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1996-01-01 00:00

1996年,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抓重点,攻难关,谋大事,求实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努力克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保持了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初步统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2.31亿元,较上年增长15.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0亿元,增长31.05%;第二产业增加值22.37%亿元,增长15.83%;第三产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5.95%。经济运行中主要问题是:工商企业经济效益不佳,部分企业职工生活得不到保障;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使丰收后的农产品质量不高,卖难问题突出;生产要素的配置缺口仍很大,尤其是资金、电力、供水矛盾非常突出。

一、农业

1996年,全市各级高度重视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加大农业投入,狠抓粮食生产,坚持“科技兴农”,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奔小康步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喜获丰收,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记录。全年农业总产值达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8%,农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林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全年造林面积820公顷,较上年增长24.24%,新植经济林327公顷,增长40.34%,零星果树8.44万株,增长5.63%,实现林业产值661万元,增长36.58%。

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全年实现牧业产值2.75亿元,较上年增长15.91%。主要畜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得以加强,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02311千瓦,各种农用载重汽车512辆,各种型号拖拉机25166台,较上年分别增长9.74%、1.79%和6.70%,农产品加工机械动力13081千瓦,增长38.58%;农有排灌动力4209千瓦,增长22.73%;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5174吨,增长17.49%;塑料薄膜使用量631吨,增长23.24%;水窖8938眼,增长54.00%;已配套机电井1551眼,增长5.37%;当年新建农业水利工程项目1000个,新增保灌面积580公顷。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全年企业数2322户,比上年增加300户,从业人员4.91万人,增加0.5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6.15亿元,增长58.60%;实现利润总额1.02亿元,增长77.40%;税金5468万元,增长93.50%。

农村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22.26亿元,增长42.33%。小康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小康综合评分92.86分,有11个乡进入小康行列,经省上验收,永昌县已基本实现小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粮食受芽,销售困难,现金收入偏低。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克服水电、资金及外部市场环境偏紧等诸多困难,结合自身实际,学邯钢,抓管理,降成本,促效益,速度逐步加快,效益逐期回升。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2%。其中:市县(区)工业完成总产值14.68亿元,增长29.61%,从其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完成产值3.14亿元,增长27.32%;集体工业完成产值11.22亿元,增长29.41%;其他经济工业完成产值0.33亿元。主要产品产量除煤炭、电解铜下降外,其余均保持了稳定增长。

工业经济效益有一定好转,综合指数明显上升。全年市县(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3.15%,同比提高12.64个百分点;产销率90.32%,同比下降3.87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6.27%,同比提高4.19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负的1.37%;同比提高1.39个百分点;增加值率35.32%,同比下降2.96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18236元/人,同比增加444元/人;流动资金周转次数1.49次/年,同比加快0.17次/年。当前看,影响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成本费用上升过快,产成品库存偏大,资金相互拖欠问题较突出。

建筑业市场平淡,生产不够景气。全年国有、城镇集体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77亿元,实现增加值1.71亿元。

国有建筑企业效益虽有所好转,但亏损面仍达33.3%。主要问题是:工程款拖欠严重,资产负债包袱沉重,利息支付大,企业拖欠职工待岗未见有大的改观。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投资方向向基础产业倾斜。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较上年下降53.63%。其中:国有单位投资5.06亿元,下降55.73%;集体单位投资0.36亿元,增长63.79%;其化经济投资264万元。房地产业继续萧条,全年完成投资957万元,下降50.29%。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64亿元,下降77.89%;更新改造投资2.79亿元,下降31.97%。全年市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2亿元,下降35.11%。

全年施工项目213个,比上年减少11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86个,比上年减少94个。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32亿元。

四、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仍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客货运量继续增长。全市公路总里程达504.52公里,全社会公路客运量317万人;与上年持平,客运周转量25267.5万人公里,增长17.02%,货运周转量21148.4万吨公里,增长6.49%。

邮电通讯事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邮政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646.9万元,较上年增长41.68%,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47104门,增加9800门。城乡电话年末达30856户,增加7575户;移动电话年末达1094户,增加503户;无线寻呼年末达11063户,增加6045户。市内电话普及率达到百人15.5部。通讯能力增加的同时,邮政业务也稳步发展,全市订阅各种报刊杂志1223.4万件,完成函件211.4万件,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529.8万元,增长24.31%。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平淡,销售额滑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7亿元,较上年下降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9.4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贸易业零售额2.14亿元,下降3.97%;贸易业零售额0.86亿元,下降3.47%;集体贸易业(含私营、个体)零售额2.98亿元,增长1.51%。按消费结构分:吃的零售额2.51亿元,下降8.40%;穿的零售额1.33亿元,下降7.51%;用的零售额1.93亿元,增长12.25%;烧的零售额0.21亿元,增长34.76%。

集贸市场较为活跃,持续繁荣。集贸市场总数18处,成交额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4.83%。

宏观调控成效显著,既定目标如期实现。物价涨幅稳中有落,月环比涨幅逐趋下降,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涨幅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不突破10%的目标。全年市区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9.1%,涨幅较上年回落了10.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10.6%,回落了13.5个百分点。

六、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良好,收入增速高于支出增速。全市共完成财政收入(大口径)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80%,财政支出2.78亿元,增长19.3%。

金融形势平稳发展。贷款余额略高于存款余额。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4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1.12亿元,增长14.0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90亿元,增长28.71%;各项贷款余额32.70亿元,增长26.79%。国家银行现金支出44.92亿元,增长23.71%。全年投放现金9.02亿元,增长37.57%。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保险业的社会保障和经济补偿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全年保险种类达8种,承保额达53.3亿元。全年保险业务总收入2502万元,处理各种财产赔案2294件、支付已决赔款1380万元。

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学技术事业不断发展,全民的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43项,获得市级科技成果14项。科技成果应用广泛,效果明显。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基础教育有较大发展。中等学校在校学生522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40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2466人,小学在校学生52794人。初中升学率(不含考入中技校)41.87%,学龄儿童入学率99.8%。有1056人考入大中专院校,普通高校录取率达24.9%。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团体2个,图书馆3个,文化馆2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站)12座。有线电视事业有较大发展,用户由城市向农村扩展。年末市区有线电视用户由上年的24301户增加到27727户,增长14%,农村用户1300户。

卫生事业从医疗服务质量到医疗设施都有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1996年,金川公司职工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被晋升为三级一等和二级甲等医院。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2206人,较上年增加1.01%,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528人,占技术人员的23.93%;拥有各类大型医疗监测先进设备26台;拥有病床1467张。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我市承办的省第九届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群众性体育事业得到较好发展。在省九运会上,我市代表队团体总分名列第二,获奖牌总数76枚,其中:金牌41枚,银牌20枚,铜牌15枚。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运动会182次,参加人次4.87万人次。

八、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收入5174元,增长17.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7%;农民人均纯收入2196元,比上年增加665元。全年全市职工工资总额8.89亿元,增长18.17%,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8337元,增长14.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6%。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至1996年末,参加失业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分别达61570人和62898人。年末城镇失业人员7641人,安置就业4287人。

九、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从事环境保护工作人员447人,有环境监测站2个,监测人员54人。新的环境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完成环境保护实事67项,完成限期治理项目5项,全市废水排放量2795.9万吨,废气排放量244.52亿标准立方米,废渣(工业固体)处置量352.02万吨。全年投入环境治理资金6706.7万元。

十、人口

据抽样调查,1996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72‰,死亡率为2.94‰,自然增长率10.78‰,全年净增人口8000人,年末总人口为42.9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53万元,农村人口24.45万人。

注:1、本公报产值绝对数为现价,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2、部分数据取自有关部门业务年报。

3、国内生产总值及工业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如有变化以1996年《统计年鉴》为准。

时光轴

RAG9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1996年,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抓重点,攻难关,谋大事,求实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努力克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保持了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初步统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2.31亿元,较上年增长15.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0亿元,增长31.05%;第二产业增加值22.37%亿元,增长15.83%;第三产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5.95%。经济运行中主要问题是:工商企业经济效益不佳,部分企业职工生活得不到保障;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使丰收后的农产品质量不高,卖难问题突出;生产要素的配置缺口仍很大,尤其是资金、电力、供水矛盾非常突出。一、农业1996年,全市各级高度重视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加大农业投入,狠抓粮食生产,坚持“科技兴农”,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奔小康步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喜获丰收,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记录。全年农业总产值达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8%,农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RAG-ES2024-09-10
林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全年造林面积820公顷,较上年增长24.24%,新植经济林327公顷,增长40.34%,零星果树8.44万株,增长5.63%,实现林业产值661万元,增长36.58%。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全年实现牧业产值2.75亿元,较上年增长15.91%。主要畜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得以加强,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02311千瓦,各种农用载重汽车512辆,各种型号拖拉机25166台,较上年分别增长9.74%、1.79%和6.70%,农产品加工机械动力13081千瓦,增长38.58%;农有排灌动力4209千瓦,增长22.73%;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5174吨,增长17.49%;塑料薄膜使用量631吨,增长23.24%;水窖8938眼,增长54.00%;已配套机电井1551眼,增长5.37%;当年新建农业水利工程项目1000个,新增保灌面积580公顷。RAG-ES2024-09-10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全年企业数2322户,比上年增加300户,从业人员4.91万人,增加0.5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6.15亿元,增长58.60%;实现利润总额1.02亿元,增长77.40%;税金5468万元,增长93.50%。农村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22.26亿元,增长42.33%。小康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小康综合评分92.86分,有11个乡进入小康行列,经省上验收,永昌县已基本实现小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粮食受芽,销售困难,现金收入偏低。二、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克服水电、资金及外部市场环境偏紧等诸多困难,结合自身实际,学邯钢,抓管理,降成本,促效益,速度逐步加快,效益逐期回升。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2%。其中:市县(区)工业完成总产值14.68亿元,增长29.61%,从其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完成产值3.14亿元,增长27.32%;集体工业完成产值11.22亿元,增长29.41%;其他经济工业完成产值0.33亿元。主要产品产量除煤炭、电解铜下降外,其余均保持了稳定增长。RAG-ES2024-09-10
浏览 5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