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修行第六
共 4188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3-12-06 02:59
正修行第六
途二
修止觀者,有二種:一者、於坐中修,二者、歷緣對境修。
一、於坐中修止觀者,於四威儀中,亦乃皆得;然學道者坐爲勝,故先約坐以明止觀。畧出五意不同:
一、對治初心麄亂修止觀,所謂:行者初坐禪時,心麄亂故,應當修止以除破之。止若不破,?應修觀。故云對破初心麄亂修止觀。
今明修止觀有二意:
一者、修止,自有三種:一者、繫緣守境止,所謂繫心?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故。經云:“繫心不放?。亦如猿著鎻。”二者、制心止,所謂隨心所起?便制之,不令馳散。故經云:“此五根者,心爲其主;是故汝等,當好止心。”此二種皆是事相,不須分别。三者、體眞止,所謂隨心所?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心息,故名爲止。如經中說云:
“一切諸法中,因緣空無主。
悉心達本源,故號爲沙門。”
行者於初坐禪時,隨心所?一切諸法,??不住,雖用如上體眞止,而妄?不息,當反觀所起之心,過去巳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三際窮之,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則無有心。若無有心,則一切法皆無。行者雖觀心不住,皆無所有,而非無刹那任運覺知?起。又,觀此心?,以內有六根、外有六塵,根塵相對,故有識生;根塵未對,識本無生。觀生如是,觀滅亦然,生滅名字,但是假立。生滅心滅,寂滅現前,了無所得,是所謂?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起信論云:“若心馳散,?當攝來住於正?。是正?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復此心亦無自相,??不可得。”謂初心修學,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發狂。如學射法,久?方中矣。
二者、修觀,有二種:一者、對治觀:如不淨觀對治貪欲,慈心觀對治?恚,界分别觀對治著我,數息觀對治多?思等,此不分别也。二者、正觀:觀諸法無相,並是因緣所生;因緣無性,?是實相。先了所觀之境一切皆空,能觀之心自然不起。前後之文,多談此理,請自詳之。如經偈中說:
“諸法不牢固,常在於?中;
巳解見空者,一切無想?。”
二、對治心沈浮病修止觀。行者於坐禪時,其心闇塞,無記瞪瞢,或時多睡,爾時應當修觀照了。若於坐中其心浮動,輕躁不安,爾時應當修止止之。是則畧說對治心沈浮病修止觀相。但須善識藥病相對用之,一一不得於對治有乖僻之失。
三、隨便宜修止觀。行者於坐禪時,雖爲對治心沈故,修於觀照,而心不明淨,亦無法利,爾時當試修止止之。若於止時,?覺身心安靜,當知宜止,?應用止安心。若於坐禪時,雖爲對治心浮動故修止,而心不住,亦無法利,當試修觀。若於觀中,?覺心神明淨,寂然安隱,當知宜觀,?當用觀安心。是則略說隨便宜修止觀相。但須?約便宜修之,則心神安隱,煩惱患息,證諸法門也。
四、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所謂行者先用止觀對破麄亂,亂心既息,?得入定。定心細故,覺身空寂,受於快樂,或利便心發,能以細心取於偏邪之理。若不知定心止息虛誑,必生貪著,若生貪著,執以爲實;若知虛誑不實,?愛見二煩惱不起,是爲修止。雖復修止,若心猶著愛見,結業不息,爾時應當修觀,觀於定中細心。若不見定中細心,?不執著定見。若不執著定見,則愛見煩惱業悉皆摧滅,是名修觀。此則畧說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相。分别止觀方法,並同於前,但以破定見微細之失爲?也。
五、爲均齊定慧修止觀。行者於坐禪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觀,而入禪定。雖得入定,而無觀慧,是爲癡定,不能斷結。或觀慧微少,?不能發起眞慧,斷諸結使,發諸法門。爾時應當修觀破析,則定慧均等,能斷結使,證諸法門。行者於坐禪時,因修觀故,而心豁然開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則動散,如風中燈,照物不了,不能出離生死,爾時應當復修於止。以修止故,則得定心,如宻室中燈,則能破暗,照物分明。是則畧說均齊定慧二法修止觀也。行者若能如是於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番修止觀意,取捨不失其宜,當知是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於一生不空過也。
復次,第二、明歷緣對境修止觀者。端身常坐,乃爲入道之勝要;而有累之身,必渉事緣。若隨緣對境而不修?止觀,是則修心有間絶,結業觸處而起,豈得疾與佛法相應?若於一切時中,常修定慧方便,當知是人必能通達一切佛法。
云何名歷緣修止觀?所言緣者,謂六種緣:一、行,二、住,三、坐,四、臥,五、作作,六、言語。云何名對境修止觀?所言境者,謂六塵境:一、?對色,二、耳對聲,三、?對香,四、舌對味,五、身對觸,六、意對法。行者約此十二事中修止觀故,名爲歷緣對境修止觀也。
一、行者。若於行時,應作是?:“我今爲何等事欲行?爲煩惱所使,及不善無記事行,?不應行。若非煩惱所使,爲善利益如法事,?應行。”云何行中修止?若於行時,?知:因於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則妄?心息,是名修止。云何行中修觀?應作是?:“由心動身,故有進趣,名之爲行。因此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當反觀行心,不見相貌。當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竟空寂,是名修觀。
二、住者。若於住時,應作是?:“我今爲何等事欲住?若爲諸煩惱及不?無記事住,?不應住。若爲善利益事,?應住。”云何住中修止?若於住時,?知:因於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則妄?心息,是名修止。云何住中修觀?應作是?:“由心駐身,故名爲住。因此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則當反觀住心,不見相貌。當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竟空寂,是名修觀。
三、坐者。若於坐時,應作是?:“我今爲何等事欲坐?若爲諸煩惱及不善無記事等,?不應坐。爲善利益事,則應坐。”云何坐中修止?若於坐時,則當了知因於坐故,則有一切煩惱?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不生,是名修止。云何坐中修觀?應作是?:“由心所?,壘脚安身,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爲坐。”反觀坐心,不見相貌。當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竟空寂,是名修觀。
四、臥者。於臥時,應作是?:“我今爲何等事欲臥?若爲不善放?等事,則不應臥,若爲調和四大故臥,則應如師子王臥。”云何臥中修止?若於寢息,則當了知:因於臥故,則有一切?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不起,是名修止。云何臥中修觀?應作是?:“由於勞乏,?便昏闇,放縱六情,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當反觀臥心,不見相貌。當知臥者及臥中一切法,?竟空寂,是名修觀。
五、作者。若作時,應作是?:“我今爲何等事,欲如此作?若爲不善無記等事,?不應作。若爲善利益事,?應作。”云何名作中修止?若於作時,?當了知:因於作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名作時修觀?應作是?:“由心運於身手,造作諸事,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爲作。”反觀作心,不見相貌。當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竟空寂,是名修觀。
六、語者。若於語時,應作是?:“我今爲何等事欲語?若隨諸煩惱,爲論說不善無記等事而語,?不應語。若爲善利益事,?應語。”云何名語中修止?若於語時,?知因此語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語心及語中一切煩惱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則妄?心息,是名修止。云何語中修觀?應作是?:“由心覺觀,鼓動氣息,衝於咽喉、唇、舌、齒㗁,故出音聲語言。因此語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爲語。”反觀語心,不見相貌。當知語者及語中一切法,?竟空寂,是名修觀。
如上六義修?止觀,隨時相應用之;一一皆有前五畨修止觀意,如上所說。
次,六根門中修止觀者:
一、?見色時修止者。隨見色時,如水中月,無有定實。若見順情之色,不起貪愛;若見違情之色,不起?惱;若見非違非順之色,不起無明及諸亂想,是名修止。云何名?見色時修觀?應作是?:“隨有所見,?相空寂。所以者何?於彼根塵空明之中,各無所見,亦無分别,和合因緣,出生?識,次生意識,?能分别種種諸色。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當反觀?色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見者及一切法,?竟空寂,是名修觀。
二、耳聞聲時修止者。隨所聞聲,?知聲如響相。若聞順情之聲,不起愛心;違情之聲,不起?心;非違非順之聲,不起分别心;是名修止。云何聞聲中修觀?應作是?:“隨所聞聲,空無所有,但從根塵和合,生於耳識;次意識生,强起分别。因此?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故名聞聲。”反觀聞聲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聞者及一切法,?竟空寂,是名爲觀。
三、?齅香時修止者。隨所聞香,?知如燄不實,若聞順情之香,不起著心;違情之臭,不起?心;非違非順之香,不生亂?,是名修止。云何名聞香中修觀?應作是?:“我今聞香,虛誑無實。所以者何?根塵合故,而生?識;次生意識,强取香相。因此則有一切煩惱?惡等法,故名聞香。”反觀聞香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聞香及一切法,?竟空寂,是名修觀。
四、舌受味時修止者。隨所受味,?知如於夢幻中得味。若得順情美味,不起貪著;違情惡味,不起?心;非違非順之味,不起分别意想,是名修止。云何名舌受味時修觀?應作是?:“今所受味,實不可得。所以者何?內外六味,性無分别。因內舌根和合,則舌識生。次生意識,强取味相。因此則有一切煩惱?惡等法。”反觀緣味之識,不見相貌。當知受味者及一切法,?竟空寂,是名修觀。
五、身受觸時修止者。隨所覺觸,?知如影,幻化不實。若受順情樂觸,不起貪著;若受違情苦觸,不起?惱;受非違非順之觸,不起憶想分别,是名修止。云何身受觸時修觀?應作是?:“輕重、冷煖、澀滑等法,名之爲觸;頭等六分,名之爲身。觸性虛假,身亦不實;和合因緣,?生身識。次生意識,憶想分别苦樂等相,故名受觸。”反觀緣觸之心,不見相貌。當知受觸者及一切法,?竟空寂,是名修觀。
六、意知法中修止觀相,如初坐中巳明訖。
自上依六根修止觀相,隨所意用而用之,一一具上五番之意,是中巳廣分别,今不重辨。
行者若能於行住坐臥見聞覺知等一切處中修止觀者,當知是人眞修摩訶衍道。如大品經云:“佛告須菩提:‘若菩薩行時知行、坐時知坐,乃至服僧伽梨,視眴一心,出入禪定,當知是人名菩薩摩訶衍。’”復次,若人能如是一切處中修行大乘,是人則於世間最勝、最上、無與等者。釋論偈中說:
“閑坐林樹間,寂然滅諸惡,
憺怕得一心,斯樂非天樂。
人求世間利,名衣好牀褥,
斯樂非安隱,求利無厭足。
衲衣在空閑,動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明,觀諸法實相;
種種諸法中,皆以等觀入,
解慧心寂然,三界無倫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