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先生文集卷第十二

轻识古籍-繁体

共 94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7 06:54

梅溪先生文集卷第十二

禹論

堯舜禹皆聖人也,惟其傳賢傳子之不同,而後世不能無異論也。自孟子之前,人皆以爲禹徳衰,故不傳扵賢而傳扵子。萬章以是發問,孟子辯其不然,曰: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然後學者以傳賢與子一本扵天,而無有以議禹也。至韓子作禹對,而其說又不然,曰:堯舜之傳賢也,欲天下之得所也。禹之傳子也,憂後世争之之亂也。堯舜之利民也大,禹之慮民也深。且謂孟子求其說而不得,又從而為之辭。近世善議論者。莫如蘇子。蘇子之言曰。今夫人之愛其子,是天下之通義也。有得焉而思與其子孫。人情之所皆然也。堯舜之傳賢,是不得已,而禹之傳子,盖聖人之不喜異也。自萬章之問至蘇子之辯,其說有四,然而聖人至公之心,卒未明焉。以爲徳衰而傳子者,是以迹論聖人,其說也固陋矣,而孟子歸之於天下,亦未免乎不通也。堯之傳舜,舜之傳禹之傳子,其大計固巳定扵,生前不待身死之後。始聽天命人心之自歸也。謂舜禹避朱均而益避啓者。其說盖亦不經矣。韓子以爲憂後世。蘇子以為不為異。韓子之言也近正。蘇子之言也近人情。然皆未得夫聖人之心者。盖聖人以天下為公噐。其視賢扵子一也。賢可傳而傳。不以傳賢為踈,而害天下之公噐;子可傳而傳,不以傳子為?,而有慊扵心也。昔吾夫子以大道而傳之學者,夫以人情論之,夫子豈不??其子哉?然而過庭之訓,止扵詩、禮。陳亢始以異聞為問,卒以君子逺其子爲喜。亢以?心量聖人,而其問與喜皆不然也。夫子嘗謂才不才亦各言其子者。人之情也。至扵所欲傳道之心。視回與鯉一也。堅髙之妙在回。而詩禮之外無以吿鯉者。豈親門人而逺其子哉。使回如鯉。鯉如回。則詩禮之訓在彼。而堅髙之妙在此矣。道與天下皆公。噐所以傳道與天下者,不以賢與子而二其心,然後為大聖人。堯、舜、禹之傳天下,如吾夫子之傳道。堯舜非逺其子,禹非親之也。民之所安,吾從而與之,不知傳賢之為遜天下,傳子之為世吾家,尚何不得已與懼夫為異也哉。若夫憂後世争之之亂而以之傳子者,固可以為天下後世法矣。原其所以傳之之心。出扵以天下為公。而視賢與子為一。無有不得巳與懼夫為異之事。亦非有憂之慮之之心而委曲為之計也。愛其子而?有與之者。人之情憂後世而為之計者。君子之法。不以親踈内外。二其心者,聖人至公大同之道。知此三者之說,然後知堯、舜、禹之不二其心,而傳賢與子一也。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