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1996-01-01 00:00

南京市统计局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一年初见成效”的总体目标,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克服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奋斗目标基本实现,“九五”计划开了个好头。农业喜获丰收;工业产销稳步增长,发展劲有所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势头良好;国内市场繁荣活跃,对外经贸不断开拓;城市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各项社会事业继续进步;物价涨幅明显回落、人民生活总体水平有所提高。

初步测算,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可达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完成了奋斗目标。

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部分企业效益有所滑坡,影响了全市整体效益的改善。

一、农业

1996年,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力度,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应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持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全年农业增加值达51亿元,比上年增长7.2%。

从大宗农产品生产情况看,全年粮食总产达179.45万吨,比上年增加10.88万吨,增长6.5%,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高产年;油料生产由于种植面积减少较多,受到一定影响,但因主产品油菜籽亩产有所增加,总产量达14.08万吨;棉花总产量达到3725吨,比上年增长6.0%。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62.5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64台,增加158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机47600台,增加1100台;农用载重汽车2347辆,增加130辆;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6.96万千瓦,下降0.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达158694吨,比上年增长2.3%,农村用电量达117795万千瓦小时,增长了3.6%。年末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199.59千公顷,比上年下降了0.21%。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全市农村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农林牧渔业不变价总产值达45.97亿元,比上年增加3.84亿元,增长9.1%;其中农业产值23.31亿元,增长6.5%;林业产值0.76亿元,增长1.3%;畜牧业产值17.4亿元,增长13.6%;渔业产值4.49亿元,增长7.9%。

二、工业

全市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可达2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0%。1996年,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不变价工业总产值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1996年,我市工业继续保持着1993年形成的轻工业生产增长快于重工业的格局。全年轻工业完成产值211亿元,增长23%,重工业完成产值682亿元,增长16.6%,轻工业增幅比重工业增幅快6.4个百分点。

从经济结构分析,非国有工业仍保持了前三年超前于全市平均增速的发展水平。全年非国有工业产值达427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乡属工业增长50.6%。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产值达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1996年,我市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品产销率稳步提高,一季度末为93.7%、二季度末为95.2%、三季度末为96.4%,全年达96.9%。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销售产值976亿元,现价增幅为11.3%,增速与同口径生产增速基本同步。

1996年,我市进一步加大工业企业的组织力度,集团组建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一些规模较大、综合经济效益好、知名度高的企业集团脱颖而出,促进了我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地方工业的发展。其中:位居前十五名的企业集团如下:

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全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69.37亿元。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较上年有所上升;特别是国有企业亏损面较大。1996年,全市工业投资势头较猛,增强了企业后劲,有利于今后发展。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势头良好。1996年,我市一方面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投资政策,另一方面从自身实际出发,加大技改投入,加强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投资结构的合理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17.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基本建设(不含集团经济)完成投资127.16亿元,增长61.7%;更新改造(不含集体经济)完成投资57.21亿元,增长21.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9.70亿元,增长17.2%。1996年,全市投资领域新开工项目得到有效控制,数量明显减少,同时项目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总量增幅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运行。

按投资用途分类,农、林、水业投资有所加强,完成投资7372万元,比上年增长171.1%;工业投资完成99.95亿元,增长22.9%;地质和建筑业完成投资7400万元,下降23.1%。

重点建设项目继续得到加强。1996年,我市10个国家重点大中型项目本年计划投资39.5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1.51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完成年计划的105%,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有三个项目竣工投产,分别是江南——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南京锦湖轮胎有限公司和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此外,其它重点工程也正在按计划紧张进行,情况良好。

1996年全市竣工的各类房屋面积达593.9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47.61万平方米。  1996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6.41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建筑安装企业可完成工作量132.76亿元,比上年增长47.5%,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工作量78.76亿元,增长35.0%。

四、运输、邮电业

我市运输业运输总量较上年有较快增长,特别是公路运输业增幅较大。全年货物运输总量为13632.2万吨,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公路运输业完成7093.7万吨,增长25.2%。旅客发送总量为112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公路运输业完成9926.3万人次,增长13.3%。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为5415万吨,比上年增长3.0%。

1996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周转量116.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9%;完成货运周转量453.5亿吨公里,增长5.6%。

邮电通信业务在前二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5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在电信业务方面,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4万户,年末达7.6万户;新增无线寻呼用户11.58万户,年末达30万户;全年发展电话用户11.8万户,累计达到68万户;发展公用电话6442部,其中磁卡电话110部,IC卡电话570部;截止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达113.76万门。在邮政业务方面发展情况也较好,其中国际国内特快专递共完成98.1万件,比上年增长18.2%,邮政储蓄增长了32.2%。

五、国内商业

1996年,全市消费品市场总体运行状况良好。表现之一是全市各大商家努力开拓市场、扩大销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绝对值增长比较均衡,没有出现较大波动;表现之二是整个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购销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6.62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市区零售额247.76亿元,增长28.3%,县零售额30.81亿元,增长35.5%;县以下零售额28.05亿元,增长15.5%。按照行业划分,在零售总额中占绝对主体的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191.96亿元,增幅为23.9%;餐饮业完成零售额20.36亿元,增长46.4%;制造业完成零售额27.83亿元,比上年下降3.26%;其他行业完成零售额66.47亿元,增长56.3%,其中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完成52.04亿元,增长53.7%。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涉外旅游业

1996年,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市外贸出口在经营难度明显加大,全国出口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保持了基本平稳的态势。全年按海关收发地统计,进出口总额4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进口到货17.6亿美元,增长14.1%;出口22.7亿美元,下降1.1%。1996年,随着开业投产三资企业的不断增加,全市三资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市管三资企业实际出口3.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1%,超额完成计划目标,成为出口创汇的生力军。

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1996年,我市加大引资力度、广开招商渠道,利用外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南京地区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5.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3%。年内新批452个三资项目,项目平均规模达232.7万美元,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40个。1996年,我市大项目数量虽然略有减少,但项目的技术含量有所提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机械、电子、石化等大中型项目有所增加,资金密集型项目的比重比上年明显上升。到年末,全市开业投产的三资企业已达2390家,其中年内新开业的达264家。对外经济合作平稳运行。全年南京地区对外承包劳务实际完成营业额215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9%。

开发区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开发区三大开发区发展进一步加快,正成为全市经济重要的新增长点。

全年我市共接待海外旅游者24.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其中宾馆、饭店接待过夜海外旅游者22.5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7%;旅游外汇收入93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海外旅游者平均在宁逗留天数达2.37天。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1996年,全市财政收支情况基本正常。全年财政收入达78.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16亿元,增长22.9%。全年地方财政支出为40.40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0.9%。

金融形势平稳。年内国家虽然先后取消了保值储蓄、二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但存款继续呈现稳步上升之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832.84亿元,比年初增加210.5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59亿元,比年初增加90.76亿元。同时,全市金融机构贷款机制正不断向市场经济规则靠拢,资金在保证国家重点项目需要的基础上,向有市场、有潜力、有效益,还贷能力强的企业倾斜,到年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576.67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20.54亿元。

保险业发展加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南京分公司完成了人寿险和财产险的分业经营,新成立了天安保险公司。目前我市商业保险公司已达8家。全年商业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达10.35亿元,比上年增长59.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达6.11亿元,增长23.7%;人寿险保费收入4.24亿元,增长169.8%。全年保险赔款支出2.57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八、城市建设

1996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奋力拼搏、艰苦奋战,城市建设全面实现“一年初见成效”的各项目标。

公路、道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在公路方面,年内沪宁高速公路全线竣工通车,宁连、宁通等高等级公路也相继建成通车,使我市真正成为贯通苏南、苏北向省外延伸的辐射点;此外绕城公路二期工程、新机场高速公路、城北铁路环线工程在年内也相继竣工通车。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竣工通车了沪宁高速公路连接线、龙蟠路隧道、虎踞南路等一大批城市交通道路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水电气发展加快。年内大厂、浦口水厂改扩建工程竣工,完成了新机场供水工程,改造了夫子庙地区、热河南路、归云堂、太平门等地区管网,改善了供水紧张状况。“金龙”计划进展顺利,完成了新建和改造220千伏输变电工程2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8个,建成35千伏输变电工程2个,年内还对10千伏配电网络和低压网络进行了大面积改造,电力供求矛盾得到初步缓解。在供气方面,煤制气厂2台机炉建设项目和南京第二钢铁厂焦炉改造工程竣工,增强了供气能力,居民用气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年末,全市实有运营公共汽车2158辆,运送乘客38500万人次,其中年内新增无人售票车215辆。

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年内鼓楼市民广场竣工落成,绕城公路绿化带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全市还建成了一批小游园、绿地和广场。各大旅游景点也在以发展大旅游为契机,加大投入,开始了新一轮景点建设。同时,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取得新的成绩,市容卫生长效管理也正在向纵深发展。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1996年,我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为经济服务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年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所加快,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工程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份额进一步增大;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十大科技兴农示范工程全面展开,推动了农业整体经济的发展;科技在其它社会事业中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同时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有所加强,转化率明显提高。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30所,在校学生10.22万人。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国家教委验收中得到好评,并重新制定了新的义务教育标准,学校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比原有标准有所提高。年末,全市拥有普通中学325所,在校学生22.90万人;拥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53所,在校学生6.36万人;拥有小学1541所,在校学生44.33万人;幼儿园746所,在园儿童13.97万人。成人教育发展迅速。年内参加大专及大专以上层次教育的9.36万人、毕业1.55万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达10.69万人、毕业0.27万人。加强了城镇转岗、下岗人员培训以及广大市民的计算机、外语培训,全市职工培训量达27.65万人次。农村参加各类文化、实用技术培训31万人次,其中扫除文盲约3020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工作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成绩喜人,一批广播剧、电视片、图书分别在全国和全省获奖。全年出版报纸41种,发行10.16亿份;杂志276种,发行6733.84万册;市新华书店销售图书2551万册。年末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0个,对国内广播节目套数达18套;拥有电视台3个,节目套数达5套,有线电视用户已达34万户。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内全市爱国卫生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步代亦有所加快。初步统计,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170个,医院病床20383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59万人,其中医生1.59万人,护师、护士1.12万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996年,我市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作为创建两个文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举办了迎奥运第十四届元旦长跑比赛、“可口可乐”全民健身等活动。农村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乡镇建立了体育组织机构和农民体育协会,城镇社区体育组织网络逐步健全。此外,学生体育达标工作已形成制度,达标实行面继续保持100%,全市达标率95.9%,其中优秀率13.3%。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1996年年末全市总人口为525.43万人,其中市区269.37万人,五县256.06万人。

1996年,我市继续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措施有力、方法得当,有效地抑制了物价上涨的势头。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升6.1%,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0.3%,价格涨幅在上年明显回落的基础上又分别下降5.1个和4.8个百分点。

居民总体生活水平稳中有升。1996年“再就业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年末全市职工人数达146.43万人。30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数据表明,1996年城镇居民月人均生活费收入为434元,比上年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月人均生活费支出为410元,比上年增长8.8%。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空调36.3台,摩托车1辆,彩电100.7台,中高档乐器7.7件。与此同时,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28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五县3030元,比上年增长28%。由于影响物价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食品类价格上升了10.8%,涨幅较大,部分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

注: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时光轴

RAG12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南京市统计局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一年初见成效”的总体目标,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克服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奋斗目标基本实现,“九五”计划开了个好头。农业喜获丰收;工业产销稳步增长,发展劲有所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势头良好;国内市场繁荣活跃,对外经贸不断开拓;城市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各项社会事业继续进步;物价涨幅明显回落、人民生活总体水平有所提高。初步测算,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可达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完成了奋斗目标。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部分企业效益有所滑坡,影响了全市整体效益的改善。一、农业1996年,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力度,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应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持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全年农业增加值达51亿元,比上年增长7.2%。从大宗农产品生产情况看,全年粮食总产达179.45万吨,比上年增加10.88万吨,增长6.5%,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高产年;油料生产由于种植面积减少较多,受到一定影响,但因主产品油菜籽亩产有所增加,总产量达14.08万吨;棉花总产量达到3725吨,比上年增长6.0%。RAG-ES2024-09-11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62.5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64台,增加158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机47600台,增加1100台;农用载重汽车2347辆,增加130辆;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6.96万千瓦,下降0.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达158694吨,比上年增长2.3%,农村用电量达117795万千瓦小时,增长了3.6%。年末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199.59千公顷,比上年下降了0.21%。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全市农村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农林牧渔业不变价总产值达45.97亿元,比上年增加3.84亿元,增长9.1%;其中农业产值23.31亿元,增长6.5%;林业产值0.76亿元,增长1.3%;畜牧业产值17.4亿元,增长13.6%;渔业产值4.49亿元,增长7.9%。二、工业全市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可达2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0%。1996年,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不变价工业总产值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RAG-ES2024-09-11
1996年,我市工业继续保持着1993年形成的轻工业生产增长快于重工业的格局。全年轻工业完成产值211亿元,增长23%,重工业完成产值682亿元,增长16.6%,轻工业增幅比重工业增幅快6.4个百分点。从经济结构分析,非国有工业仍保持了前三年超前于全市平均增速的发展水平。全年非国有工业产值达427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乡属工业增长50.6%。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产值达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1996年,我市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品产销率稳步提高,一季度末为93.7%、二季度末为95.2%、三季度末为96.4%,全年达96.9%。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销售产值976亿元,现价增幅为11.3%,增速与同口径生产增速基本同步。1996年,我市进一步加大工业企业的组织力度,集团组建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一些规模较大、综合经济效益好、知名度高的企业集团脱颖而出,促进了我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地方工业的发展。其中:位居前十五名的企业集团如下:RAG-ES2024-09-11
浏览 5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