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寨坑窑遗址

苦寨坑窑遗址

共 183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42

历史沿革

苦寨坑窑遗址
20世纪80年代,村民在苦寨坑山地种植芦柑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破碎的陶瓷片,被专家初步鉴定为商周时期的器物残片。省、市、县考古专家多次到现场进行调查,并确认古代窑炉遗迹。
2007年10月,泉州市考古队组织人员前往苦寨坑进行现场调查,采集了许多陶瓷标本,送到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做“PIXE”(质子激发×荧光能谱)检测。结果显示,标本中铁、氧化成分与原始瓷器中的含量比较相符,从而判定是原始瓷器。
2008年至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相关信息第一次被录入国家文物数据库。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泉州市博物馆组成考古队,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
2015年底,苦寨坑窑遗址野外考古发掘总面积235平方米,累计发现9座窑炉遗迹,发掘出土大量陶瓷器标本,出土物中绝大部分为原始瓷和窑具。所测年代序列为公元前14世纪末至公元前18世纪中期,相当于中原的夏代中期至商代中期,距今3400~3700年。

遗址特点

综述
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遗迹
苦寨坑窑遗址揭露的9座烧造原始青瓷的窑炉遗迹均依山而建,沿着山坡向上掏挖洞穴而成,分布密集,上部窑炉叠压打破下部窑炉。遗迹大部分保存较好,结构清楚,层位关系明确,出现火膛、窑室、出烟室结构,已是典型的龙窑形态,并且在第一期窑业生产中就出现窑具,使用垫饼作为间隔具。发掘出土的原始青瓷器的制作工艺水平较高,器形、纹饰丰富,区域特征明显,流通范围清楚。这些原始青瓷器有自身区域特征,是研究夏商代窑业技术以及福建闽江、九龙江流域考古学文化交互传播和影响的极其重要的考古资料。
第九窑炉遗迹
Y9位于发掘区的南侧,北侧邻Y4,西南邻Y1,西邻Y2。其西侧火膛壁打破Y2东侧火膛壁。窑头朝向东南,方向134°。窑炉平面呈凸字形,通斜长4.4米,窑底坡度13°。窑炉可分为火膛和窑室。火膛较宽,保存较好。宽约2.63米,进深1.2米窑室平面呈长方形,内宽0.94米,斜长3.75米。窑室顶部已全部塌。窑壁保存较差,东侧残高0.23米~0.4米,厚0.06米,西侧残高0.22米~0.3米,厚0.05米。窑壁烧结度不高,内侧不见窑汗。窑底堆积可分四层,厚约0.38米。
瓷片及装烧工艺
原始青瓷器碎片
苦寨坑窑遗址里出土的大部分陶瓷器以及垫饼残片均被人工有意识地打击过,因此发现大量刃部较为锋利的陶瓷片,很多陶瓷片上还可见打击痕迹。
苦寨坑窑遗址出土瓷片
装烧工艺方面,从部分器物的肩部、口沿出现叠烧以及与垫饼粘连的痕迹分析,应该有部分器物采用叠烧工艺,有的还用垫饼作为器物之间的间隔具。大部分器物采用单件烧造。说明当时工艺已较复杂,能制作较大器型;出土的瓷器施釉工艺已经十分清晰,可以看出制作工艺相对成熟,尤其是施釉工艺。

文物遗存

苦寨坑窑遗址出土陶器
苦寨坑窑遗址出土的原始青瓷器形有尊、罐、豆、钵、纺轮等,装饰技法、纹饰与印纹陶相同,采用刻划、拍印、戳印、堆贴、镂空等手法,纹饰有弦纹、菱格纹、方格纹、直条纹、圆圈纹、篦齿纹、凸棱纹等。大部分器物外壁均有纹饰,腹部拍印方格纹、菱纹、直条纹为主,肩部戳印圆圈纹、锥刺纹,并间以弦纹、篦齿纹等。大部分垫饼亦拍印有直条纹,少量方格纹和菱格纹。

研究价值

苦寨坑窑遗址是探明的全国最早的烧制原始瓷的窑址。它将中国烧制原始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苦寨坑窑址的发现改写了中国的陶瓷史,也改写了中国的文明史,成为了中国瓷器的发祥地。

所获荣誉

2017年,苦寨坑窑遗址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保护措施

2018年3月,永春县对苦寨坑窑遗址进行全面评估勘查,编制完成了《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总体规划》,保护苦寨坑窑遗址的原貌及其完整性,减少对文物本体的干预和破坏,改善文物环境。
2018年9月,苦寨坑窑址被公布为第九批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12月,苦寨坑窑址被公布为第一批福建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2019年10月,苦寨坑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苦寨坑窑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境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苦寨坑窑遗址,路程约27.2千米,用时约39分钟。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