祓国都城遗址
共 1325字,需浏览 3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祓国,西汉诸侯国,俗曰肥城,其都城位于“胶州西南七十里”(即胶州市里岔镇驻地西北方向3里处)。《增修胶志》载:秦始皇二十年(前227年)灭齐,置琅琊郡,始置黔陬县。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在秦置黔陬建立祓国。新莽天凤元年(14年),祓国改名纯德。更始元年(23年),王莽被诛,重又恢复祓国旧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祓国被撤销,祓国共延续156年之久。祓国被撤销后,由于人口外迁,交通不便,城池逐渐被没落直到湮废。
明代,胶州所辖范围与权限比以前扩大了,军事、地理位置重要,因此在胶州择地养马以供军政需要。祓国都城虽然已废,但因其地处近丘陵平原,东西两侧胶水潆带,东南方有尧王山、石马山为列屏,再加上水草丰美,原城略加修整,即成高墙围栏,成为养马的宝地。《增修胶志》载:“明择地养马,因旧而更新之”,昔日的祓国故城在明朝成为“牧马城”。
祓国都城遗址
1979年、1981年,经过实地勘察,反复核校,确认明代择地养马用过的牧马城是祓国古城。
遗址特点
祓国都城遗址航拍图
祓国都城遗址由城址、赵家庄汉墓群、黄家阿洛汉墓群构成。城址城墙在地表之上清晰可见,系夯筑,残存宽度2~15米不等,高度在0.5~3米间。经过解剖发现,城墙经过两次营建,可分为两期,第一期为汉代,第二期为明代。通过考古勘探与文献记载,可以初步确认南门与东门的保存状况与形制。南门位于南墙中部的豁口、现南北路之下,南门东侧尚有一段向南突出的墙体,或为瓮城组成部分。东门位于东墙距南端200米处的凹陷区,在勘探中发现大量回填土及汉代瓦片,推测此处原为城门,后逐步坍塌,豁口渐不明显。城址北侧发现疑似城壕迹象,城址东西两侧均为河道,是否有东、西城壕暂无定论。在城址内西南部,发现疑似基槽、大型台基建筑,在遗址调查中也采集大量半瓦当及圆形瓦当。城址附近黄家阿洛墓群、赵家庄墓群年代均为汉代(部分墓葬年代下限可能至魏晋),与城址主要使用时间基本一致。
文物遗存
综述
祓国都城遗址
祓国都城遗址城址地面上采集到汉代的砖瓦、陶片,还曾出土过铜箭头、铜剑、铜洗、玉石、有“货泉”和“五铢”字样的铜币。
滑石钱范
1995年秋,孙家庄一村民发现2块滑石钱范,呈青灰色长约27厘米,宽约11厘米,厚2厘米,上端中间有浇注口,下接长24厘米的流槽一道。流槽的两侧各有5厘米一列的“半两”钱模。同时,出土了一个锈迹严重的圆柱桶,高约10厘米,直径约5厘米。现存于胶州市博物馆。滑石钱范的出土,说明了祓国有铸币的职权,这也是作为一个国家所必不可少的职权。
研究价值
祓国都城遗址
祓国都城遗址为研究胶州地区的历史沿革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保护措施
祓国都城遗址界碑
2013年5月,祓国都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祓国都城遗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中心中学西北约140米处。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祓国都城遗址,路程约40千米,用时约50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