受优婆塞戒,已六月中净四威仪,至心受持净庄严地,是人丈夫具男子身,若僧听者皆黙然,不听者说受法。
若欲受戒,具修威仪,对一出家五众人前受。故智度论云:
我某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我是释迦牟尼佛优婆证知我,我某甲从今日尽夀归依。戒师应言:汝优婆塞听!是多陁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陁,知人见人,为优婆塞说五戒,如是汝尽夀持。何等为五?一、尽形夀不杀生,是优婆塞戒,是中尽形夀不应故杀生,是事若能,当言诺。
二、尽形夀不偷盗,是优婆塞戒,是中尽形夀不应偷盗,是事若能,当言能。三、尽形夀不邪婬,是优婆塞戒,是中尽形夀不应邪婬,是事若能,当言能。四、尽形夀不?语,是优婆塞戒,是中尽形夀不应?语,是事若能,当言能。五、尽形夀不饮酒,是优婆塞戒,是中尽形夀不应饮酒,是事若能,当言能。既说相已,又应语言:是优婆塞五戒尽夀持,当供养三宝,勤修福德,远求佛道,近证人天。岁三长月斋,若能持者,竝须为之。若受一戒者,文中应除五之一字,直云我为不杀戒优婆塞。余文如前。前三归依,第三徧已,即发五戒,后时三结,直付嘱之。
故萨婆多论问曰:若不受三归,得五戒不?答:不得。要先受三归,后方得戒。戒相若萨婆多论问曰:五戒中几是实戒?答曰:前四是实,后一是遮。所以同结者,以是放逸根本,能犯四戒。如迦叶佛时,有优婆塞,由饮酒故,婬他妻,盗他鸡杀。他人来问时,答言:不作,便犯?语,亦能造四逆,唯不能破僧。若受不杀戒者,乃至一切有形蠢动。皆不得加害。及襍肉荤辛等。皆不得犯。
故楞伽经云。佛告大慧:菩萨有无量因縁不应食肉。我今略说十重因縁。一谓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縁。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二驴骡骆駞狐狗牛马人畜等肉。屠者襍卖故。三、不净气分所生长故。四、众生闻气悉生恐怖。如旃陁罗。狗见憎恶。恐怖群吠故。五、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六、凡愚所嗜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七、令诸咒术不成就故。八、以杀生者见形起识,染味著故。九、彼食肉者诸天所弃,令口气臭多恶故。十。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我尝说言。凡所饮食作子肉想。作服药想故。此过去有王名师子苏陁婆。食种种肉遂至人肉。臣民不忍即便谋反。如斑足王经说。
又涅槃经云。夫食肉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师子已,众人见之,闻师子臭,亦生恐怖。如人噉䔉,臭秽可恶,余人见之,闻臭舍去。设远见之,犹不欲视,况当近之?水陆空行,悉舍之走,咸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萨不习食肉也。
义云:五戒优婆塞等,如俗家井水,多有细小诸虫,尽须漉看,还置本处,欲有行动,亦须赍漉袋自随。
若受不盗戒者,下至一枝艸、一粒榖等,皆不得取。
故智度论云:憍梵钵提,试看一粒榖生熟,不还本主,犯于业道,尚五百世为牛,乃至成罗汉已,犹自呞食。
若受不邪婬戒者,如智度论云:除已妻外,余之男、女、鬼神、畜生,可得行婬者,悉是邪行。虽是自妻不犯,然须避于非处,谓自妻非道及得身已,亦须禁之,恐伤胎故。产三年内亦须避慎,谓防乳竭。若别有乳母,不在制限。
又成实论云:自妻非处,谓口及大便处,及一切女人,为父母儿所护,出家女人等为法护故,亦名邪婬。若无主女人,众人前自来为妻,如法者不犯。
又提谓经云。年三长月。六斋。三明日月灯火下及八王日。亦名八节日。竝须禁之。若受不?语戒者,但使心虚。无问境之虚实。竝犯。
又智度论。问曰。何故优婆塞慎口律仪及净命耶。
答曰:白衣居家,受世间乐,兼修福德,不能尽行戒法,是故佛令持五戒。复于口业?语㝡重,以?语故,能作余过,或故作、不故作。若但?语,已摄三事。若说实语,四种正语皆已摄尽,于诸善中,实为㝡大。
又成实论云:虽是实语,以非时故,即名绮语。或是时,以随顺衰恼,无利益故;或虽利益,以言无本,义理不次,恼心说故,皆名绮语。
又摩德勒伽论云:为他传骂,皆得罪故。
又萨婆多论云:?语、两舌、恶口相历,各作四句:一是?语,非两舌、恶口,传他此语向彼说,以不实故,是?语;不以分离心故,非两舌、輭语说故,非恶口。余句类互可知。
又成实论云:余三业或合或离,绮语一种,必不相离。
又善生经云:若当?语,亦摄绮语、两舌、恶口义。
又萨婆多论云:不?语者,若说㳒义,论传一切是非,莫自称为是,常令推寄有本,则无过也。不尔,斧在口中,若受不饮酒戒者。如四分律云。若饮酒者,乃至不得以艸滴酒口中。
又智度论云。饮酒有三十五过失。何等三十五。答曰。一。现世财物虚竭。何以故。饮酒醉乱,心无节限。用费无度故。二。众病之门三。鬭诤之本四。裸露无耻五。丑名恶露。人所不敬六。无复智慧;七、应所得物而不得,已所得物而散失矣。八、伏匿之事尽向人说。九、种种事业废不成办。十、醉为愁本。何以故?醉中多失,醒则惭愧忧愁;十一、身力转少。十二、身色壊。十三、不知敬父。十四、不知敬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敬婆罗门。十七、不敬叔伯及尊长。何以故。醉闷愦恼无所别故。十八、不尊敬佛。十九、不敬法。二十、不敬僧。二十一朋党恶人。二十二。䟱远贤善。二十三。作破戒人。二十四。无惭愧。二十五。不守六情。二十六纵色放逸。二十七人所憎恶不喜见之。二十八贵重亲属及诸知识所共?弃。二十九行不善法。三十弃舍善法。三十一明人智士所不信用。何以故。酒放逸故。三十二远离涅槃。三十三种狂痴因縁。三十四身壊命终堕恶道泥犂中。三十五若得为人。所生之处常当狂騃。如是种种过失。是故不饮酒。
又萨婆多论云。五戒优婆塞听贩卖。但不得作五业。一不得贩卖畜生。自有者听直卖。不得与屠儿家。二不得贩卖弓刀箭矟。自有者听直卖。不得与屠儿杀害家。三不得酤酒为业。自有者听直酤。四不得压油为业。外国麻中有虫故犯。唯此无虫应不犯。五不得作五大色染。多杀虫故。如秦地染青。亦多杀虫。入五大色数。
又善生经云。受戒者五处不应行。谓屠儿。婬女。酒肆。国王。旃陁罗舍等。有五种业不应作。谓卖毒药。酿皮樗蒱。围碁。六博。歌舞唱?等。竝不得为。亦不得亲近如是人等。
又宝云经云。持戒之人。不听向破戒家乞食。
又阿含经云:远恶近善有四法,当急走避之。百由旬。一由旬四十里。百由旬四千里。四法者,一恶友,二恶众,三或多语笑。四或瞋或鬭。
又优婆塞五戒相经云:佛告诸比丘:犯杀有三种夺人命。一自作,二教人,三遣使。自作者,自身作夺他命。教人者,语他人言:捉是人,系缚夺命。遣使者,语他人言:汝识某甲不?汝捉是人,系缚夺命。是使随语夺彼命。时优婆塞犯不可悔罪。复有三种:一、用内色,二、用非内色,三、用内非内色。第一用内色杀者,谓用手打,若用足及余身分令彼死,是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后因是死,亦犯不可悔;若后不死,是得中罪可悔。第二用不内色杀者,若人以木石刀矟弓箭等令彼死者,同前得罪。第三用内非内色杀者,以手捉木石等打令死者,得罪同前。复有不以此三杀,但合诸毒药著眼耳鼻身上、食中被褥等中,令彼死者,亦同前罪。
若优婆塞或作火坑漫心造者,若人堕死,犯不可悔罪。非人鬼神等堕中死者,犯中罪可悔。畜生死者,犯下罪可悔。若都无者,犯三方便可悔轻罪。若尅心唯为人造火坑,不通余者,若人堕死,犯不可悔。不死,犯方便。非人畜生死者不犯。若优婆塞,或用口业咒术令死,或有叹死、赞死,或有气力人心起恶念令死,或堕胎令死,得罪重轻竝同前准。不犯者,或有行来出入悮堕木石等死者,竝不犯。余如内律具说。
第二盗戒者,以三种取他重物,犯不可悔:一用心,二用身,三离本处。第一用心者,谓发心思惟欲为偷盗。第二用身者,谓用身分等取他物。第三离本处者,随物在处举著余处。竝得重罪。复有三种取人重物,犯不可悔罪。一自取,二教他取,三遣使取。复有五种取他重物,犯不可悔。一苦切取。二轻慢取。三诈称他名字取。四强夺取。五受记取。重物者。若盗五钱。若五钱直得者。犯不可悔罪。复有七种取他物。犯不可悔。一非已想。二不同意。三不暂用。四知有主。五不狂。六不心乱。七不病壊心。具此七者。取他重物。犯不可悔。取他不满五钱轻物,犯中可悔。翻前七种取他物者,轻重俱不犯。
第三婬戒者,邪婬有四处:一男、二女;三、黄门,四、二根。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男者,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各有三种同前。若优婆塞与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处行婬,谓口、大小便处,犯不可悔。若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二处行婬,谓口及大便处,犯不可悔。若发心未行婬,未和合者,犯不可悔罪。若二身和合,止而不婬,犯中可悔。除其三处,余处行婬,此皆可悔。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根未壊,于彼三处共彼行婬,犯不可悔,轻处同上。若优婆塞虽不受戒,犯佛弟子净戒人者,虽无犯戒之罪,然后永不得五戒、八戒乃至出家具足戒。若颠狂、心乱、痛恼所纒,不自觉者,不犯。
佛告诸比丘:吾有二身:一生身,二戒身。若善男子,为吾生身起七宝塔至于梵天,若人亏之。其罪尚有可悔。亏吾戒身其罪无量。受罪如伊罗钵龙王。犯不可悔也。
第四?语戒者。佛告诸比丘。吾以种种呵责?语赞叹不?语者。乃至戏笑。尚不应?语。何况故?语。是中犯者。若优婆塞不知不见过人圣㳒。自言我是阿罗汉四等果人。乃至四禅慈悲喜舍。得四空定。不净观。阿那般那念。天来龙来到我所供养我。彼问我义。我答彼问。皆犯不可悔罪。若实见言不见。实闻言不闻。实疑言不疑。有而言无。无而言有。如是等小?语者。犯可悔罪。若发心欲?语。未出言。犯不可悔。言而不尽意者。犯中可悔。若自言得圣道者。便犯不可悔。若狂心乱心不觉语者。不犯。
第五饮酒戒者。佛告诸比丘。若言我是佛弟子者。不得饮酒。乃至小艸头一滴亦不得饮。酒有二种。榖酒。木酒。榖酒者。以诸五榖襍米作酒者是。木酒者。或用根、茎、叶果,用种种子果艸襍作酒者是。酒色、酒香、酒味,饮能醉人者,是名为酒。若尝咽者,亦名为饮。若饮榖酒,咽咽犯。若饮酢酒,若饮甜酒,若噉曲,能醉人者,若噉糟,若饮酒淀,若饮似酒色、似酒香、似酒味,能令人醉者,竝随咽咽犯。若但作酒色,无酒香,无酒味,不能醉人,及余饮者,皆不犯。若依四分律,病比丘等余药治不差,以酒为药者,不犯。颠狂、心乱、病恼不觉知者,亦不犯得失。
问曰:渐顿云何?答曰:皆得。故成实论问云:有人言五戒具受。此事云何?答曰:随受多少皆得戒,律仪,但取要为五。故优婆塞戒经云:或有一分、或有少分、或有无分、或有多分、或有满分。若受三归已不受五戒,名优婆塞。若受三归受持一戒,是名一分。受三归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若受三归已受持一戒、若破一戒,是名无分。若受三归已受持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归已受持五戒。是名满分。汝今欲受何分。尔时智者当随意授。又智度论云。戒有五种。始从不杀乃至不饮酒。若受一戒是一分行。若受二戒三戒。是名少分行。若受四戒。是名多分行。若受五戒是名满分行。断婬者受五戒已。于戒师前更作誓言:我今日于自夫妇不复行婬。是名五戒。增一阿含经亦云:一分二分得受。问曰:既得渐受,可从五师各得受一不?答曰:如付法藏经云:尊者薄拘罗受一不杀生戒,得五不死报。问曰:得重受不者,既受五戒,后时更得重受不?答曰:依成实论。得重发戒故。四分律。末利夫人第二第三重向佛受亦得。
问曰。长短者得五三十日限分受不。答曰。依成实论。亦得多日尽其终受故。十诵律。或昼或夜受五戒。亦获少善。
又优婆塞戒经云。佛言。智者当观戒有二种。一世戒。二第一义戒。若不依于三宝受戒。是名世戒。是戒不坚。如彩色无胶。是故我先归依三宝。然后受戒。夫世戒者。不能破壊先诸恶业。受三归戒则能壊之。虽作大罪亦不失戒。何以故。戒力势故。如俱有二人同共作罪。一者受戒。二者不受戒。已受者犯则罪重。不受者犯则罪轻。何以故?毁佛语故。罪有二种:一者、性重,二者、遮重。是二种罪,复有轻者重。或有人能重罪作轻,轻罪作重。如鸯掘魔受于世戒,伊罗钵龙受于义戒,鸯掘魔破于性重不得重罪,伊罗钵龙壊于遮制而得重罪。是故不应以戒同故得果,亦同。神衞
依七佛经云:若有人能受持五戒,感得二十五神侍衞。杀戒有五神:
一名波咤罗,二名摩?斯,三名婆?那,四名呼奴咤,五名颇罗咤。盗戒有五神:
一名法善,二名佛奴,三名僧喜,四名广额,五名慈善。婬戒有五神:
一名贞洁,二名无欲,三名净洁,四名无染。五名荡涤。?戒有五神。
一名美旨。二名实语。三名质直。四名直答。五名和合语。饮酒戒有五神。
一名清素。二名不醉。三名不乱。四名无失。五名护戒。
又灌顶经云。佛告梵志。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营衞护人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唯愿世尊为我说之。佛言梵志我今略演勑天帝释使四天王。遣诸善神营护汝身。如是章句善神名字。二十五王其名如是。
神名蔡刍毗愈他尼。
主护某身辟除邪鬼。
神名输多利输陁尼。
主护某六情悉令完具。
神名毗楼遮那世波。
主护某腹内五脏平调神名阿陁龙摩坻。
主护某血脉悉令通畅
神名婆罗桓尼和婆。
主护某爪指无所毁伤
神名坻摩阿毗婆驮。
主护某出入行来安宁
神名阿修输婆罗陁。
主护某所噉饮食甘香
神名婆罗摩亶雄雌。
主护某。梦安觉欢悦
神名婆罗门地鞞哆。
主护某。不为蛊毒所中
神名那摩呼哆耶舍。
主护某。不为雾露毒所害
神名佛䭾仙陁楼哆。
主护某。鬭诤口舌不行
神名鞞阇耶薮多婆。
主护某。不为瘟虐鬼所持神名涅坭䤈驮多耶。
主护某。不为。县官所得
神名阿逻多赖都耶。
主护某舍宅。四方逐凶殃神名波罗那佛昙。
主护某平定舍宅八
神神名阿提梵者珊耶。
主护某不为。家墓鬼所娆
神名因?罗因?罗。
主护某门户。辟除邪恶
神名阿伽风施婆多。
主护某不为。水气鬼神所害
神名佛昙弥摩多哆。
主护某。不为灾火所延神名多赖叉三蜜陁。
主护某。不为偷盗所侵神名阿摩罗斯兠嘻。
主护某。若入山林不为虎狼所害
神名那罗门阇兠帝。
主护某。不为伤亾所娆神名鞞尼乾那波。
主护某。除诸鸟鸣。狐鸣
神名荼鞞鬭毗舍罗。
主护某。除犬鼠变怪
神名伽摩毗那阇尼佉
主护某不为凶注所牵。
佛告梵志言。若男子女人。带佩此二十五灌顶章句善神名者。若入军阵鬭诤之时。刀不伤身箭射不入。鬼神罗刹终不娆近。若到蛊道家亦不能害。若行来出入有小魔鬼亦不得近。带此神王名著身。夜无恶梦。县官盗贼水火灾怪怨家暗谋口舌鬭乱。自然欢喜。两作和解。俱生慈心恶意悉灭。妖魅魍魉邪忤薜茘外道符呪猒祷之者。树木精魅百虫精魅鸟兽精魅溪谷精魅门中鬼神户中鬼神井灶鬼神洿池鬼神厕溷中鬼神。一切诸鬼神。皆不得畱住某甲身中。若男子女人。带此三归五戒善神名字者。某甲入山陵溪谷旷路抄贼。自然不现。师子虎狼罴熊蚖虵。悉自缩藏。不害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