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一百六言

轻识古籍

共 1123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2-06 01:13

第三章一百六言

真妙非声非象,实非声象,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妙非形色声听,由人不能,于元始之初,体元入妙,吸集尘象,收揽成根。耳目鼻舌,及与身意分一精明,内意纷纭,外根互运,坚温暖动驱役,四大六根。四大更接,外尘转迷,本始若能,了形相空,格去外尘,使色香味触各不縁根。见色如与盲等,嗅香如与风等,甞味如与蜡等,见触如与空等,外尘既销,则六受用根,顿然清净,净极妙敷,非象非声,见闻觉知出于根外,故极其上至大而不皦,极其下至微而不昩恍兮惚兮,杳杳冥冥,真妙妙真,视不见,听不闻。

物物自有元始,不可见,不可闻。恍惚杳冥,而非无也。故佛书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道书云:视不可见,听不可闻,离种种边,名为妙道。所谓道者,若从外入,即物非道。人所以不能知道者,盖贪色逐声,为物所转使。吾元始之妙,所谓不可见,不可闻者,迷为可见,可闻,转离本始。楞严佛问阿难言:今汝细观,从日月宫至七金山,云腾鸟飞,风动尘起,远近诸物,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若见是物,汝亦可见吾之见。若以同见,名为见吾,则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不见,吾不见之。地则自然非物,云何非汝。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由是观之,入之见色,唯我独知彼。彼自知各见其独,无同见者,如是则我之所见,彼不能见。我之所闻,彼不能闻。若以同闻,名为我闻,则我不闻。时彼应合,知彼既不知,则彼之所闻,非我闻也。味触觉知义亦如是。庄周所谓见独者其亦是欤。

元始于太妙,寂兮寥兮,绳绳兮,湛然不可名。

凡可以名,皆属名数,是二非一。唯不可名,然后为道。且道之近体,莫过于无,莫过于空,然无即与有对,空即与实对,皆堕名数,是二非一。唯不可名,然后为一。所谓一者,是无非无,是有非有,是空非空,是实非实,以至离无,离有,离空,离实,即无,即有,即空,即实,是离,非离,是即,非即,及其至也。即离俱非,名不可得,方为妙道。寂寥者,无也。绳绳者,永也。既无矣,绳绳然而不可无,虽不可无,然寂寥兮不可有,是谓无名。

元妙,神妙,真妙,道妙,天地虚妙,隂阳同妙,日月合妙,五行含妙,八卦杂妙,万物尽妙。物非道不成,真非道不立。故元得妙而元,神得妙而神,真得妙而真,道得妙而道。此所谓真非道不立。天地得妙而成,隂阳得妙而分,日月得妙而明,五行得妙而相克相生,八卦得妙而相推相荡,万物杂妙而以死以生,故曰物非道不成。

至虚至静,吾曰虚静。妙始非妙,不可得矣。妙体吾元始。

至虚极守静。万虚之极,于有无不虚。静之极,于动无不静。若吾曰虚静,即有虚静之心。遇有则不得虚,遇动即不得静。妙始非妙,妙不可得,惟体吾元始。知有无不虚,知动无不静,是谓元始之道。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