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诚论

共 472字,需浏览 1分钟

 ·

2024-02-04 21:52

自明诚论

自性逹物曰诚,自学逹诚曰明。上圣述诚以启明,其次自明以得诚。苟非将圣,未有不由明而致诚者。文、武、周、孔,自性而诚者也,无其性不可而及矣。颜子、游、夏,得诚自用者也,有其明可得而至焉。从古而还,自明而诚者众矣。尹喜自明诚而长生,孙弘自明诚而为卿,张子房自明诚而辅刘,公孙鞅自明诚而佐嬴。明之于诚,犹玉待琢,器用于是乎成。故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器者,隐于不琢而见于琢者也;诚者,隐于不明而见乎明者也。无有琢玉而不成器,用明而不至诚焉。呜呼!既!明且诚,施之身,可以正百行而通神明;处之家,可以事父母而亲弟兄;游于鄕,可以睦闾里而宁讼争;行于国,可以辑群臣而子?甿;立于朝,可以上下序;㩀于天下,可以教化平。明之于诚,所恨不诚也。苟诚,水火其罔害,弥天地而必荅,岂止君臣鄕党之间乎?父子兄弟之际乎?大哉明诚也。凡百君子有明也,何不急夫诚。先师有言曰:生而知之者,上所谓自性而诚者也。又曰:学而知之者,次所谓自明而诚者也。且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夫然,则自明而诚可致也。苟致之也,与自性而诚异派而同流矣。知之者知之。

浏览 1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