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稅
共 12034字,需浏览 25分钟
·
2023-12-08 00:16
賦稅
本府《南寧志》官民田地塘。一萬一千一百四十五頃。九十畒四分九釐一毫。 夏稅米六百四石五斗四升一合二勺。 紅花一十一觔一十三兩五錢。 絲二觔一十二兩八錢五分。 秋粮米四萬九千一百五十七石七斗二升六合九勺一圭。 租鈔三十六錠一百七十五文。 宋朝 夏稅四千七百九十五貫零九十九文。 免役錢二千二百七十九貫五百文。 秋粮一萬五千三百零七石三斗三升二合二勺有零。 免役米一千七百七十四石二斗九升丸合。 麻一百八十二束每束重一十五觔元朝在城商稅課程錢。二千三百五十貫六百九十二文。 各墟商稅并糖?錢。一百五十七貫零二百文。 門攤酒醋錢。八百六十三貫。 稅粮三千零一十七石七斗六升一合七勺四抄九撮九圭八粒。本朝在城稅課錢。每歲八千五百七十二貫有零。各墟稅課錢一千三百七十七貫三百九十八文。 酒醋課程錢。五百八十六貫三百三十四文。糖?錢五十貫文。 塘地租錢。二百一十一貫八百三十四文八分。 麻隴錢。每嵗徵錢七十四貫二百文。 藍靛每嵗徵收七十一觔。 夏稅錢。每嵗徵錢一百二十八貫一百九十五文五分六釐。 魚課錢。每月一十六貫文。 秋粮。每嵗徵粮二萬五千六十九石。一斗七升二合三勺一抄四撮。五圭五粒二粟。《建武志》夏稅錢。二百八十貫四百六十四文。 秋粮米一千七十四石五斗七升三合。 生獠茶三千斤。 麻四十七束九觔八兩。係經畧司招納京效用之人駐劄于思隷團客團以備調發免納稅米。以此輸之。横山寨夏稅錢。一百五十九貫一百三十文省。 稅米九百六十二石三斗八升。 草菓子四毬。 土窄布一百六十分。 永平寨夏稅錢。一百八貫七百三文省。内三十五貫文省。係納馬二十二疋價錢。 秋粮米五百八石三斗二升。財計經總制錢。舊額嵗解二萬七千八百四十九貫六百五十四文省。分四季起解。自兩江賦稅失陷。諸處場務嵗人皆虧。每年四季起解。比舊額减半。自集相崔文清倅邕。經今三四十年。遵爲定例云。 嵗計鹽。每嵗運司撥下四千籮。續増至五千二百籮。每月還運鹽本錢。一千八百九十一貫六百三十五文省。本州舊額。每斤直一伯文足。紹定間因脩城。權添六文。随即罷免其後通判㕔申請。以經制錢虧額。添六文。每斤直一伯六文足。内百文歸州家。六文歸倅㕔。遂爲定例。但弊侍多端。浸失塩政初意。價雖不增。而斤兩大虧。民間以食貴鹽爲病。爭事私販。不可禁止。抵罪者衆。而官鹽率售不行。展轉受害。非一日之故矣。淳祐五年謝安撫到州。首革寛剰之弊。出入盡依祖額。遇吏校運到鹽。置天平于庫門。委官監稱。初不利其羸。至於賣鹽。每斤除包葉外。實一百六十文足重。時或當㕔㸃秤。始焉多以郡計匱乏爲慮而行之兩年。横費雖多。支遣亦給。上下便之。 賜本錢一千貫文省。 減下吏人錢。四百六十九貫五伯八文省。 坊塲凈利錢。六十三貫文省。 永豐塲净利金三十兩停廢。 多激塲净利銀一十兩停廢。買馬錢。紹興以来。累降指揮。每嵗取撥諸州上供錢七萬貫。經制錢五萬貫。轉運司賣鈔錢八萬貫。石康倉鹽二十萬斤。計錢三萬貫。成都運司錦二百匹。計錢二萬貫。静江府合起湖南總領所上供折布錢内截撥額外。馬價錢六萬二百八十貫。本路提刑司合起發經制供内截撥襄陽府馬價錢四萬貫。内除撥諸州上供錢一萬一千貫。充般鹽脚錢。又撥還經制錢四千四百貫。充諸州養士錢。又减免賀州上供錢八千五百貫。嵗計。實計見錢二十七萬六千三百八十一貫文省。鹽二十萬斤。川錦二百匹。經略司又遣水銀徃福建路發賣。買錦貨囬司發赴横山寨博易添湊支遣。其見錢於前年預撥就静江府置塲收買銀六萬兩同囬易錦。分爲三綱。三冬月各團併一綱。差本司使臣一員。將校五人發下邕州買馬庫交納。 買馬額紹興五年。指揮每嵗正額。一千四百匹。以十分爲率。建康鎮江鄂州。每處三分。池州一分三綱。隆興元年指揮於買到綱馬内選。出格良馬每三十匹爲一綱。押赴行在投進十綱。二年指揮於嵗額外。妆買六綱。發赴襄陽府。乾道元年指揮於嵗額外。更買二綱應副建康府。三年指揮於嵗額外。更買二綱應副鎮江府五。年指揮於嵗額外。更買一綱應副池州。又當年指揮於嵗額外。收買二十綱赴行在。宣化縣《南寧志》宋朝夏税錢。一千四百八十貫七百二十七文足。 秋粮六千二百九十七石三斗三升二勺。 麻一百八十二束。每束重一十五斤。本縣。元朝在城務商税課程錢。二千三百五十貫六百九十二文。南市務。各墟糖?說課錢。一百二十五貫。 門攤酒醋課程錢。五百六十三貫。稅粮一千六百七十二石五斗八合六勺。國朝本縣南市局。各墟商稅錢。每月六十一貫三百六十八文。 酒醋課程錢。每月三十一貫九百六十文。 糖?錢五十貫文。 塘地租錢。每嵗徴錢二百一十一貫八百四十三文八分。 麻隴錢。每嵗徴錢七十四貫二伯文。 藍靛。每嵗徴收七十一觔。 夏稅錢。每嵗徴錢八十九貫五伯三十四文五分六釐。魚課錢。每月一十六貫文。 秋粮。每嵗徴粮一萬三千九百五十四石。八斗九升三合六勺一撮。五圭二粒二粟。武縁縣。宋朝夏稅錢。三千二百七十八貫七伯四十一文。 秋粮六千九百一十三石四斗六升有零 元朝門攤課程錢三百貫 各墟商稅錢。三十二貫二伯文。 秋粮六百二十八石四斗六升。本朝酒醋課程錢。三百零二貫四百文。 各墟商稅錢。六百九十一貫有零。夏稅錢三十八貫六百六十一文。秋粮五千三百九十六石。七斗四升四勺一抄五撮五粒。《建武志》夏稅錢。二千二百七十八貫七伯四十一文足。内七百二十七貫六伯一十一文足係收農田水利夏稅錢。 秋粮六千九百一十三石四㪷六升三勺四抄内一千八百二十三石八㪷一合。係收農田水利稅米。寧浦縣《横州志》宋崇寧間。粮一千一百三十一石一斗九升三合。免役米一千二百二十四石九斗一升七合。永淳縣粮九百六十五石三斗四升九合。 免役米五百四十九石三斗八升二合。寧浦縣元至正間。田一百五十頃八十六畒二分一釐七毫。 粮五百六十四石九斗八升二合五勺。七抄一撮五粒六圭。永淳縣《南寧志》宋朝免役錢寧浦永淳二縣。共計二千二百七十五貫五伯文。 免役米一千七百七十四石二斗九升九合。 稅粮二千九十六石五斗四升二合。 稅錢一千三十五貫六伯三十一文。 宋朝不以民應當差役。只收免役稅粮。 元朝田一百九十一頃四十畒四毫。 粮七百一十六石七斗九升三合一勺四抄九撮九圭八粒。本朝酒醋課程錢。二百五十貫九伯七十四文。 各墟商稅錢。六百二十五貫零三十文。 秋粮五千七百一十七石五斗三升八合二勺九抄八撮。《横州志》田。四十頃五十三畒六分八釐七毫。 粮一百五十一石八斗一升五勺七抄八撮一圭五粒。本朝本州實徴舊管新增輕重租田。一千六十二頃八十六畒一分六釐。粮四千一百六十六石七斗九升九合八勺三抄六撮五圭。 本縣一周嵗稅粮。計九百石有零。《横州郡志》本路一周嵗。稅粮一千一百一十九石五斗三升九合。本路一周嵗諸色課程計中統鈔。共一千一百三十九錠零八錢。 酒課六十六錠三十五兩七錢。 醋課一錠二十七兩七錢一分。 稅課七十錠二十七兩三錢九分。寧浦縣《横州志》宋崇寧間稅錢。六百一十四貫八伯六十四文。 夏秋兩科免役錢。各一千三百七十九貫五伯文。永淳縣宋崇寧間。粮九百六十五石三斗四升九合。 稅錢四百二十貫七伯六十七文。 免役米五百四十九石三斗八升二合。 夏秋兩科免役錢。各九百貫。 宋舊法不以民戸應當差役。只收免役錢米。 元至正間。田四十頃五十三畒六分八釐五毫。 粮一百五十一石八斗一升五勺七抄八撮一圭五粒。本朝田三百六十四頃九十八畒八分八釐。 粮二千四百六十二石一斗六升三合五勺九抄一撮。 課程錢鈔計一百八十一貫四百一十四文。土産《建武志》象 出交趾山谷。惟雄者有兩長牙。佛書云白象。又云六牙。今無有象以鼻爲用。一軀之力皆在鼻。將行先以鼻拄地乃移足。知其足力劣於鼻也。安南出象處曰象山。嵗一捕之。縛欄道傍中爲大穽。以雌象前行爲媒。遺甘蔗於地。傳藥蔗上。雄象求食。蔗漸引入欄。閉其門。就穽中教習馴擾之。始甚咆哮。穽深不可出。牧者以言語諭之。乆則漸解人意。不馴則吿之云。當爲爾引雌来即聽從。又爲立名字。呼之則應。牧者謂之象奴。蠻酋出入多乗象。其貢中國者。背施鞍轡御座。號羅我象。頟編金鈴數十枚。行則琅琅然。交人有犯惡逆者卧之地。使象蹴殺之。 孔雀 生溪洞髙山喬木之上。人採其雛育之。卧沙中以沙自浴。拍拍甚適。蓋巢于山林而下浴沙土。雄者尾長數尺。生三年尾始長。金碧晃耀。時時自奮。盡張其尾。圎如錦輪。俗謂之朝。其朝無時。自晨至午皆朝。人聚觀之。則奮迅不已。若矜衒者。或所慕悅。及驚懼亦朝。嵗一脫尾。秋夏復生羽。不可近目損人飼以猪膓及生菜。惟不食崧。以菜杞縛柵上。令自啄食其性鷙又有力。不喜就地俯食故也。 蠻犬 如獵狗。警而猘。諸蠻以馬互市於横山。皆作茅舍野次。謂之寮。率携一犬自防。盗莫能近。鸚鵡 省地溪洞皆有之千百爲群。飛甚髙。聲格磔。亦能言語此物畏冷冷則發瘴噤戰如人患寒熱以餘甘子飼之則愈不然必死。蠻馬 出西南諸蕃。多自毗那自杞等國来。自杞取焉於大理。故南詔也。地連西戎。馬生尤蕃。間有筋麄骨細。頭小蹄輕。類西馬者。自杞人以錦二疋博大理二馬。金鐲一兩博一馬。嵗十月則群來。由自杞行十二程至西四城州。又六程至横山寨。官以錦銀塩三物折馬價。獨自杞不用塩。食大理塩故也。得銀亦不用。悉以易黄金錦帛以歸。又有羅殿國。及謝蕃滕蕃羅孔諸聚落土産馬。其地多山險。馬尤徤壯。亦以十月来行二十二程至四城州。與自杞等馬會。俱入横山。其人亦以所得銀易金錦及雜綵帛。蠻人死。即以一錦纒繞。親友賻者亦以歸。貴人至纒十數疋。故須錦爲急。諸蠻酋各以家奴随馬綱来賣馬一疋。稅銀一兩。謂之牙銀。奴執竹片尺餘。得一牙銀。即刻竹一刀。比歸持竹與銀併致之酋不敢欺也。買馬司。嵗市國馬一千五百疋。盡出於諸蕃世漫稱廣馬非是廣。安得戰馬。土産小駟與湖淮無異。一疋直十餘千。蠻馬一疋。爲銀四十兩。每髙一寸。增銀十兩。有至六七十兩者。其尤駱駿者。在其出處。或博黄金一十兩。日行四百里。但官價有定數。不能致此等耳。 大理馬 爲西南蕃之㝡。間亦與自杞博易。轉至中國大理。至横山寨。纔四十餘程而不能自致者。必假道自杞。自杞人兇狡爭利。大理人文柔。雖知其利。卒不敢度。自杞而東。別有一路。自其所謂善闡府者。經特磨道。以至横山甚捷。彼見中國金錦之利。欲自通者乆矣。常遣馬樣来。多爲特磨所留。特磨人亦貪悍。故乆不得逹。先自建炎三年買馬。官嘗遣書全其國招之。其曲文稱大理國善闡府。保大二年二月牒云。已選戰馬千疋備貢。江漲未敢行。自後因循不復議乾。道九年冬。忽有大理人李觀音保等。二十三人詣横山。其名多用三字。盖與特磨和親。故通道無壅。特磨人儂姓者。導之来云。欲以馬入中國。太守姚恪買馬。官趙不遯等盛陳金帛夸詡之。其人大喜。出一文書。稱利正二年。具所須博易物語。在大理國條下。 猿 有三種。金線者黄。玉面者黒。純黒者面亦黒。金線玉面者皆難得。或云純黒者雄。金線者雌。又云雄能嘯。雌不能也。子嘗抱母牢不可折人。取之。射殺其母。取其子。子猶抱母皮不釋。獵猿者。可以戒也。猿性不耐。着地輙瀉以死。煎附子汁與之即止。登木好以兩臂攀枝上。不甚用足。終日纍纍然。兩江溪洞俱有之。 綿羊。 出右江溪洞及蠻國中。與朔方胡羊不異。有白黒二色。毛如蠒絲。剪作氊。尤勝朔方所出。大抵。極南之俗及土産。反類極北。如羊馬之屬是也。當有能辨此理者。 大狸。狸之類不一。有宂於城郭園林者。其大倍猫身有黑點。鳴號甚厲。處處有之。惟邕之省地。及溪洞別有一種。其毛色如金錢豹。但其錢差大耳。土人云。嵗乆則爲豹。其文先似之矣。此皮可以寝。及覆胡床。其大幾及豹也。 石䑕 專食山荳根。人捕之以其腹爆乾。治咽疾甚驗。功用甚大。山荳根。謂之石䑕肚。 蚺蛇 大者如柱。長稱之。其膽入藥。腊其皮。刮其鱗。以鞔腲鼓靣闊尺餘。但用背皮腹皮不與也。向明視之。黑文白章如方勝。蛇之大無過此。常出田野遂鹿而食。人見鹿走田中。知蛇必在焉。數軰偕徃。滿頭揷花花趨赴之。蛇喜花心。注視漸近。競拊其首。大呼紅娘子。蛇頭益俛不動。壯士大刀斷其首。衆悉奔散逺伺之。有頃。蛇身覺奮迅騰擲。傍小木盡㧞。力竭乃斃。山鳳凰。 狀如鵝鴈。嘴如鳳。巢兩江深林。有卯。雄来以木枝雜桃膠封其雌於巢。獨留一竅。雄飛求食以飼之。子成即發封。不成。窟竅殺之。此亦異物。然未之見也。長鳴雞。髙大過雞。鳴聲甚長。洪大而哀厲。終目啼號不絶。出大理諸蕃蠻及溪洞中。交趾有一種。髙者二三尺。尤善於闘。常貨于永平。 翡翠。 出左江溪洞。交趾尤多。比年官雖厲禁費人家服用不廢。故冐法販鬻者不可革。 紅頂鶴。 大如鸛。通身灰惨色。去頂二寸許。毛始丹及頸之半。亦能鳴舞。聲亦洪暢。似白鶴。武縁最多。溪洞亦有之。 錦雞。 身如孔雀。又如小雉。頭頂鬃毛金色。身紅黄相間。極有文彩。省地溪洞俱有之。 嘉魚。 狀如小時魚多脂。味極腴羙。生於石穴蒼梧而上方有之。 鯿魚。 春半而盛出下江者青色。上江者紅色。紅者上品也。如竹魚鯿魚鯽魚軰皆有之。而以嘉鯿二魚爲稱。 金 出兩江産於右江鎮。乃寳隆二場者爲最赤。左江永豐場亦産之。 銀 産于右江萬承州多激塲。 鉛 産于左江江州大觀場。銅碌 俱産右江歸化州。政和間。逐年解銅於州之寳積監鑄錢。至宣和間罷。左江古甑洞亦有之。 硃砂 水銀出慕化場。水銀乃煎硃砂而成。遇砂發。即課利登。歸徳州界内亦有之。 麝香 出西南諸蕃。蠻氣雖臊烈。下及西香。然比年西香。乃多僞雜。以皮毛錫豆諸物。一臍化爲十數枚。豈復有香。南麝氣味雖劣。以不多得。得則爲珍貨。不暇作僞。入藥宜有力沉香光香熟香箋香。俱出交趾亦有泥香。以諸草香合和調。如薫衣香其氣氤氲。担成小荳狀。琉璃珠相間。綵絲貫之。入省地賣。 綀子 出兩江州洞。大略似紵布有花紋者。謂之花綀。極細者可以染色爲婦人暑服。土人亦自貴重。蜀人尤愛之。大抵布多於帛。有縲綾縲紬窄幅紬紬絲及纕。皆出左右江。所謂水細宻紵布綀紵布葛布落布。省地皆有之。 緂亦出兩江州洞蠻織也。如中國線羅。上有徧地小方勝紋。亦厚重。彼人以爲麗服。 蠻氊 出西南諸蕃。以大理者爲最。南方多綿羊。故有佳氊。蠻人晝披夜卧。無貴賤人。有一畨長或數丈。兩重夾之。故薄而軟。北氊經卧不能雨。南氊且卧且披。雨不漏濕。以此爲貴。 大理氊。 以皂縁者爲上。州人深青者尤佳。 真珠米 出右江横山寨。粒圓而香滑。他所罕見。宣化縣亦有之。 占城米。 一嵗而兩熟。省地多植之。《太平寰宇記》飛蟲博物志云。晉興郡有飛蟲大如麥。或云有甲。嘗伺病者居舍上。候人氣絶。便入食之。雖撲殺不止如風雨之至。肉盡便去。貧者或殯歛不時。皆受此弊。蟲惡梓木。有事力者。以梓木板掩之。兼用爲器。蟲不復近也。桂林寧浦二郡亦有之。《元一統志》嬾婦獸 建武志引南越志云。晉城有嬾婦獸。昔有織婦睡機上。其姑怒之。遂忿赴水。姑遂下杼投其背。化爲此獸。今背上有文如杼形。大者可得脂三斛。燃之照紡績即闇。照作歌舞即明。習嬾之性化而不革。名公有詩。 山猪 即毫猪身。有棘剌。能振發以禦人。二三百爲群以害苖稼。 秦吉了。 出兩縣山林間。似鸜鵒。教之能言。 倒挂 出兩縣山間。毛緑。常倒挂於樹林。 越鳥 飛生兩縣諸山有。 水銀 係羅殿自杞國所出。客旅於本寨市井發賣。 花木《建武志》素馨花城中方有之。比畨禺所出爲少。土人貴重。不肯輕折。旋掇花頭。狀於他枝。或以絲竹貫之。賣於市人競買戴。 末利花。亦少如畨禺。土人愛惜。以浙米漿日溉之。則作花不絶。可柰一夏。花亦大且多葉倍常花。六月六日又。以治魚腥水一溉益佳。 紅荳䓻花。叢生葉瘦如碧蘆。春末發。夏初開花。先抽一幹有籜包之籜。拆花見一穗數十蘂。淡紅鮮妍。如桃杏花色。蘂重則下垂如蒲萄。又如大濟纓絡。及剪綵鸞技之狀。及其含蘂時。連莖摘取入雞蘇梅汁微漬日乾以薦酒。香味辛羙。極有風致。此花無實。不與草荳䓻同種。縁香味不殊。故同名本草。亦自別出。毎蘂心有兩瓣相益。詞人托興如比目連理云。 紅蕉花。葉瘦類蘆。若中心抽條端正。發花葉數層。日折一兩葉。色正紅如榴花荔子。其端各有一㸃鮮緑尤可愛。花心有鬚蒼黑色。春夏開至嵗寒猶芳。又有一種根出處。特肥飽如膽缾。名膽缾蕉。 史君子花。蔓生作架植之。夏開一簇。一二十葩。輕盈白久即棠白。與深紅相雜齊開此爲最異。本草謂開時白。久即紅。盖未詳。如牡丹芍藥荼䕷薔薇桃杏白笑紫笑。千葉石榴水仙花之類。皆有之。時不多宜。 杉木出右江溪洞。蠻人劈作大板。結作牌船。沿江而至横山寨。與省民博易舟下。廣東得息結穗。 桄榔木。省地溪洞俱有之。身直如杉。又如大竹有節一幹挺上。髙數丈。開花數十穗。緑色。一穗垂數十條。裊裊皆長數尺。如纓絡旄拂了綴條上。虚脆如笋蔗。桭堅實。外有紫班靨如孔雀尾。工人鏃以爲而用。性礦不耐風。易壆裂。又傳其剌損人。難以療。 思unicode编码木。生兩江州洞。堅實漬水中。百年不腐。洞人及交趾。以爲弓弩標槍之材。 龍骨木。色翠青狀如枯骨礧砢。有大剌數文。無華繁茂者其端止一二葉。類景天葉而極大。人梚以當籬援梗中汁療癬。惟不可近目。有人目上患瘡。塗傅之應手愈。目亦漸枯。 澁竹出兩江亦有之。甲人削成復澁矣。江舩蓬萡。多猶是常竹。 人面竹。節宻而凸。横伺相間。每凸處突出。長圓宛如人面。數尺而上。節始平正如常竹。其笋亦有食之者。人亦採爲桂。 竻竹。剌竹也。芒棘森然。廣東横州素無城。桂林人黄濟守郡。始以此竹環植之。羔逢不能徑。號竹城。至今以爲利。傳交趾外城。亦是此竹。 藥物《建武志》牛黄。黄蠟。老翁鬚。 何首烏。天門冬。石菖蒲。 白芨山豆根。草豆蔻。 八角茴香。黄精。蓬莪茂。 乾葛。 凌霄花。 桑白皮。 鶴虱。 史君子。 地黄。 麥門冬。 山梔子。 蔓陀蘿花。 槐角子 章柳根。 金毛狗脊。 草决明。 石䑕肚。 鵲不泊。 放杖草。 石燕。 地榆。 香白芷。 縮紗。 茱茰。 菓實 荔枝盛夏始熟。殻圎剌平肉厚。西甘妍紅如丹。暴乾。可以惠逺。省地溪洞俱有之。龍眼。省地溪洞亦多。極大者莫如石家莊所産者爲貴。暴乾可惠逺。 龍荔谷。如小荔枝。肉味如龍眼。木身葉亦似二果。故名。色青時便熟。後但稍黄。不復紅。核可蒸食如熟栗。不可生噉。三月開小白花。與荔枝同時生。 石粟殻厚硬褐色圎如彈子。每顆有梗抱附之類杓柄肉黄白甘韌似巴欖子。人附内白靨不可食。發病。北人或呼爲海胡桃。木竹子。皮色形狀全似大枇杷。肉甘羙。比枇杷微爛。子亦似枇杷核。秋冬間實。半青黄時已採食。收蔵至三四月不壞。 冬桃狀如棗。深碧而光。軟爛甘酸。核似欖子而不尖。春夏間熟。 人面子如大梅李生。青熟黄核。如人面兩目鼻口皆具。肉甘酸宜宻煎。鏤爲細瓣去核。按匾煎之。微有操抽方氣。南菓之珍也。 烏欖如橄欖。青黒色。肉爛而甘。亦可相破調和蔬茹。核亦如橄欖差長。中人味鬆美薦酒泛茶皆珍。相餽遺者。獨以其核致逺。微曝燥椎取人。 方欖如橄欖子類三角。成四角。 焦子巴焦。極大者。凌冬不凋。中抽一幹長數尺。節節有花如菡蓞花。重則幹爲所墜下。花垂?葉根實一穗。穗數枚。如肥皂長數寸甚厚。去皮取肉。軟爛如緑柿。極甘冷以?汁清暴乾。按今匾味酸有微霜。世所謂芭蕉乾者是也。又名牛蕉子。 雞蕉子。小如牛蕉。亦四季實。 芽蕉子。小如雞蕉尤香嫩甘羙。土人稱之不與他蕉比秋初實 紅塩草菓取生草豆蔻入梅汁澄清。令色紅暴乾。線貫之以薦酒。芬味甚髙。 八角茴香。質類連翹。大如小麥。尖角八出。形狀全不類茴香。而氣本酷似。但加辛烈。性尤燥熱。不可入藥。此人得之。惟以薦酒少許。其味甚芳香。 由甘子多販入北州。人皆識之。方實時。零落藉地。如槐子榆莢輩。土人乾以合湯。意味雋永。其木可以制器。山稜子。形狀詭異。辨五出。如田家碌碡狀。皮黄薄味。日乆則微甘。切之或以宻漬始可食。閩中亦有之。謂之羊桃。 波羅宻。大如冬瓜。其皮礧砢如佛髻。生青熟黄。削其膚食之。味極甘子練悉如冬瓜。生大木上。秋熟抽子名臭柚。大如瓜。人亦食之。皮甚厚。打碑者。捲皮醮墨以代氊刷。宜墨而不損紙。極便於用。此法可傳。但北人無許大柚耳。 地蠶生土中。如小蠺。又似甘露子而不尖。味如梨藕而淡。亦以薦酒。 山荔枝色紅。肉如荔枝。 山龍眼色青。肉如龍眼。 木頼子。如淡黄大李。 黏子。如指面大。褐色。 羅晃子。如栗子殻。其皮七重。不可多食。令人發瘴。 赤棗子。如酸棗微長味酸。生岩石上。 羅蒙子。黄大如棖柚。 秋風子。色狀俱似棟子。味酸澁。 不納子似黄熟小梅絶㝡爛。爛即皮肉附核。核可爲經珠似菩提子。或云須曾進入京師。被黜故以名。 黄皮子如小棗。甘酸佳味。稍耐乆。可致逺。 匾桃。如夭桃而匾。色正青。肉甘爛。 如梨子。木瓜。栗子。冝母子。批杷子。石榴。蒲桃。核桃。雞頭子。菩提子。柿子。柑子。橘子。香圓子。橙子。金橘。李子。梅子。栢子。蓮子。楊梅。白苽。金苽。土瓜。孛齊。菱角。白藕。皆有之。木威《元一統志》邕州有橄欖子。諸郡有。惟邕州最佳。 龍眼。宣化縣西郷。武縁縣止戈樂昌兩郷皆有。初生大樹株。嵗春首秀花。夏結子。秋後成熟。其肉稍麤。肉多者。可以曬乾爲乾圓眼。其味甜軟。宣化縣《南寧志》石村。所産紅橘。 那龍沙洲。所産荔枝。 盧蓼村。所産水糖。 蘇蓼村。所産龍眼。 平仵村。所産烏欖 潭洛村。所産標竹。 張咘村。所産苧麻。 上東鄉。所産扶竹生薑土藤。 大小羅潭村平坡。所産楓槐梓練木扶竹。 藥物 何首烏。 天門冬。 石菖蒲。 白芨。 乾葛。桑白皮。 鶴虱。 史君子。 麥門冬。 山梔 蔓陀蘿花。 槐角子。 章栁根。 金毛狗脊。 草决明。 鵲不泊。 香白芷。 縮紗。 茱萸。 香附子。 天南星。 木鼈子。 黒牽牛。 蓬莪术。 紅豆。 前胡。 地榆。 姜黄。 皂角。 菓。 人面子。 黄皮子。 琵琶子。 羊屎子。 牛乳子。 羅旺子。 羅蒙子。 石栗子。 木必子。 五眼子。 毛荔子。 山龍眼。 烏欖。 橄欖。 芭蕉。 龍眼。 荔枝。 蒲萄。 羊桃。 冬桃。 甘蔗。 榆柑。香緣。 栗。 梨。 棗。 橙。 橘。 桃。 柚。 李。 梅。 菜。 胡萲。 同蒿。 苦藟。 蘿蔔。 水蠟。 苦蕒。 芥。 莧。 葱。 蒜。 藠。 韭。 芋。芹。 瓜。 瓠。 薑。 薯。 木。 松。 苦楝。 木綿 桄榔。 秋楓。 棠梨。槐。 栗。 銀。 楠。 椿。 楓。 仙。 樟。 竹。 品絲。 髙眼。 思勞。 節簹。 馬蹄。 筋。 勒。 篻。 衮。 浮 實。 單。 花。 芙蓉。 薔薇。 含笑。 木槿。 朱槿。 男貞。 女貞。 茉莉。 菊。 蓮。 禽。 秦吉了。 鳥鳳。 班鳩。 白鷴。 鵲鴉。 魚。 青竹。 唐澁。 鮎。 鱖。 鱸。 鱞。 鰍。鱔。 獸。 虎。 豹。 豺。 熊。 狸。 獺。 鹿。 麖。 猿。 猴。 麂。 山羊。苦䔲。《元一統志》生宣化縣大林中。嵗春首發秀。季月採摘葉苗蒸熟。製磨成鐶。其味最竒。俗傳邕乃南州盛暑炎熱。又兼烟瘴之地。其䔲草葉相合。日食之如常。以避炎暑。稍壓瘴氣。苧麻。 出宣化縣思禮鄉。民戸所植。嵗春孟秀。季收之。夏即重秀。季再收之。兩緝婦巧習工。織踈而可衣。武縁縣烏鳳。《建武志》出武緣縣。如喜鵲色紺碧。
頸毛類雄雞。鬃頭有冠。尾垂二弱。骨各長一尺四五寸。其杪始有羽毛一簇。冠尾絶異。大略如鳳鳴聲清。越如笙簫。能度曲妙。合宫商教之精熟者至能終。一種又能爲百蟲之音。左右溪洞中亦有之。極難得。亦難蓄。以生物飼之。 秦吉了如鴝鵒。紺黒色丹足黄距目下連頂有深黄文。頂毛有縫如人分髮。能人言。及咳嗽嘔吟。聞百禽吟。即效學。比鸚鵡尤惠。大抵。鸚鵡聲如兒女。吉了則如丈夫。出溪洞中。唐書林邑出結遼鳥。林邑。今占城去州隔交趾。疑即吉了也。白樂天諷諫。又自有来吉了詩。踈布《元一統志》武縁縣。鳳化永寧二鄉所産。横州《南寧志》榖 稻。 粘。 粳。 糯。 花。 蓮。 珎珠。 海棠。 芙蓉。木槿。 鹿葱。 果 龍眼。 荔枝。 蓮子。 橄欖。 李。 梅。 石榴。 桃。藥 香附子。 香需。 班猫。 車前子。 白芨。 蛇床子。 艾。 菖蒲。菜 芥。 葱。 茄。 莧。 苦蕒。 萵苣。 薑。 茼蒿。 笋。 芹。 冬瓜。芋。 蕨。 竹。 白。 苦。 莩。 䈥。 釣絲。 木。 榕。 楓。 樟。 松。槐。 楊栁。 黄藤。 禽。 鷓鴣。 啄木。 鴉。 伯勞。 布谷。 鷹。 鵓鳩。雀。 獸 虎。 狼。 豺。 豹。 鹿。 麖。 獺。 狐狸。 猴。 䑕。 畜。牛。 猪。 羊。 雞。 鵞。 鴨。 犬。 猫。 水簇。 龜。 鼈。 鯉。 〓。 鯖。鯽。 鰍。 鮎。 蚌。 蝦。 螺。 䗀。 蟲。 蟬。 蜂。 蟻。 蝶。 蜻蜓。螳螂。 蛇。 蜈蚣。 飛蛾。 螢。 蝦蟇。 蜘蛛。 螟蛉。銀《郡縣志》本州産。 紵布。《元一統志》蕉布。土貢本府《九域志》貢銀三十兩武縁縣《建武志》椒牛馬猪羊。 胡饗。鵞。鴨。猫。鸚歌。喜鵲。山鵲。 孔雀。鳩。龍。鶴。虎。麖。 鹿。猴。蛇。䑕。麝。牛黄。白礬。漆。 山徳雞。毡。装馬鞍。騎馬。下馬。解鞍。牽馬来。開馬口。馬飲水。更牽馬二次。馬。馬老。馬瘦。病馬不要。眼?。翳膜。擺腰。拽胯。風拆蹄。腦?。好馬筭印。嫩馬。騍馬。馬 馬轡頭。馬籠頭。馬憑由。㗖馬塩。你。踢你。㗖馬塩来且取。取草。起 馬。驃馬。紫驃馬。烏騅。unicode编码騮馬。質白。騘馬。煙薫駱。駼馬。一嵗。二嵗。三嵗。四嵗。五嵗。六嵗。七嵗。八嵗。九嵗。十嵗。十一嵗。十二嵗。十三嵗。十四嵗。十五嵗。十六嵗。十七嵗。十八嵗。十九嵗。二十嵗。四尺一寸。二寸。三寸四寸。五寸。六寸。八寸。九寸。一兩。二兩。三兩。四兩。五兩。六兩。七兩。八兩。九兩。十兩。金一兩。金水。 銀浦。塩。絹。紫皂。生絲 青錦 皂絹 絹 豹 塩一蘿豹皮一畨入折屋 造大你歇 且得 蠻器 蠻弩諸溪 摏甚短似中 皆能弩箭削竹 藥箭化外不施鏇 其毒 蠻甲堆 各一大片 如龜殻項之 屬製如内外悉朱 地問黄 犀 器極工妙又以 兠鍪疑猶博 介胷珠雲南刀即大理所 黒沉 不鏥。南人最貴之。以象皮爲鞘。朱之。上亦畫犀毘花紋。一鞘兩室。各函一刀。大者如常刀。小者半之。鞘以皮條纒束。貴人以金銀絲。 洞刀。兩江州洞。及諸外蠻。無不帶刀者。一鞘二刀。與雲南同。但以黒漆雜皮爲鞘。不若大理之華。峒人始生。家即稱鉄浸之水中。至年十五取爲刀。故其鉄精甚。卧起帶之。或以博易反贈遺只送大刀。自留其小者。終身不捨。男女老㓜皆佩之。云以防藥箭。急以刀剜去其肉。即不死。諸峒刀。尤以洞州所作爲貴。斬牛以定價直。解五牛而芒。 蠻鞍。西南諸蕃所作。木閒之。亦有爲犀毗紋者。餘鰍轡皆朱漆之。不用韉。但空垂兩水鐙。鐙之狀。刻如小龕蔵足指。其中恐入榛棘傷足也。後鞦韆unicode编码木爲大錢。疊疊數百枚。如中國騾驢鞦unicode编码坐。但皮包兩木板。婦人亦能騎。乃能偏坐。垂兩足。一邊馳驟如飛。 蠻鞭刻木節。節如竹根。朱黒間漆之。長纔四五寸。首有小鉄環。貫二皮條以䇿馬。 聖節進奉銀二百五十兩。 絹二百五十匹。折銀二百五十兩。郊祀大禮銀二百五十兩。 絹二百五十匹。折銀二百五十兩。 土貢銀三十兩。 元豐元年。安南國郡王李乾徳受降之後。差東上閣門副使陶完馴象五頭裝象銅鐸。并鉄䌇五副十口。纒象象鉄鈎五柄。金厮羅一面。銀厮羅八面爲謝。乾道九年。交聖王登極。詔廣西經略司。貢使来者什一其利。詔下經略司買馴象十。以經略使李徳逺浩用故事。移文交趾買。明年春經略。使范郤其貢期寢近朝命。象若將至寨下。若不許貢。皆引朝之爲市。遂以其狀□目□時一象可也。以一二精寧此伴至開比及材已。以上正象爲進奉大禮經餘。象齒犀角字如蠅頭。甚差使者。稱中衛大夫。其邦臣忠翊郎阮文獻。先是紹興二十年知政事呉興施公帥桂。 舊以其利厨宴於其館。今悉罷之。使者謂衙 我厚今柰何悉罷去。節義之士。乃以書上。本路轉運使辨其事。其畧曰。切聞儂智髙未叛時。奪邕人地而有人爲吏不能禦。因不以吿。皇祐三年。邕州有司氣庭洪水横溢。司戸孔宗旦。以爲兵象䇿智髙必叛。以其將陳拱。拱不聽。宗旦言不已。拱怒詆之曰司㽵耶。四年智髙出横山路。人因其倉庫而大振。而宗旦又吿事急矣。以不戒拱。又不聽宗旦。拱以書告者七。口吿者至不可數。度拱終不能得意。即載其家走。桂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親無爲同死也。既行之。在後智髙累叛。城中皆應之。宗旦猶力守南門。爲書召隣兵欲拒之。城亡。智髙得宗旦甚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賊汝合立死。吾豈可汙耶。罵不絶口。智髙度其不可誘。乃殺之。當其初。宗旦言不廢。則邕之禍必不發。時吾有以待之。則必知事使獨有此一善固不可不况其死節堂堂如是。而其未曰。於天下比見朝所寵南兵伏節死難之人。宗旦獨不與此。非所謂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爲上客耶。使宗旦所無一言。但賊而能死不去固不可無賞。盖先事以爲備全城而民者。宜責之陳拱。非宗旦事也。今猥今興陳同戮。既遺其言。又負其節。遂使人諭之曰。經略使司與安南都護府埒。經略使與南平王比肩。使者是都護府小官。纔與桂林曹掾官比。法當廷參。不然不見也。使者屈伏。遂廷參。其歸至欲列拜。使人掖之曰。光拜乃奏其事。且著于籍。以爲定制。紹熈元年。安南登極。三年遣使副尹忠訓寧武翼管押章表銀函一副。金厮羅二面。銀厮羅三面。象牙三十株。熟香一十籠。箋香二十籠。爲慶賀之禮。舊例郊禋與天朝廷不時覃賜之物。寛衣一對。金帶二條。細香著一百疋。金花銀器二百兩。衣著一百疋。金鍍銀鞍轡一副。馬二疋。慶元元年。朝廷以紹熈登極。及明堂恩例連錫一綱。遣使臣押至欽州。是年十一月交趾遣脩武郎尹仲宣。秉義郎朱傅霖。祗拜登極之命。仍乞敷奏。願親詣闕庭朝賀。次年正月。復遣使武義郎阮汝礪。中翊郎徐子允。祗拜明堂之恩。是日拜領勅書。四年正月復遣忠訓郎尹國基。秉義郎劉汝梅。忠訓郎李秉彞。管押章表銀函一其金厮羅二面重一百兩銀厮羅三面重一百五十兩象牙二十株。重五百觔。熟香五百觔。箋香一千觔。以爲進謝之禮。邕州差機宜安允中借通直郎權通判并服色充正使左江提舉陳仲權。東南第十三正。將充副使就永平寨管侔交使交方物至州差監作院張子訢管押赴經略司交納。別差官詣闕投進。横州《九域志》貢銀十兩。《横州志》貢銀三十兩。永樂大典卷之八千五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