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五溪居士

轻识古籍

共 932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6 18:15

答五溪居士

恍然一别,似有半月矣。信知时不待人,迅速若是。生死一事,真为大因缘也。自佛灭后二千年矣,不意亦有猛利如足下者,能几人乎?故吾为之?喜。但足下最初一念相错,不以叅学为?,先去肉髻,似为挂榜于人间,致使无处躱身,可谓不得计矣。兹者闭戸家中,似乎得宜,但于叅学甚有相妨。何也?葢此事非笔头能尽者,所以古人不惮千山万水,??访问,然后得个安乐,岂非莫大之事,不可易易言者也。予三十年畱心于此,?稍得个恍惚,承足下?问四条,此真金石之问,非时中实用,安能如是之细也?故予深畏,不敢加答,但不可违于来意,故伸管见耳。如足下所言,看话头如成二物,展转誵讹,所谓将心用心,岂非大错?且如足下作文时,一句子无下落,只有这一句子顿在目前,更有何念可以叅入?如此则足下所谓有二念者,妄心所见矣。若二处一齐放下,则冺然无用心处。到这?恰好,但不能知其利害耳。大抵此事,如担重担行路相似。若路中放下,虽有一时快乐,终不是真安乐处。若能到家,一肩放下,与彼路中放下,不啻天地之相远矣。又云:提起话头,万念都起,自心亦是纷飞之念。此所谓错认自心也。若你自心同彼纷飞者,彼纷飞之念,一一皆属前尘。你心如同念?,彼念刹那刹那不得停住,谁知不住?是知彼纷飞者,本不是心,妄认为?。良由无始失却本心,妄认缘尘,为彼动静所夺。动生烦?,静生昏沉无记。故先佛悯之,开示真心。若悟真心,则动静其由,明暗自相倾夺,虗空何?随之生灭耶?又问:此事?竟是有念上做,是无念上做?实为戏论,非得用功之实者。何也?譬如有人失于故物,昼夜追寻。如能得见,寻觅之心巳消,谁论有念无念?是知作有无推䆒者,皆戏论也。又问:万法归一,?竟有归无归?古人嗟末世学者,多?知解,等闲抛出一个铁橛子,使人咬嚼。若一念破时,一切有无得失,当念氷消,可谓到头天晓,事事分明。若少少将心计较,彼此引喻,论同论?,则穷刼不能见性也。何况更要于句中觅是非,乌可得哉?凡看话头,皆由生死不明,故起疑叅䆒。故曰:有疑有悟,不疑不悟。如世造佛,泥多佛大,非苟然者。彼念佛者,岂不曰不疑不悟乎?大丈夫汉,此事不明,更有何暇东引西喻,作是非张本?但只一个,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靠?如须弥山,其余莫教纤毫疑惑杂于其间,乆乆自有了当处,余不??。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