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苋

0粉丝
血苋(Iresine herbstii Hook. f. ex Lindl.)是苋科血苋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2米;茎粗壮,常带红色,有分枝,有纵
简介
血苋(Iresine herbstii Hook. f. ex Lindl.)是苋科血苋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2米;茎粗壮,常带红色,有分枝,有纵棱及沟;叶片宽卵形至近圆形,两面有贴生毛,紫红色;雌雄异株,花成顶生及腋生,圆锥花序,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苞片及小苞片呈卵形,绿白色或黄白色,无毛,花微小;雌花花被片呈矩圆形,绿白色或黄白色,子房呈球形;花果期9月至次年3月。血苋原产于巴西,在中国分布于江苏、上海、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怕强光曝晒,不耐阴,适合生长于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人工繁殖时常采用扦插繁殖法。血苋药用始载于《泉州本草》,全草可入药。其味苦、微甘,性凉。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可治吐血、蛆血、咳血、创伤出血、痢疾、痛经等病症。因其叶色浓艳,适宜与浅色花卉配置于花坛、花境,也可盆裁作为室内观叶植物,或栽培在花园中供观赏。还可用于食品染料。... 更多
形态特征
高达2米;
茎粗壮,常带红色,有分枝,初被柔毛,后仅节被毛,余无毛,具纵棱;
叶宽卵形或近圆形,宽2-6厘米,先端凹缺或2浅裂,基部近平截,全缘,两面被平伏毛,紫红色,侧脉弧状,5-6对,如为绿色或淡绿色,则有黄色叶脉;叶柄长2-3厘米,被平伏毛或近无毛;
雌雄异株;穗状圆锥花序,初被柔毛,后近无毛;苞片及小苞片卵形,长1-1.5毫米,绿白或黄白色,宿存,无毛,无脉;花长约1毫米;花梗极短;雌花花被片长圆形,长约1毫米,绿白或黄白色,基部疏被白色柔毛;退化雄蕊微小;花柱极短;
胞果卵形,侧扁,不裂;
生态习性
国外分布
原产巴西,我国江苏(上海)、广东(广州及海南岛)、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物候期
花果期9月至翌年3月(海南);
主体信息
拉丁名
Iresine herbstii Hook. f. ex Lindl.
中文名
血苋(xuè xiàn)
文献
Gard. Chron. 1864: 654 (1864)
Plantae-植物界(zhí wù jiè)
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门(bèi zǐ zhí wù mén)
Magnoliopsida-木兰纲(mù lán gāng)
Caryophyllales -石竹目(shí zhú mù)
Amaranthaceae苋科(xiàn kē)
Iresine-血苋属(xuè xiàn shǔ)

时光轴

里程碑1
LOG2
2023
11-09
轻识收录
评价
0.0(满分 10 分)0 个评分
什么是点评分
图片
表情
全部评价( 0)
推荐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