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邰国遗址

古邰国遗址

共 169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09:58

历史沿革

古邰国遗址,原名疙瘩庙遗址,1986年~1989年,普查后更名为古邰国遗址。
2010年,为配合杨凌“古邰国遗址公园”的建设规划,在梳理以往考古工作背景的基础上,采取“聚落结构调查法”,两度对邰城及其周邻10余处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累计调查面积达30余平方千米,GPS测点定位,采集遗迹500余个,种类有墓葬、陶窑、夯土、灰坑等,获得了大量各时期的陶器标本,内涵主要为史前、商周、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遗存。

遗址特点

综述
古邰国遗址东西约1.5千米,南北约1千米,属渭河北岸二级台地。在台地断崖上发现有大面积、多层次的古代遗迹。灰层堆积高达3米,在未扰乱的灰层中、下层发现有红、黑细泥陶器和夹砂灰陶器,以及附加堆纹和绳纹灰陶器。上层有秦汉云纹瓦当和瓦片。除灰层外,还发现多处灰坑、窑址和长约15米的居住遗址与高4米、宽2米的窖穴遗址。在杜家坡西和圪塔庙村西南,还发现两处南北长8米和28米的夯土层。杜家坡以北的西北林学院内,则是一古墓葬群。
文化层
古邰国遗址从地层看,地表20~50厘米以下是1.8~3米厚的文化层。
灰坑
古邰国遗址东西分布地势较为平坦,由北向南呈缓坡状。在遗址西南的土壕岸上及东南耕地表面,发现了大量的灰坑灰层遗迹,新石器时代的灰坑更是多处分布。灰坑深2~5米、宽1.25~6米、形状多以袋状和锥状为主,其次为不规则状,并发现有红烧土和光滑的土壁。

文物遗存

综述
古邰国遗址内出土有大小不同的磨制石斧、陶碗、陶釜、陶罐、陶鬲、陶纺轮、骨锄、薄片小纽铜镜及铜戈等器物。在战国至西汉的8件陶釜、陶瓮上,发现有“斄(邰)市”“斄(邰)亭”二字印文。
印章
古邰国遗址采集印章
1989年以来,咸阳市杨陵区文化馆文物组先后在古邰国遗址附近征集到七枚秦汉时期的印章。
李博士印:瓦纽,铜质,印面为正方形,边长1.70厘米、座高0.6厘米、通高1.30厘米。印文文字排列两行,先右后左,由田字格分制;印文隶书,右阴左阳,印体为浇铸而成。
都乡侯印:龟纽铜质,印面为正方形,边长1.90厘米、厚1.0厘米、通高2.60厘米。纽龟背甲圆阔,龟首前昂,口微张。印面阴文隶凿,磨损较多、文曰“都乡侯印”。
陈口肖形印:龟纽铜质,印面正方形,边长2.4厘米、厚0.5厘米、通高1.9厘米。纽龟肥壮,四足立起。印面中部靠上隶铸“陈口”两字,字径0.8X0.7厘米。左下由一虬龙填空,龙首高昂,四足作奔腾状。“陈口”右侧旁一鼠类小动物,尾上翘,头向下。以印文结构对比历代印谱,该印当为汉时肖形私印。
起褐(?):铜质桥纽,呈权形,直径1.5厘米,通高0.6厘米,印面外饰一阴刻圆栏。印面篆书阴刻“起褐(?)”两字,字迹模糊不清。“起”为先秦姓氏,见于《吕氏春秋》,该印经王翰章先生考查,定为先秦私印。
(?)印:玉质纽印,呈覆斗形,印面长方形,长1.6厘米、宽1.1厘米、通高1.5厘米。“(?)印”两字边饰阴刻日字格,为先秦流行的半通印。
臣袑印:铜质桥纽,印面长方形,长2.25厘米、宽1.0厘米,阴刻篆书“臣袑”两字。臣为姓,唐代有臣悦。印文字有李斯小篆风格,该印应为秦私印。
清州男章:铜质龟纽,印体鎏金、纽龟体硕足直,龟首高昂。印面方形,边长2.6厘米、厚1.0厘米、通高3.0厘米,印文急就凿刻“清州男章”。该印鎏金,体大,为当今罕见的汉时官印。

研究价值

古邰国遗址对研究杨凌地区的历史沿革、文化、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七枚印章的出土,丰富了秦汉印章的内容,为研究秦汉职官、沿革及印章文字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遗址碑
2013年5月,古邰国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古邰国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李台街道法禧小区以东永安小区以西一带。

交通信息

自驾:自陕西省咸阳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古邰国遗址,路程约5.4千米,用时约11分钟。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