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危第二十五
共 938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4 14:27
安危第二十五
安术有七,危道有六。
安术,一曰赏罚随是非,二曰祸福随善恶,三曰死生随法度;四曰有贤不肖而无爱恶;五曰有愚智而无非誉;六曰有尺寸而无意度;七曰有信而无诈。
危道:一曰斵削于绳之内;二曰斵割于法之外;三曰利人之所害;四曰乐人之所祸;五曰危人于所安;六曰所爱不亲,所恶不䟽。如此,则人失其所以乐生,而忘其所以重死。人不乐生,则人主不尊,不重死,则令不行也。
使天下皆极智能于仪表,尽力于权衡,以动则胜,以静则安。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爱身于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故社稷长立,国家久安。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故号令者,国之舟车也。安则智廉生,危则争鄙起。故安国之法,若饥而食,寒而衣,不令而自然也。先王寄理于竹帛,其道顺,故后世服令。使人去饥寒,虽贲、育不能行;废自然,虽顺道而不立。强勇之所不能行,则上不能安;上以无厌责己尽,则下对。无有则轻法。法所以为国也,而轻之,则功不立,名不成。
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乆福在国。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鹊尽巧;拂耳,则子胥不失夀安之术也。病而不忍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如此,长利不逺垂,功名不久立。
人主不自刻以尧,而责人臣以子胥,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尽如比干,则上不失,下不亡。不权其力而有田成,而幸其身尽如比干。故国不得一安。废尧舜而立桀、纣,则人不得乐所长而忧所短。失所长,则国家无功;守所短,则民不乐生。以无功御不乐生,以无功御不乐生,不可行于齐民。如此,则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
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故齐万乘也,而名实不称。上空虚于国,内不充满于名实,故臣得夺主。杀天子也,而无是非。赏于无功,使谗谀以诈伪为贵;诛于无罪,使伛以天性剖背。以诈伪是天性为非,小得胜大,
明主坚内,故不外失。失之近正,不亡于逺者无有。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使殷不遗于朝,则周不敢望秋毫于境,而况敢易位乎。
明主之道忠法,其法忠心,故临之而法,去之而思。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遗行,舜无置锥之地于后世而徳结。能立道于往名古而垂徳于万世者之谓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