眞仙直指語録卷下
共 6077字,需浏览 13分钟
·
2023-12-07 19:19
眞仙直指語録卷下
海天秋月道人玄全子集
清和尹眞人語錄
出家人要計較心,朝日有多少惡念。不則酒色財氣是欲心,但從來愛的皆欲念,但好一物,須要捩過,自然心地容易降伏,漸得安穩。人皆言得道甚難,若修行人捩過心,冷清清地,煞易修行,不生煙火,是非人我,功行疾就。說有爲者,教門用力。說無爲者,萬緣齊斷。一物也無,時時刻刻心地下功,便是聖賢佑助。若無功行的人,聖賢不管。聖賢教静處住,不敢動處住。聖賢教動處住,不能静處住。若不論前程,汗漫過日下,稍空休了也。但一針一草,皆在聖賢。若煉心人,有自然衣,自然食,不須苦求,聖賢暗中斡運。旣是修行人,端的下功夫,聖賢不教錯了。
又云:凡有名相則有動静,有視聽則有休咎。曰白刃臨頭而不驚怖,亦不動心,若承當得過者,乃聖人之勇也。假如煩惱也,則死了也。但一向懽喜,知是自己前世中少的冤債,須要還了。
又云:自古聖人,皆從貧苦得來,不自富貴中出。凡人清貧者,學道易降心鍊魔。若富貴者學道,則淫欲心多,勝心大,自然萬兩金易銷得。若不動心,不貪不愛,不著無心,則銷不得。大凡人成則忻忻,敗則憾憾,若此兩者,戲若平等,便是了心地人也。
又云:玉陽大師主教,有人參口訣。大師曰:齊修萬行眞口訣,聚神一氣撞三關。到長春眞人掌教更别,但人要傳道,只要外積陰德,内固精神,更待說甚麽。
又云:修行人行到是處,行也得道,坐也得道,坐卧行住,皆得道全。要福但舉好心,自然易積福,福廣道自應。若供養他人亦合道,争功奪福、打勤勞亦合道,先人後己亦合道,苦己利他、遠情去欲亦合道。但常用好心便合道。只爲人不肯依,但遇箇境,觸著早昧了,怎得道應也。
又云:丹陽師父曾言:殺一百牛,不大殺一人;殺傷一百人,不大錯指一修行人。又云:箇箇只要俺說玄妙,玄妙不可說,要自悟。雖然說得,不行也不濟事。修行人非一世得了,得了道者,皆宿世有功。修行人但依師家教言、直言語録,做修行不錯了,打塵勞亦是功,接待亦是功,降心亦是功,除情去欲、看經亦是功。但有益處做,皆有功行。然今世功行未圓,來世後世聖賢接引。丹陽師父與祖師,三世曾爲伴,十世做修行,但出頭來便悟正教。累世積功累行,方可今世了達。其餘師家亦然。又云:修行人做事,全要肯心承順,便有功行。但積功行,自心不知,暗中聖賢積累。但有益處做自有功行事,到頭來全在頭上,要不辨别自有功行。若不承當,怎得有功。修行人若有妄心要求行,求行難有,皆是無心而得。但有益處舉心,自有功行,暗中聖賢不錯不能見。喻如做塵勞,常常亦要體道,休要暗了怎麽做,便得功行。或因争箇钁子,便又争箇杴子,便又競早生煙發火,折證是非,怎得有功。若修行人苦己利他,好物教人使用,歹物自己承當,但苦處、重處、難處,自己先做,功行最大,便是有道心的。人人說要傳道,道本無傳,但說傳道便是怪人,參的人亦是怪人。
又曰:萬物中惟人最靈最貴,却有千生萬死。喻如眼中觀物,爲無正主,性著於物,是物上生心謂之生。又耳内聞聲,性却逐聲,聲上生,物上却滅。又鼻聞香,性著香氣,香上生,聲上却滅。又舌嘗味,性著甘味,味上生,聞香處却滅。身好衣袂,衣袂上生,甘味上却滅。意好思慮,思慮上生,衣袂上却滅。但舉一念處爲生,絶一念處爲滅。一日十二時中無功夫,人心上千頭萬緒,縈繫其心,便是千生萬死也。若要絶生滅,但舉一念,先用覺照,照破萬緣盡是虚假,方可物境不能染住,久久行持,覺照亦忘,心上自清静,清静生無爲,無爲自然合大道矣。
又曰:師父長春眞人,轉展苦志鍊魔,惟恐無功,於山上往來搬石鍊睡。只爲福小,不能心定,自後當過二番死魔。一番浄身,自險死;一番飛石打折三根肋肢,又險死。在後屢曾病魔,撲折三番臂膊。恁般魔障不動心,越生苦志。但修行人,若有志越有魔,無志則無魔,當過一番魔,添一重福,但魔一番,心上明一番,性靈一徧。又云:山東有張先生,坐環至數載間。坐次見面前落下麻楷一莖,此上顧,至三番五番只不顧。忽一日,從承塵上落下一箇人,面前立地,長出一口氣。張先生疑身外身,遂出環來,直詣長春師父處,問參疑心。見師父禮拜訖,當面跪膝,欲言環中的境界。師父早知,言:修行人若下功,但眼裏見的都不可認。見師父也不是,見佛也不是,見神也不是,見鬼也不是,見人也不是,見龍也不是,見虎也不是,見一切天上星辰也不是,見地下一切禽獸也不是。張先生尚有疑心,只認爲身外身。又再問長生師父,言上件見的境件。長生師父問曰:你參丘哥道的言語便是,若修行人有的境界,但愛著他便是邪。一切境物中,只要不染不著,功夫到,道自應,便休疑心。張乃禮謝。
又云:出家人箇箇要參訪玄妙,每日一箇都不行。换教性兒敦厚朴實,鍊魔心地便是妙。若起一念見,要知覺念念覺回,一念不生是妙;人愛處要不愛是妙;人聞處要不聞是妙;人說古今興廢處,要不說是妙;不言是非長短是妙,不争人我是妙,不競利名是妙,苦己利益他人是妙,不犯酒色財氣是妙,忘了憂愁思慮是妙,說俗語處不說是妙,不起攀緣愛戀心是妙,永絶生烟發火心是妙,斷了取諢囂浮心是妙。但有一切舊愛境界,捩過不犯是妙。若依得此妙,便是微妙玄通,便是通玄達妙,便能通天徹地,感動聖賢。神氣沖和便是達道之人,除外更有甚麽。若依得此玄妙,何須别參。人只道更有玄妙,便要做神仙。若是此,當來這幾箇師家,於祖師處只傳玄妙便道,何須受了千辛萬苦,鍊魔心地,十二年積累功行。既做修行,要實行方可圓成。
又云:出家人但進前程,休要疑心,若有疑心的人難進。假似出家十年五載之間,曾坐坐静,也曾起立因緣,也曾接待,也曾乞飯,也曾鍊睡,也曾住山,種種皆曾爲之,因爲不見應効,便生退志,自言與俗何異?只此便是疑心,如何進得。雖然無應驗,一志前程,更休退怠,直至終年,盡心盡命,合作福合結緣處結緣,常休縱放身心,暗中積功累行,聖賢提挈。
又云:三毒者,是人貪、嗔、癡也。貪嗔癡自欲而起。三欲者,食欲、睡欲、色欲。三欲既深,六賊侵害。經云:九竅之邪,在乎三要。轉迴販骨,皆爲三尸六賊。既爲道人,須要捩過三欲。三欲旣迴,六賊三尸自易降伏。若非剛烈不能斷决,直須著力翦除。又云:一切有爲運行氣候,說些功法,都是伎倆。但有所學皆可棄,惟文書不可棄。文書只是箇照道兒,爲人心上未明,如天地昏暗,夜不能行,須要燈燭。若天地明朗,舉目直造。經者,徑也,是爲人開逕路。既心地開悟,文書亦不用。若殢著亦不是,及教門中一切緣事,亦不可著。但有所著,不能造道。如今修行人,爲疑心多,下一徧志,生一徧疑心,則是福小。若下志不了道,與不下志的一般,乾受苦。雖受苦,有般下志的人有頭畔,有盡頭,却有再悟。不下志的人没頭畔,不能再返。人只要問玄妙,却不窮究入玄妙的頭末兒,怎生入去。須要苦己利他,低下柔弱,迤漸習成。
又云:坐圜的,若贍得一二十人,自己可以錯得閑受用,若贍不得衆人,自己飯也難消化飯的。若不於難處一匙半匙求覔,却於成熟易得處喫來飽,又不降心,成群作隊,任自飄蓬,閑過日月,亦不濟事,這閑煞難消。世上人無一箇敢閑的,須要斡運營生日月也。不閑晝夜,須走一遭,這閑受人供養,煞不小事。又云:道人平等心也,不得皆有憎愛,有寵辱,有情欲,順之則喜,逆之則嗔。若到無心地分,須要有主宰,如没主人,不知覺透入别殻。人皆要得道,你試勘十二時中,一箇時辰是八刻,心還肯定麽?休得瞞心做事,如不瞞心便是道人。大道易知而難行,說怕難片時了,須要心地下功,全抛世事。即今乞化道人粧無心,却皆談話講是非,看經教論些假無心,聖賢不佑護,一箇境界來,早打不過,成風魔疾病死了的多,皆爲没福。若起因緣接待,教門用力,積得福多,聖賢提挈。
又云:昔日師家得道各有時,馬師父半路裏得,譚師父半路裏得,劉師父勾欄裏得。人皆言得道通天徹地,亦有不通處,爲功行不同,各有階基。上得一重天一重,較别見不到處,聖賢提挈。
又云:如今道人住好庵觀,引度門人,受人供養。早道有福是濁,福有盡,心清意靜。若有一時安閑,是清福無盡。打塵勞是大功,降心是大功,亦不可塵勞爲是。如逐日塵勞畢,尋箇静處坐去,心上做功夫。然不到是處,天長地久,心上漸得安閑。即今誰肯降心,都縱心做事。如人毁斥打駡,盡是送福;如。人道好稱揚自己,盡是要福。經云: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爲照了。乃陽也。但心定,行住坐卧皆是行道。如心定,有爲也是,無爲也是,如心不定處,有爲也不是,無爲也不是。又云:清静經是人修行之要妙。若以有相解之,入去不得;若以有爲解之,亦入去不得;若以無相求之,便入去得。言說不得處是大道,最爲上乘人。無心是第一著,若與心相競費力,以法治心,是有爲之法。以道治國治身,乃無爲之道也。
又云:修行人不喫著好的,更不生烟發火,是積福;如要好的喫著,更生烟發火,辯證是非,動人心,是散福。如將自己錢物都使了,若衆人羨愛,與本人增福,福廣則安和也。夫三欲者,食欲、睡欲、色欲之中,食欲爲根。喫得飽則昏睡多起色心。止可喫二三分飯,氣候自然順當也。俺在東州時,少的先生三百衆,後逢官魔留得三箇。如今年少的,多有一志不退,都是有福的。
又經云: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塵垢盡時光始現,心法相悟即眞人。只言坐是道,假如身坐心被物轉了,至如打塵勞斡運,早不如心定,行住坐卧皆是道。只要心不動。世人譬如一箇銚子,兩箇耳,一箇觜兒,權將使用,或一日打破,復入鑪中鍊成金汁,匠手隨模鑄成器物,你此時怎言我是銚子。若一日眼光落地,望後世再得人身做,决難。若不降心,喫一齋消不得。若心清意静不動,天下人供養也消得。
又云:長春師父言:覷那幾箇師家,福慧相貌皆勝自己,遂發心下三年志,要鍊心如寒灰,下十年志,心上越整理不下。自知福小,再加志,著一對麻鞋,繫了却解,解了却繫,每夜走至十七八遭,不教昏了性子。後習至五十日不動心,眞心常明,便似箇水晶塔子。或一日却倒了更起念,師父啼哭,自是福淺。後長安統軍請齋,至夜走失三番,師父自知福小,不能了道,經天魔又五帝大魔,飛石打折三根肋肢,亦不動心。後至聖賢,聞空中人言:你二月十五日得道。至十一日早别通天徹地,觀見天地山河,如同指掌。
又云:俺曾計較,一日十二時中,初時八箇時辰不教昏,後至九箇時辰,外有兩箇時辰,須當不過,不敢放令自在,昏些少。恁般過日月,自後七八日全不合眼,只喫二三分飯。雖煉睡,亦煉心,若不煉心不濟事。馬師父云:稍令自在神丹露,略放寬容玉性枯。又云:馬師父云仙有四等,鬼仙、人仙、地仙、神仙,皆有宿緣。如去後或居十洲三島,名山洞府,隨功行安排。功大者升爲天官,功小者或五六百年、二三千年,再來人世上積功累行。便無功行,一志清静,到頭亦有歸止處。布施供養,結緣造福,有爲功德,乃得人天之果,却輪轉也。
又曰:修行人有言無罪福的,若十二時中不起凡心,方可無罪福。有爲者但有微行,不可積無者,但心上有米顆來塵事,速當翦除。心若不動則神定,神定則氣和。三年不漏下丹結,六年不漏中丹結,亦在人九年不漏大丹結,無福不能成。
眞人云:俺初在家,見天下人過。修行人有大忌,見他過,莫爲他人,和自己壞了。一切萬事皆是數,須要般般放下。有大過者,有不及者。聦明人多馳騁,可以伏藏;淳朴人多執著,可以迴轉。凡修行之功行,更是穩坐。昔日坐環先生,一日十二時中,不敢放令自在,如囚人一般。如别人言,自己要不言;别人是非,自己要不是非;别人觀色,自己要不觀色。須要般般打破,此乃是最上乘一著。至如粧㸃假無心,也勝如有心的。學道假除假,修眞空煉室,本源歸一處,明月與清風。
又云:飽諳世事慵開口,會盡人間只㸃頭。若是更和頭不㸃,也無煩惱也無愁。
又云:師黙念經,不吹火,恐損神氣參聖争西南上卑位,坐則争近下容易處,都依得。纔觸著,又早生烟發火,呌喚却不損神氣。
修行人爲不養父母,更不爲國家用力,乃無用之人,消他天地間有用之物。不得因此麻衣紙襖,乞化殘餘,食用世間無用之物,便不了道,亦没罪業。若受人供養,如不了道,須索還他口債,如人氣力盡,行不得。若相救助者是一功一行,更不動心。守道三年,聖賢盡知。修行人若没心,易過日,功行都有也。人則爲心静處却思閙處,鬧處却思静處。俺當時終日忘言,人道俺高傲。若求富貴,與人争名利的人,則是高傲。俺終日忘言而守道,心上清静的人,如伯夷、叔齊、許由、巢父一般,便無功行也好。俺持一志清貧,教門事大。
修行人打熬睡眠,若物上心肯休歇,更事又不愛,飯食減少,心上輕快,自然睡少,容易打熬,便又些少昏,也不妨事。若物物頭頭愛著,更要好的吃著,不減飯食,推在這相也睡,推在那相也睡,便坐些也不濟事。如不睡是志,往前有進境界。别也有一等人,言你坐箇甚,是捏怪。爲他進不得,是没道心。
古人云:禽死因毛翠,龜亡爲殻靈。不如無用物,安穩過平生。又云:夫嬰兒之始生,受得一㸃靈光,本無罪福、無喜怒、無寵辱、無是非,被先有之人,教得争高競下,是非人我,便是昧了。得悟之人除去情欲,返朴還淳,一志保䕶眞氣靈光,心於存道,雖然無功行,來來往往作箇靈明之神。
又云:性要養成容易,養多則功多,養少則功少。如何是養?只要不動心。修行人若識心見性,易過日;如不識心見性,逐日心上煞受苦。修行人不論心地,却論甚麽?最爲上根人行的,爲人不悟不行。聖賢慈悲,恐隨了人,教打勤勞、接待供養,苦己利他,柔弱低下,不教空過日。積德作福,福廣則自然心地安和也。
丹陽師父爲慈悲上,直指人心地下功,全抛世事。此最上根人行的。修行人都有初志,十年之外都縱心,向有中尋有,尋不著,向空中尋,又尋不著。但降心有始有終,更待尋箇甚麽。大凡性兒在脚,頭上脚上,無見眼前的,不見眼後的。一性徧滿十方,一體同觀,若著的盡是邊徼,要活潑潑地。三年不漏下丹結,目有光明。六年不漏中丹結,出得陽神。九年不漏大丹結,飛騰自在。皆不出寂滅,性性中隨飲啄,六般神用空不空。又云: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棄有著無病亦然,猶如避溺而入火。
凡打塵勞,須消了逐日飲膳。如不打塵勞,更不降心,欠下口債。如揺不動,修心煉性,暗積功行,柔弱低下亦然。如用心打塵勞,要福設如化飯,要辦道,設修行人見人布施懽喜,見人將自己財帛煩惱。那的是逐日降煉性處,自己幻身尚不屬我,惟一㸃兒眞性是自己的。如有緣行緣,如無緣坐地養道去。釋典云: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明色非色。人爲六根妄動而不能神。六根者,眼不妄視,耳不妄聽,鼻不妄聞香臭,舌不妄嗜滋味,身不妄貪細滑,意不妄遊思慮,一心不動,物物頭頭左右護持,不傷自己眞性。人爲六處走失,把捉不住。若不走失則神聚,神聚則氣聚,氣聚則命自保,能成大丹。
閑人心閑,最好道心堅固,打塵勞一志,盡心一同;化飯一志,盡心亦同,作道士一志,盡心亦同,只爲心有千差萬别,教人接待,爲心好則有福,積儹稻粮,教過往人喫;種些蔬菜,教過往人喫;栽幾箇樹,樹下教過往人歇,則是儹福。亦不如希心養道爲難行,教人接待,接待亦好。昔日大都裏有箇菜園陳,也說不得玄妙,也看不得經書,也無私無典,師父曾提挈上天。
眞仙直指語録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