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洼遗址

共 915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5-24 12:08

历史沿革

考古现场(1992年)
兴隆洼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前10000—前7000)先民聚落遗址
1982年秋冬,在敖汉旗东南部进行文物考古普查工作时,兴隆洼遗址被发现
1983年春—1994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敖汉旗文化馆对兴隆洼遗址先后进行了7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清理房址153座,最大的房址总面积达140平方米

遗址特点

文物遗存

1992年出土玉玦
兴隆洼遗址出土有磨光玉器、、石斧、匕形玉佩、骨笛、蚌裙、合纹饰陶器、胡桃植物标本等;出土4件猪首龙形石器石器,大体呈S形,颈部叠压放置,较宽,身部和尾部均单层摆放,尾部渐细,明显上翘,朝向东北,通长1.92 米,为猪首龙形态;还发掘出土了圆形或盾形人头盖骨牌饰,其上有对称分布的钻孔或镂空,佩戴在墓主人胸部或右腕部

研究价值

兴隆洼遗址出土制玉工具石磨盘、石磨棒、石铲和石琢
兴隆洼遗址为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器是中国年代较早的磨光真玉器,是探索中国玉文化起源最宝贵的实物资料;出土大量中国新石器时代动物骨骼,是兴隆洼先民从事狩猎活动的实证;出土的猪首龙形石器,对研究龙的起源及崇龙礼俗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保护碑刻
1996年11月20日,兴隆洼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关于赤峰市兴隆洼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立项的请示》(内文物发〔2013〕104号)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要求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的有关规定,开展兴隆洼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历史文化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兴隆洼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兴隆洼村东南1.3千米丘陵西缘,地处大凌河支流牝牛河上游,西南坡下有泉水,东距河道1.5千米

所获荣誉

2021年10月,入选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