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

共 5696字,需浏览 12分钟

 ·

2023-12-06 12:35

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

道者,謂太初也,太初者,道之初也,初時爲精,其炁赤盛,即爲光明,名之太陽,又曰元陽子丹,丹復變化,即爲道君,故曰道之初。蔵在太素之中,即爲一也。太素者,人之素也,謂赤氣初變爲黄氣,名曰中和,中和變爲老君,又爲神君,故曰黄神,來入骨肉形中,成爲人也,故曰人之素蔵在太始之中,此即爲二也。太始者,氣之始也,謂黄氣復變爲白氣,白氣者,水之精也,名太陰,變爲太和君,水出白氣,故曰氣之始也,此即爲三氣也。夫三始之相包也,氣包神,神包精,故曰白包黄,黄包赤,赤包三,三包一,三一混合,名曰混沌,故老君曰:一生二,三生三,三生萬物,又曰混沌若雞子,此之謂也。

夫人形者,主包含此三一,故曰三生,又曰三精,又曰三形,元包含神,神得氣乃生,能使者其形,安止其氣,如此三事,當相生成。

夫道爲三一者,謂虛無空,空者白也,白包無,無者黄也,黄包赤,赤爲虛,何爲虛?虛者精,光明明而無形質,?若日月及火,其精明然,而無有形質,故爲虛,何謂無?無者炁也,炁有形可見,無質可得,故爲無。何謂空?空者,未有天地山川,左顧右視,蕩蕩漭漭,無所障礙,無有邊際,但洞白無所見,無以聞,道自然從其中生,譬若琴瑟鼓蕭之說,以其中空,故出聲音,是以聖人作經誡後賢者,欲使守道,空虛其心,關閉其耳目,不復有所念,若有所念思想者,不能得自然之道也。所以者何?道未變爲神時,無端無緒,無心無意,都無欲澹洎,不動不摇,及變爲神明,神者,外其光明,多所照見,使有心意,諸欲因生,更亂本真。或曰思想不能復還反于道,便入五道,無有休息時。何謂五道?一道者,神上天爲天神,二道者,神入骨肉形爲人神,三道者,神入禽獸爲禽獸神,四道者,神入薜荔者,餓鬼名也,五道者,神入泥黎者,地獄名也,神有罪過入泥黎中考。如此五道,各有刼壽歲月,是以賢者學道,當曉知虛無自然,守虛無者,得自然之道,不復上天也,常在世間,變化見死生,爲世人師。守神者,能練骨肉形爲真人,屬天官,當飛上天,此謂自然也。守氣者,能含陰陽之氣,以生毛羽,得飛仙道,名曰小自然,故神有廣狹,知有淺深,明有大小,由是言之,學道讚誦聖文,尋逐明師,開鮮愚?也。

夫守道之法,當熟讀諸經,還自思惟我身神本從道生,道者清靜,都無所有,乃變爲神明,便見光明,便生心意,出諸智慧。智慧者,謂五欲六情,五欲者,謂耳欲聲,便迷塞不能止,目欲色,便淫亂發狂,鼻欲香,便散其精神,口欲味,便受罪扵網羅,心欲愛憎,便偏邪失正平,凡此五欲爲惑亂覆盖。六情者,謂形識知痛痒,欲得細滑,耳聞聲,心樂之,目見色,心欲之,鼻聞香,心逐臭,口得味,心便喜,身得細滑衣被,心便利之,得所愛,心便悅之,坐此六情以喪,故復名六情喪人神,但坐此六情所牽引,迷亂淫邪垢濁闇蔽,使神明不暢達,便有肉人不能識别,聽視不聦明,情志閉塞,皆坐此五欲六情之所惑亂,受罪展轉入五道生死,無有休息時。以是故,當熟自思此意,其神本自清淨,無此情欲,但思念此意,諸欲便自然斷止,斷止便得垢濁盡素,垢濁盡素,便爲清凈,便明見道與道合,便能聽視無方,變化無常。人若復不解此意,且聽吾說,譬如此類若鏡,其師本作鏡時,極令清明,至於人買鏡持歸,不肯護之,至使令宜無所光照,乃復令摩鏡師以藥摩之,乃復正明,以明能見人形影。人神亦如此。神本從道生,道者清凈,故神本自清凈,而使以情欲迷惑,䧟於闇?,其鏡冥者,藥摩之便明,人神以欲自蔽?者,亦當以經法自摩,諸欲乃得自然斷止,而復清凈,乃有所見。又若天新雨之水皆擾濁,若收此水置一器中,初時水尚渾濁,無所照見,乆乆稍自澄清便明,明便可扵其中照見形影,人神以諸欲亂時如此濁水,人能斷此情欲者,如澄清水,諸欲斷,便自然清凈澄明,明便爲得道,當曉知其本者,諸欲便自然斷,其餘外道,不曉知其本清凈,而反常相教斷情欲。

夫情欲非有形質也,來化無時,不效有形之物可得斷截,使不復生,此神情欲思想出生無時,不可見知,不可預防,遏不得斷截,不效懸懸之緒可得寄絶,不効草木可得破碎,不効光明可得障敝,不効水泉可得壅遏,故神無形,呼吸之間,丹㳅萬封,以是故,不可得斷絶。但曉知其本清凈無欲,自然斷止,而不曉知其本,强欲自斷,情欲終不能斷絶之,譬如斷樹木使不生,當握出其根本,根本已出,便不復生,癡人不曉之,而但齊地斫之,其根續生如故。人不曉情欲之本,而强斷絶其末,如此,情欲絶不斷也,會復生如故,外道家不曉人神本清凈,而反入室,强塞耳目斷情欲,不知情欲本在扵心意,心意者神也,神無形,徃來無時,情欲從念中生出,生出無時,以無形故,不得斷絶,但當曉知其本,自當斷止其意不復生,爲道當熟明此意,若不明之此,但自勞傷其精神耳。

夫爲道旣知此情欲,當復解知道德經行之法。

夫道者,謂道路也,經者,謂徑路也,行者,謂行步也,德者,謂爲善之功德也,法者,謂有成道經可修讀而得道也,謂有成道路之徑可隨而行之。

夫有德之人,念施行諸善行者,謂舉足從徑行,乃得太道,此欲賢者因經法思念十善,施行功德,功德已行爲得道,譬如舉足,因成人徑,行步以前,當得大道,假令人堅坐在家,殊不行步,何時得道,賢者若不思經法,施行功德,何能得道乎!人爲道,但守不一移,而不作功德,譬若人生在家,未嘗出入,不能見道路也,愚者雖守道,不作功德,亦不能得道也。故老君作道經,復作德經,使忠信者奉行之,假令但守道便可得遂,聖人但作一言之訣,何須並作諸經云耶?

夫道得三乃成,故言三合成德,自不滿三,諸事不成。

夫三者,謂道德人也,人爲一,當行功德,功德爲二,功德行,乃爲道,道爲三,如此人入道德,三事合乃可得,若有人但作功德,不曉道,而無功德,亦不得道也,若但有道德而無人,人亦不得道也。譬若重穀投種土中,不得水潤,何能生乎,譬若人酒,有麴有米而無水,何猶成酒乎,譬若有君臣而無民,當何宰牧乎,譬若有火有水,而無穀食,人當何以自活乎,譬若有車有馬,而無人御之,何能自隨行乎,如此譬喻,皆得三乃能成道。

夫道者,有三三一,爲三一,爲三皇,爲三神,爲三太一。三太一,謂上太一,中太一,下太一。爲三元,其三元各自有三三一,如此三三之一爲九一。故有九宫,從一始到九終,九陽氣,從十月冬至始,生黄泉之下,到新年六月更終,從十月到六月,合爲九月,陽氣便終,故陽數九,故言九天子午亦數,爲道當知此九一之變化,始終之上下。

大人形體爲一,神爲二,炁爲三,此三三一乃成人。又神爲一,炁爲二,精爲三,此三三一乃復成神。又天爲一,地爲二,人爲三,此三三一乃復成道德天地之本。三一者,謂虛爲一,虛中有自然已立身也,亦道君,亦元陽子丹也,亦貴人也。亦神人也,其左方之一者,亦天也,亦日也,亦父也,亦陽也,亦得也,亦師也,亦魂也,爲人主,作政也。其右方之一者,亦地也,亦月也,一母也,亦陰也,亦形也,亦司命鬼,爲邪爲魔,主爲人作邪惡,賢者當曉了此三三一,分别善惡邪正,覺知此者,便能得道。

夫道當曉知此左右之一,善惡之教,中央之一,正自我身神者,即道子也,左右之一,輔相我爲善惡,左方之一,日日關告我爲善,其功德日日盛强,便爲正道,右方之一,不能復持,邪事反戾我也,不能使我爲惡也,右方之一,日日教告我爲惡事,牽引我惡,日日深大,便繫屬邪,右方之一,此爲屬邪,日與惡通,賢者爲道,但曉知其道,而不作功德,便當屬邪,不能自出扵邪部界,邪則日月迷亂,入便暗?怒作妄語,邪精邪鬼神日來附近人,賢者不曉此邪,而强爲靜閑塞耳目,欲斷情欲,此諸邪鬼便奸亂人,又爲人造作邪念,前念適滅,後念復起,如此之間,無有解已。若有功德之人,至扵靜時,便爲左方之一,不能持邪事來干亂人也,以是言之,無功德之人,而强靜欲斷情欲,則終爲邪所亂,情欲不得定也。

夫自然有三,法守太虛,無謂高學功德之人,解道根元,深洞微妙,曉知三元九一之變化,玄中之玄,始祖無中之無極道,知其所始,見其所終,天地人物,皆各有形,物旣有形,故有成散死生,精神無形,展轉變化,故無止,故曰常在,不惑世所聞,不迷世所知,能知之明覽虛無之自然,故澹泊無憂喜,情欲不能傾。所以者何?此人但曉解其本,故不惑其末,但爲與人並有内形耳,智慧無窮極,此乃爲虛無也。亦從學而知之,非有素自然也,其靜守道時,當少食,正閉耳目,還神光明著絳宫,絶去諸念,不得强有所視思想也,乆乆喘息,稍㣲,從是以徃,不復自覺喘息,泊然不自知有身無身,從是以徃,爲得定道之門。道者虛也,當尓之時,神在天上虛無中,左顧右視,但皓然正白,中無所見,有狀如雨雪時,四向樹亦白,山亦白,地亦白,一切都白,皆無所見,所以者何?神出天上,前向視不復見日月星宿,山川河海,如此爲復命返道,還入虛無也,若得是,當下視,乃見天下諸事,便當迴心念師言,爲道當濟度天下,但見是念故,便止前所見白,更?神,便來還形中,不如此者,神便入道中,散形與道合,便爲天下骨肉形,便蹌辟,故老君曰:知白守黑爲天下式。謂神還形中,長在天下爲人道師,是謂大虛無之自然也。

夫守中自然之法,不能曉知天地人物所從出,不能知道之根源變化所由縁,不能及不能知空虛之事,其所見聞,心便疑惑恠之,且迴然不知道獨坐無能生扵自然,直受師言,告身中道云,言當守神者,亦當除情欲,閉塞耳目,還神絳宫,下視崑崙山,或有教令將神昇崑崙山,視其上,想其見中黄道君,始時相見,乆而見之,乆乆悉見諸神與神語言,講說天上事,無復有世俗之念,身中骨腦血日變成萬神盛强,共舉身而上天受籙署,不得下在人間,此謂真人道也,名曰中虛無之自然也。

夫守小虛無自然之法,亦當除去情欲,閉塞耳目,還神絳宫,下視崑崙山,和合天地日月陰陽,雌雄魂?之精炁,以養真人,以吾身陰陽炁凝,精骨潤光,便生毛羽,飛上五山,時有奉使,按行民間,亦不得乆止也,此謂小虛無自然也。

夫從此太虛無、中虛無、小虛無以下,便有爲之法,及虛無也。夫有爲者,謂歷蔵導引動作諸氣,飛丹合藥,吞符跪拜,帶印禁忌,隨日時王相,醮祭名號精靈,使人解占候,此謂有爲,不能知道,何所謂也,亦有得仙,亦有住年,亦有得尸解,從此已下,便爲鬼道,非得長生也。

夫得大虛無自然之道者,不屬天,但屬道君耳,便能散形與道合能變化,聽視無方,所在作爲,欲得此道者,當行道教化,作功德,奉行經誡,平等其心,無所貪著,無親無踈,一心等之,如天如地,不得殺生。所以者何?

夫蜎飛蠕動之類,道皆形之大虛無象,有曉道而殺生者爲害,是以禁之。其守中自然者,爲守中神尚,頗有殺生,所以者何?神有虛無,所以有虛形,故有食有殺生祀祭,道無有,故無祭祀,不殺生。

夫得道者,但能已得,夫人耳目,聽有聲之聲,見有形之形,不能聽視無形無聲也,所以者何?神赤赤者,陽陽者,离离爲日爲目,但能見前,不能見後,亦不能見頭上,日者天目也,但能照天内,不能照天外也,亦不能照覆?之中,是以得神道上天者,但能以天耳。

夫道耳目所聽視,無前無後,無覆冥無障蔽,洞徹見無數天下事,能聽無聲之聲,能見無形之形。

夫作仙道者,當故持天耳目聽視,乃能有所見,假令不故持天耳目聽視,但獨見目前事,所以者何?仙人持骨肉去故。

夫欲知神,何以養象,神赤但有光,爲虛形,譬若鏡中水中所見景,是爲無所有,其所治止,常在天上爲生君,其壽有劫數,終不得在人間也,其天上壽續盡,當復入五道,更形生死如故耳,或時壽盡,取道便滅矣。

夫真人者,有形景,屬天爲更,壽歲有萬數,治天上,時時有奉使人間,天上壽盡,便或上輔神人,則不入五道中,受形生死矣。

夫守大虛無得自然之道,住身天上,刼有千數,壽盡變化滅神亦盡,神續入五道中,受形生死如故,天神都無死生也,但轉展在五道耳,唯有朕兆,常知智神,譬如火滅,無所復有,故取道夫爲道所已,神有滅盡者何?此皆道人爲不曉,知道本空靜,專心守空便著空,使人空滅盡。

夫守神之人,不能知曉道本空靜,但自信有,不信無,以故自守神爲守有,爲著不還道,何以故?神展轉入五道中,無有滅盡時,唯有善譬,最爲功覺,有曉了知道本空靜,亦不守有,亦不守無,亦不念實,亦不念空,遍在三界中間,有慈哀之心,欲度脫勤苦者,不肯入空取道,因是乃有功德,便自然之道無有壽也,亦不復入五道,生死亦不滅盡常在,乆後功滿,當補道君。賢者爲道,當熟解此意,當知優劣各有所致到,賢者學道,若知枝末,自謂深足,不肯復講問,窮究淵深,是不知道,乃獨各自用有所致深淺微妙不齊等,聞仙便呼得道,賢者學道,譬若上山下視,言獨是高徑,住上至頂,乃復前有高處,住上高頂,直復見前有高高處,學道亦如此,從小師學道,得至中師,見大師乃知道根元,以是言之,學不可呼爲足也,當努力求明師,爲道切苦,言尓等何不取大道乎,而扵小道止,是闇?淺近哉。

夫賢者學道,不廣聞深見,更閱衆師者,此人學不足言也。

夫日月不高,所照不逺,江海不廣,不能含納,出名寶學之人,譬若陂中魚,遊到池四塞之下,可謂窮盡天下之水,終日終夜,不能學大水之魚交會語言,不知外乃有江湖淮濟、河海恒溺之水也。譬若深山中有癡人,從生至老,不行出入,無所見聞,安之外方人士之學問,尊卑差序,車馬衣服鮮綺甘香乎?譬若學經書之人,但聞天下九州共一天子,云言四邊但有夷狄,以謂天地界際,極盡於此,安能知其外復何等有乎?學道亦如此,從師受道,以謂盡扵此,安能知其學道修行,書不能記載也。

夫學仙道,目謂爲足,定得飛仙上天,乃自知道不及真人也,學真人道,亦自謂爲足,定得真人,乃自知道不及神人也,學神人道,亦自謂爲足,定得神人,乃自知不及大道也。學得大道之中,當復有尊卑者,謂知不等也,是以言之學,學無有極,天下神尚後行,從君學道,何況内政滅神,光明變化,各有所主,有所入,各有所政。

夫爲大虛無之道,得無象無聲,教無思想都無識念之欲,守時亦法教道,不得取景夢候效也,或時神相見,尚不得與神共語言,所以者何,或有邪神來試人,此處無象,自然求道不求神也,略小取大,故可得自然故。

老君曰:有光而不曜,謂欲養其光明,至扵徹視,不欲小電曜光精,獨與一神相見也,如此不能悉見天下之事矣。

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