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伯柔序

共 681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7 22:54

送陳伯柔序

伯衡弱冠讀?文靖公送陳伯柔逰金陵序,見其稱陳君超邁不群,慨然有志程伯子之學,心?異之。後十有七年,忝被徵来南京,適陳君官中書典籖,始得胥㑹。於是君齒長二十四年,旦至南京已一年,不以伯衡晚至後生辱與爲忘年交,乃知君爲吳文正公之高弟。弟子其學䔍實而閡愽,其文融暢而淵永,信乎稱其人焉。旣而出佐諸暨,承兵革之餘,而能不大聲色以舉庻務,耄倪有所攸頼,於戯明躰而適用,陳君其庻幾乎哉!君在諸暨,且滿三載,以例来朝。吏部疇其庸用進秩之律,將超遷之,而君引年辭歸。禮部以議禮留之,又辭;翰林以舘職薦之,又辭。執政矜其志,不欲重煩以政,乃聞諸   天子,俾歸田里,以彰 朝廷佚老之意。時之大夫士莫不高其風,而伯衡深有望焉。君臨川人也。臨川。陸文安公鄉郡也。昔文安與朱文公並起於一時,其自任以聖賢之道則同,而其學有不同焉者。雖以鵝湖白鹿有㑹。終莫能定于一。其後文公之學。天下咸宗師之。而文安之學。獨行於臨川四明畨昜。自夫前代設科取士。一用文公之説。學者往徃。徇時以希寵。而文安之學。雖三郡之士。亦莫之或講矣。先儒有云。文公以道問學爲主。文安以尊德性爲主。夫道問學、尊德性,二者如之何其可偏廢也?則文安之學,豈不在所當講乎?是以文正、學統、學基之篇作焉。去短集長,眞知允蹈,亦惟後來是望。陳君生文安之鄉,登文正之門,有志乎程伯子之學,師友淵源之所自,固習聞而素講者也。觀其進不苟同,退不苟異,其學之所至,豈不較然矣乎!我 國家方建學立師,丕變士習,然則推所承傳者以淑諸人,君安得苟辭哉?伯衡辱交最深,故於君之歸也,不以衆人之髙之者爲君羡。竊以鄉學有不可廢者,致属望焉。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