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永安庙大殿
南部永安庙大殿
共 188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42
历史沿革
南部永安庙大殿始建于唐代的永徽二年(651年)。民间传说在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到四川避乱,曾经把这座庙子当做行宫。宋朝末年,蒙军顺着驿道,气势汹汹前往攻打西水县,途经永安镇时,放火烧毁集镇,永安庙也被破坏,虽经当地人全力抢救,最后也只保留下少许的梁架等。
现存的南部永安庙大殿是重建于元代,明、清两代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扩建。
南部永安庙大殿
建筑格局
南部永安庙大殿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坐北朝南,为庭堂式斗拱建筑,歇山式屋顶。南部永安庙大殿包含三间庙,三间庙面宽8.2米,进深6.2米,建筑主体梁架为抬梁式,正面檐下施斗拱五朵,斗拱用材粗壮。屋顶脊上有两条青龙,龙背各有一条鳌鱼,脊上砖雕为十二生肖,脊饰由瑞兽及花草砖镶砌,脊中饰宝瓶,屋顶有一尊笑弥勒佛像,屋顶施筒瓦,瓦当沟滴作云形和如意形。檐柱高4米,柱径50厘米,柱端前后有砍杀(此为古建专用术语,即砍削小于柱径的前后端部),露出地表的柱础呈圆形,直径64厘米,高28厘米,础周饰花草。中心间阑额略弯作月梁状呈托普柏枋,其出头部分置于左右次间由额上。转角斗拱为六铺作偷心造,并沿华拱45度出跳以承托大角梁,内有木枋,尾端施襻间铺作(即支撑椽枋交叉的斗拱)承托梁架,柱头铺作二朵,补间铺作一朵,均为五铺作计心造,并出钭跳,分别承托撩檐枋。
永安庙的斗拱建筑与其他各处斗拱古建筑的不同之处是:其斗拱均作八方形,另外,左右山墙施计心造五铺作柱头斗拱各一朵,室内施襻间铺作的平拱。另一特点是所有拱均无拱眼(即无拱端的弯曲上挑,成一直木,端部置斗)。中心间为四椽栿屋前乳栿搭牵用三柱对四椽栿,左右山墙屋前乳栿用四柱对四椽栿的抬梁房架。大殿脊上正面,是十二生肖浮雕;后面是龙浮雕,双龙盘旋于天地之间,飞腾于波涛之上。在正殿前面,还有五个形似莲花般的支撑物,人称莲花墩。
相关建筑图
文物遗存
南部永安庙大殿保存着清同治三年(1864年)所刊刻的《安仁乡杜氏上三房培修永安庙碑记》,对永安庙的来龙去脉作了详细交代:“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守土(主)者以庙请于朝,为士民水旱疾疫之祷,灭子是之,乃奉敕修建,今千余年矣,恩敕虽久失落,上有紫金梁巍然独存,百吾地之鲁(增)灵光欤……”清同治时,寺庙仅存唐代建筑的梁架,而现存梁上题记有“雍正二年(1724年)补修”及“大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岁次丁丑姑洗(即农历三月)月谷旦”,在一柱础上刻有“乾隆二十四年更换梁柱磉礅”等题记。而左右厢房建于清道光时期,梁上有“道光二十二年岁壬寅九月补修正殿兴建两廊……”等题记。
文物价值
永安庙整体建筑保留了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特征,是元代留存,也是四川仅有的12处元代建筑之一,为进一步研究元代建筑在四川的演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历史传说
“紫金梁”之说
在“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李隆基从长安前往成都避难之时,一路沿着蜀道奔走,曾经来到永安镇。由于逃难者众多,驿站早已经没有住处。于是,随行人员见永安庙宽敞洁净,便将李隆基安置在庙中住了一夜。“安史之乱”平定以后,李隆基重返长安后,专门派人送来几根上等的紫檀木用于维修寺庙。这些紫檀木后来作了房梁,从此就有了御赐的“紫金梁”之说。以后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经过此庙时,都必须下马叩拜,永安庙也因此声名鹊起。在清同治年间的“碑记”中,还有“紫金梁巍然独存”的记载。其实,关于“奉敕”建庙的说法,在正史里,是没有这样的记录的;至于皇帝赠送紫檀木,也没有更多的实证。据长期从事文物研究的南部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陈刚介绍,永安庙只是当地杜氏家族的家庙而已。与周边的南部县醴峰观何氏家庙、阆中市五龙庙任氏家庙、阆中市永安寺鲜于氏家庙、盐亭县花林寺李氏家庙等古建筑一道,共同构成川东北元代家庙体系,形成四川元代建筑史的区域特色。永安庙是当地杜氏家族后裔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
保护措施
旅游信息
位置
南部永安庙大殿位于四川省南部县桐坪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