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一百六言

轻识古籍-繁体

共 1123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7 11:03

第三章一百六言

眞妙非聲非象,實非聲象,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妙非形色聲聽,由人不能,於元始之初,體元入妙,吸集塵象,收攬成根。耳目鼻舌,及與身意分一精明,内意紛紜,外根互運,堅温暖動驅役,四大六根。四大更接,外塵轉迷,本始若能,了形相空,格去外塵,使色香味觸各不縁根。見色如與盲等,嗅香如與風等,甞味如與蠟等,見觸如與空等,外塵旣銷,則六受用根,頓然清淨,淨極妙敷,非象非聲,見聞覺知出於根外,故極其上至大而不皦,極其下至微而不昩恍兮惚兮,杳杳冥冥,眞妙妙眞,視不見,聽不聞。

物物自有元始,不可見,不可聞。恍惚杳冥,而非無也。故佛書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道書云:視不可見,聽不可聞,離種種邊,名爲妙道。所謂道者,若從外入,即物非道。人所以不能知道者,蓋貪色逐聲,爲物所轉使。吾元始之妙,所謂不可見,不可聞者,迷爲可見,可聞,轉離本始。楞嚴佛問阿難言:今汝細觀,從日月宫至七金山,雲騰鳥飛,風動塵起,遠近諸物,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淨所矚。若見是物,汝亦可見吾之見。若以同見,名爲見吾,則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不見,吾不見之。地則自然非物,云何非汝。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由是觀之,入之見色,唯我獨知彼。彼自知各見其獨,無同見者,如是則我之所見,彼不能見。我之所聞,彼不能聞。若以同聞,名爲我聞,則我不聞。時彼應合,知彼旣不知,則彼之所聞,非我聞也。味觸覺知義亦如是。莊周所謂見獨者其亦是歟。

元始於太妙,寂兮寥兮,繩繩兮,湛然不可名。

凡可以名,皆屬名數,是二非一。唯不可名,然後爲道。且道之近體,莫過於無,莫過於空,然無即與有對,空即與實對,皆堕名數,是二非一。唯不可名,然後爲一。所謂一者,是無非無,是有非有,是空非空,是實非實,以至離無,離有,離空,離實,即無,即有,即空,即實,是離,非離,是即,非即,及其至也。即離俱非,名不可得,方爲妙道。寂寥者,無也。繩繩者,永也。旣無矣,繩繩然而不可無,雖不可無,然寂寥兮不可有,是謂無名。

元妙,神妙,眞妙,道妙,天地虚妙,隂陽同妙,日月合妙,五行含妙,八卦雜妙,萬物盡妙。物非道不成,眞非道不立。故元得妙而元,神得妙而神,眞得妙而眞,道得妙而道。此所謂眞非道不立。天地得妙而成,隂陽得妙而分,日月得妙而明,五行得妙而相剋相生,八卦得妙而相推相盪,萬物雜妙而以死以生,故曰物非道不成。

至虛至静,吾曰虛靜。妙始非妙,不可得矣。妙體吾元始。

至虚極守静。萬虛之極,於有無不虛。静之極,於動無不静。若吾曰虛靜,即有虚静之心。遇有則不得虚,遇動即不得靜。妙始非妙,妙不可得,惟體吾元始。知有無不虚,知動無不靜,是謂元始之道。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