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普贤观耳识二一叙悟缘起

轻识古籍

共 567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7 05:25

○二普贤观耳识二一叙悟缘起

普贤菩萨

?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巳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乗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䕶安慰令其成就,行弥法界曰普,居众伏之顶名贤,手鉴云:谓不假耳根而于意根便发耳识故曰心闻。此?一根发六识名互用自在也。然不同余圣具谈初因?则与观音无?也。若尔何得不是此界之当机耶?谓尘非根则不了别;识非根则不发生。根亲识疎,是故文殊约此以拣。又心闻之义?是真因初心绝分故拣之矣。心中发明普贤行者,言心中发明非心闻孰能知之?葢心闻不假耳根则所有知见亦不假音声而能闻之。虽从意根发耳识而所闻亦是法尘此见互用之妙。问:为以百千分身至一人处乎?为至百千处乎?荅:应至百千处也。但明于恒沙界外不遗一众生耳,故云皆至其处。手鉴云若于下显机显应,纵彼下?冥机?应,机应相赴凡有四句,展转多句如妙玄明。幽溪曰:文殊虽云

心闻徧十方生于大因力非初心方便。谓非娑婆初心方便可尔,岂有无始之终乎?故首楞严百八三昧中有分别众生诸心数法三昧。要知以耳识分别所有众生,亦有从微至著工夫,镜净明生其体自现。若与观音耳闻论同?者:一因?是初心方便。二境?乃耳根圆通。三闻?则㧞苦为先。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