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下第三十一短語五

轻识古籍-繁体

共 2868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3-12-06 00:01

君臣下第三十一短語五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婦妃匹之合,獸處羣居,以力相征,於是智者詐愚,強者凌弱,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故智者假衆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爲民興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師之。是故道術德行出於賢人。其從義理,兆形於民心,則民反道矣。名物處違,是非之分,則賞罰行矣。上下設,民生體,而國都立矣。是故國之所以爲國者,民體以爲國;君之所以爲君者,賞罰以爲君。

致賞則匱,致罰則虐,財匱而令虐,所以失其民也。是故明君審居處之教,而民可使居治,戰勝守固者也。夫賞重則上不給也,罰虐則下不信也。是故明君飾食飲弔傷之禮,而物厲之者也。是故厲之以八政,旌之以衣服,富之以國裹,貴之以王禁,則民親君可用也。民用,則天下可致也。天下道其道則至,不道其道則不至也。夫水波而上,盡其搖而復下,其勢固然者也。故德之以懷也,威之以畏也,則天下歸之矣。有道之國,發號出令,而夫婦盡歸親於上矣;布法出憲,而賢人列士盡功能於上矣。千里之内,束布之罰,一?之賦,盡可知也。治斧鉞者不敢讓刑,治軒冕者不敢讓賞,墳然若一父之子,若一家之實,義禮明也。

夫下不戴其上,臣不戴其君,則賢人不來;賢人不來,則百姓不用;百姓不用,則天下不至。故曰:德侵則君危,論侵則有功者危,令侵則官危,刑侵則百姓危。而明君者,審禁淫侵者也。上無淫侵之論,則下無兾幸之心矣。

爲人君者,倍道弃法而好行私,謂之亂;爲人臣者,變故易常,而巧官以諂上,謂之騰。亂至則虐,騰至則北。四者有一至敗,敵人謀之則。故施舍優,猶以濟亂,則百姓恱;選賢遂材而禮孝弟,則姦僞止;要淫佚,别男女,則通亂隔;貴賤有義,倫等不踰,則有功者勸。國有常式,故法不隱,則下無怨心。此五者,興德匡過、存國定民之道也。

夫君人者有大過,臣人者有大罪。國所有也,民所君也。有國君民,而使民所惡制之,此一過也。民有三務:不布其民,非其民也。民非其民,則不可以守戰。此君人者二過也。夫臣人者,受君髙爵重祿,治大官,倍其官,遺其事,穆君之色,從其欲,阿而勝之,此臣人之大罪也。君有過而不改,謂之倒;臣當罪而不誅,謂之亂。君爲倒君,臣爲亂臣,國家之衰也,可坐而待之。是故有道之君者,執本,相執要,大夫執法,以牧其羣臣,羣臣盡智竭力以役其上。四守者,得則治,易則亂,故不可不明設而守固。

昔者聖王本厚民生,審知禍福之所生,是故愼小事微,違非索辯以根之。然則躁作姦邪僞詐之人不敢試也。此禮正民之道也。

古者有二言:牆有耳,伏㓂在側。牆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伏㓂在側者,沈疑得民之道也;微謀之泄也,狡婦襲主之請,而資游慝也。沈疑之者,得民者也。前貴而後賤者爲之驅也。明君在上,便僻不能食其意,刑罰亟近也,大臣不能侵其勢,比黨者誅,明也。爲人君者,能逺讒諂,廢比黨,淫悖行食之徒,無爵列於朝者,此止詐拘姦,厚國存身之道也。

爲人上者,制羣臣百姓,通中央之人和,是以中央之人臣主之。叅制令之布於民也,必由中央之人。中央之人以緩爲急,急可以取威;以急爲緩,緩可以惠民。威惠遷於下,則爲人上者危矣。賢不肖之知於上,必由中央之人;財力之貢於上,必由中央之人。能易賢不肖,而可威黨於下。有能以民之財力上陷其主,而可以爲勞於下。兼上下以環其私,爵制而不可加,則爲人上者危矣。先其君以善者,侵其賞而奪之實者也;先其君以惡者,侵其刑而奪之威者也。訛言於外者,脅其君者也;鬱令而不出者,幽其君者也。四者一作而上下不知也,則國之危可坐而待也。

神聖者王,仁智者君,武勇者長,此天之道,人之情也。天道人情,通者質,寵者從,此數之因也。是故始於患者,不與其事,親其事者,不規其道。是以爲人上者患而不勞也,百姓勞而不患也,君臣上下之分素,則禮制立矣。是故以人役上,以力役明,以刑役心,此物之理也。心道進退,而刑道滔赶。進退者主制,滔赶者主勞。主勞者方,主制者圓,圓者運,運者通,通則和。方者執,執者固,固則信。君以利和,臣以節信,則上下無邪矣。故曰:君人者制仁,臣人者守信。此言上下之禮也。

君之在國都也,若心之在身體也。道德定於上,則百姓化於下矣。戒心形於内,則容貎動於外矣。正也者,所以明其德。知得諸己,知得諸民,從其理也。知失諸民,退而脩諸己,反其本也。所求於己者多,故德行立;所求於人者少,故民輕給之。故君人者上注,臣人者下注。上注者,紀天時,務民力;下注者,發地利,足財用也。故能飾大義,審時節,上以禮神明,下以義輔佐者,明君之道。能據法而不阿,上以匡主之過,下以振民之病者,忠臣之所行也。

明君在上,忠臣佐之,則齊民以政刑,牽於衣食之利,故愿而易使,愚而易塞。君子食於道,小人食於力。分民威無勢也,無所立;事無爲也,無所生。若此,則國平而姦省矣。

君子食於道,則義審而禮明;義審而禮明,則倫等不踰,雖有偏卒之大夫,不敢有幸心,則上無危矣。齊民食於力,作本,作本者衆,農以聽命。是以明君立世,民之制於上,猶草木之制於時也。故民赶則流之,民流通則迂之,決之則行,塞之則止。雖有明君,能決之,又能塞之。決之則君子行於禮,塞之則小人篤於農。君子行於禮,則上尊而民順。小民篤於農,則財厚而備足。上尊而民順,財厚而備足,四者備體,頃時而王不難矣。

四肢六道,身之體也;四正五官,國之體也。四肢不通,六道不達,曰失;四正不正,五官不官,曰亂。是故國君聘妻於異姓,設爲姪娣、命婦、宫女,盡有法制,所以治其内也。明男女之别,昭嫌疑之節,所以防其姦也。是以中外不通,讒慝不生,婦言不及官中之事,而諸臣子弟無宫中之交。此先王所以明德圉姦,昭公威私也。明妾寵設,不以逐子傷義。禮私愛驩,勢不竝倫,爵位雖尊,禮無不行。選爲都佼,冒之以衣服,旌之以章旗,所以重其威也。然則兄弟無閒郄,讒人不敢作矣。

故其立相也,陳功而加之以德,論勞而昭之以法。叅伍相德而周舉之,尊勢而明信之。是以下之人無諫死之誋,而聚立者無鬱怨之心。如此,則國平而民無慝矣。其選賢遂材也,舉德以就列,不類無德;舉能以就官,不類無能;以德弇勞,不以傷年。如此,則上無困而民不幸生矣。

國之所以亂者四,其所以亡者二。内有疑妻之妾,此宫亂也;庶有疑嫡之子,此家亂也;朝有疑相之臣,此國亂也;任官無能,此衆亂也。四者無别,主失其體,群官朋黨以懷其私,則失族矣。國之幾臣隂約閉謀以相待也,則失援矣。失族於内,失援於外,此二亡也。故妻必定,子必正,相必直立以聽,官必中信以敬。故曰:有宫中之亂,有兄弟之亂,有大臣之亂,有中民之亂,有小人之亂。五者一作則,爲人上者危矣。宫中亂曰妬紛,兄弟亂曰黨偏,大臣亂曰稱述,中民亂曰讋諄,小民亂曰財匱。財匱生薄,讋諄生慢;稱述黨偏,妬紛生變。

故正名稽疑,刑殺亟近,則内定矣。順大臣以功,順中民以行,順小民以務,則國豐矣。審天時,物地生,以輯民力,禁淫務,勸農功,以職其無事,則小民治矣。上稽之以數,下十伍以徵,近其罪伏,以固其意。鄉樹之師,以遂其學,官之以其能,及年而舉,則士反行矣。稱德度功,勸其所能,若稽之以衆風,若任以社稷之任,若此,則士反於情矣。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