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喬介夫書

共 466字,需浏览 1分钟

 ·

2023-12-09 00:00

答喬介夫書

䝉諭爲賢尊侍講公作表誌或家傳,以鄙意裁之,第可記開海口始末,而以侍講公奏對車邏河事及四不可之議附焉,傳誌非所宜也。蓋諸體之文,各有義法,表誌尺幅甚狹,而詳載本議,則擁腫而不中繩墨。若約略翦截,俾情事不詳,則後之人無所取鑒,而當日忘身家以排廷議之義,亦不可得而見矣。國語載齊姜語。晉公子重耳,凡數百言,而春秋傳以兩言代之,蓋一國之語可詳也。傳春秋總重耳出亡之迹,而獨詳於此,則義無取。今試以姜語備入傳中,其前後尙能自運掉乎?世傳國語,亦邱明所述,觀此可得其營度爲文之意也。家傳非古也,必阨窮隱約,國史所不列,文章之士乃私錄而傳之。獨宋范文正公、范蜀公有家傳,而爲之者張唐英、司馬温公耳。此兩人故非文家,於文律或未審。若八家,則無爲達官私立傳者。韓退之傳陸贄、陽城載順宗實錄,順宗在位未踰年,而以贄與城之傳附焉,非所安也。而退之以附焉者,以附實錄之不安尙,不若入私集之必不可也。以是裁之,車邏河議必附載開海口語中,以俟史氏之採擇,於義法乃安。凡此類,唐宋雜家多不講,有明諸公亦習而不察。足下審思而詳論之,則知非僕之臆說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