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經古義序

轻识古籍-繁体

共 526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9 01:13

九經古義序

九經古義十六卷,吳徵士惠松厓先生之所著也。凡文之義,多生於形與聲。漢人去古未遠,其所見多古字,其習讀多古音,故其所訓詁,要於本旨爲近,雖有失焉者寡矣。唐之爲釋文、爲正義者,其於古訓亦卽不能盡通,而猶閒引其說,不盡廢也。至有宋諸儒岀,始以其所得乎天之理,微會冥契,獨闢窔奧,不循舊解,其精者固不可易,然名物象數、聲音文字之學多略焉。近世學者安於記誦辭章之習,但知發䇿決科爲務,與之言古訓,駭然以爲迂晦而難通,塞耳而不能聽也。嗟乎。此學問之所以日入於靡爛,而有終身讀書。不識一字之誚也乎。今讀徵君此書,單詞片義,具有證據,正非曲徇古人。後之士猶可於此得古音焉,求古義焉,是古人之功臣,而今人之碩師也。爲性理之學者。或視此爲糟粕。然虛則易岐。實則難假。承學之士。要必於此問塗。庶乎可終身不惑也。余十數年前見是書。卽爲之商略體例。校訂譌字而還之。徵君之子承緒。洎余自湖南歸。復從乞借鈔。攜之京師。嘉定錢學士莘楣。歷城周進士書愚。各錄一本以去。而余轉鹿鹿。未能卒業。至今春賴友朋之力。始得錄全。計元本之在余篋中。又五年所矣。書此以見歲月之空馳。而讀書能不閒斷誠難也。且以志余媿云。時 乾隆三十八年仲春旬有二日。弟子上元孫邦杰漢賢校抱經堂文集卷第二。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