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论

轻识古籍

共 425字,需浏览 1分钟

 ·

2024-02-05 05:47

伊尹论

伊尹放太甲,论者多惑其臣节,请试论之。太甲在谅隂,百官聼于伊尹,太甲不明者,盖居䘮之礼有阙,修身之行不周。伊尹训而罔念,虑不堪继统,故徙于成汤之墓,使其亲见松栢,切感慕之心,追思王业,知艰难之迹。三年之制才终,伊尹乃迎归于亳,非谓绝其大位,幽于别宫也。古之言质,故与放逐同文,亦犹君臣交相称朕,下告上亦为诏也。霍光忧昌邑王滛乱而不敢有异谋,田延年盛称伊尹废太甲以决大事,宗社之故,不得已也,本非如霍光之废昌邑也。圣人举至公于前,奸雄蹑陈迹于后,自古而然,非圣过也。魏晋之后,更相倾夺,皆引尧、舜揖譲为词,亦当罪尧舜矣。禹譲天下于益,益知天下归启,故不敢当。苟天下归益,益则为王亦无愧也。如令太甲遂失徳,天下归伊尹,伊尹复何辞哉。今天下未忘成汤,故尹复奉太甲,无伤于至公也。夫古之有天下者,一身处其忧责,亿兆蒙其富夀,天下既理,则辞之,巢由是也。天下不理则受之,汤武是也。后之人役天下以奉其故,比于骑兽不可下。歩骤之相逺如此,岂可一㮣而论哉。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