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靈寳左玄論卷之一
共 5846字,需浏览 12分钟
·
2023-12-06 05:05
洞玄靈寳左玄論卷之一
正真無上上仙大道金剛見品之第四者。夫不邪曰正,無雜曰真。明天尊大果三界之縛既亡,四見之惑已斷,體無邪雜,故云正真也。無上者,最是窮足,更無一法能過,故云無上。上仙者,明仙有多種,此仙乃是仙中之上仙,非是仙中之下仙也。一解,直言無上,此是莫覆之辭,以其横該不測,縱罩無顛,義顯極高,故云無上。若畢言無上,或有監同,捉語而論,或當有下,今欲助成先句,故再顯上仙也。金剛義有五種:第一土地。金剛,在九方之下,七十二澤之間,其中有諸金剛之澤,名爲土地金剛也。第二寳貨金剛,如十乘前後、三界内外有諸珍寳,名爲寳貨金剛也。第三神明金剛者,如三五八搏將之神,名爲神明金剛也。第四十乘聖人有智能斷,或名爲利智金剛也。第五天尊大果,名爲堅果金剛也。今之所明,正是堅果金剛,非前土地、寳貨、神明等之金剛也。金剛從諭得名,外言砂鑛既無,而黄紫性出,刳枝鏤石,目之爲利;體無摧挫,所以稱堅。内明天尊大果地,智慧窮足,體利德真,喻之若金;三界不能傾覆,四見不可虧障,牢而且實,謂之爲剛。能覺察無方,無幽不覩,故言爲見也。
我師云何至,無上師得者。我者,論主自謂。師者,乃指玉晨天尊。明我師云何?得果無爲爲從,無上師學得也。若夫法體天尊,理無修學;若報身天尊,則有修習也;如樂淨信等,即是報身天尊也。理論天尊,應更無師。今明欲奬勵學者,明一切真仙大聖,莫不有師。所以經云大道師玄寂,又云道法自然,即師義也。
從師得無上法,至爲萬仙之宗者。無上法者,即是三十六部經。無上因者,即是十七聖乘智慧因。未是無上而云無上者,以能牽復無上天尊大果,所以名無上因也。無上果即金剛大果,金剛大果更無能上,爲萬仙之宗主也。
清明淨潔至合德者。明天尊大果無諸惑障,故曰清明;又無穢惡,故云淨潔也。蕭然脫縛,故云自在無礙也。愉者,恬愉,明果中有常德,恬愉不動也。靜者,因中有安靜斂翮之行,果中有凝然安靜之德也,則與虚空合德,共成元命,不爲無常之所變動也。
圓滿第一至猶如虚空者。功德圓滿,無有等雙,故云圓滿。第一智慧具足,無有比類,故云智慧第一也。此功德智慧彌滿十方,猶如虚空無有邊際,故云猶如虚空也。
所謂道者王至二十五性色數者。夫道語則通,至如五道,北帝鬼神並悉稱道,明此金剛之道非此等道也。若人天地獄之道,乃以善惡爲業主,或散爲資潤,感生人天等也。若金剛之道,乃以善解爲本因,以靜爲資潤,感金剛也,故知金剛道非此之道也。
成就無量至一切德宗者。成就無量者,言金剛大果無量之智並悉成就,故言成就無量也。此智非是人天仙聖之所能見,故云甚深奥慧也。以其智成慧深,故能爲一切諸德之宗主也。
四迷斷故慧德具足者。四迷即四見惑也。夫四見之惑乃與慧道相治,惑若未斷,慧體被障,慧德不能得具;四迷若斷,慧體無障,所以慧德具足也。
四迷滅空慧德具足者。大論斷之與滅,亦復相似。小而論之,復有殊别:夫斷是體有,滅是體無,如斷一物,雖斷,其體猶在,若滅去,必同於無。今慧既主斷,惑所以斷,言慧德具足,滅必歸空,所以滅言空德具足也。
四迷無援故靜德具足者。四迷援即是懆散等也,懆散本附四迷上生,四迷既滅,其懆散亦亡,故云四迷無援也。
靜德具足者。散本與靜相治,道懆散若在,靜德不具;懆散既滅,所以靜德具足也。
四迷無枝戒德具足者。四迷枝即是惡等也,戒即善也。夫善與惡相倚伏,若惡在,善德所以不具;惡無,所以善德具足也。
四迷無異因至常德具足者,四迷潤善則感人天,潤惡則感三塗。被其所潤,所生之因名爲異因,所感之果名爲異果。若不爲四迷所潤感,生五道因果,則感常果,故云常德具足也。
樂德具足至無量無邊德俱皆具足者。此明既得常果,所以能感諸義德,悉皆具足。果中無苦,故云樂德具足;無惑穢,故云靜德具足;能包容,故云大德具足;能統王,故云王德具足。無量無邊德者,總明一切,諸德並皆具足也。何以故?昔在至普被衆生者,此總結也。何以故得如此萬德並皆具足?以聖人若在九道域中,時備修無上上行,慈悲汎愍,普被一切衆生,所以得其足一切諸德也。
以慈悲故,故入空觀者。此明大乘之人先修慈悲,有解資生空智,後入空觀也。
以空觀故,故入慈悲者。此明小乘之人不能廣行慈悲,但單修信空等四行至於老,觀其行不足,不能進入真乘,遂停其空行,更從生觀習於慈悲也。
所謂大小兩乘至異義者。此總結大乘小乘所修之行也。前後異義者,大乘人前修慈悲,後入空觀;小乘人前修空行,後習慈悲,故云前後異義也。
作慈觀時至父母妻子者。作此慈觀時,當觀萬法悉皆平等,無有差别之異,不見富貴爲上、貧賤爲下,不見親以爲近、踈以爲遠,不見父母妻子爲親、怨家爲踈也。
若殺我父母妻子至慈性者。若依外教所明,父母之讎不同天,兄弟之讎不同國,朋友之讎不反兵。若内教則不然,人比殺我父母、兄弟、妻子,我亦須以慈心視之,不改變我慈仁之性;非但我起慈心,於彼亦乃見彼有慈心於我也。
所謂慈視至與喜智相違者。夫嗔是别惑,喜是别解,解惑相治。如嗔惑起,則喜智爲之藏;喜智生,則嗔惑爲之伏,故言相違也。
嗔於喜時至。嗔惑强盛者。嗔惑若在喜心時,生者爲喜智所防,嗔惑自成微弱;若嗔惑自在嗔心時生者,此嗔惑則强盛也。
亦如水性濡濕至慈觀衆生亦復如是者。夫水性濡濕還以水,濡水時則易,濡於火時則難。如慈觀衆生,慈於慈時則易,慈於嫉妬境則難也。
慈見衆生至還如慈心所謂是慈者。若見衆生還如衆生,有高下勝劣貴賤,謂爲慈;若見衆生起於平等,如慈我親不異,始可謂是慈也。
悲喜觀行亦復如是者。此悲喜二行亦如慈觀也,悲還於悲,心則易於暴虐,境則難也。
嗔心在喜心中發者至乃謂爲慈者。悲喜不異前解。夫慈是别解,嫉妬是别惑,皆相治道也。
以慈因故故果大慈至萬道中王者。以因地行於汎慈之因,故至果中感得大慈之果,此是本因本果也,未但正惑於本果而已,又能感於空淨無礙,常樂自在,微妙具足,萬道中王等義果也。
以悲因故故得果悲至萬道中王者,以悲因故,能感得悲果,此亦是本因感於本果,人能感得,空淨無礙,常樂自在,微妙具足,萬道中王等義果也。
絓智行、善行至如之者。絓諸智行、善行等,並得果如慈悲也,皆有本因感於本果,又能牽諸義果等也。
時有大仙至願見可乎者。時者,說論之時也。爾時有大仙號三天真人,即張天師也,得道封三天真人之號,故云三天真人也。而作是言者,欲發詰問之言也。道君者,指於論主也。第一微妙大仙王義者,即無上天尊金剛大果也。願見可乎者,此是謙遜之辭,云願聽可已不也。
時道君答曰至令衆得聞者。此論主答也。唯願者,論主亦施謙敬之言,云唯願善說,令一切時衆得以聞知曉悟也。
時三天真人至慈果生時謂從慈因生者。此三天真人領論主前所說之義也,皆云由於慈本因感得於慈本果;此慈果生時,還謂從此慈因得生,不由從他生也。
乃至悲喜並云因故生者。乃至悲喜等智、並云各從其本因故得生,亦不從他生也。
悲喜云不生至不云從慈悲生者。悲喜云復不生精進恭敬等智,精進恭敬等智還從精進恭敬等本因生,不從慈悲因生也。
云何乃云由悲故至並得果如之者。既言慈悲不生精進恭敬等,云何言由悲因故感得悲果,又能感得空淨無礙等義果?絓智行、善行,並悉得果如之。若慈悲不生精進等者,亦慈悲不生空淨等也。此捉義果難於本因也。
時高上答言至當爲說之者。此是論主所答,又施謙遜之辭也。
所謂因名至肉核相連者。夫因乃爲母爲根,能生爲母,在本曰根也。如樹由其有根,能生樹身,次又生諸枝條、肉核、花子,共相連續也。
慈爲因至萬道中王者。今以慈爲因,能感得慈果,又能生於空淨等無量義果也。
乃至悲喜亦復如之者,乃至悲喜及精進恭敬等,並由本因能牽本果,又能生諸無量義果,如慈不異也。
因力有二亦復有三至得慈果故者。
因力有二亦復有三者,一力是慈因,能感於慈果;二力又能感常;三力能感樂,無量力能感於無量義果也。一解,一是慈因,二是慈果,三是感常,無量是感無量德也。舊解得慈果,故以屬後文。今解用配前句,已下兩句亦然。何故能得如此?以其得證於慈果故也。
名慈爲慈至得常果故者。舊解,慈名汎愍,道號通除,因中之道亦通,果中之道亦通;因中之慈亦汎愍,果中之慈亦汎愍也。今解不然。夫慈以汎愍爲慈,故能感得常果,亦如道以通除爲道,亦能感得常果也。所以能然,以得當果之故。
名慈名常至乘爲精進者。舊解,慈名汎愍,常乃凝然,喻如乘爲運載,精進乃是勒策也。今解,以慈因感得常果,故名常果爲慈,亦如精進能資生空解,故目空乘爲精進也。
此解好爲性無嫉妬至慈亦復然者。慈解乃與嫉妬惑相治爲性,若有於嫉妬之惑,慈解不生;若無於嫉妬,可名爲慈也。既有慈心,故能憐愛也。
金剛道至慈亦復然者。至金剛大果亦復有慈,彌更憐愛也。
爲性無散亂至名靜者。散亂者,躁散之惑,與靜爲治道相障。躁散若在,歛翮不成;若無於躁散,始可名爲靜也。
靜援慈故得至從肥壯故生者。靜資慈解,故得因力肥壯,名爲義因;因力從肥壯,即感於金剛,名爲義果也。
生故金剛常至金剛王者。既證金剛,寅卯俱謝,故云常無;有惑穢,故云淨無;能累縛,故云自在;統包一切,故云王也。
亦如三界至故暴虐者。悲解能伏暴虐之惑,三界九道衆生只爲無悲,所以有於暴虐惑也。
散亂至亦從肥壯故生者。散亂者,躁散也。躁散援暴虐之惑,聞善之因,故得肥壯因;既肥壯,所以果從之而生,惑於三界九道也生。
故三界九道至作具足者。凡夫者,肥壯因力既生,所以惑三界九道,被無常所遷,苦惱穢累,不能自在,常怖畏天魔異道、衆災惡試,心有流動馳散。作此具縛,凡夫也。
時三天真人復言至爲衆說之者。三天真人又問云:大仙此智義深奥,非是淺學小仙及三界九道衆生之所計筭可知也。雖復蒙告,猶自未能了見難見難聞之理,更希大仙爲衆說之也。
如我常依師學至故須言之者。三天真人自云:我從來常依師學習,及以自見自知。又恐更有未知未見之事未得未聞,今故須言請之也。
云何慈不生悲至萬道中王者。云何慈因不生於悲,悲因又不生於戒,乃生常樂空淨等果也?答言:慈中有二力,至萬道中王者,二力、三力不異前解。以我慈因,有此二力、三力乃至無量力,所以能牽本果,又能感無量義果也。
二力能生慈德至不爲縁生者。舊解,一力是慈因,二力是慈果,故云二力能生慈德。今解,一力以能生,竟但生弱,二力生則强也。一解,比有二力,但生於慈,不生戒悲、精進等。何故爾?悲戒精進等自有本因,不從縁生也。故縁亦能生。所謂靜援肥因義力者,前云戒悲、精進不爲縁生,今云縁亦能生者,明論主所說亦有開塞之義。前云不生者,明戒悲等自有本因;此云縁亦能生者,遠作縁由亦得相生,如修慈悲又能布施,作如此遠縁,亦得論相生,但非親因縁耳。
問曰:肥因義力至爲自生耶者。問云:此肥因爲從本因得生?爲自從肥因而生也?
答曰至故名義因者。本因彼援清靜資解,故肥;肥故得生義因,此因能感金剛本果,名爲異果也。所言異果者,如善感人天,人天,不似因,名爲異果;惡感三塗,三塗不似因,亦名異果;今慧感常常不似因,故云異果也。此因又在本因上生,故云義因也。
因有二種至一散二靜者。因有二種,即常與無常也。逐援故異者,即是靜、散二事也。靜資慧,則感常;散援惑,聞善惡則感無常,所以云逐援故異也。
果漸來者至所謂靜果者。果漸來者,即是散所援善惡,感生五道也。夫無常名漸顯,如今日爲因,或可明日爲果,故云漸來也。果頓來者,即是常果也。夫常名頓顯,無常盡,常果始起,故是頓也;乃是靜所資生也,故云靜果也。
散果者至三界九道者。散所資生之果,乃是無常無淨苦心,三界九道衆生也。
靜果者至虚空慧命者。靜果即是靜資慧所感之果也。自在者,蕭然無累也。虚空慧命者,智慧與虚空合德,共成方命也。
九道位故散果常來者。若在九道之位,名爲散果,恒來漸報,生於九道,往還輪轉也。
金剛自在四見所隔者。金剛大果是自在蕭然之處,一切衆生皆有成道之性,但被四見所隔,故不能得登也。
故常因淨因至除滅四見故謂無爲者。常因淨因等在十乘内被蓄,不得用到無爲乘處,則感金剛始方得用也。無爲乘處,乃萬因所集,故云具足因處也。此乃超三界、斷除四性見惑,所以名曰無爲也。
能得無爲亦名無爲者。道理第十無乘,未是無爲,以能感得後無爲金剛大果,故名無爲。此因受果,果籍因也。
無爲果者即是無爲者。無爲果即金剛大果也,此果始是無爲也。
非得言無爲果即是無爲者。此無爲果力爲果,乃是三界九道衆生從無爲生,名爲無爲果,而非得即是無爲也。
如九道三界至無爲因故非無爲者。明九道三界等亦是無爲果,然非即是無爲。何以故?無爲生故得是無爲果,然非是常住自在之無爲,乃是無爲之因,故非無爲也。
一無爲非果非因至無礙空者。無爲有三種,一無爲非果非因,二無爲亦果亦因,三無爲但果非因也。非因者,即是四無礙空,洞空、洞虚、洞清、洞微等也。因名牽召,果名酬答;虚空無有牽召、酬答,故云非果非因也。
亦是縁果縁因至故名縁果者。明虚空雖非萬物親因親果,亦能爲萬物作縁因縁果也。何以故?能生三界九道等爲縁因,三界九道四迷滅盡,與空今德,故名縁果也。
二無爲亦果亦因者。二無爲即是第十無爲乘也。亦果者,能爲前十六聖乘住也。亦因者,爲金剛大果作親因也。
所謂第十無爲乘處至内觀外觀者。明第十無爲乘處既萬因所集,故言具足諸觀也。頓觀者,本空觀也;漸觀者,信疏觀等也。大觀者,大乘人所修之觀也;小觀者,小乘人所捉之觀也。空觀者,觀一切理空,無一有性也;有觀者,前論於空空亦涉有,今論於有有亦亘空也。定觀者,常觀也;不定觀者,無觀也。吉觀者,持戒之觀也;凶觀者,破戒之觀也。事觀是即目所覩,理觀是非眼心所照。内觀觀心,外觀觀色也。
諸一切觀至生無量觀者。生道仙並是七仙之觀也。生者,空忘智此時始生,故云生。道者,通也。前生觀時空忘,智慧雖生,智力微弱,未能制伏。至道觀,智力漸强,稍能通伏,故云道也。既能伏,則得無量觀生也。所以諸一切觀,並從生道仙而生,生道仙能生無量觀也。
乃至精進至所謂果門者。至精進乘,空忘智慧,起即牽後无爲大果,故云方无爲也;爲後大果之門,故云所謂果門也。
道理生觀空忘智慧已生應言生无爲今至精進始言方生无爲者。明生觀時雖生,但智力微弱,被惑入體;至精進乘,能斷惑體明,故云方生无爲也。
此門能生金剛大慧至所謂因門者。此門者,即是無爲乘,爲大果之門也,此門能生後金剛大慧等也。
洞玄靈寳左玄論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