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

轻识古籍-繁体

共 9414字,需浏览 19分钟

 ·

2023-12-07 20:03

屯田

古者寓兵於農,漢、魏而下,始置屯田爲守邊之計。有國者善用其法,則亦養兵息民之要道也。國初用兵征討,遇堅城大敵,則必屯田以守之。海内既一,於是内而各衛,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資軍餉。或因古之制,或以地之冝,其爲慮盖甚詳宻矣。大抵芍陂、洪澤、甘肅、瓜、沙,因昔人之制,其地利盖不减於舊。和林、陜西、四川等地,則因地之冝而肇爲之,亦未甞遺其利焉。至於雲南八番、海南、海北,雖非屯田之所,而以爲蠻夷腹心之地,則又因制兵屯旅以控扼之,由是而天下無不可屯之兵,無不可耕之地矣。今故著其建置增損之槩,而内外所轄軍民屯田,各以次列焉。

樞宻院所轄

左衛屯田:世祖中統三年三月,調樞宻院二千人,於東安州南、永清縣東荒土及本衛元占牧地,立屯開耕,分置左右手屯田千户所,爲軍二千名,爲田一千三百一十頃六十五畒。

右衛屯田:世祖中統三年三月,調本衛軍二千人,於永清、益津䓁處立屯開耕,分置左右手屯田千户所。其屯軍田畒之數與左衛同。

中衛屯田:世祖至元四年,於武清、香河等縣置立。十一年,以各屯地界相去百餘里,往來耕作不便,遷於河西務荒莊、楊家口、青臺、楊家白䓁處。其屯軍之數與左衛同,爲田一千三十七頃八十二畝。

前衛屯田:世祖至元十五年九月,以各省軍人備侍衛者,於霸州、保定、涿州荒閑地土屯種,分置左右手屯田千户所。屯軍與左衛同,爲田一千頃。

後衛屯田:置立嵗月與前衛同。後以永清䓁處田畒低下,遷昌平縣之太平莊。㤗定三年五月,以太平莊乃世祖經行之地,營盤所在,春秋往來牧放衛士頭匹,不冝與漢軍立屯,遂罷之,止於舊立屯所耕作如故。屯軍與左衛同,爲田一千四百二十八頃一十四畒。

武衛屯田:世祖至元十八年,發迤南軍人三千名,於涿州、霸州、保定、定興等處置立屯田,分設廣備、萬益䓁六屯,别立農政院以領之。二十二年,罷農政院爲司農寺,自後與民相叅屯種。二十五年,别立屯田萬户府,分管屯種軍人。二十六年,以屯軍屬武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兼領屯田事。仁宗皇慶元年,改屬衛率府,後復歸之武衛。英宗至治元年,命以廣備、利民二千户軍人所耕地土,與左衛率府忙古○屯田千户所互相更易。屯軍三千名,爲田一千八百四頃四十五畒。

左翼屯田萬户府:世祖至元二十六年二月,罷蒙古侍衛軍從人之屯田者,别以斡端、别十八里回還漢軍及大名、衛輝兩翼新附軍,與前後二衛迤東還戍士卒合併屯田,設左右翼屯田萬户府以領之。遂於大都路霸州及河間䓁處立屯開耕,置漢軍左右手二千户,新附軍六千户所,爲軍二千五十一名,爲田一千三百九十九頃五十二畒。

右翼屯田萬户府,其置立嵗月與左翼同。成宗大德元年十一月,發眞定軍人三百名,於武清縣崔黄口增置屯田。仁宗延祐五年四月,立衛率府,以本府屯田併屬詹事院,後復歸之樞宻,分置漢軍千户所三,别置新附軍千户所一,爲軍一千五百四十人,爲田六百九十九頃五十畆。

忠翊侍衛屯田: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十一月,命各萬户府摘大同、隆興、太原、平陽等處軍人四千名,於燕只哥赤斤地面及紅城周迴置立屯田,開耕荒田二千頃,仍命西京宣慰司領其事,後改立大同等處屯儲萬户府以領之。成宗大德十一年,改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仍領屯田。武宗至大四年,以黄華嶺新附屯田軍一千人併歸本衛,别立屯署。是年改大同侍衛爲中都威衛,屬之徽政院。分屯軍二千置弩軍翼,止以二千人分置左右手屯田千户所,黄華嶺新附軍屯如故。仁宗延祐二年,遷紅城屯軍於古北口、太平莊屯種。五年,復簽中都威衛軍八百人,於左都威衛所轄地内,别立屯署。七年十二月,罷左都威衛及太平莊、白草營等處屯田,復於紅城周迴立屯,仍屬中都威衛。英宗至治元年,始改爲忠翊侍衛,屯田如故,爲田二千頃。後移置屯所,不知其數。

左右欽察衛屯田:世祖至元二十四年,發本衛軍一千五百一十二名,分置左右手屯田千户所及欽察屯田千户所,於清州䓁處屯田。英宗至治二年,始分左右欽察衛,以左右手屯田千户所分屬之。文宗天暦二年,創立龍翊侍衛,復以隷焉。爲軍左手千户所七百五名,右手千户所四百三十七名,欽察千户所八百名。爲田左手千户所一百三十七頃五十畒,右手千户所二百一十八頃五十畒,欽察千户所三百頃。

左衛率府屯田:武宗至大元年六月,命於大都路漷州武清縣及保定路新城縣置立屯田。英宗至治元年,以武衛與左衛率府屯田地界相離隔絶,不便耕作,命以兩衛屯地互更易之,分置三翼屯田千户所,爲軍三千人,爲田一千五百頃。

宗仁衛屯田:英宗至治二年八月,發五衛漢軍二千人,於大寧等處創立屯田,分置兩翼屯田千户所,爲田二千頃。宣忠扈衛屯田:文宗至順元年十二月,命收聚訖一萬斡羅斯,給地一百頃,立宣忠扈衛親軍萬户府屯田依宗仁衛例。

大司農司所轄

永平屯田緫管府: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八月,以北京採取材木百姓三千餘户,於灤州立屯,設官署以領其事,爲户三千二百九十,爲田一萬一千六百一十四頃四十九畒。

營田提舉司:不詳其建置之始,其設立處所在大都漷州之武清縣,爲户軍二百五十三,民一千二百三十五。析居放良四百八十,不蘭奚二百三十二,火者一百七十口,獨居不蘭奚一十二口,黑瓦木丁八十二名,爲田三千五百二頃九十三畒。

廣濟署屯田:世祖至元二十二年正月,以崔黄口空城屯田嵗澇不收,遷於清、滄䓁處。後大司農寺以尚珍署舊領屯夫二百三十户歸之,既又遷濟南、河間五百五十户,平灤、眞定、保定三路屯夫四五百十户,併入本屯,爲户共一千二百三十,爲田一萬二千六百頃三十八畒。

宣徽院所轄

淮東淮西屯田打捕緫官府:世祖至元十六年,募民開耕漣、海州荒地,官給禾種,自備牛具,所得子粒官得十之四,民得十之六,仍免屯户徭役,屢欲中廢不果。二十七年,所轄提舉司一十九處,併爲十二。其後再併,止設八處,爲户一萬一千七百四十三,爲田一萬五千一百九十三頃三十九畒。

豊閏署: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創立於大都路薊州之豐閏縣,爲户八百三十七,爲田三百四十九頃。寳坻屯:世祖至元十六年,簽大都屬邑編民三百户,立屯於大都之寳坻縣,為田四百五十頃。尚珍署:世祖至元二十三年,置立於濟寧路之兖州,爲户四百五十六,爲田九千七百一十九頃七十二畒。

腹裏所轄軍民屯田

大同䓁處屯儲緫管屯田:成宗大德四年,以西京黄華嶺等處田土頗廣,發軍民九千餘人,立屯開耕。六年,始設屯儲軍民緫管萬户府。十一年,放罷漢軍還紅城屯所,止存民夫在屯。仁宗時,改萬户府爲緫管府,爲户軍四千二十,民五千九百四十五,爲田五千頃。

虎賁親軍都指揮使司屯田:世祖至元十七年十二月,月兒魯官人言:“近於滅捏怯土、赤納赤、高州、忽蘭若班䓁處改置驛傳,臣䓁議,可於舊置驛所設立屯田。”從之。二十八年,發虎賁親軍二千人入屯。二十九年,增軍一千,凡立三十四屯,於上都置司,爲軍三千人,佃户七十九,爲田四千二百二頃七十九畝。

嶺北行省屯田

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併和林阿剌○元領軍一千人入五條河。成宗元貞元年,摘六衛漢軍一千名,赴稱海屯田。大德三年,以五條河漢軍悉併入稱海。仁宗延祐三年,罷青海屯田,復立屯於五條河。六年,分揀蒙古軍五千人,復屯田青海。七年,命依世祖舊制,稱海、五條河俱設屯田,發軍一千人於五條河立屯。英宗時,立屯田萬户府,爲户四千六百四十八,爲田六千四百餘頃。

遼陽䓁處行中書省所轄屯田

大寧路海陽䓁處打捕屯田所:世祖至元二十三年,以大寧、遼陽、平灤諸路拘刷漏籍放良、孛蘭奚人户,及僧道之還俗者,立屯於瑞州之西瀕海荒地開耕,設打捕屯田緫管府。成宗大德四年,罷之,止立打捕屯田所,爲户元撥并召募共一百二十二,爲田二百三十頃五十畒。

浦峪路屯田萬户府: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十月,為蠻軍三百户、女直一百九十户,於咸平府屯種。三十年,命本府萬户和魯古○領其事,仍於茶剌罕、剌憐等處立屯。三十一年,罷萬户府屯田。仁宗大德二年,撥蠻軍三百户屬肇州蒙古萬户府,止存女直一百九十户,依舊立屯,為田四百頃。

金復州萬户府屯田: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五月,發新附軍一千二百八十一户,於忻都察置立屯田。二十六年,分京師應役新附軍一千人,屯田哈思罕關東荒地。三十年,以玉龍帖木兒、塔失海牙兩萬户新附軍一千三百六十户,倂入金復州,立屯耕作,爲户三千六百四十一,爲田二千五百二十三頃。肇州蒙古屯田萬户府:成宗元貞元年七月,以乃顔不魯古赤及打魚水逹逹、女直等户,於肇州旁近地開耕,爲户不魯古赤二百二十户,水達逹八十户,歸附軍三百户,續增漸丁五十二户。

河南行省所轄軍民屯田

南陽府民屯:世祖至元二年正月,詔孟州之東,黄河之北,南至八柳樹、枯河、徐州等處,凡荒閑地土,可令阿术、阿剌罕等所領士卒立屯耕種,并摘各萬户所管漢軍屯田。六年,以攻襄樊軍餉不足,發南京、河南、歸德諸路編民二萬餘户,於唐、鄧、申、裕䓁處立屯。八年,散還元屯户,别簽南陽諸色户計,立營田使司領之。尋罷,改立南陽屯田緫管府。後復罷,止隷有司,爲户六千四十一,爲田一萬六百六十二頃七畝。洪澤萬户府屯田:世祖至元二十三年,立洪澤南北三屯,設萬户府以統之。先是江淮行省言:“國家經費,糧儲爲急。今屯田之利,無過兩淮,况芍陂洪澤皆漢、唐舊嘗立屯之地,若令江淮新附漢軍屯田,可嵗得糧百五十餘萬石。”至是從之。三十一年,罷三屯萬户,止立洪澤屯田萬户府以統之。其置立處所,在淮安路之白水塘、黄家疃䓁處,爲户一萬五千九百九十四名,爲田三萬五千三百一十二頃二十一畒。芍陂屯田萬户府: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二月,江淮行省言:“安豐之芍陂,可溉田萬餘頃,乞置三萬人立屯。”中書省議:“發軍士二千人,姑試行之。”後屯户至一萬四千八百八名。

德安等處軍民屯田總管府:世祖至元十八年,以各翼取到漢軍及各路拘收手號新附軍,分置十屯,立屯田萬户府。三十一年,改立緫管府,爲民九千三百七十五名,軍五千九百六十五名,爲田八千八百七十九頃九十六畒。

陜西䓁處行中書省所轄軍民屯田

陜西屯田緫管府:世祖至元十一年正月,以安西王府所管編民二千户,立櫟陽、涇陽、終南、渭南屯田。十八年,立屯田所。十九年,以軍站屯户拘收爲怯憐口户計,放還而無所歸者,籍爲屯户,立安西、平涼屯田,設提領所以領之。二十九年,立鳯翔、鎭原、彭原屯田,放罷至元十年所簽接應成都、延安軍人,置立民屯,設立屯田所,尋改爲軍屯,令千户所管領。三十年,復更爲民屯。爲户鳳翔一千一百二十七户;鎮原九百一十三户;櫟陽七百八十六户,後存六百五十户;涇陽六百九十六户,後存六百五十八户。彭原一千二百三十八户;安西七百二十四户,後存二百六十二户;平涼二百八十八户。終南七百七十一户,後存七百一十三户;渭南八百一十一户,後存七百六十六户。爲田鳯翔九十頃一十二畒,鎭原四百二十六頃八十五畒,櫟陽一千二十頃九十九畒,涇陽一千二十頃九十九畒,彭原五百四十五頃六十八畒,安西四百六十七頃七十八畒,平涼百一十五頃二十畒,終南九百四十三頃七十六畒,渭南一千二百二十二頃三十一畒。

陜西等處萬户府屯田:世祖至元十九年二月,以盩厔南係官荒地,發歸附軍立孝子林、張馬村軍屯。二十年,以南山把口子巡哨軍人八百户,於盩厔之杏園莊、寧州之大昌原屯田。二十一年,發文州鎭戍新附軍九百人,立亞栢鎭軍屯。復以燕京戍守新附軍四百六十三户,於德順州之威戎立屯開耕。爲户孝子林屯三百一户,張馬村屯三百一十三户,杏園莊屯二百三十三户,大昌原屯四百七十四户,亞栢鎭屯九百户,威戎屯四百六十三户。爲田孝子林二十三頃八十畒,張馬村七十三頃八十畒,杏園莊一百一十八頃三十畒,大昌原○百五十八頃七十九畒,亞栢鎭二百六十八頃五十九畒,威戎一百六十四頃八十畒。

貴赤延安緫管府屯:世祖至元十九年,以拘收贖身、放良不蘭奚及漏籍户計,於延安路探馬赤草地屯田,爲户二千二十七,爲田四百八十六頃。

甘肅䓁處行中書省轄所軍民屯田

寧夏䓁處新附軍萬户府屯田:世祖至元十九年三月,發迤南新附軍一千三百八十二户,徃寧夏䓁處屯田。二十一年,遣塔塔裏千户所管軍人九百五十八户屯田,爲田一千四百九十八頃三十三畝。管軍萬户府屯田:世祖至元十八年正月,命肅州、沙州、瓜州置立屯田。先是,遣都元帥劉恩往肅州諸郡視地之所宜,恩還言宜立屯田,遂從之。發軍於甘州黑山子、滿峪、泉水渠、鴨子翅䓁處立屯,爲户二千二百九十,爲田一千一百六十六頃六十四畒。

寧夏營田司屯田:世祖至元八年正月,簽發己未年隨州、鄂州投降人民一千一百七户,往中興居住。十一年,編爲屯田户,凡二千四百丁。二十三年,續簽漸丁,得三百人,爲田一千八百頃。

寧夏路放良官屯田:世祖至元十一年,從安撫司請,以招收放良人民九百四户,編聚屯田,爲田四百四十六頃五十畒。

亦集乃屯田:世祖至元十六年,調歸附軍人於甘州。十八年,以充屯田軍。二十二年,遷甘州新附軍二百人往屯亦集乃合卽渠開種,爲田九十一頃五十畒。

江西䓁處行中書省所轄屯田

贛州路南安寨兵萬户府屯田:成宗大德二年正月,以贛州路所轄信豐、會昌、龍南、安遠等處賊人出没,發寨兵及宋舊役弓手,與抄數漏籍人户,立屯耕守,以鎭遏之。爲户三千二百六十五,爲田五百二十四頃六十八畒。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所轄屯田汀漳屯田:世祖至元十八年,以福建調軍糧儲費用,依腹裏例置立屯田,命管軍總管鄭椘等,發鎮守士卒年老不堪備征戰者,得百有十四人,又募南安䓁縣居民一千八百二十五户,立屯耕作。成宗元貞三年,命於南詔、黎、畬各立屯田,摘撥見戍軍人,每屯置一千五百名,及將所招陳弔眼䓁餘黨入屯,與軍人相叅耕種。爲户汀州屯一千五百二十五名,漳州屯一千五百一十三名。爲田汀州屯二百二十五頃,漳州屯二百五十頃。

高麗國立屯

高麗屯田,世祖至元七年創立。是時東征日本,欲積糧餉爲進取之計,遂以王綧、洪茶丘䓁所管高麗户二千人,及發中衛軍二千人,合婆娑府、咸平府軍各一千人,於王京東寧府、鳳州等一十處置立屯田,設經略司以領其事,每屯用軍五百人。

四川行省所轄軍民屯田二十九處

廣元路民屯:世祖至元十三年,從利州路元帥言,廣元實東西兩川要衝,支給浩繁,經理係官田畝得九頃六十畒,遂以褒州刷到無主人口,偶配爲十户,立屯開種。十八年,發新得州編民七十七户屯田,爲户共八十七。

叙州宣撫司民屯:世祖至元十一年,命西蜀四川經略使起立屯田。十五年,簽長寧軍、富順州等處編民四百七十五户,立屯耕種。十九年,續簽一百六十户。二十年,叙州簽民一千九百户。二十五年,富順州復簽民六百八户,增人舊屯。二十七年,取勘析出屯户,得二百八十四。成宗元貞二年,復放罷站户一千一十七户,依舊屯田。總之爲户四千四百四十四。紹慶路民屯:世祖至元十九年,於本路未當差民户内,簽二十三戶置立屯田。二十年,於彭水縣籍管萬州寄户内,簽撥二十户。二十一年,簽彭水縣未當差民户三十二户增入。二十六年,屯户貧乏者多負逋,復簽彭水縣編民一十六户補之。爲户九十一。嘉定路民屯:世祖至元十九年,簽亡宋編民四户置立屯田。成宗元貞元年,撥成都義士軍八户增入。爲户一十二。

順慶路民屯:世祖至元十二年,簽順慶民三千四百六十八户,置立屯田。十九年,復於民户内差撥一千三百三十六户置民屯。二十年,復簽二百一十二户增入。緫之五千一十六户。

潼州府民屯:世祖至元十一年,簽本府編民及義士軍二千二百二十四户立屯。十三年,復簽民一百四十二户。二十一年,行省遣使於遂寧府擇監夫之老弱廢疾者,得四十六户,簽充屯户。緫之二千四百一十二户。

夔路緫管府民屯:世祖至元十一年置,累簽本路編民至五千二十七户,續於新附軍内簽老弱五十六户增入。

重慶路民屯:世祖至元十一年置,累於江津、巴縣、瀘州、忠州等處,簽撥編民二千三百八十七户,并召募共三千五百六十六户。

成都路民屯:世祖至元十三年,簽隂陽人四十户,辦納屯糧。二十二年,續簽瀘州編民九十七户,充屯田户。三十一年,續簽千户高德所管民一十四户。保寧萬户府軍屯:世祖至元二十六年,保寧府言:“本管軍人一户或二丁三丁父兄子弟應役,實爲重倂,若又遷於成都屯種,去家隔遠,逃匿必多。乞令本府在營士卒及夔路守鎭軍人,止於保寧㳂江屯種。”從之,簽軍一千二百名。二十七年,發屯軍一百二十九人,從萬户也速迭兒西征,别簽漸丁軍人入屯,爲户一千三百二十九名,爲田一百一十八頃二十七畒。叙州等處萬户府軍屯:成宗元貞二年,改立叙州軍屯,遷遂寧屯軍二百三十九人,於叙州宣化縣喁口上下荒地開耕,爲田四十一頃八十三畒。重慶五路守鎭萬户府軍屯:仁宗延祐七年,發軍一千二百人,於重慶路三堆、中嶆、趙市等處屯耕,爲田四百二十頃。

夔路萬户府軍屯: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從四川行省議,除㳂邉重地分軍鎭守,餘軍一萬人,命官於成都諸處擇膏腴地立屯開耕,爲户三百五十一人,爲田五十六頃七十畒。凡創立十四屯:成都等路萬户府軍屯:於本路崇慶州義興鄉楠木園置立,爲户二百九十九人,爲田四十二頃七十畝。

河東陜西等路萬户府軍屯:置立於灌州之青城陶垻及崇慶州之大柵頭䓁處,爲户一千三百二十八名,爲田二百八頃七畒。廣安等處萬户府軍屯:置立於成都路崇慶州之七寳垻,爲户一百五十名,爲田二十六頃二十五畒。保寧萬户府軍屯:置立於崇慶州晉原縣之金馬,爲户五百六十四名,爲田七十五頃九十五畒。叙州萬户府軍屯:置立於灌州之青城,為户二百二十一名,爲田三十八頃六十七畝。五路萬户府軍屯:置立於成都路崇慶州之大栅鎭孝感郷及灌州青城縣之懐仁郷,爲户一千一百六十一名,爲田二百三頃一十七畝。

興元金州等處萬户府軍屯:置立於崇慶州晉原縣孝感鄉,爲户三百四十四名,爲田五十六頃。隨路八都萬户府軍屯:置立於灌州青城、温江縣,爲户八百三十二名,爲田一百六十二頃五十七畝。舊附等軍萬户府軍屯:置立於灌州青城縣、崇慶州等處,爲户一千二名,爲田一百二十九頃五十畝。砲手萬户府軍屯:置立於灌州青城縣龍池郷,爲户九十六名,爲田一十六頃八十畒。

順慶軍屯:置立於晉原縣義興郷、江源縣將軍橋,爲户五百六十五名,爲田九十八頃八十七畒。平陽軍屯:置立於灌州青城、崇慶州大栅頭,為户三百九十八名,爲田六十九頃六十五畒。

遂寧州軍屯:爲户二千名,爲田三百五十頃。

嘉定萬户府軍屯:世祖至元二十一年,摘蒙古、漢軍及嘉定新附軍三百六十人,於崇慶州青城等處屯田。二十八年,還之元翼,止餘屯軍一十三名,爲田二頃二十七畒。

順慶等處萬户府軍屯:世祖至元二十六年,發軍於㳂江下流漢初等處屯種,爲户六百五十六名,爲田一百一十四頃八十畒。

廣安等處萬户府軍屯:世祖至元二十七年,撥廣安舊附漢軍一百一十八名,於新明䓁處立屯開耕,爲田二十頃六十五畝。

雲南行省所轄軍民屯田一十二處威楚提舉司屯田:世祖至元十五年,於威楚提舉鹽使司拘刷漏籍人户充民屯,本司就領其事,與中原之制不同,爲户三十三,爲田一百六十五雙。

大理金齒等處宣尉司都元帥府軍民屯:世祖至元十二年,命於所轄州縣拘刷漏籍人户,得二千六十有六户,置立屯田。十四年,簽本府編民四百户益之。十八年,續簽永昌府編民一千二百七十五户增入。二十六年,立大理軍屯,於爨僰軍内撥二百户。二十七年,復簽爨僰軍人二百八十一户增入。二十八年,續增一百一十九户。緫之民屯三千七百四十一户,軍屯六百户,爲田軍民己業二萬二千一百五雙。鶴慶路軍民屯田:世祖至元十二年,簽鶴慶路編民一百户立民屯。二十七年,簽爨僰軍一百五十二户立軍屯爲田軍屯六百八雙,民屯四百雙,俱己業。武定路緫管府軍屯:世祖至元二十七年,以雲南戍軍糧餉不足,於和曲、祿勸二州爨僰軍內,簽一百八十七户,立屯耕種,為田七百四十八雙。

威楚路軍民屯田:世祖至元十二年,立威楚民屯,拘刷本路漏籍人户,得一千一百雙。二十七年,始立屯軍,於本路爨僰軍内簽三百九十九户,内一十五户官給荒田六十雙,餘户自備己業田一千五百三十六雙。中慶路軍民屯田:世祖至元十二年,置立中慶民屯,於所屬州縣内拘刷漏籍人户,得四千一百九十七户,官給田一萬七千二十二雙,自備己業田二千六百二雙。二十七年,始立軍屯,用爨僰軍人七百有九户,官給田二百三十四雙,自備己業田二千六百一雙。

曲靖䓁處宣慰司兼管軍萬户府軍民屯田:世祖至元十二年,立曲靖路民屯,拘刷所轄州郡諸色漏籍人户七百四十户立屯。十八年,續簽民一千五百户增入。其所耕之田○官給一千四百八十雙,自備己業田三千雙。十二年,立澂江民屯,所簽屯户 與曲靖同,凡一千二百六十户。二十六年,始立軍屯,於爨僰軍内簽一百六十九户。二十七年,復簽二百二十六户增入。十二年,立仁德府民屯,所簽屯户○與澂江同 凡八十户官給田一百六十雙。二十六年,始立軍屯,簽爨僰軍四十四户。二十七年,續簽五十六户增入○所耕田畒四百雙,俱係軍人己業。

烏撒宣慰司軍民屯田:世祖至元二十七年,立烏撒路軍屯,以爨僰軍一百一十四户屯田。又立東川路民屯,屯户亦係爨僰軍人八十六户,皆自備己業。臨安宣慰司兼管軍萬户府軍民屯田:世祖至元十二年,立臨安民屯二處,皆於所屬州縣拘刷漏籍人户開耕。宣慰司所管民屯三百户,田六百雙。本路所管民屯二千户,田三千四百雙。二十七年,續立爨僰軍屯,爲户二百八十八,爲田一千一百五十二雙。梁千户翼軍屯:世祖至元三十年,梁王遣使詣雲南行省言以漢軍一千人置立屯田。三十一年,發三百人備鎮戍巡邏,止存七百人於烏蒙屯田,後遷於新興州,爲田三千七百八十九雙。

羅羅斯宣慰司兼管軍萬户府軍民屯田:世祖至元二十七年,立會通民屯,屯户係爨僰土軍二户。十六年,立建昌民屯,撥編民一百四户。二十三年,發爨僰軍一百八十户立軍屯。是年,又立會川路民屯,發本路所轄州邑編民四十户。十六年,立德昌路民屯,發編民二十一户。二十年,始立軍屯,發爨僰軍人一百二十户。

烏蒙等處屯田緫管府軍屯:仁宗延祐三年,立烏蒙軍屯。先是雲南行省言:“烏蒙乃雲南咽喉之地,别無屯戍軍馬,其地廣闊,土脉膏腴,皆有古昔屯田之蹟。乞發畏吾兒及新附漢軍屯田鎭遏。”至是從之。爲户軍五千人,爲田一千二百五十頃。

湖廣䓁處行中書省所轄屯田三處

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都元帥府民屯:世祖至元三十年,召募民户并發新附士卒,於海南、海北䓁處置立屯田。成宗元貞元年,以其地多瘴癘,縱屯田軍二千人還各翼,留二千人與召募民之屯種。大德三年,罷屯田萬户府,屯軍悉令還役,止令民户八千四百二十八户屯田瓊州路五千一十一户,雷州路一千五百六十六户,高州路九百四十八户,化州路八百四十三户,廉州路六十户。爲田瓊州路二百九十二頃九十八畒,雷州路一百六十五頃五十一畒,高州路四十五頃,化州路五十五頃二十四畒,廉州路四頃八十八畒。

廣西兩江道宣慰司都元帥撞兵屯田:成宗大德二年,黄聖許叛,逃之交趾,遺棄水田五百四十五頃七畒。部民有吕瑛者,言募牧蘭等處及融慶溪洞徭撞民丁,於上浪、忠州諸處開屯耕種。十年,平大任洞賊黄德寧䓁,以其地所遺田土,續置藤州屯田。爲户上浪屯一千二百八十二户,忠州屯六百一十四户,那扶屯一千九户,雷留屯一百八十七户,水口屯一千五百九十九户,續增藤州屯二百八頃一十九畒。湖南道宣慰司衡州等處屯田:世祖至元二十五年,調德安屯田萬户府軍士一千四百六十七名,分置衡州之清化、永州之烏符、武岡之白倉,置立屯田。二十七年,募衡陽縣無土產居民,得九户,增入清化屯。爲户清化屯軍民五百九户,烏符屯軍民五百户,白倉屯同。爲田清化屯一百二十頃一十九畝,烏符屯一百三頃五十畒,白倉屯八十六頃九十二畒。

志卷第四十八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