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浠水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04-01-01 00:00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坚持"一主三化"的工作方针,积极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不断改善经济运行质效,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全县经济呈现出速度快、亮点多、后劲足的新局面。农村经济成效显著,招商引资势头强劲,财政稳定增收,内贸市场持续活跃,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全县经济快步发展。初步核算,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现价)52151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百分点,是1999以来发展最好时期。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2934万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209934万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158651万元,增长10.1%。

民营经济日益壮大。全县个体经营户突破2万户,民营企业468家,2004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22438万元,同比增长28.5%,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1%。

就业人数、职工工资不断增加。年末全县从业人员45.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9.87万人,比上年增加0.12万人;第二产业10.49万人,比上年增加1.22万人;第三产业15.13万人,比上年减少0.95万人。城镇从业人员6.42万人,比上年增加0.14万人。全县城镇单位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6768元,比上年增加688元,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776元,比上年增加558元。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4.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业化进程较慢,工业经济质效未根本好转;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三是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任务较重;四是煤电油运紧张,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二、农业

农村经济成效显著。200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达到23848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6%。增幅是1997年以来最快的一年。其中:农业产值138340万元,同比增长8.8%;林业产值2892万元,比上年增长23.6%;畜牧业产值53154万元,增长1.8%;渔业产值42785万元,增长2.3%。

农业生产全面丰收。2004年粮食播种面积94.76万亩,比上年扩大2.82万亩,粮食总产量425307吨,增产38469吨,比上年增长9.9%;油料播种面积46.89万亩,比上年扩大0.72万亩,总产量64956吨,比上年增产8317吨,增长14.7%,油料总产量创下历史新高。棉花播种面积3.26万亩,比上年增长3.4%;棉花产量3255吨,比上年增长31.5%;蔬菜播种面积43.61万亩,比上年增长0.9%,蔬菜产量334830吨,比上年增长3.9%。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肉类总产量31808吨,比上年增长2.3%;生猪出栏35.1万头,比上年增长3.5%;家禽出笼280万只,比上年增长3.2%;禽蛋产量18902吨,比上年减产0.5%;水产品产量6.07万吨,比上年增长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产品销售率稳中有升。2004年,全县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57557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8715万元,按价格紧缩法计算,增长23.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34849万元,比上年增长24.9%;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64%,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

企业产权改革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增长。从经济类型看,2004年,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32478万元,比上年增长66.3%;股份合作企业完成产值1697万元,比上年增长878.6%;其它经济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7244万元,比上年增长21.2%。

建筑业发展加快。全年建筑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3798万元,比上年增长12.0%;全县三级及三级以上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完成产值88795万元,比上年增长98.8%;建筑单位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9.4%,其中招投标承包面积83.3万平方米,招投标面为64.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趋向改善。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007万元,比上年增长22.0%,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67272万元,比上年增长31.3%;集体经济投资1000万元,比上年减少87.7%;城乡居民个人投资56699万元,比上年减少33.2%;其它经济投资15036万元,比上年增长17.1%。

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3308万元,比上年增长40.9%。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建投资66081万元,比上年增长41.9%;技改投资14362万元,比上年增长18.0%;房地产投资2865万元,比上年增长616.3%。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江北公路建设、中大公路、白洋河水库整险加固、南城220万伏变电站、三期电网改造、新禹特丽、福瑞德、华益油料等17个投资过千万元的重点项目共投资48586万元,占规模以上投资的58.3%。

五、贸易和物价

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6467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县以上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8484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7983万元,比上年增长12.4%,城乡零售额增幅的差距由上年的3.7个百分点缩小到0.4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17844万元,比上年增长12.8%;餐饮业14579万元,增长10.6%;其他行业4044万元,增长8.8%。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全年外贸出口额完成307万美元,增长219.8%。

物价水平高位运行。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3个百分点,以粮食类为主的食品类价格走高,拉动了总物价水平的上升。2004年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3.3个百分点,影响物价总水平上涨4.5个百分点,占总涨价因素的88.2%。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3.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7.7个百分点。

六、交通和邮电

2004年全县货物周转量14238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旅客周转量76933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145万元,比上年增长54.3%;电信部门完成业务总量4261万元,比上年减少0.2%;局用交换机总客量达到100235门;固定电话用户达91089户,其中,城镇电话用户39427户,比上年减少4635户;农村电话用户51662户,比上年增加4345户。小灵通用户13904户,比上年持平略减。邮政业务总量1510万元,比上年减少15.1%。移动通信部门业务收入27374万元,比上年增长77.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4817户,当年新增20498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4549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8.2%,其中,地方一般财政收入13512万元,同比增长19.1%,地方工商税收4795万元,同比增长19%,占地方一般财政收入比重达到35.5%,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分部门看,国税完成4563万元,同比增长14.8%;地税完成6433万元,同比增长10.9%;财政部门完成13553万元,同比增长30.92%。财政总支出37422万元,比上年增长22.8%。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0088万元,比上年增加66444万元,增长22.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1884万元,比上年增加42807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9080万元,比上年减少2858元,同比减1.4%。(剔除中行和建行6月份剥离资产11282万元,实际贷款比年初净增8429万元),其中,短期贷款166811万元,比上年增加2191万元;中长期贷款17860万元,增加3797万元。

全年保费收入4305万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52万元,比上年减少11.0%;寿险保费收入3553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各类赔款及给付1877万元,比上年减少76.0%。

八、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全县普通高中6所,完全中学3所,在校生1.68万人;普通初中38所,在校生6.76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42.5%;小学校287所,在校生9.08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7%;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0.0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32人;全县各类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0.6万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取得新成果。2004年,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项;完成重点成果推广项目1个,技术市场成交金额960万元,比上年增加240万元;申请专利技术8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全县年末共有文化馆1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13个;艺术表演团体2个;群众业余演出团13个;博物馆2个,藏品5.14万件;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7.9万册。广播覆盖率98%,比上年增加0.87个百分点;电视覆盖率98.5%,比上年增加0.44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不断加强。全县年末拥有卫生机构132个,比上年增加3个;卫生技术人员3533人,比上年增加252人;实有病床床位1336张;社会办医疗诊所、卫生所、医务室99个,卫生技术人员715人。

体育事业逢勃发展。全县举办县级运动会6次,举办县直部门、乡镇运动会15次,参加运动会人员近万人;在县以上举办的各类运动会中获得金牌8枚;银牌10枚,增加4枚;铜牌12枚,增加11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低水平增长。年末全县总人口1032134人,其中,男性人口548404人,占53.1%;女性人口483730人,占46.9%。全年出生人口7205人,出生率为6.98‰;死亡人口3684人,死亡率为3.57‰;年净增人口3521人,自然增长率为3.41‰。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33元,比上年增长6.7%;农民人均纯收入2577元,比上年净增291元,增长12.7%。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49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0.5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08万人,增加1597人,全县城乡居民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2.5万人,其中,农村居民0.7万人。

时光轴

RAG9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坚持"一主三化"的工作方针,积极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不断改善经济运行质效,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全县经济呈现出速度快、亮点多、后劲足的新局面。农村经济成效显著,招商引资势头强劲,财政稳定增收,内贸市场持续活跃,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一、综合全县经济快步发展。初步核算,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现价)52151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百分点,是1999以来发展最好时期。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2934万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209934万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158651万元,增长10.1%。民营经济日益壮大。全县个体经营户突破2万户,民营企业468家,2004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22438万元,同比增长28.5%,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1%。RAG-ES2024-09-12
就业人数、职工工资不断增加。年末全县从业人员45.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9.87万人,比上年增加0.12万人;第二产业10.49万人,比上年增加1.22万人;第三产业15.13万人,比上年减少0.95万人。城镇从业人员6.42万人,比上年增加0.14万人。全县城镇单位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6768元,比上年增加688元,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776元,比上年增加558元。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4.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业化进程较慢,工业经济质效未根本好转;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三是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任务较重;四是煤电油运紧张,物价上涨压力加大。二、农业农村经济成效显著。200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达到23848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6%。增幅是1997年以来最快的一年。其中:农业产值138340万元,同比增长8.8%;林业产值2892万元,比上年增长23.6%;畜牧业产值53154万元,增长1.8%;渔业产值42785万元,增长2.3%。RAG-ES2024-09-12
农业生产全面丰收。2004年粮食播种面积94.76万亩,比上年扩大2.82万亩,粮食总产量425307吨,增产38469吨,比上年增长9.9%;油料播种面积46.89万亩,比上年扩大0.72万亩,总产量64956吨,比上年增产8317吨,增长14.7%,油料总产量创下历史新高。棉花播种面积3.26万亩,比上年增长3.4%;棉花产量3255吨,比上年增长31.5%;蔬菜播种面积43.61万亩,比上年增长0.9%,蔬菜产量334830吨,比上年增长3.9%。畜牧业、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肉类总产量31808吨,比上年增长2.3%;生猪出栏35.1万头,比上年增长3.5%;家禽出笼280万只,比上年增长3.2%;禽蛋产量18902吨,比上年减产0.5%;水产品产量6.07万吨,比上年增长2.6%。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保持较快增长,产品销售率稳中有升。2004年,全县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57557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8715万元,按价格紧缩法计算,增长23.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34849万元,比上年增长24.9%;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64%,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RAG-ES2024-09-12
浏览 6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