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卷第一百七

共 12371字,需浏览 25分钟

 ·

2024-02-04 19:05

法苑珠林卷第一百七

唐上都西明寺沙门释道世玄恽撰。

受戒篇第八十七之四

三聚部

述意。

夫十善五戒必须形受。菩萨净戒可以心成。故戒法理旷事深。在家出家平等而受。慧芽因斯以成。定水沿兹而满。必庄?于六度。璎珞乎四等。虽复栋宇未成。而基阶已广。唯斯戒本流来汉地。源始?末。中天竺沙门昙无䜟者。赍此戒经及优婆塞法。东渡流沙。撮举章条抄出戒本。凉州有道进法师者。道心超绝,慧力俊猛,流闻戒来,乃驰徃炖煌,躬自迎接。戒法既至,时无其师,于是谨依经文,自誓而受。于时凉州道俗并未之知也。既而彼寺道朗法师梦进从佛受记,又僧尼信士十有余人,咸同此梦,互相征告。俄而进还,果受斯戒。朗年德崇重,西土之望,既爱乐大乘,兼证瑞梦,心喜内充。既从进受,以为菩萨胜地超过三乘,遂屈其年腊,降为法弟。既而名德僧尼、清信士女,次第受业三千许人。凉州刺史闻进戒行,奉遵师礼,于是菩萨戒法流布京国。自尔已来,黑白依持,受者无量。愿斯甘露等雨大千。谨撰兹记录其始末耳。损益

依璎珞经云。佛言。佛子。今为诸菩萨结一切戒根本。所谓三聚戒是。佛子。受十无尽戒已。其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随行人乃至成佛。佛子。若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众生。不受是菩萨戒者。不名有情识者。畜生无异。不名为人。常离三宝海。非菩萨。非男非女。名为畜生。名为邪见人。名为外道。不近人情。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受菩萨戒者。法师先为解说。使其乐著。然后为受。又复法师能于一切国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是法师其福胜造八万四千塔,况复二人、三人,乃至百人、千人等,福报不可称量。其法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其受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又犯名菩萨,不犯名外道。以是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萨,乃至二、三、四十分,名具足受戒。是故心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六道众生受得戒者,但解语得戒不失也。

又善生经云:有二因缘失菩萨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恶心。离是二因缘,乃至他世地狱畜生饿鬼之中。终不失戒。若于后世更受菩萨戒时。不名新得。名为开示莹净。

又梵网经云。尔时智者向十方佛为受戒人唱说羯磨已。十方诸佛及诸菩萨。遥见是人。生子想弟想。咸皆?心怜愍护念。由佛菩萨遥护念故。使受戒之人功德增长,不失善根,令受戒人举身毛孔,从顶至足,如凉风入体,举身悚栗。当知受者具其戒相,冥中尔时应有十方诸佛,以正法眼见此行者有实真心。释迦牟尼佛于圣众中应唱如是言:告诸大众:彼世界中某甲国土,某甲菩萨,从某甲智者请菩萨戒。此人无师。我为作师。怜愍故。

又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唯除有七逆罪。不得受菩萨戒。五逆罪外。加杀和尚、阿阇棃、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女、婬男女、十八梵天、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金刚神、畜生、及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得受戒。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外道相异。

又云:若佛子、太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尚、阿阇黎大德、同学、同见、同行者,而菩萨反生憍心、痴心、慢心,不起迎逆礼拜,一一不如法。若欲供养时,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简德敬寻圣教,窥受万途。窃谓地持最为枢要,今且谨依撰成大辙,拟为自用,讵敢兼人。夫论受戒,唯有二种:一者弟子戒师,千里之内,七众俱是。然七众之中,比丘最上,比丘之内,又定耆㝛为胜。然耆㝛之德,复有三种:一者同法菩萨,明种性备足。二者已发愿菩萨,谓发心具足。三者有智有力,善语善说,能诵能持者,毕竟复同。葢具此三德,方堪为师。若全无此行,则不任为师。弟子者,亦具种性发心,方听受戒。

第二请师者。普贤观经云:将欲受菩萨戒,先请佛菩萨为师。请云:弟子某甲等,普及法界众生,奉请释迦如来以为和尚。奉请文殊师利菩萨为阿阇棃。奉请弥勒菩萨为教授师。奉请十方诸佛为证明师,奉请十方菩萨以为已伴。我今依大乘甚深妙义,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既请得师,是以次为听许故。欲受戒者,具修威仪,礼戒师已,应作是言:我于大德乞受菩萨戒,大德于我不惮劳者,哀愍故听许。戒师答言:好。既许可已,即教学方广摩德勒、伽论、五明论等,令知犯不犯,染污不染污。輭中上及四十二戒,亦须谙委,然后对佛为受。若先学大乘者,便许而即受,弗同此例。谓从戒师听可之后,或三年,或百日,或一日,于道埸内偏袒右肩,礼三世十方一切诸佛,礼一切大地菩萨。礼佛菩萨已,念彼诸佛,乃与菩萨三聚功德,及礼戒师,长跪曲身,作是言:唯愿大德,授我菩萨戒。作是言已,长养净心,惟在得戒,无余念也。懴悔。夫欲纳受净法,要须洗荡内心,方堪得受。凡汚心之垢,唯迷与障。迷者,谤无三宝,障者广起十恶。今教懴者,正懴此二。又依梵网经云:若教戒法师,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梨。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罪,师不与受。无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教懴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日六时诵十戒、四十八轻戒,若敬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佛来摩顶,见光蕐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懴无益,纵是现身,亦不得戒。若曾受戒,或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懴罪灭,不同七遮。又若欲受戒时,问言:现身不作七逆罪耶?不得与七逆人受戒。七逆者:一、出佛身血,二、杀父,三、杀母,四、杀和尚,五、杀阿阇梨,六、破羯磨转法轮僧,七、杀圣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不向六亲礼拜,不向鬼神礼拜,但解法师语,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瞋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犯轻垢罪。

我弟子某甲仰启十方诸佛。弟子从本际有识已来,乃至今身,或自不信三宝,或教人不信三宝,或见作随喜,或自轻慢三宝,或教人轻慢三宝,或见作随喜,或自侵损三宝,或教人侵损三宝,或见作随喜;或自杀、盗婬,或教人杀、盗婬,或见作随喜;或自?语、两舌、恶口、绮语,或教人?语、两舌、恶口、绮语,或见作随喜;或自贪、瞋痴,或教人贪、瞋、痴,或见作随喜。于此众罪不生惭愧,失菩萨戒,不自觉知,今于佛前至诚懴悔,愿众罪永断无余,志心敬礼一切诸佛受法。

此门有四:一、定其种性,二、定其发心,三、定其渐顿,四、正为受戒。第一、问言:汝某甲善男子、善女人听法。姊、法妹!汝是菩萨不?答言:是戒师。若坐若立,问者皆得。所以坐得者,为戒师老而无力故。所以立得者,为戒师少而有力故。某甲者,葢题其父母师长所制名也,非谓称其荣族。皇帝明府之号也。设称亦不发戒,但背法逐情,非重道之仪也。

第二、问:发菩萨愿不?答言:已发菩萨愿者,正是道心别名也。

第三、问其渐顿,依菩萨善戒,经云:优波离问菩萨戒法。菩萨摩诃萨成就戒法,利益众生者,先当具足学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若不具优婆塞戒,得沙弥戒者,无有是处。若不具沙弥戒,得比丘戒者,亦无是处。若不具如是三种戒者,得菩萨戒,亦无是处。譬如重楼,四级次第,不由初级至二级者。无有是处。不由二级至于三级。不由三级至于四级者。亦无是处。若依萨婆多论云。若欲受沙弥戒。先受优婆塞五戒。若欲受比丘具戒。先受沙弥十戒。如人入海从浅至深。如是入佛法大海者。亦当如是。若有难缘不得渐受者。顿受。比丘具戒者,亦得三种戒,然授者得小罪。

第四、正为受戒。戒师问:汝善男子、善女人,欲于我所受一切菩萨戒,所谓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是诸戒、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菩萨所住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不?答言。能。今言善者,止为一人。若对多人。则言某甲等。

第二、明心念受法者。若无德行之人可对受者,是行者应具威仪,至佛像前,礼佛已,互跪白云:我某甲白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及入大地诸菩萨众。我今于诸佛菩萨前。受一切菩萨戒。所谓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此诸戒。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菩萨所住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梵网经云。若从师受。不假好相。以戒师展转相承有力故。若对佛像前自誓受者。要请得好相。方得受戒。以不从师受,自无力故。要须请圣加被,若于定中,若于梦中,若于觉中,感得好相,与圣教相应者方得。若受戒者,但出自口立誓,要期受词,法用一如依师受法也。请证,

既受得戒,即须请证,先请菩萨,后请于佛。初请菩萨者,谓大地菩萨。大地者,谓种性地。解行地。乃至十地。普贤乃至贤首是也。受人互跪。戒师为起。礼于十方诸菩萨众。作是言。

我弟子某甲。仰起十方大地微尘数诸菩萨众。文殊师利金刚幢功德林菩萨等。此某甲菩萨等。在某国世界某伽蓝某像前。于我某甲所。三说受菩萨戒,我为作证三说。请诸佛者,谓十方一切诸佛,且就一教,东方善德佛乃至下方明德佛等,一切诸佛第一大师现知见觉,于一切众生现知见觉。今某甲菩萨,于某世界某伽蓝某像前,于我某甲所,三说受菩萨戒,我为作证三说。以其白故,无量诸佛,大地菩萨前,法有瑞现,或有光明,或有凉风,或有妙香。以有相现故,十方诸佛于此某甲菩萨起子想,大地菩萨起弟想。以起子想、弟想故,有慈心爱念,令此菩萨从受已后,犯即寻悔,专精念住,坚持不犯,乃至菩提终无退转,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清净。十力四无畏。三念处。三不护业。大悲不㤀法。断除诸习。一切种妙智。百四十不共法。悉皆备满。乘大慈悲。游腾十方。广度众生。不辤劳倦。一切众生。咸同此益。戒相

葢大圣度人。功唯在戒。凡论戒也。枢要有三。一在家戒。谓五戒八戒是。二出家戒。谓十戒二百五十戒是。三道俗通行戒。谓三聚戒是。然此三聚复有三种。一者戒种种性是。二者戒心。菩提心四无量是。三者戒行。六度四摄是。然此度摄。若随威仪。则名三聚。若依行位。乃称为七。若就德位。遂号七地及十三住。凡如此说。皆是戒法不同也。上来略述戒体宗要如是。自下广明。行者既受得戒已。须识戒相。知其受时。了达轻重。功能多少。并宜诵持。勿令㤀失。我菩萨戒弟子某甲。从某年月某日某时。于某师所。依地持论。受得菩萨三聚净戒。其三是何。一者、摄律仪戒,谓恶无不离,起证道行,是断德因,终成法身。止即是持,作便是犯,顺教奉修,慎而不为。二者、摄善法戒,谓善无不积,起助道行,是智德因,终成报身。作即是持,止便是犯,顺教奉修,以成行德。三者、摄众生戒,谓无生不度,起不住道行,是恩德因,终成应身,作即是持,止便是犯。摄律仪戒者,要唯有四:一者,不得为利养故,自赞毁他,无惭波罗夷;二者、不得故悭,不施前人,无惭波罗夷;三者、瞋心打骂众生,前人惭谢,不受其懴,无惭波罗夷;四者、痴心谤大乘,无惭波罗夷。此即通明三聚所离过。能离体者,谓身、口、意业、思也。摄善法戒者,善无不积,谓身口意善,及闻思、修三慧、十波罗蜜、八万四千助道行,顺教奉修,以成行德。摄众生戒者,四无量为心,四摄为行。四无量者,谓慈、悲、喜、舍,悲能㧞苦尽,慈能与乐满,喜谓庆众生,离苦究竟乐法满足。舍谓令众生行佛行处。至佛至处方生舍心。四摄为行者。谓布施爱语利益同事菩萨将欲摄物。先以财济免其形苦。次以爱语晓悟其心。令其信解。言行利摄者。依前信解。次令起行。行谓戒定慧等。令物奉修。是行利摄。同事者。修行既满,转依究竟,成就三身,同圣者所证。故地持论云。布施爱语未发心令发心。行利未成熟令成熟。同利未解脱令解脱。上来所列,令受戒者诵之。知受戒时节。依师禀教,略识持犯也。述曰。既受得戒。依经亦须识六重八重等戒。初六重者,如依优婆塞戒经云。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虽为天人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杀。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戒。尚不得暖法。况四沙门果。是名初重。如是不得偷盗。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不得邪婬。不得宣说四众所有过非。不得沽酒。若破是等戒。即失优婆塞戒。尚不得暖法。况得四沙门果。是名六重。

第二八重戒者。如依菩萨善戒经云。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六重。二者出家八重法。若犯一一重法。现在不能庄?无量无上菩提。不能令心寂静。是则名为名字菩萨。非义菩萨。是名菩萨旃陀罗也。菩萨心有上中下。若后四重下中心犯。不名为犯。若以上心恶心犯者。是名为犯。上者。所谓乐作四事。心无惭愧。不知懴悔。不见犯罪。赞破戒者。是名上恶心犯。菩萨虽犯如是四重。终不失于菩萨戒也。

若依梵网经、地持论,有受是菩萨戒,有四十二轻垢戒不得犯。且逐要略述三五,余在广文。是故经云: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此戒。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冩佛戒。木皮榖纸绢等,亦应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蕐,一切杂宝为箱,盛其戒律。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若佛子。不得畜刀仗弓箭。贩卖轻称小斗。因官刑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长养猫狸猪狗。若故养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军阵等鬭。亦不得听诸音乐杂戏摴蒱作贼使命。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贩卖男女财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吉凶呪术工巧调鹰方法。和百种毒药。都无慈心。犯轻垢罪。

若以恶心自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贩卖经律。贩卖僧尼,而菩萨见是事已,方便教化赎之。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既略识持犯,即须礼退。故地持论云:令受戒者,礼佛一拜,大地菩萨一拜。不云礼法,义准通礼三拜弥善。劝请

述曰:法师升座讫,赞呗供养时,将为大众敷演法要,藉圣加被,方得宣释,大众同时运心,请圣加被。十方凡圣说听二众,加于观心,内益胜智,外增言辩,方能识欲知根,所说无倒。又加听者,一心恭敬,无倒听闻。故阿含经偈云:听者端视如渇饮,  一心入于语义中,

闻法踊跃心悲喜,  如是之人可为说。

又同请诸佛转正法轮。十方世界应成诸佛。于念念中出兴于世越过数量。前念既尔。后念亦然。皆待请十方诸佛。十方凡圣处法界堂。咸请久住转正法轮。然诸凡圣敬人重法心至诚故。诸佛随机受请转正法轮。随者,诸佛赴机受请转法轮时。我及圣众常预劝请之流,无空过者。何以故?念念常劝请故,令诸众生闻法悟解,舍邪入正,越凡得圣。治我无始已来,教人为恶,破壊他善,夺他胜利,谤佛法僧,尘沙障业。然诸众生既闻法已,悟入得证,展转教导一切众生,尽未来际,常无断绝也。十住毗婆沙论云:

十方一切佛, 现在成道者,

我请转法轮,安乐诸众生。

十方一切佛, 若欲舍寿命,

我今头面礼, 劝请令久住。

述曰:前偈请佛转正法轮,增长智慧,治我无始已来自作教人谤法之罪。后偈请佛久住,受人供养,增长福业,治我自作教他谤佛恶业之罪。此则福智双行也。

愿令我身心。 犹如明净镜。

十方诸佛土。自在于中现。

彼一一刹海。 诸佛身充满。

谛观诸佛身。 真实无去来。

各放胜光明。微妙难思议。

照除我烦恼。 如日消?露。

得除烦恼已。 证见十方佛。

于一一佛前。劝请修供养。

身心若未尽。 劝请无休息。

复愿我身心, 犹如净法界,

一一毛孔内,流出诸佛云。

佛云难思议, 普覆众生类,

随彼所见闻, 如意受安乐。

众生界若尽,心縁界可尽,

愿我净心内, 佛出无休废。随喜窃惟我所修, 施等诸善根,

皆从法界流,是诸佛所行,

计我愚且鄙。 常应没诸恶,

何其年将暮, 得发施等心?

自庆希所得,踊跃无有量。

因见诸众生, 修行凡夫善,

乃至一弹指, 我心悉随喜。

况诸大菩萨,成诸波罗蜜,

满足诸地道, 而当不欣慕。

是故我庆恱, 稽首诸法藏,?向

罪中之大罪, 恶中之大恶。

于诸众生内,其唯我一人,

自非诸佛力, 及众生菩提,以自所作业, 望消已罪者,

㑹无如之何。是以随所作,

一切诸善根, 不敢私自计,

尽?施众生。 即复为众生,

持彼所施善,?向大菩提,

令究竟解脱。 彼既成佛已,

各以自在力, 皆共摄受我,

使行菩提道,令佛入境界,

故我于众生, 最后成正觉。

所以净身心。 顶礼大?向。发愿。

一供养愿。愿供养胜縁福田师法主。

二受持愿。愿受持胜妙正法。

三转法轮愿。愿于大集中转未曾有法轮。

四修行愿。愿如说修行一切菩萨正行。

五成熟愿。愿成熟此器世界众生三乘善根。

六承事愿。愿徃诸佛土常见诸佛。恒得敬事听受正法。

七净土愿。愿清净自土安立正法。及能修行众生。

八不离愿。愿于一切生处恒不离诸佛菩萨得同意行。

九利益愿。愿于一切生处恒作利益众生事。无有空过。

十正觉愿。愿与一切众生同得无上菩提。恒作佛事。

愿我作大地, 广长无限量,

为诸众生等,作真归依处。

凡有受用者, 成就对治道,

灭诸?想识, 生长菩提心,

甚深无障碍,受用不可尽。

愿我作大水, 具足八功德,

唯洗众生心, 烦恼诸垢秽,

悉令毕竟净,满足佛菩提。

愿我作大火, 日月诸星光,

烧竭寒氷狱, 普照暗冥国。

于彼诸众生,救摄无有余,

悉令得见道, 解脱一切过。

愿我作大风, 微密满虚空,

诸有热恼处,扇之以清凉,

惔然受安乐。 愿我作虚空,

寂然无障碍, 摄受诸众生,

一切无有余。其有受用者,

皆得二无我, 以空三昧乐,

而共相娯乐。 愿作药树王,

徧覆众生界,见闻及服药,

除病消众毒。 毒消病已除,

烦恼亦皆无。 次以真如来,

充满佛法身。愿我作饮食,

色香美味具, 于诸众生前,

一切皆示现。 随其所味乐,

一切皆满足,至于生死际,

是食尔乃消。 愿我作衣服,

轻輭色微妙, 小大随形量,

温凉称物情。等心施众生,

决定无有余, 令彼心清净,具足妙庄?。

愿我先世及以今身所种善根,以此善根施与一切无边众生,悉共?向无上菩提,令我此愿念念增长,世世所生常系在心终不㤀失,常为陀罗尼之所守护也。优劣

惟居家,持戒凡有四种:一曰下,二曰中,三曰上,四曰上上。若为现乐怖畏恶名,或为家法助随他意,或避苦役求离诸难,是为下人持戒;若为世间福乐,坚持禁戒,是为中人持戒;若为诸法无常,欲求离苦无为常乐湼槃,是为上人持戒;若为怜愍众生,专求佛道,了知诸法深观实相。不畏恶道现招胜乐。是为上上人持戒。故智度论云。下持戒者生人中。中持戒者生六欲天中。上持戒者行四禅四空定。生无色清净天中。又下清净持戒得罗汉道。中清净持戒得辟支佛道。上清净持戒得佛道。又正法念经云。若畏师持戒名下持戒。非畏师持戒名中持戒。畏恶道持戒。是名上持戒。受舍。

如大乘菩萨戒有三种。谓前三聚净戒是也。此戒受已。谓与心俱。心无后际。故戒不失。

又善戒经云。有二因縁失菩萨戒。一退菩萨心。二得增上恶心。离是二縁,乃至舍身他世、地狱、畜生,终不失戒。后若更受,不名新得,名为开示,莹净故长也。

又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云:诸大德!一心谛听!我今欲说三世诸佛菩萨成就利益一切众生功德戒。如是住菩萨戒者,即是前四波罗夷。若有犯者,不名菩萨,现身不能庄?菩提,又复不能令心寂静,是似菩萨,非实菩萨。犯有三种:有燸、中、上。若燸中心犯,是不名失;若是增上心犯,是名为失。何者是上?若犯上四,数数乐犯,心无惭耻,不自悔责,是名上犯。菩萨虽犯于上四事,不即永失,不同比丘犯于四重,即为永失。菩萨不尔。何以故?比丘犯四,更无受路。菩萨虽犯,脱可更受。是故不同。若依小乘,戒有四种:一在家五戒、八戒。二出家十戒、二百五十戒。此之四种:一受得已,谓与形俱,身存戒在,身谢戒亾,故短大乘戒也。依毗昙论云:别解脱戒舍有四种:一、作法舍。二命终舍。三断善根舍。四二形生舍。

又萨婆多论云。若受斋戒已。遇恶因縁逼欲舍戒者。不必要从出家人边舍。?得一人即成舍。述曰。若有犯戒难缘逼其犯者。宁可舍却为之。后时无过。故论云。若五戒中犯一重戒。不成受八戒。若八戒中犯一重戒,不成出家受十戒。乃至具戒亦尔。所言四重者,谓盗满五钱重处,行婬杀人,自称得圣,随犯一戒,即名犯重。于戒律中,无懴悔法。若依方等、大乘经等,方开受懴。亦有诸师不许向优婆塞等说四重者,恐成误错。若不许者,何故欲受戒前展转遣问?若舍时随对一人,前舍并得,无问道俗皆成。

问曰:受时所以要对出家人前成受,舍时对白衣亦得。

答曰:受戒欲似登山采宝,所以稍难;舍戒欲似下坂弃珠,所以甚易。

故四分律云:若有舍戒者,于佛法为死。受生则难,?死极易。舍时应云:

大德一心念!我先受得五戒为优婆,今对大德舍却,作在家白衣。后若好心发时,欲更受戒,应先懴前罪,后受亦得。颂曰:

大慈振法鼓, ?悟无明聋。

鑪冶心秽垢,防非如利锋。

护鹅不惜命, 守草养生同。

五篇遮轻重, 七聚荡心胷。

晨朝宣宝偈,夕夜䖍诚恭。

近求出苦海。 远念法身踪。

七支净三业。 五分满金容。

各愿坚固戒。净土得相逢。感应缘

齐沙门尚统。?沙门慧永。?沙门法安。?沙门昙邕。齐沙门法度。梁沙门智顺。隋沙门净业。隋沙门灵干。唐华州张法义。唐冀州夏侯均。

齐尚统师传云:汉明初,感摩腾法兰,唯有二人,初来至此,不得受具,但与道俗剃髪,被服缦条,唯受五戒、十戒而已。伏惟如来出世八年,始兴羯磨。震旦在白木条东二万七千里,开持律五人,得授大戒。自后至汉第十桓帝,一百余年内,犹用三归、五戒、十戒,迭相传授。桓帝已后,北天竺国有五西国僧,来到汉地,与大僧受具足戒:一名支法领,二名支谦,三名竺法护,四名竺道生,五名支娄䜟。其时大律未有,支法领口诵出戒本一卷、羯磨本一卷,在此流行,今时名旧羯磨。后到魏皇初三年,昙摩迦罗又译出戒律。后至元孝文世。有光律师。验旧羯磨及以戒本。文有加减多少不足。依大律本。次第刋集。现世流行。号为新羯磨。于时尼众来求受戒支。法领曰。如律所明。唯开边地五人僧受具戒。不论尼众。是时尼等辤退而还。泣泪如雨。不能自胜。后到汉末魏初,东天竺国有二比丘尼,来到长安,见比丘尼众,问曰:汝谁边受戒?尼众答曰:我到大僧所,受五戒、十戒而已。二尼叹曰:边地尼等悉未有具,为还本国,化得一十五人来,三人在雪山冻死,二人堕黑?死,余到此土,唯有十人在此。诸尼悉赴京师,与授具戒。后到呉地,亦与彼尼受具讫已,西尼思忆本乡,即附舶南海而还。及至上船,唯有七人,三人命终,来去经途十有余年。后至魏文帝三年内,勑设无遮大会,魏帝勑问:此土僧尼得戒源由,有何灵验?诸大德等咸皆不答。于时即有比丘请向西国。问圣人得戒源由。发足长安到于天竺。见一罗汉。启白震旦。僧尼得戒以不。罗汉答曰。我是小圣。不知得不。汝在此住。吾为汝上升。兠率奉问。弥勒世尊得不得来报。即便入定。向兠率天具问前事。弥勒答曰。僧尼并得戒讫。仍请灵验。弥勒即取金蕐云:若边地僧尼得戒,愿金蕐入罗汉手掌,不得莫入。发愿既讫,将蕐按手,其蕐入掌中,髙一尺影现。弥勒语曰:汝到震旦比丘所,亦当如我此法。罗汉下来,如弥勒法,以蕐按比丘手,即入掌中,髙一尺影现。瑞应既征,其时即有远方道俗,来相钦仰,求受三归五戒,乃有无数即,号为蕐手比丘。当去之时,有一十八人,自余慕住西国,或有冒渉流沙,风寒命过,唯有蕐手比丘独还汉地。当本去日,有迦毗罗神现身语蕐手曰:道路悬远,多诸险难,弟子送师至彼,来徃清吉。未到之间,魏文帝殿前有金蕐空中现。文帝问太史曰。有何变怪。太史答曰。西域正法欲来到此。不盈一月。蕐手比丘掌中金蕐来到此土。初至之日。空里金蕐即灭不现。大瑞既征。故戒福永传也。晋庐山有释慧永。姓潘。河内人也。贞素自然清心克已。言常含笑,语不伤物。躭好经典,善于讲说。蔬食布衣,卒以终岁。乐住庐山,与远同止。又别立一茅室于岭上,每欲禅思,辄徃居焉。时有至房者,并闻殊香之气。永屋中常有一虎,人或畏者,輙驱令上山。人去后,还复循伏。永尝出邑,薄晚还山,至乌桥,乌桥营主醉,骑马当道,遮永不听去。日时向晚,永以杖遥指马,马即惊走,营主倒地,永捧慰还营,因尔致疾。明晨徃寺向永悔过,永曰:非贫道本意,恐戒神为耳。白黑闻知,归心者众矣。至晋义熈十年,遇疾危笃,而专谨戒律,执志愈勤,虽枕疴苦而颜色怡恱。未尽少时忽歛衣合掌求屣欲起。如有所见。众咸惊问。答云。佛来。言终而卒。春秋八十有三。道俗在山咸闻异香。七日乃歇。

晋新阳有释法安。一名慈钦。未详何许人。是远公之弟子。善持戒行。讲说众经兼习禅业。于晋义熈年中。新阳县虎灾。县有大社。树下筑神庙。左右居民以百数人。遭虎死者。夕有一两。安尝游其县。暮投此村。民以畏虎。早闭门闾。安迳之树下。通夜坐禅。向晓闻虎负人而至。投之树北。见安如喜如惊。跳伏安前。安为说法授戒。虎踞地不动。有顷而去。旦村人追虎至树下。见安大惊。谓是神人。遂传之一县。士庶宗奉。虎灾由此而息。因改神庙。留安立寺。左右田园皆舍为众业。后欲作画像。须铜青。因不能得。夜梦见一人近其床前云。此下有铜钟。寤即掘之。果得二口。因以青成像。后以铜助远公铸佛。安后不知所终。

晋庐山有释昙邕。姓杨。关中人。形长八尺。雄武过人。南投庐山。事远为师。内外经书。多所综渉。志尚传法。不惮疲苦。乃于山之西南。别立茅宇。与弟子昙果澄思禅门。尝于一时。果梦见山神求受五戒。果曰。家师在此。可徃咨受。后少时,邕见一人著单袷衣,风姿端雅,从者三十许人,请受五戒。邕以果先梦,知是山神,乃为说法授戒。神䞋以外国匕筯礼拜。辤别,倐忽不见。后徃荆州,卒于竹林寺。齐琅瑘摄山有释法度,黄龙人。少出家,游学北土,备综众经,而专以苦节成务。宋末游于京师,髙士齐郡明僧绍,抗迹人外,隐居琅瑘之摄山。挹度清卓,待以师友之礼。及亾,舍所居为栖霞寺,请度居之。先有道士欲以寺地为馆,住者輙死。及后为寺,犹多恐动。自度居之,群妖皆息。经岁许间,忽有人马鼓角之声。俄见一人持纸名通度曰:靳尚。度前之。尚形甚都雅,羽衞亦严。致敬已,乃言:弟子王有此山七百余年,神道有法,物不得干。前诸栖托,或非真正,故死病相继,亦其命也。法师道德所归,谨舍以奉给,并愿受五戒,永结来缘。度曰:人神道殊,无容相屈。且檀越血食祭祀,此最五戒所禁。尚曰。若备门徒,輙先去杀。于是辤去。明旦度见一人送钱一万。香烛刀子。疏云。弟子靳尚奉供。至月十五日,度为设会。尚又来。同众礼拜行道。受戒而去。摄山庙巫梦神告曰。吾已受戒于度法师,祠祀勿得杀戮。由是庙同荐止菜脯而已。度尝动散寝于地。见尚从外来。以手摩头足而去。顷之复来。持一瑠璃瓯。瓯中如水以奉度。味甘而冷。度所苦即间。其征感若此。齐竟陵王子良始安王等。并遥恭以师敬。资给四事六时无阙。以齐永元二年卒于山中。春秋六十四矣。

梁山阴云门寺有释智顺,本姓徐,琅瑘临沂人。秉禁无疵,陶练众经。齐竟陵文宣王特深礼异。以天监六年卒于山寺,春秋六十一。初,顺疾甚,不食多日,一时中竟,忽索斋饮。弟子昙和以顺绝谷日久,密以半合米杂煑以进顺,顺咽而还吐,索水洗漱,语和云:汝永出云门寺。不得还住。其执节精苦皆此类也。临终之日。房内颇闻异香。亦有见天蕐天盖者。

隋终南山悟真道场释净业。汉东隋人也。精研律部博综异闻。确乎内湛令响外驰。仁寿二年被举送舍利于安州之景藏寺。初欲于十力寺置之。行至景藏寺,忽感异香满院,众共嗟怪,因而树立。将下舍利,赤光挺出,照于人物。寺重阁上闻众人行声,及徃掩捕,扄闭如初,一人不见。塔北有池,沙门净范为诸道俗受菩萨戒,乃有群鱼游跃,首皆南向,似受归相。范即乘船入水,为鱼授戒,鱼皆回头遶船,如有听受,都无有惧。业庆其遇,乃以舍利置于佛堂。先有塐菩萨一躯,不可移动,至明乃见,回首面向舍利,状?天然,一无损处。屡兴别瑞,传言不尽。大业十二年二月十八日卒于本寺,春秋五十有三。

隋西京大禅定寺道场释灵干,俗姓李氏。金城狄道人也。其立性翘仰恭摄成节。三业护持均禁遮性。仁寿二年奉勑送舍利于洛州。置塔于汉王寺。初建塔所屡放神光。风起灯灭。而通夕明亮不须灯照。又感异香从风而至。道俗通见。四月八日下舍利时。寺院之内树叶皆萎。乌鸟悲呌。及填平满还如常日。以大业八年正月二十九日卒于本寺。春秋七十有八。

唐华州郑县人张法义。年少贫野不修礼度。贞观十一年入华山伐树。遇见一僧坐岩穴中。法义便就与语。会天晦冥不能归㝛不。僧设松栢末以供食之。谓法义曰。贫道久不欲外人知。檀越出。慎勿言相见。因为说俗人多罪累。死皆恶道。至心懴悔。可以灭之。乃令净浴清净。披僧衣为懴悔。旦而别去。至十九年。法义病死。埋于野外。贫无棺椁。以杂木瘗之而稣。自推木出归家。家人惊愕。审问知活乃喜。法义自说。初有两人来取。乘空行至官府。入大门。又廵巷南行十许里。巷左右皆有官曹。门闾相对。不可胜数。法义至一曹。见官人。遥责使者曰。是华州张法义也。本限三日至。何因乃淹七日。使者云。法义家狗恶。兼有祝师祝神。见打甚困。袒而示背。背青肿。官曰。稽过多咎,与杖二十。言杖亦毕,血流洒地。官曰:将法义过录事。录事署发文书,令送付判官。判官召主典,取法义案,案簿甚多,盈一床。主典对法义前披检云:案簿多先朱勾毕,有未朱勾者,则录之:曰:贞观十一年,法义父使刈禾,义反顾张目,私骂不孝,合杖八十。始录一条,即见昔岩穴中僧来,判官起迎,问何事?僧曰:张法义是贫道弟子,其罪并懴悔讫灭除。天曹案中已勾毕,今枉追来,不合死。主典云:经懴悔者,此案勾了。至如张目骂父,虽蒙懴悔,事未勾了。僧曰:若不如此,当取案勘之,应有福利,仰判官令主典将法义过王宫东,殿宇宏壮,侍衞数千人,僧亦随至王所。王起迎僧,王曰:师当直来耶?答曰:未当。次直有弟子张法义被录来,此人㝛罪,并贫道勾讫,未合死。主典又以张目视父事过王,王曰:张目懴悔,此不合免,然师为来请,可特放七日。法义白僧曰:七日既不多,后来恐不见师,请即住随师。师曰:七日,七年也,可早去。法义固请随僧,僧因请王笔书,法义掌中作一字,又请王印印之曰:可急去,还家凭福报,后来不可见我,宜以掌印呈王,王自当放汝也。法义乃辤出,僧令送出。至其家内正黒,义不敢入,使者推之,遂活。觉在土中甚轻薄,以手推排得出。因入山就山僧修福义。掌中所印之处,文不可识,然皆为疮,终莫能愈,至今尚存。陇西王博乂与法义隣近,委之,王为临说。

夏侯均者,冀州阜城人也。显庆二年,病经四十余日,昏乱殆死。自云:被配作牛,频经苦诉。诉云:尝三度于隐师处受戒,懴悔,自省无过,何忍遣作牛身,受苦如是?均已被配磨坊,经二十日,苦使后为勘当受戒,是实不虚,始得免罪。此人生平甚有旅力,酗酒好鬬,今现断酒肉,清信贤者为隐师弟子,斋戒不绝。

法苑珠林卷第一百七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