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藏塔遗址

台藏塔遗址

共 172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14

历史沿革

台藏塔遗址建于唐宋时期,废弃于蒙元时期,与高昌回鹘王国的灭亡时间相同。
2008年8至9月,为了配合(新疆段)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台藏塔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台藏塔佛塔1座、墓葬2座。

建筑格局

遗址综述

台藏塔遗址地处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上,属于冲积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周围有大量的居民房、羊圈、果园、菜地等。有的民房依托塔体而建,有的窑洞建在塔体内,塔内则为羊圈。因此,遗址和四周地面遭到了很大破坏,塔体严重坍塌。现塔体东、南、西三面地面均低于原地表0.9—1.7米,局部深入地下2米以上,只有北面可见到最初的地面。发掘前遗址内外有撤迁民居留下的建筑垃圾,局部厚达2米以上。
台藏塔

建筑遗址

台藏塔遗址主体为一座平面呈“回”字形的方形佛寺,东西残长35.5米、南北残宽22.65米、残高19.1米,占地面积939平方米。塔身平面大致呈方形,边长约13米。门位于西南墙中部,宽约4.5米,由于坍毁严重,形制不明。东南壁下有一座土坯台,残宽约2米,残高约1.5米。东北角残存柱洞4个,直径0.5—0.7米、深0.2—1.5米。木柱用土坯充填固定。木柱已被烧毁,残留大量红烧土、木炭和灰烬等。佛龛现存32个。多已坍塌,形制不清。仅东南壁第三级最北一座佛龛保存较好,现存基座、壁画等遗迹。

陪葬墓葬

台藏塔遗址下部有墓葬2座。M1墓位于台藏塔西南壁下,墓道被门打破。墓室和墓道西段上部被现代窑洞破坏,近墓门处有一个宽与墓道等同,长3米左右的扰坑,里面填土为青沙土,内含一小块人头骨。墓葬形制为斜坡墓道洞室墓,由墓道、墓门、过洞、封门、墓室和耳室等构成。M2墓位于台藏塔内北角,靠近塔体根部有一个宽约1米的扰坑,填土为青沙土。墓道末端压在塔身地面下,墓室位于塔身西北壁下,墓葬形制为斜坡墓道单室墓。

文物遗存

遗址遗物

台藏塔遗址出土遗物较少,仅在遗址北角探沟内出土少量陶片、1件陶纺轮和2枚钱币。其中陶纺轮1件,圆形,中有孔。孔径0.4厘米、直径2.25厘米、高1厘米。光绪通宝1枚,锈蚀严重,仅存“绪通”二字。新疆红钱1枚,仅存一小块残片,一面有“十文”两字。

墓葬遗物

台藏塔遗址的2座墓葬共计出土遗物45件()。有陶器、金器、银器、铜器、钱币等。其中陶器28件,以夹砂灰陶为主,夹砂红褐陶次之。素面,部分器表有墨书汉字2字。器形有碗、罐、盘、豆、器座、盂等。碗7件,夹砂灰陶。轮制。敞口、圆唇、弧腹、平底。罐9件,以夹砂灰陶为主,夹砂红褐陶次之。轮制,鼓腹,平底。盘4件,均残,夹砂红褐陶。豆2件,均残,可复原。泥条盘筑法制成。器座4件,泥条盘筑法制成,圆唇,腹部呈喇叭状,大平底。盂1件,夹砂灰陶,轮制。外表较粗糙,表面有脱落。甑1件,夹砂灰陶,残,可复原。外表较粗糙。敛口、下折沿、方唇、唇面上有一道凹槽,斜腹,小平底,底部有五孔。
出土文物

研究价值

台藏塔遗址是佛教沿丝绸之路传播及发展的一处重要遗迹,在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建筑、宗教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保护措施

2001年06月25日,台藏塔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信息

台藏塔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昌区尤喀买里村。

交通信息

乘车到达吐鲁番市高昌区三堡乡人民政府,步行1公里到达台藏塔遗址。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